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七章:公审张狗
这些宛城豪强们送来的礼物确实都很贵重,我让人粗略估算了一下,如果将这些礼物变卖,应该会有五百两左右。
不久,程武骑马到了军营,我将这些礼物清单拿给他看,程武脸色有些微红道:“不瞒风将军说,这些人昨天也都来找过我,但是我推脱说这事是你来负责的,让他们来询问你的意见。礼物吗,我也收到了不少。”
我呵呵一笑,道:“意料之中事,你收到礼物多少,打算怎么处置?”
程武道:“估价四百两左右吧。我想身为国家官员,不应该收受这些钱财,所以当时我是拒绝的,可是这些人又通过我的下属连夜送了回来。我想把这些钱归入府库。”
我点头道:“做的很好。这些不义之财没必要退回去,但是也不要自己使用,否则落人以口实。我的这些礼物也折合五百两左右,也一并收入府库吧。我思忖着,这些钱财其实可以散发给百姓的。”
程武皱了皱眉头道:“如今刚刚夏收完毕,百姓家中不缺粮食。如果是青黄不接的时候散发钱财、免费施粥,那是雪中送炭。可现在却只是锦上添花,效果恐怕不会太好吧。”
我笑道:“虽然是给百姓钱财,但方法却有多种多样。你可知道城内百姓人数多少?大都是哪些类人?”
程武道:“这几日熟悉宛城事务,我得知南阳郡下辖八县一城。除了还在刘表手中的新野,张绣手中的邓城外,共有人口四十三万。宛城城内百姓五万余人。其中官员一百余人,官员的附属家人五千余人;在城池周边有农田的百姓一万余人;经营商铺、酒楼、制作小商品的店主及学徒五千余人;其余三万多人既没有产业,也没有田地,更没有官职,他们大都是些铁匠、石匠、雕花匠、挖矿工人、伐木工人、炼铁炉工、木器雕工,还有一部分是靠掏粪挖茅厕为生。”
我点头道:“你说的不错。宛城因为是豫州产铁的郡县,所以依靠着工官事业,这里的炼铁业特别发达。所以工人的人数相对较多。也可以说,宛城是个依靠铁器制造业兴盛起来的城市。城内没有俸禄、没有田地、没有产业的工匠们占着绝大多数。他们的生活完全依靠自己干活挣的一点工钱维持。这些人流动性强,如果宛城没有足够的活干,他们就会离开到其他地方谋生,或者贫寒而死。这就是为什么张绣占据宛城后废弃了工官铁业立刻就导致大量的百姓流失的原因了。而我们要做的,就是由官府出面,多给这些工匠们提供干活的机会,这样不等于我们在给他们送钱吗?不过和免费赈灾放粮不同,他们需要干些活才能得到钱。”
“原来如此。”程武点头道:“这倒是个好办法,有官府出面多给工匠们找点活干,这样他们得到了钱,而我们得到了实惠。”
我说道:“这样吧,城里道路两旁的排水沟需要清理和疏通一下,城墙也需要修葺一下,发出布告,招募五百人做工,每人每天二十文钱。这个事情你麻烦你来布置了。”
程武应允。
我接道:“那这些豪强开矿的事情,你怎么看?”
程武道:“朝廷也没有规定私人不准开矿,所以我想答应他们也无妨啊!如今官府出资开矿,每月耗费的钱财无数,已经没有能力再扩大规模了。这些人参与进来可以用他们自己的家族钱财扩大铁矿的开采规模,有利于铁器的生产。”
我点头道:“嗯。从短期上看非常有利。但是从长期来看却有些弊端。我怕这些人会垄断宛城的铁业。那对于官府来说就尾大不掉了。”
程武道:“铁矿的开采、精铁的冶炼、铁器的打造、铁器的销售是四个环节。我们可以允许他们开采铁矿,但是精铁冶炼、铁器打造必须牢牢抓在手里。至于铁器的销售,可以放开,参与的人越多越好。”
我点头道:“好,就这么办。放开铁矿的开采与销售。但是炼铁和打造控制在官府手中。我们不但可以得到大量需要的铁器,还可以征收大量赋税。但我有点奇怪,这些人原本就有自己的矿坑,这与我们官府工官的矿坑应该不是一个地方才对。为什么他们重开产业还这么小心的征求我们同意呢?”
程武想了一下道:“这些豪强原本就有矿坑,之所以还来请我们同意,应该是怕我们将来找他们麻烦吧。民不与官斗,向来如此。”
我笑道:“我不过好奇而已,这些人在地方上都非常有势力,会这么怕我们吗?如果他们不来这里,我甚至不知道他们在山中也有产业,也就是说,他们即使开工了,我也不会知道啊!这样吧,我们到桐柏山去一趟,看看那些矿坑到底在哪里,产量如何?愿意同去吗?”
