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61 章(1 / 1)

任意门:开局点化秦始皇 夜半蝉鸣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1个月前

的几位帝王了。

一个一个进来之后,见到了中年的西装始皇,这心中也就没了还想要听仙师指点的心情。

“现在,人都到齐了,我就在这里宣布一件事情,以后呢,始皇就在这民宿帮我做一些事情。”

“大秦之帝王依然还是扶苏,始皇就不会在回到大秦了。”

真要是让世人知道,穿越之门有着这样的能力,怕是会让很多人,再一次对皇帝的位位置产生非常大的野心和追求。

从而影响了王朝的发展。

楚风的心中已经对这个穿越之门的能力,有了一些猜想。

只不过,还是需要时间的验证。

“多谢仙师。”

始皇帝站起来,举杯表达了谢意。

坐在后面的扶苏,是真的为自己的父皇能够再一次活过来而高兴不已。

至于其他的帝王,那自然是羡慕的眼睛都发红了。

在死亡这个大恐怖面前,谁人又能够完全淡定下来,说自己不惧怕死亡?

在长生不死面前,谁有能够拒接?

“嗯,现在,还是和以前一样,都互相谈一谈吧,大秦的盛世可以给你们一个很好地借鉴。”

“所以,还是扶苏你先来,谈一谈大秦这些年的变化,给大家做一个榜样。”

楚风的话,在其他的帝王听起来,似乎是非常钟爱于始皇和大秦。

这或许是因为大秦乃是中原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王朝,开启了真正一统的帝制。

当初的仙师,就说过这些话。

其他人再一次看了看始皇帝,已经酸的不能不再酸了。

恨不得直接取代始皇帝,自己坐在那里。

“遵命。”

扶苏站起来,开始讲述大秦这些年的变化。

每一个政策的实施,最后的效果会如何,变化是什么样的。

都在慢慢地道来。

而初次进入仙境中的王离等人,时不时瞄一瞄坐在仙师旁边的始皇。

死后还能活,还是回到以前的那么年轻的模样。

当真是完全刷新了他们的三观。

要说羡慕,其实坐在这里的这些大臣们,那是真正的羡慕。

因为大家都知道。

如今死去的大秦丞相蒙毅还有蒙恬,那是真的死了。

可是死了的始皇帝,却坐在这里。

其他的帝王还没有老死,说不定,他们死后也可能回到当年的模样,然后坐在这里。

而他们,怕是直接入土为安了。

这就是差别!

巨大的落差,让他们的心中是羡慕的都要恨不得直接成为一个权臣,然后对皇帝取而代之,也好有机会死后进入仙境,成就长生不死。

可是,面对仙术强大的仙师,他们也不敢这么做。

毕竟真要是取而代之了,却被仙师以强大仙术给杀了,死后不仅不能进入仙境长生不死,说不定还要遗臭万年。

这种事情,赌不得。

摒弃了心中的杂念,大家都安静地听着扶苏讲述大秦的变化。

从教化万民,到后来的人才济济。

大秦的界碑自己都在移动,根本就不需要大秦再一次大规模作战。

而大秦后来的守卫,也都是四周的藩王自己组建,开始扩张。

大秦只是保持禁卫军的强大,给了最好的待遇,每天的加强训练。

还会和周边的一些藩王进行战术比赛,从而防止禁军的落后。

而从崇祯皇帝那里获得的野、战、炮,成为了扶苏最强大的威慑力。

以及整个仙境作为靠山,周边的藩王还是非常遵从于东土的大秦。

如今的大秦,在原本的西南之地,建立了齐国。

在北地草原建立了晋国,在西南再往西部,由韩信帮助另外一位皇子,建立了赵国。

然后韩信自己又从齐王变成了西南的一个海域的楚王,在那里驻扎下来。

大秦的铁骑还是一如既往的强大无敌。

而大秦又有着很多的工匠,再加上水泥以及更多的人口,每一次的封地,都会涌入大秦人。

他们在那里安家落叶,然后得到土地,又或者是建立工厂,教化当地的人,从事生产。

人口多了。

这贸易的往来,慢慢地也会加大。

如今大秦本土有着墨家掌控一些最新的工艺,创造出来不少新奇的货物。

而韩信等掌握大秦四大军团的藩王,还在继续扩张,西南都已经组建了一直壮大的航海商队,开始往另外一片大陆开发。

他们已经运送回来一些昆仑奴,作为大秦本土开矿和修建一些攻城使用。

这些人也就替代了本土的那些非常艰苦并且还有生命危险的工程的工人。

粮食的收成,几个平原地带的大粮仓。

等等大大小小的发展的介绍,已经是让其他的帝王都惊呆了。

大秦的发展,也太快了吧?

想象时间,似乎也可以理解,并且更知道,为什么始皇帝会坐在这里。

有跟随仙师的机会。

如此之大秦,便是现在的他们,都是望尘莫及,不敢想象的。

------------

第两百六十九章 以科技改变民生

当然,已经成为盛世的大秦,也的确给了这些帝王强大的信心。

毕竟已经有了前车之鉴。

他们也将会成为后车之师。

“在这里,倒是要先恭喜一下始皇,能够得到仙师的恩赐,死后可进入仙境。”

“也恭喜大秦取得了如此大的成就,建立了盛世王朝,给我等做了一个榜样。”

“彻虽是被仙师召见,进入仙境比较晚之人,但是彻会相信,大汉也会犹如大秦一样,建立盛世。”

“如今之大汉,虽然有着不少的封王,但是彻已经想办法,收回来不少的封地,分给地方上的佃主,加强了郡县制度。”

“有了崇祯帝的火炮支持,彻有信心在今后几年,就发动一次对西域和匈奴的征讨。”

“一方面,可以编练新军,壮大实力,另一方面,也是稳定北方。”

“等以后,彻的势力强大之后,再进行废除分封制,建立大明一样的行省之制度。”

“后期,也会和大秦一般,开始对有功之臣论功行赏,允许他们在东土之外的土地建立藩王之封地。”

刘彻嘴上是这么说的,其实他还是觉得这些藩王不能是异姓王。

除非有武将可以找到海外之地,远离东土。

这样可以自己称王称帝。

不然,百年之后,中原的帝王要是昏庸,怕是又会产生一场更大的动荡。

一旦这些藩王想要成为中原的王,成为天朝上国的帝王。

这样的战争,怕是比战国时期的战争波及的疆土还要大。

所以还是以刘家子来当这个藩王,最后不管如何,那也是刘家的血脉坐在那个位置上。

至于如何防止藩王会群起而攻之,那就要看大秦如何做,看仙师如何做。

听完刘彻的话,大家也都是若有所思。

因为在大局的规划上面,刘彻说的比较全面一些,而他们还在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