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人因为躲闪不及,直接被射中,受了伤,被河水冲走了。
还有一些,还是凭借强大的求生不能,逃到了河对岸。
自然还有一些人不敢跳河,直接朝着西路或者是东路继续逃窜。
这就需要岳飞继续派遣小队追击。
完颜兀术战败的消息,传得也非常快。
已经逃到了西路,和大太子会和的粘罕,也接到了完颜兀术战败的消息。
以及完颜兀术本人被俘虏的消息。
“怎么会这样?”
三太子已经快要奔溃了。
这西路大军,看起来是大太子为主帅,他这个三太子其实才是掌控者。
因为大太子从小学习,大宋的文化,那就是一个书呆子而已。
真正能征善战,并且早年跟随完颜阿骨打的人,乃是三太子完颜讹里朵。
他不明白,明明举兵南下,做了完全准备,有能力再一次打到汴京城的他们。
怎么会在如此短的时间,就失手了。
看着迷迷糊糊,已经被打的信心全无的三太子完颜讹里朵,其他的万户还有谋克等等,也都是垂头丧气。
“够了!”
粘罕直接拍桌子,指着三太子完颜讹里朵,说道:“如果人人都想你这般,那大金才是真的完了!”
“如今,我们虽然败了,但是却也没有完全失败。”
“当今首要乃是收拢大军,然后退守到太原城一代,再设置防御工事,严防敌人的大军追击。”
“他们拥有很厉害的火器,对于我们而言,的确是一个非常大的威胁。”
“这一次,我们也都未曾想到,对方能够拥有那般强大的火器,这就是我们的失策!”
“不是我们的铁骑不行,而是对方的火器强大。”
“想办法,避开他们的火器,我们不是没有机会赢回来!”
粘罕最不喜欢的就是三太子这种遇到这样的打击,就开始奔溃的神情。
然后又分析了一下局面,开始让完颜拔离速这些人,前往收拢其他的将士们。
开始放弃这太原以南的疆土,并且也安排使者,前往汴京城求和。
这一次,使者团带了很多很多的财务,还有一些条件。
想要打动汴京城的那些个官员,也想要打动大宋的官家,想要促成求和。
这样一来,他们还可以继续占据太原城以北,不至于亡国。
其他人也自然是支持了粘罕的这一个决定,连请示国主都没有,立即就派遣了使者前往。
然后又是一边收拢大军,一边开始主动后撤。
得到消息的吴玠等人,立即看向了韩世忠。
“追不追?”
------------
第两百四十五章 共勉
在汴京城的大宋官家赵构,已经得到了从前线传来的战报。
毕竟韩世忠守的就是汴京城。
在韩世忠打退了粘罕的第一时间,就立即给赵构送去了捷报。
八百里加急。
快马加鞭!
这捷报就传到了汴京城。
本来还在担惊受怕,几位相公已经忍不住,想要赵构撤退了。
毕竟千金之子坐不垂堂。
这韩世忠一旦没有守住,汴京城要是再一次遭受金贼的肆掠。
对于大宋而言,绝对是一个非常大的打击。
关键是,到时候这位官家要是也被金贼给掳走了,大宋真的要成为天下人的笑柄了。
准备了两年的时间,一心想要北伐。
朝堂之上求和的声音早已经没有了,也都渐渐地开始一心想要北伐。
如果这一次不能成功。
恐怕以后也很难提起勇气北伐,只剩下求和之心了。
所以赵构这位官家根本就不能出事。
每一天。
对于赵构,对于汴京城的百官,对于城内的百姓来说,那都是煎熬。
他们脑海里面不由自主地浮现出来当初金贼南下的时候,对汴京城造成的伤害。
那种人间炼狱一样的场景,他们实在是不想要再来第二遍。
“捷报!”
听到捷报这两个字的时候。
很多人的脑海是一片空白的。
直到有人开始欢呼之后,才反应过来。
这一次。
应该是大宋赢了!
终于赢了。
总算是赢了。
不容易。
不容易啊!
百姓们在街上是争相道贺,喜极而泣。
听到风声的官员们,也连忙换上了官府,朝着行宫而去。
站在鹿台上的赵构,背着手,看着那传话兵传过了皇城的城门,朝着这个方向奔跑而来。
他不知道,这是捷报,还是战败的战报。
再一想。
真要是战败了。
来的人应该就是韩世忠了。
所以这是捷报。
肯定是捷报。
紧紧地攅着双手的赵构,在心中一遍一遍地这样说着。
直到,那位传话兵气喘吁吁地跪在了他的面前,说着前线的捷报。
首先是西路军,由吴玠和李彦仙两位大帅,最先打开了局面。
杀敌四万余人。
俘虏了三万余。
不仅如此,还重伤了多少万户和谋克,杀死了多少万户和谋克,重伤了对方的几位大金名将。
再然后,则是韩世忠打退了粘罕。
这一战,野、战、炮展现出来它强大的威力。
赵构看着已经出现在皇城的城门的百官们,这一刻,他的信心简直是上升到了极点。
他想要扩张。
他想要建立一个仙师口中的日不落王朝。
他要让万国来朝。
他要让自己的名字在历史上记载的超过秦皇汉武。
他要做古往今来,前所未有的一位帝王。
这便是赵构这一刻的想法。
有时候,实力,也会滋生出来更加强大的野心。
在见识到了野、战、炮的威力之后,他就想着,自己能不能凭借这一次的机会,让自己也成为秦皇汉武一样的千古帝王。
想到了很多很多。
以至于在大殿上的时候,赵构根本就不知道自己应该说些什么才好。
是痛骂金贼,来一个扬眉吐气。
又或者是夸奖韩世忠等四大帅?
又或者是说出那个建立日不落王朝的雄心?
总之。
赵构的脑海中想要说的很多,一时间却又不知道该如何开口。
朝堂上也是乱哄哄的。
百官们都在讨论这一次的胜利,都在讨论,前方的战场上,四大帅是何等的威风。
又或者是提一些这一次的朝堂文官,在这一场战争之中,起到了多大的作用。
毕竟,他们也知道,在战争打赢了之后。
必然是要论功行赏。
到时候跟随四大帅的那些个将士们,那必然会加官进爵,而按照官家的意思。
怕是要封王。
那可是他们文官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却一下子出现在了武将们的身上。
以前的大宋,那可是士大夫治天下。
这是祖制!
但是现在谁又真的那么在乎祖制?
四大帅可以进入仙境,文官中,一个都没有。
就算是四公相。
都尝试了好几次,也未能进入仙境之中。
所以他们也很在意,自己在这一次的北伐之中所拥有的功劳。
这是必争之时。
而慢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