是何意,快快起来。”
崇祯皇帝回到了龙椅上,看到下面跪着的百官,眼中也是会明会暗。
他需要这些大臣来辅佐自己,来帮助他治理这个大明。
但是,他不需要那些只为了自己的利益,而不顾大明、不顾他这个君王的利益的大臣。
把这些人全部清除出去的结果,只可能是自己无可用之人。
但是不清肃他们的话。
崇祯皇帝却又担心,这些官员再一次贪墨,阻止他中兴大明的谋划。
仅仅是想了那么一下。
崇祯皇帝还是选择,让他们起身,放过了他们。
“多谢陛下开恩!”
韩癀站起来,看到崇祯皇帝似乎平息了怒火,这才大声叫道。
其他的官员也是连忙站起来。
“朕之所以会如此,也是因为朕对有些大臣太失望了啊!大明如今岌岌可危,他们却只顾着争权夺势。
仙师有言,大明亡国,朝中的人没有一个会逃过此劫。
这叫做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这一句话,楚风的确是说过。
大明的官员,没有几个是有好下场的。
当然,也有一些,也是当了贰臣,然后老死于床榻。
“你们不要以为,大明没了,你们可以仗着自己的身份,可以继续辅佐另外一个君王。
试问,自古以来,又有多少君王会用前朝的臣子?”
崇祯皇帝的话,也让一些大臣开始思考起来,大明没了,他们会如何。
其结果,自然不会太好。
鞑子要是统治了大明,那他们肯定是要辅佐鞑子,但是鞑子会喜欢他们吗?
一想到野猪皮。
不少人都觉得恶心起来。
不管如何,还是眼前的大明天子,要好一些啊!
“仙师这一次又有了指点,让朕以东厂和锦衣卫监察百官,清肃朝野上下。
让地方上的那些蒙受冤屈的百姓,可以有冤伸冤、有仇报仇。
这紫禁城的登闻鼓,已经很长很长一段时间没有响了,太祖御制大诏已经被人遗忘了。
今日,朕便下旨,告知于万民,不管谁有冤屈,都可敲响登闻鼓。
听到鼓声之后,要有刑部和大理寺以及锦衣卫三司之人上前,记录冤屈,从而还天下百姓一个公道!”
这一点,楚风并没有说。
但是崇祯皇帝作为一个登基两年多的皇帝,已经走向了成熟。
“万岁爷圣明!”
礼部尚书钱谦益连忙躬身大贺。
还据此明晰了一下监察百官的好处,抨击了一下一些贪、官、污、吏的罪责。
说的是义愤填膺,义正言辞。
崇祯皇帝听完,直接赏赐了钱谦益。
------------
第四十二章 大秦的轻工业
要说这钱谦益,那也是一个投机者。
历史上,这位作为礼部尚书和礼部侍郎温体仁斗法,最后败了。
仅仅是因为己巳之战,被泼了脏水。
这个时候的崇祯皇帝是非常敏感和疑心越来越重的时候,只要是言官弹劾,那是一弹一个准。
后来,这位等到崇祯皇帝自挂东南枝以后,想要联合东林党扶持潞王朱常淓,结果被马士英和史可法截胡,扶持了福王朱由崧。
这位连忙写了文赋,歌颂马士英保住了自己的性命。
最后在南明灭国之后,便雨中迎接鞑子的贝勒多铎,成为了清朝大臣。
然后却又被自己的夫人劝说,暗中扶持那些反清复明之人。
而钱谦益的夫人,则算得上是大明奇女子之一的柳如是。
被崇祯皇帝赏赐一番,这位礼部尚书就有一些得意起来,总算是在万岁爷面前露了一手。
只不过,他也知道,自己在朝堂之上算是成为了万岁爷的孤臣。
孤臣也没什么不好。
钱谦益回到了府上,如此安慰自己。
崇祯皇帝受到楚风的“点化”想要大力实行改革,这个时候自然需要有孤臣以及能臣。
如今,这孤臣已经有了,就差能臣了。
“下一次,一定要问一问仙师,这大明谁是可用之人。”崇祯皇帝背着手,站在乾宁宫,看着外面。
……
大秦咸阳宫。
“墨家善机关之术,其中可有惠泽万民之机关术?”始皇帝嬴政坐在太师椅上,问着站在大殿前一百步之远的墨家巨子。
“回陛下,墨家机关术众多,惠泽万民这机关术也有,不知陛下有何令?”
相夫贤如今已经是大秦客卿,算是位列三公九卿一样的位置。
而墨家在有了官方的支持,瞬间变成了大秦非常火热的一个阶级。
毕竟如今想要成为什么大夫,也就是当官的。
可是非常难。
要么,可以主攻儒家之学,然而读书识字理解论语等经书,对于他们而言,是一个不小的难度。
儒家现在的第二座学院,还在建设之中,就在咸阳不远处的一座都城内。
至于法家就更不用说,李斯已经收了一些弟子。
然而愿意学法的年轻人寥寥无几,只有廷尉的官员被迫蹭课。
大秦要以法度治国,虽然不至于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但是这上层的贵族要是杀了人,那也是要受到惩罚,重者一命偿命,轻者发配边军成为苦力。
至于平民百姓,那自然是没的说,直接一命偿命。
而兵家和农家更是不必说,一个要参军,一个要种地,都不是很好的选择。
也就只有墨家,不仅能赚钱,还有机会成为大秦大夫。
所以在这半年的时间,墨家便成为了大秦五家之中弟子最多的一个门派。
“仙师有言,要朕在大秦建立一些工厂,也就是雇佣一些人按照你们墨家的机关术,制作一些惠泽万民之物。
就好比这把椅子,可以多多打造一些,到时候贩卖出去。”
嬴政拍了拍太师椅。
自从见过了楚风用餐的那椅子之后,嬴政就眼馋不已。
上一次召见五家之后,就让墨家巨子打造了这样的椅子。
“陛下,除了这椅子之外,墨家还有水车、木牛流马等。”相夫贤老老实实地回答。
嬴政拿出一卷竹简,说道:“嗯,甚好,这里乃是工厂建造之法,你看看。”
内侍上前接过,走过去放在了相夫贤的手中。
上面是如何建立工厂,又如何招收工人,之后生产出来,如何贩卖。
然后贩卖所得,又如何上交。
这就相当于是大秦时期的第一个国企!
相夫贤看完之后,便施礼说了一番保证的话。
嬴政挥挥手,让他去办了。
拿着手中的竹简,也算是大秦时期的圣旨。
到了御赐的府上,召见了墨家的一些弟子。
“今日,陛下又得仙师点化,命我等要在关中之地建立一些工厂,用于生产水车、椅子等万民皆可用的机关术。
这件事情就交给你等去建立,本公会各地都察,不得有误!”
“喏!”
一项国策的实施,对于这个稍微原始的王朝来说,算是比较轰动的事情。
建立一个厂房对于墨家来说,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