程武道:“愿意同行。”
我叫上一些骑兵,和程武一起骑马,两个时辰后赶到了东边的桐柏山,找到了负责这里铁矿开采的工官牛力。
牛力慌忙的跑过来给我们引路,指点着叙说周围的情况,这里的矿坑非常大,也非常深,道路盘旋而下,矿坑中心是个大水坑,雨水都在那里汇集。工人们凿矿一般就是先在第一层凿矿,第一层凿出一大片空间后,再顺着路到第二层,将自己在第一层站立的地方全部凿完,再去第三层,一层层的凿下去,等最底层凿完之后,再跑到第一层重复刚才的过程。所以这矿坑年代越久远,坑就越宽阔。
我们在牛力的带领下四处看了看这里的情况,看到这里热火朝天的景象,我点头夸牛力干的不错。程武问道:“你可知张、赵、刘、李、郭、黄六家族的矿坑在哪里?”
牛力指着眼前的矿坑道:“就在这里啊!”
“这里?”我有些奇怪道:“长久以来公家和私人就是合用一个矿坑吗?”
牛力道:“正是。这是几百年前的矿坑了,百年前朝廷允许私人采铁之后,张、赵、刘、李、郭、黄六家族出钱购买了朝廷这个矿坑,一直延续百年到了现在。朝廷工官作坊用铁都是他们这几个家族提供的。我们这些铁匠用铁也需要向他们购买。”
“那这么说其实是我们霸占了这六族的矿坑了?”程武有些吃惊道。
牛力回答道:“也不能这么说了。矿坑本就是朝廷的,现在他们六家族不采铁,还不许别人采了?当时我们刚来这里的时候还有一些张家家丁看守,他们想要阻拦,我们就说这是奉了将军的命令,军人兄弟们把宝刀一抽,那些家人吓的扭头就跑了。嘿嘿,将军说要采矿,他们还敢不让,反了他们了!我这么一说,他们就再也不敢来了!”
我明白了,原来如此啊,这世道有兵就有权,有权就有理,单单有钱根本保护不了自己。难怪他们要去求我和程武允许他们重新采矿。估计是被牛力和驻守这里的士兵吓怕了,以为这是我们的主意。
这样也不错,至少让他们感到了害怕,那我就占据了主动权。按照我和程武的商量,这个铁矿可以让他们开采。但是炼铁和打造兵器却要控制在我的手中不允许他们染指。这里这么多的工人和牛力正好可以调走去炼铁和打造兵器。
想明白之后,我们又四处转了转,查看了一下矿区的住宅和伙食,之后便回转了宛城。第二天,张行他们几人又到军中找我时,我给了他们一个满意的答复,具体的情况和应该缴纳多少赋税让他们去找程武商议。
这些人走了之后也让我舒了一口气。农业赋税产生大量粮草。工商业赋税则可以得到大量金钱。而农业、工商业发达了,就可以吸引更多的人口到这里找活干,在这里安家。同时兵器铠甲等器具也可以最大限度的得到满足。
战争绝不是单单两群人向一起冲撞这么简单的事情。我一直相信,战前的准备往往就已经决定了战争的结果,除非一方指挥官出现了极大的失误。战争需要钱、粮、人、器的多方面供给。没有钱则无法对有功的将士奖赏;没有粮则士兵挨饿,军心涣散;没有人则士兵战死之后无法得到补充;没有器具,则伤亡就会加重。而为将者必须要时刻注意这四方面的积累。
铁矿的事情解决之后,一件说大不大,说小不小的事情发生了。那个曾经被张狗医治的李家小姐又犯病了。这时候张狗已经被关在监牢里四天了,虽然我已经给他吃了解药,但是却没有放他的意思,留着他还有些用处。
李家小姐的疯病又很快在城内流传开来,有的说是李家上辈子祖宗做的恶事太多,受到了报应;有人说是李家地处阴宅,妖怪经常出没,而且还不止一个妖魔;有人说李小姐的魂魄被勾引走了。说什么的都有。
在城内的张机先生听到这个消息之后,决定去为那小姐诊断一番,医者父母心,何况这还是个很有挑战性的怪病。
张机先生给那姑娘诊断之后发现,其实这并非中了妖魔,而是‘热血入室’,是受了较大刺激造成的。她的病完全可以治好。于是张机先生施展自己的针灸之术,几天下来,李家小姐的病慢慢的好了起来。但张机先生明白,这种病其实主要是心病引起的,如果不能治心,疯病迟早还会复发。这个沈槐老医师也给了张机先生一些建议。因为沈槐老医师就曾经将李家小姐治好过,不过因为心病未除致使旧病复发,沈槐的名声也受到了不小的打击。
为此,沈槐老医师给张机先生讲了关于这个女孩的一个故事。一年前宛城有一个年轻的郡尉叫张潮,武艺高强,相貌英俊,是宛城张家的大公子,从小和李家小姐有婚约,二人郎才女貌非常般配。但是在张济率军攻打宛城的时候,那个叫张潮的郡尉率领百姓抵抗,还亲手射了张济一箭致使张济身亡。城破之后张潮被大卸八块而死。自此那李家小姐就开始神志不清了。后来愈演愈烈,人人称其着了妖魔。
听完这个故事,张机先生明白了病原所在。给女孩开了一个非常古怪的药方:清晨荷叶的露水一斤、荷花花瓣一钱、野牡丹花瓣一钱、蛇目菊丝半钱、霞草嫩尖半钱、清水鲤鱼一条。六种药物必须要病人本人亲自采取,然后混合少许盐、糖、蜂蜜煮熟之后食用,每天一次。
李员外听到说要爱女亲自去采药,本来有些不情愿,但是碍于张机先生的名望,和李家小姐确实已经清醒,便忍痛答应了。
李家小姐为了采药不得不出城去寻找荷叶露水、花瓣什么的,对于一直生活在城中,连家门都没有出过几次的十几岁姑娘来说,实在有些困难。李员外派了大量的家丁在小姐的身后跟随保护,可这些家丁对于露水、荷花、牡丹还能认清,但是蛇目菊、霞草却不知道是什么东西,那小姐更不知道这是何物了,如何采取呢?
