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人听。
可能他们听的不是太懂。
但是最起码还是有一些收获,对于楚风而言,把这样的知识提炼出来,让这些帝王们掌握一些屠龙术,并不是一件很难的事情。
在他的脑海里面存在着很多很多知识点,他想要用,这些知识也就会浮现出来。
“所以说,现在的大秦适合推广农桑,大力的耕种,收获更多的粮食。
其次就是鼓励生育,比如贫苦人家生了一个女婴,可以奖励钱财,生了男婴,可以奖励粮食等。”
“不要有什么灌输传宗接代的思想,这是非常危险的,因为一旦女子少了,男人们想要结婚生子就变得更加困难。”
“这个时候,就会产生一种竞争,也会让人变得不敢结婚,人口也就会变少,而且,女子也会成为一种非常稀少的、大家都想要争抢的对象。”
“这也不利于国家的安定和公正。”
楚风的一番话下来,让始皇帝再一次找到了自己发展的蓝图。
上一次,他觉得大秦有了丰收,是时候可以扩张。
可以去北征匈奴,南征百越之地了。
但是现在看来,大秦的内部还有着很大的发展潜力。
“当大秦人人都变得富有了,当大秦的人口也是越来越多了的时候。”
“自然也就有很多人选择自愿地参加军队,这个时候经过长时间训练出来的士兵。”
“就可以带着这些个老兵去一步一步地扩张领地。”
“战争,就不要在一开始就举行什么大国之战,动则几十万大军。”
“最好的办法其实是步步蚕食。”
“百越也不是一个非常强大的国度,人口稀少,疆土辽阔。”
“大秦完全可以找到这些周边的部落,表示可以帮助他们建立更好的都城。”
“当大秦在周边建立起来比较繁华的都城,那些百越的百姓,难道还愿意过着清苦的日子?”
“当这些百姓都愿意归降大秦的时候,百越的那些个首领是挡不住的。”
“这叫做不战而屈人之兵。”
楚风给始皇帝画了一个大大的蓝图。
这样的开疆扩土的方式,非常吸引人。
特别是孙承宗,他已经老了,自然也就有了中庸的心思。
对于楚风这种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方式,那是一个称赞不已,觉得这样的做法,才符合仙人的作风。
在仙人的眼中,众生皆苦。
战争只会让百姓们遭受战火的侵袭,还要接受亲人的离去,以及流离失所的日子。
如果大明也可以像是大秦那样,在边关建立繁华都城,然后慢慢地给那些鞑奴的百姓一个好的仁政,吸引他们迁徙。
或许,这也是一个非常不错的选择。
“当然,我们不能花费了大的代价建立了都城,却让那些百越的人直接就占领了。”
“对于那些百越的百姓,愿意进入大秦的人,就要让他们分开居住。
这样一来,不至于让他们聚集在一个都城内,一旦其中有野性之人鼓动。
这些百姓要是抢夺都城,那一切的努力都白费了。”
楚风说完之后,看向了始皇帝。
“此法,绝妙无比!”
其实,对于始皇帝而言,他更喜欢直接派遣大军去强势镇压抢夺。
这样的话,他就不用花费那么大的心思来做这种不战而屈人之兵的谋划。
以大军来掠夺,算得上是一本万利,并且很快就能够实现的谋划。
但是,如今仙师已经说了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方法。
他就不能继续派遣大军去镇压。
看得出来,仙师应该是仁慈善良之大贤者,非是他们这样的人间帝王。
他心怀着天下和百姓。
楚风点点头,看向了大唐。
如今大秦需要大力种田,发展农业和工业,还有发展人口。
而大唐嘛。
其实也差不多,在平定了突厥之后。
现在的大唐可以说已经是中原大地的庞然大物,在今后的几十年中。
只是爆发了很少的战争。
打天下容易,守天下难。
李世民也算是一个马上皇帝,这守天下,其实做的也不错了。
不然,李治可没有那个实力开疆扩土,建立了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
“大唐已经有了盛世的底子,现在要做的,其实也是要大力发展农桑。”
“可以多开垦一些田地出来,分给那些百姓。”
“还有加大力度查处那些乡绅、地方小豪族以及地方的官员。”
“这些人就是阻碍大唐可以更好发展的阻力,他们把百姓的劳动所得占为己有。”
“这个时候那些普通百姓是根本就不可能养育更多的子女,因为他们连自己的可能养不活。”
“农桑是一个王朝繁华昌盛的基础,只有人人吃的饱,他们才会听话。”
“不然,这些人只能是站出来反抗,为的只不过是吃一口饭罢了。”
贫穷是一切罪恶之源。
纵观这几千年的历史长河,很多王朝到了最后,都会是底层百姓和上层贵勋以及地、主之间的矛盾。
也就会产生农、民、起、义,因为他们已经被逼、被剥削、被践踏尊严的活着。
佛争一炷香、人争一口气。
为了活着,他们只能推翻让他们活不下去的腐朽王朝。
------------
第一百二十九章 大宋的关键是要坚挺
教这些皇帝种田。
是楚风前不久想到的一个点子。
以大秦和大唐的稳定来看,他们大力种田是一个非常不错的选择。
急于扩张的最后,只能是内外不稳。
本来综合国力都不行,还要强行征战,这就是一个巨大的消耗。
为什么大秦最终能够一统六国,那是因为他们拥有着六世的帝王积累出来的国力。
为什么大唐贞观之治到武周之治,再到开元盛世?
这也是因为大唐的几位皇帝都在大力地稳定自己的统治的同时,也在稳定整个王朝。
百姓得以再这样稳定的环境之下得以生存和发展。
看看大唐发展民生做了什么?
其实并没有做非常好的仁政出来,机会都是一种比较原始的发展。
也就是各地有了叛军,那就要平叛。
地方上出现了什么事情,就需要人去平定。
除此之外,还是一样的赋税以及徭役,用最底层的百姓养着很多很多人。
“以大唐如今的情况来看,其实也要发展,作为帝王,不仅仅是掌握着至高无上的权力。”
“其实,你们也掌握着百万甚至是千百万的百姓的粮袋子。”
“你要是让他们吃不饱,那他们只能是推翻了你,换一个皇帝。”
“看起来,这历史的长河之中,所有的百姓起义最后都被镇压。”
“可是却也算是成功了。”
“乱世出枭雄,他们的首领没能当上皇帝,可是这个皇帝也的确换了一个人。”
“每一个新的王朝,总要施以仁政,好平定各地百姓,让自己建立的王朝可以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