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48 章(1 / 1)

任意门:开局点化秦始皇 夜半蝉鸣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李世民、赵构和崇祯皇帝无不羡慕。

至于朱元璋,他还没弄清楚现状,听得也是云里雾里,毕竟在他的认知之中,始皇帝是死了的。

大秦已经是二世而亡。

他哪里来的五家之学治天下,哪里来的休养生息、繁华大秦?

“如此甚好,大秦作为一个史上真正一统的王朝,在经历了六国战乱之后。

也处在一个比较原始的时代,需要的就是慢慢地发展壮大,以各种仁政来促进民生的发展。”

“如此一来,大秦才可有真正的繁华和昌盛,才会有盛世乾坤、万世之功业。”

楚风稍微点评了一下。

“巴蜀、颍川、九江、长沙等地,有着一望无际的平原,这些都是肥沃之地。”

“大秦要是开垦好了,这些地方就能够成为大秦的粮仓,修渠引水、灌溉田地、鼓励农桑、外武内文。”

“两年之后,大秦可以继续向南扩张,同时,也可组建海军,这里有最好的舰船技术。”

楚风照例拿出了图纸来。

这些都是打造帆船的图纸,其中不少都是大明时期的高端技术。

始皇帝连忙上前接过。

“多谢先生。”

楚风点点头,然后看向了李世民。

大唐如今的发展其实已经很快了,可是这时不时的一些内部争斗。

还是拖了发展的脚步。

比如李世民和世家之间的矛盾,就让地方上的一些世家豪族产生了不满之心。

他们已经开始暗中支持一些人,在地方上闹事。

同时,再加上一些早年留下来的隐患,比如隋朝余孽,还有其他诸侯的余孽等等,都时不时来一场反叛。

李世民想要发展民生,也时长因为这些原因而受到了阻碍。

就好比这盐田。

面对运河上的槽帮,李世民根本就没办法。

因为一个槽帮养活了很多很多清苦的民夫,他一旦对槽帮下手。

这些人联合起来反叛,便是一个巨大的威胁。

盐田的收益,一般都进了槽帮。

还有这图书馆,建立的也并不是那么的顺利。

世家在背后支持,各地出现了不少的书局,图书馆建立之后,也有些难以维持。

“先生,惭愧啊,先生之指点乃是治国之良策,然,如今之大唐,唉……。”

------------

第一百五十一章 一知半解的指点

李世民颇有一些一言难尽的样子。

这都已经好几次进入仙境了。

然而现在的大唐,也就是稍微有了一些气色。

这样下去,怕是会被大秦给反超了。

“不急。”

楚风安慰了一下,然后说道:“如今你之威望正盛,突厥已经被打败。”

“至于世家,也翻不起太大的浪花,毕竟你掌握着大唐的兵权,他们也有着忌惮之心。”

“你可以一边发展民生的同时,一边多多扶持一些贵勋之家,扶持一些富商之家。”

“等到他们能够和世家大族竞争,于你而言,必然轻松很多。”

楚风并不想让李世民做太多。

有着崇祯皇帝这个前车之鉴,一旦给他指点太多,必然会出乱子。

就好比开始,李世民对世家的出手,听从楚风的指点,做出那么多的改变。

说实话,李世民绝对是一个有野心、有手段、有帝王心术、有能力的一个皇帝。

但是因为楚风这个仙师的存在,他最开始选择了相信仙师。

在大唐建立图书馆。

在大唐海边建立了盐田。

让弘文馆的学士们,组建邸报,宣传大唐的仁政。

又派遣了不少的皇商,前往周边的番邦做交易,为国库积累钱财。

还建立了武举科考制度,让大唐的贵勋后辈,大唐的一些民间武夫,可以有一个报效国家、施展能力的舞台。

两年时间,如此多的国策。

为的就是让大唐变得更加繁华昌盛,成为真正的天朝上国。

只不过,这事实却是如今面对地方上的一些豪强和地方官员勾结。

面对的是僚人的反叛、东边突厥的入侵、吐谷浑攻打兰州等。

李世民觉得这连番征战的背后,很有可能有一个推手,他们在推动这些战争的突然爆发。

为的很有可能就是让李世民分身乏术,只能是安排兵力对抗这些反叛。

随之,这地方上出现的反叛,就不是那么容易,有那么多的兵力来镇压。

“多谢先生指点。”

李世民何尝不知道要支持一些豪族和世家对抗,可是以他现在的实力。

以那些世家在整个中原之地的底蕴和实力,根本就不是几个新起的豪族可以对抗。

“万事开头难,唯有坚持下去,才能够看到雨后的太阳。”楚风通过李世民的讲述,明白了大唐的难处。

“各位可有什么想法?”

楚风也没有直接说出自己的指点意见,毕竟他对科技领域非常在行。

但是对于如何以李世民的身份来治国理政,并不是那么的专业。

始皇帝第一个说道:“唐皇可学崇祯老弟,不服者,皆杀之。杀到所有人信服,如此便可举新政而强江山社稷。”

“大秦不存在能够强过朕的世家,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那些个胆敢反抗者,就是敌人。”

李世民对着始皇帝抱拳施礼,说道:“受教了。”

“治国理政者皆不可心慈手软,想要富强就必须拥有至上的威严。”

“先生有言,大明之亡,在于政令出不了朝堂。”

“难道,你也想要大唐和大明一样吗?”

李世民摇摇头,“朕自是不愿见到如此场面,帝王之令出不了朝堂,那这个帝王要之何用?”

他们两人说着话的时候,完全就没有顾及崇祯皇帝的感受。

让坐在一旁的崇祯皇帝,面色有些羞愧。

朱元璋听到这话,扭头盯着崇祯皇帝,小声地呵了一句。

“瓜怂!”

他刚刚已经从崇祯的口中知道,历史上的大明已经亡国了。

而如今崇祯皇帝受到仙师指点,正在改变亡国之命运,保住大明的江山社稷。

崇祯皇帝面对朱元璋这个祖宗的呵斥,只觉得憋屈,你们说就说,干嘛要对我插刀啊!

“先生,还请先生能够指点在下。”

李世民并不想采用始皇帝的建言,杀人是不可能解决问题的。

他已经犯了很大的错,给自己的帝王声誉带来了影响。

所以更加不想成为一个暴君。

“不急,如今在这里的,也都是明君和能臣,大家也都可以参与到此事的议论之中。”

“大明这边,尚书孙承宗乃是熟读史书之人,你认为,此时此刻的大唐,该如何做,才可摆脱困境?”

楚风先是安抚了一下李世民,然后看向了坐在崇祯皇帝身后的孙承宗。

这些个大臣进来了,好想存在感比较低。

关键是,楚风也需要这些身处在历史王朝之中的大臣,以他们的身份提出来的意见,再结合一下,给出一个更好的更合理的指点。

“回先生,臣以为,大唐如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