境,你根本就不知道仙师的仙力到底有多大,更不知道什么叫做仙的力量。”
始皇帝说到这里的时候,信心百倍,眼神之中也是光芒四溢。
至于项梁,他已经开始有些沉默了。
“朕之所以要和你说这么多,是因为你们都错了。”始皇帝不急不慢地说着。
“大秦一统六国乃是大势所趋,这是仙师都断言之事,只不过,大秦之亡,在于朕。”
“而如今,朕有了仙师的指点,自然不会再出现这样的事情。”
“中原的一统,乃是中原百姓之福,七国并列的时候,百姓是什么样子?
现在的百姓,又是什么样的生活,难道你就看不见吗?”
始皇帝不给项梁解释的机会。
“你自然看不见,不然也就不会想着来刺杀朕,在你的眼中,只有自己,只有你的项氏一族,根本就没有你那个楚国的百姓,也没有中原百姓。”
“仙师便是如此说,你的项氏一族眼中只有功名利禄,从不会把百姓的死活放在心中。”
“所以你们最后失败了。”
“就像是如今,大秦已经开始施行仁政,朕有着仙师的指点,开创了科举考试,又以墨家、儒家、农家、法家和兵家之理念治天下。”
“试问,你们的项氏一族能够做到吗?”
“你们连仙境都不可能进去吧。”
项梁觉得始皇帝这就是在羞辱自己,脸色绯红,眼中充斥着血丝。
“哼,你杀了我吧,成王败寇,随你怎么说,都是你对,我项氏一族都是错的。”
始皇帝摇摇头,有些可惜地说道:“看看,你无法辩驳,所以你只能求死。”
“狗皇帝,何至于如此,我项氏一族本是楚国的将士,自然要以恢复楚国的统治为己任。”
“你说什么要心中有百姓,你连我楚国之人如今过着什么样的日子,都不知道。”
“你一统天下,如今实行仁政,的确今非昔比了,可是,你去看看大秦的官员。”
“郡守和地方的富商为非作歹,大秦的官员只会保护大秦的子民,对于六国之人,从来都是呵斥、羞辱!”
“你说你心中有着万民?”
“那你在没有仙师之前,在做什么?”
“大秦之所以有如今,不是你嬴政的功劳,是仙师的指点,是仙师!”
项梁被始皇帝这种贬低说的怒火冲天。
而项梁的话,也让始皇帝愣了一下,然后笑着说道:“哈哈哈,是啊,朕有今日,乃是仙师的点化。
如若没有仙师,朕的大秦就会二世而亡,就会被你项氏一族亡国。”
“所以,朕很感激仙师。”
“且看着吧,以后的大秦必然更加强盛,大秦的子民们都会安居乐业。”
“大秦,必定不会再二世而亡!”
------------
第一百零八章 大秦应当永世铭记仙师之恩
始皇帝没有现在就杀了项梁。
他要让项梁等人看到,大秦会更加的强盛,会更加的繁华。
而不是历史上的二世而亡。
对于始皇帝而言,大秦的二世而亡其实就像是诅咒一样。
时刻在他的耳边萦绕。
就算是现在有着仙师的点化,他也不敢保证,大秦就真的能够不会走向以前的历史结局。
这一点,仙师曾经也有说过。
他虽然能够点化这些帝王,可是真正实行计策的也是他们这些帝王。
每一个帝王的能力和心思都不一样。
而且,仙师也不可能时时刻刻地都在看着他们,时时刻刻给出指点。
“陛下圣明。”
当项梁这些人被押送下去,再以廷尉的人对这些人进行彻查。
如若并非大奸大恶之人,只是以帮助谋逆者的罪名而处罚。
这些人不会死。
但是需要去矿山服徭役,也就是成为一个挖矿工。
这比之以前的大秦律法,那已经是非常宽容了。
最起码让这些人有了活命的机会,而不是直接被拉到外面砍头,或者说,直接被坑杀。
对于始皇帝的做法,萧何看起来是非常赞同。
“怎么,你觉得朕这样做,是对的?”
始皇帝背着手,看着萧何。
萧何的所作所为其实很像以前的李斯,让始皇帝有一种熟悉的感觉。
但是在某一方面,萧何却又和李斯有着很大的差别。
李斯喜欢很多事情都亲力亲为,有一种相权大握,不愿意放弃手中的权力。
而萧何不同,他会注意到朝堂之上的那些大臣们的能力。
在始皇帝需要他做事的时候,他会直接推荐某一个臣子去做,因为这样的事情正好对应着他的能力。
当然有一些事情,萧何也会自己去做,用他的话说,他的能力本就在此。
所以从萧何被始皇帝征招,成为了大臣到现在,看起来好像立功并不是很多,却也是始皇帝非常宠信的人了。
始皇帝身边的蒙毅留在了咸阳宫,辅佐公子扶苏监国。
这算的上是公子扶苏真正意义上的监国,不少事情,他都有着处决的权力。
“陛下此举正是遵从了仙师的仁政,项梁这些人的确有罪,但是以项梁本身来说,似乎却又无罪。”
“只不过,如今的大秦需要的是安定,是百姓安居乐业,大力发展仙师所指点的商业已经工业和农业。
而不是战火纷飞,各地混乱不堪。”
“陛下不杀项梁,而是让他亲眼看一看这大秦之繁华,让他死得瞑目。
以后再以此事告知于天下,想来,百姓们会更加珍惜眼前来之不易的安居乐业。
更会敬佩陛下的广阔心胸!”
始皇帝意外地看了一眼萧何,没有再说什么。
六国的刺秦之计,就这样结束了。
项梁建立在别山之中的村落,也进驻了大秦的官吏。
他们在这里安排墨家和一些徭役修建了直道,然后便联通了外面。
当这里的百姓走出去的时候,才知道外面已经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以前那个逼迫他们服徭役的秦吏不见了,如今的大秦官员们,见到百姓都会笑眯眯地打招呼,还会和百姓一起下地视察,又或者在衙役中,为人伸冤。
更没有了以前那种,做什么事情都要按部就班,一点儿都不能逾越。
特别是那些大秦的百姓,整日里都在干活儿,就像是有着干不完的活儿一样。
不是收拾房间,就是在田地里面除草,又或者是开垦荒地。
又或者,形成一个队列,走在官道上面,身上背着一些物品,在严格的盘查之下,进入都城内,换取他们所需要的物品。
如今,他们想要进入都城,直接就可以进入。
根本就不用盘查,也没有路引。
城门前,那些守卫的士兵,都是安静地站着,并不会阻拦任何一个路人进入城内。
看着往来都城的百姓,楚人是非常向往之。
他们也慢慢地靠近都城,然后观察着两边的守卫,似乎在小心翼翼。
至于带着他们来见世面的秦吏,则是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