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32 章(1 / 1)

任意门:开局点化秦始皇 夜半蝉鸣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1个月前

点儿的传闻,可是当真正见到的时候,却又是另外一番景象。

“命令张鲁,发起攻击!”

不管这大宋是如何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建造了出来如此长防线的城墙。

他也要攻击。

来都来了。

号角声也都吹响了。

难道见到城墙之后,就因为心生畏惧,而直接退走吗?

总要打一场,试一试。

“呜呜……!”

战争的号角声响起来。

前锋立即发起了攻城的战争,而那些个假装士兵的炮灰,也只能被裹挟着,冲到了城墙下。

“咻!”

漫天的羽箭射了下来。

前锋立即让盾牌队顶上,然后慢慢地接近城墙。

“轰!”

竟然是砲车,这城墙内,有着一个一个砲车,陈列其中。

盾牌挡得住羽箭。

但是却挡不住如此重力的砲车抛出来的石头,仅仅是一番砲车下来。

前锋的盾牌队就死伤惨重。

“李易,你带着人跟上去!”

高庆裔得知前面的战况,立即让身边的副将,带着人马冲上去。

这一次。

总算是摸到了城墙。

可惜。

上面的火油下来。

城墙下惨叫一片,滚烫的火油浇下来,谁受得了?

高庆裔再一次得知了战况。

顿时皱起了眉头,对方明显是想要坚守城墙,然后消耗他们的兵力。

如果只是营寨,他的攻城队绝对没有什么问题。

一个骑兵小队,就可以直接破了大宋的营寨。

可是谁曾想到。

这大宋没有建造营寨,而是直接在很短的时间内,在这大河的岸上,建立起来一座高大的城墙。

“命令高庆裔,一定要攻上城墙,到时候,我重重有赏!”粘罕也得知了消息。

大宋从河西到河东,如此长的防线上,居然都有着城墙。

如此浩大的工程,竟然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就建立起来了。

他大金的铁骑攻营拔寨,绝对没有问题。

可要是攻城略地,那就有一些为难了。

但是再难,这一场仗,也是要打的,不能说,因为对方的城墙坚固,那就不打了。

对方不出城,死守城门。

那他可以让人绕道而行。

粘罕如此想着,也的确是如此做了。

他立即让人去寻找,可以绕开这个防线的路线,从而进入河对岸。

只要是能够和大宋展开陆战,那他就有着绝对的把握。

汴京城的北地战火燃起。

这陕州还有长安以及东边的泉城等地,也都是一样。

大金采取的三路出击。

东西两路是吸引大宋的兵力,从而让粘罕可以直接从中路破了韩世忠的防线。

直接再一次占据汴京城。

如此一来,这边又是一次靖康之难。

对于大宋而言,那定然是一个非常大的打击。

战争持续了三天的时间。

因为高庆裔未能攻上城墙,而暂时休战了。

至于派出去寻找其他路口的探子,也没能回来,一时半会儿。

这战火似乎停歇下来。

“当年这长平之战,如果不换将,廉颇依靠城墙之固,只要再坚持一下,消耗大秦半个月的时间。”

“大秦就必然面临失败。”

“大秦的一切,那都是为了扩张而准备。”

“可是如果这对外扩张的军事要是失败了,那对于大秦上下而言,就必然是一个沉重的打击。”

“不过嘛,这最后还是大秦赢了。”

“为何?”

“是因为大秦也明白自身的差距,更明白,这一战,他们输不起。”

“所以便无所不用其极,来了一场离间计和换将计!”

韩世忠闲着无事,开始和部下们讲述当年的长平一战。

其实对于这些理解。

也都是来自于楚风,韩世忠此人可没有这般的思维。

“如今的金贼和大宋相比,看起来金贼要强一些,可是我们也有着长城之固。”

“北地的收成,大家也都是清楚,那就是不毛之地,天寒地冻,那里比得上江南。”

“只要是江南的粮草可以供应,只要是我等上下一心。”

“早晚会耗死金贼!”

韩世忠的意思很明显,现在和粘罕正面对决,那肯定是他这边输。

这是毫无疑问的。

仅仅是靠他的一个水军,还与一个背嵬军,根本就不足以抵挡粘罕带来的十万精锐。

这三天来的攻城,那都是不痛不痒。

看起来金贼的消耗很大,死了不少人,可是韩世忠也看得出来。

死的这些人,那都是中原汉民,只有很少一部分,才是金贼。

粘罕的精锐还没有出征。

他必然是在等待一个战机,等待真正的决一死战。

韩世忠却不想给他这个机会。

自己有着城墙之固,有着砲车,还有准备的充足的物资,完全可以坚守这花费了半年多的时间,建立起来的防线。

临河而建造,只是给了金贼一个很小的空间。

一个是因为这河岸上面的泥土比较松散,不适合建造城墙,还有一个,也是因为太临近河道。

对方一旦挖沟渠引水,便能够冲击他的城墙。

所以才会靠后。

并且,他还有第二个防线。

那就是汴京城。

如今的汴京城外围,也已经加固了不少,还有瓮城的存在,这样一个坚固的都城,也可消耗金贼。

而一旦真的到了这最后一道防线的时候,才是真的和金贼决一死战的时候。

到时候,四大帅就会合兵一处。

能退就退。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这就是面对粘罕的谋划。

------------

第两百三十九章 城固

韩世忠等人也不是那种倔强无比的人。

认了死理。

就不会改变自己的看法。

真要是打不赢,那自然只能跑。

大宋就算是真的再经历一次靖康之难,那也要比第一次强很多。

他们的很多手段,那都还没有用上。

休息了两天时间。

粘罕改变了自己的策略,让耶律余堵在西路拼死血战,杀出一个缺口来。

而东路的拔速离也是一样,一定要在东边的战场,打开一个缺口。

不然,仅仅是依靠这中路的高庆裔。

对方的城墙坚固,他们又没有砲车,会非常难受。

继续下去。

渤海水军的兵力消耗完了,那就要他的亲军上前。

然而,粘罕可是要留着亲军来一个决一死战,以自己的优势去打败韩世忠。

而不是耗在这个攻城之战上面。

浩浩荡荡的将士们,从河面上的战船,冲向了城墙。

足足打了四个小时。

高庆裔的渤海水军,连番几次上了城墙,却都被镇压下来。

没能在城墙上占据一个缺口,打开局面。

“我倒要看看,对方还有多少物资!”

高庆裔觉得这连番下来,对方的火油还有箭羽也都差不多了。

这石头好找。

但是砲车的影响力远远不如箭羽和火油。

高庆裔觉得这几天的消耗,对方肯定是没了多少箭羽和火油。

这就是战机。

然而。

又过了几天。

渤海的水军都快打完了。

高庆裔却还是没能拿下这水泥打造出来的城墙。

“看着吧。”

“粘罕的亲军也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