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66 章(1 / 1)

任意门:开局点化秦始皇 夜半蝉鸣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4个月前

住,我都要守一守!”

这和当年的那个刘表一样。

如此表现,也多少让蒯良和蔡瑁有一些过意不去,两人早年辅佐刘表稳定了荆州,有了现在的功业。

转眼间,让他们直接出卖刘表,这心中自然是面临着谴责。

可是,心中的谴责和自己的性命相比,和两家的未来兴盛相比,又算得了什么?

蔡瑁躬身道:“主公英明!”

其他人也都是附和,在这里的人,没有一个是真的想要死守荆州的。

就这样,在蒯良和蔡瑁的激将之下,刘表带着蔡瑁的水军,亲自去了宜昌,准备亲自抵御关羽的大军。

而在江东的建邺,孙权也得到了曹刘南下的消息。

“公瑾,你怎么看?”

凉亭内,两人正在下着棋。

孙权忍不住,对周瑜询问如今这局面,他这个江东之主,又该如何做?

周瑜叹了一口气。

“唉,世道艰难,想要成就大业,也必须顺势而为,这逆势立业,必然千难万苦。”

他在感慨,想当年江东猛虎在征讨董卓的时候,是何等雄风。

可惜回道了这江东之后,却造小人暗算。

大业未成,就被暗杀于出征的路上,导致江东人心离散。

江东小霸王则是子承父业,找到了他周瑜,两人引以为知己,想要建功立业。

未曾想,这小霸王最后也是自倒父辙。

也遭到了小人的暗算,没有死在战场上,却死在了刺杀之中。

当真是让周瑜心中叹息了很长时间。

如今他辅佐孙权,说实话,远远不如孙策。

“主公,曹操乃是何人,刘备又是何人,你应该清楚,两人本就是这世上的雄主。”

“而他们身后的仙师,更是神鬼莫测之人,竟然可以让这两位雄主共同治理天下。”

“所为一山不容二虎,可是如今那大汉的朝堂,却能容下两位雄主。”

“便不简单啊!”

“我们想要保住江东,就像是现在的刘表想要保住荆州一样,艰难无比。”

孙权已经无心下棋了。

“你说,我们如果和那刘表联合起来,把曹刘之大军阻拦在大江以北,可有胜算?”

周瑜摇摇头。

“主公,以如今这江东和荆州的风言风语,我们就算是诚心想要联合刘表,一同抵御曹刘之大军。”

“那刘表未必就愿意和我们联合,一个世仇,再加上郡主远嫁刘备。”

“那刘表生性多疑,断然不会同意的。”

孙权也叹了一口气,“这也不行,那也不行,岂不是只能坐在这里等死?”

周瑜没有接话。

其实还有一条路,是可以走的。

那就是投诚。

以孙权和他周瑜之能,就不相信那仙师不会同意。

这能进入国会之事,最终也是仙师的一句话,他们并未的罪过那仙师。

想来,如果可能的话,投诚之后,说不定还可进入国会,到时候便是和那些人一起指点江山。

然而,这种话,他周瑜是不可能说出口的。

再加上以周瑜心中的那点儿傲气,他也不想真的就束手无策,连打都没有打,就直接束手就擒。

“主公,或许我们还是有一线生机。”

……

宜昌。

关羽亲率大军,以一万精锐,快速攻打宜昌城。

用了短短一个时辰,就直接撞开了城门,然后步兵先一步杀进城,骑兵随后堵住了其他城门。

很快就直接攻下这座小都城,然后开始屯兵在宜昌,以寻找机会南下。

“将军,探子来报,那刘表亲率六万大军,想要北上。”

周仓大步走进来,抱拳施礼说道。

关羽放下手中的书籍,说道:“不急,那刘表亲自前来,倒是省了我们的力气。”

“让探子时刻关注刘表的动向,等到他到了夷陵之后,再行汇报。”

这宜昌顺水,旁边就是一条大江。

根据探子的来报,刘表这一次随行的还有三万水军。

可不要小瞧了这个时候的水军,历史上,曹操南下,为了能够打败刘备和孙权,临时训练水军。

结果却又中了周瑜的阴谋,杀死了蔡瑁这样的水军将领。

导致他不知道铁索连船的危害。

这也是吃了不懂水军作战的模式的亏。

以至于败在了赤壁。

而关羽也算是熟读兵书,慢慢地了解到了什么叫做水军和陆军作战。

在仙境之中,也是市场听闻大秦的海军和大明的海军,是如何作战勇猛,打的海外的那些敌人无力还手。

所以对于水军,他也有了研究。

而这一次,其实他就是负责带着大汉组建的水军,和荆州的水军交交手,试一试自家水军的实力。

以后大汉一统天下,也会出海作战的。

这都是为了以后的海军做好准备。

------------

第三百八十章 黄祖反水,文聘被擒

“大将军,且看,此乃曹仁大军之布局,以骑兵为主,步卒在左右两策侧。”一副将手持地图上来。

文聘接过一看,便已经是对曹仁之布局了然于胸。

历史上,这位也是一位名将,在刘表死后,随着刘琮一起投降了曹魏。

最开始未能受到重用,后来曹操召见,感慨于文聘的忠诚,才开始任用他。

而文聘在江夏镇守十几年的时间,先是击退了关羽,后来还给了孙权重击。

可以说,文聘就是曹操插在南方大地上的一把剑。

而如今这把剑并未完全得到刘表的信任。

虽然看起来是以文聘为主,其实则不然,文聘如今的兵力已经没有多少。

早年抵御袁绍的大军,后来跟着曹仁攻打许昌。

再后来镇守襄城才得以休养生息,补充自己的兵力。

可是也比不上久居江夏的黄祖,还有跟随在刘表身边的别驾黄忠。

刘表的这番安排,当真是有一些稀里糊涂。

一方面,是担心文聘此人拥兵自重,直接带着所有兵力投降了曹刘。

另外一方面,也是为了让他们互相有一个牵制,如此也不会直接就被曹刘的大军给一锅端。

可是这种牵制,在关键作战的时候,就显得有一些鸡肋。

就像是现在,文聘在襄城内,黄忠在襄城的东边都城随州城内。

双方并没有合兵一处。

一个黄祖,还被中途调走,去宜昌抵御关羽的大军了。

“命令将士们,坚守城池,等待那曹军先攻城,再书信一封告诉黄将军,一旦对方开始攻城,让他寻找战机,我们会坚守城池,拖住敌人。”

文聘看完曹仁对军营的布局,就知道自己不可能偷袭,也不可能出城迎战。

最好的办法,那就是坚守城池。

对方看起来不过区区五万人,然而在文聘看来,对方能以五万人南下,那就说明这乃是精锐。

根本就不是一般的大军可比,往往,人数多,却也是最好打的。

人数少,有时候,却并不一定好打。

如今就要看,那黄忠能不能带着大军,从侧面攻打那曹仁大军,可有机会取胜。

而曹仁那边,看着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