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3 章(1 / 1)

任意门:开局点化秦始皇 夜半蝉鸣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朝变成一个士大夫统治的结局。

就好比大宋朝,拥有着刑不上士大夫的祖制,结果被戎狄给灭了,偌大的中原大地被异族人统治。

文人到了最后就是一个手不能提、肩不能扛的文弱书生,只会在朝堂之上明争暗斗,忘记了国家大义以及民族大义。”

楚风摇摇头,大秦有着百家争鸣,为何要独尊儒术?

这完全就是舍本求末的做法。

“大宋……?”

蒙毅感觉自己似乎听到了另外一个王朝的名字,更是验证了仙师最开始的言语。

“三皇五帝始,尧舜禹相传。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三分魏蜀吴,两晋前后延。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宋元明清皆为史。”

楚风明白他们入戏太深,把自己当做是历史人物了。

大秦人肯定是不知道大秦以后的历史。

“秦、汉、晋、隋、唐、宋、元、明、清等,中原的几千年历史,都是中原的血泪史。

每一个朝代的灭亡和建立,都伴随着流血和死亡。

国祚最长也不过几百年而已,便因为皇帝的昏庸、各个阶层矛盾的爆发,造成亡国之结局。”

楚风这一番话,彻底镇住了嬴政、蒙毅和扶苏三位大秦人。

仙师这是推演天机、知晓过去未来?

见到嬴政三人的表情。

楚风不得不称赞一下,看来要重新定义一下戏精了。

他们和那些老戏骨的演技都不逞多让。

“那,敢问先生,可有长治久安、万世不倾之策?”嬴政回过神来,迫切地问道。

他觉得楚风既然能够知晓过去未来,肯定是能看到真正的长治久安之国策。

楚风当然是不知道,毕竟天灾人祸都有可能给一个王朝带来灭亡的可能。

“来来来,先走一个。”

蒙毅连忙给嬴政一个眼神,表示不要太过急躁。

意识到自己的确有些心急,问出了可能会让仙师泄露天机的问题,便连忙笑着,举起杯子。

“刚好像说道科举制度和百家学问了吧?”

一口甘蔗酒入胃。

扶苏已经双颊泛红了。

“对,先生刚刚说到儒家对于治世的重要性,却又说了一个大宋和士大夫。”

蒙毅在一旁连忙搭话。

楚风靠在椅子上,悠悠地说道:“这大宋就因为践行儒家学说,重文轻武,结果导致大宋走向了灭亡。

到最后都没有挺起脊梁,武将在外收复失地,却被担心自己帝位不稳的君王下十二道金牌召回,然后以莫须有之罪名杀死。”

嬴政心中对儒家的学问开始不看好了,把一个王朝的人教的都成了没骨气的人,不符合他始皇帝的理念。

蒙毅也是一样,他本就是军武世家,对于兵家有着天生的亲近之情。

听到以儒家学问治国,结果是这样的结局,也对儒家产生了排斥。

扶苏自然失落不已。

“但是……。”

楚风却又来了一个转折,再一次吸引了嬴政等人的目光。

“儒家之学问却是长治久安的最好学问!”

这可是经过了世间的考验的学问。

“真的?”

扶苏眼中闪着光芒,有一些兴奋地问道。

嬴政和蒙毅也意外,还有一些疑惑不解。

仙师这是何意?

说儒家教学到了最后文人没了骨气,王朝变得软弱无能,只知道权术而没了大义。

却又说,儒家乃是长治久安的最好学问?

“大宋之所以错了,那是因为他们以儒家来教导所有人,重文轻武之下,整个天下的风气也都会如此。

而大秦如果以儒家来教化万民,会是什么结果?”

嬴政第一个悟了。

“先生,朕悟了。”

楚风点点头,说道:“悟了就好,那咱们就继续说。”

嬴政三人连连点头。

这种信息的狂轰,对于他们而言,就完全是一场甘露。

胜过那琼浆玉露!

“说完儒家,再说法家,儒家教化万民,法家约束所有人。”楚风其实也有一个理想国。

当然也是最近新闻播报了大秦古墓,还有嬴政这三个“戏精”的原因,让楚风产生一种改变大秦历史的想法。

他知道,这种改变是不可能实现的。

眼前的三人也不过是“戏精”而已,这才有恃无恐,随便胡言乱语。

“国无法,也不可长治久安,杀人不会偿命、偷盗和作恶多端不会受到惩罚。

官府也就失去了他的意义,朝廷也会失去他的威信和民心。

当这些犯罪之人被官府缉拿,然后问罪伏法,百姓才会拥护这个官府和王朝。

而法度却也不能太过严苛,毕竟法立于上则俗成于下,制定法度要合情合理。

不能因为偷了几个钱,就直接抓住砍头。

也不能因为杀了人,却只是打几板子了事。

大秦为何二世而亡,便是奸臣和昏君制定了严苛无比的律法,一个连坐法,让无辜者白白死去。

试问,天下人谁不抵触这种毫无道理的律法?

逼得不已,那就只能谋反,推翻这个暴政王朝,迎接新的王朝到来。”

嬴政一口干完被子中的酒,心中复杂无比。

想要长治久安,为何就那么难呢?

------------

第十六章 秦始皇,我又被点化了

“先生,我等走时,可否再带一些农物?”

外面的青铜门,再一次开启了。

趴在桌子上,有一些醉醺醺的楚风,嚷嚷道:“随便拿,不用客气。”

嬴政尊崇地施礼,说道:“多谢先生。”

三人来到了地窖。

眼见父皇和蒙丞相开始脱衣服,扶苏也连忙脱下自己的外袍。

一人一包。

穿过了青铜门。

百官们还在严守以待,倒是见过一次仙境之行的蒙毅、王翦、王贲等人,神色较为平静。

“吾等恭迎陛下!”

随着扶苏最后一个踏出青铜门。

青铜门便慢慢地消散在了月夜之中,天空中的一束光亮也被云雾遮挡了。

嬴政再一次把手中,用长袍包裹的高产农物,交给了蒙毅。

他们刚刚已经从醉醺醺的楚风那里,问清楚了这些农物的耕种时令以及方法。

“好好保存,待到时机成熟,便现在皇庄被种下。”嬴政一手提着包,对蒙毅说道。

“喏!”

蒙毅躬身双手接过了嬴政手中的农物包裹。

“众卿,朕已经寻得长治久安之法,大秦也会有机会改变二世而亡之宿命。

一个辉煌而又繁华的盛世,即将来临!”

嬴政的声音很大,前所未有的自信。

经过了楚风的指导。

嬴政心中有了一个切实可行的办法,改变大秦现在的面貌。

“恭喜陛下,贺喜陛下!”

大臣们连忙道喜,心中更是对始皇帝口中的那个长治久安的方法而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以及强烈的好奇心。

“陛下,敢问这长治久安之策,乃何?”冯去疾上前一步,问道。

嬴政环视了一下百官。

“三日后,尔等自然知晓。”

大臣们愣了一下,上一次,从仙境出来,杀了三天。

这一次,又是三天?

这是要杀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