无奈之下,张机先生命令弟子叶翔负责给那小姐做指引,帮助她认清这六种药物,但是不许出手帮忙。
叶翔被师傅从我军中抓出去,心里很是不情愿。嘟着嘴闹别扭。我也觉得有点小题大做,叶翔一走医师营的新兵们就没有人教了。
叶翔虽然不情愿但是也不敢违背师傅的命令,我也不好说什么。于是他只好硬着头皮,每天天刚蒙蒙亮就带着那李家小姐和一般仆人去池塘边采集荷叶上的露水、用丝帕轻轻的采摘荷花的花瓣、顶着初升的太阳在田野里寻找野牡丹、蛇目菊、霞草嫩尖。然后再去河边石头上坐着钓鱼。
在陪着那小姐找药的过程中,叶翔惊奇的发现,这个李家小姐竟然如此的无知,看到周围的一切都充满了好奇,像是一个什么都没有见过的小孩子。面对她那永远问不完的问题,叶翔耳朵里充满了麻雀开会般的叽叽喳喳声响,心里烦躁的不行,渴望着赶紧结束这难熬的任务。
半个月后,李家小姐的病终于有了明显的起色,女孩说话多了起来,笑容也多了起来,吃饭也明显见长。而叶翔却瘦了一圈。李员外惊喜的看到女儿的变化,重谢了张机先生,同时也终止了治疗。
叶翔虽然摆脱了这个枯燥的任务,但是消瘦的身体不但没有复原,几天下来反而更加消瘦了,人也变的沉默寡言起来。
张机先生治好了李家小姐的消息很快在宛城传开了,人们纷纷询问他是如何降伏妖魔的。张机先生趁机对他们进行了一番教育,说疾病并非什么妖魔作怪,只是气血不畅所引起的。号召大家相信医术,不要再迷信鬼神和巫医。
张机先生的成功在城内引起了一些震动,来找他看病的人也越来越多。
我看时机差不多了,决定在城中的郡府衙门前召集百姓,公开张狗的欺骗罪行。以前不公布张狗的罪行是因为百姓都还深信张狗的仙术。可是现在张机先生治好了李家小姐,让许多百姓开始相信医师。而我要做的就是推波助澜一下,揭露神仙治病的真相,让百姓有病找医师。
这次公审大会我决定让程武来主持,因为他是宛城的太守,上任以来还没有做过什么赢得民心的事情,而这个就是一次机会。我也顺便卖个人情给他。
公审大会很简单,在召集了全城大部分百姓到来之后,程武命人将张狗带上来,说道:“此人姓张名狗,汉中人士。二十天前,此人化身鸡鸣道人在我宛城出现,在场各位一定认得!”说完命人给张狗穿上道袍。
台下的百姓一看穿上道袍的张狗都认了出来,纷纷喊叫“这是活神仙啊!”
程武摆手让众人安静下来之后道:“此人是不是神仙呢?我们且听他自己来说,张狗,你为何在宛城出现怪病之时出现在城内?”
张狗已经被关了半个多月,这次上台前我就曾对他说过,好好的配合交待,可以免去一死,若是犯奸耍滑,只有死路一条。我们有人证就是那个叛变的小童儿,还有物证,就是那个毒药粉,大不了再让他吃一次。张狗知道无法幸免,所以只好乖乖配合,以求保命。他把自己如何指使小童儿提前三天入城投放毒药,然后如何假扮道士买药赚钱的事情说了一遍。
台下人听到原来自己不但受了罪,还被骗取了钱财,顿时都愤怒非常。
程武命人将毒药和两个小童儿带上来,让他们确认毒药和张狗所说是否属实。两个小童儿急忙承认。
之后程武又让张狗交待了利用超度大会和做法事骗钱的经过,台下的百姓愤怒的要冲上来厮打,被士兵牢牢的拦住。
见到效果很不错,程武站出来做了最后的宣判,念在张狗主动认罪的份上,羁押在宛城大牢十年。两个小童儿年幼无知,被人利用,罚他们在郡府衙门打扫庭院三年。至于骗取的财物,官府已经缴获,如数还给受骗的百姓,受骗人等会后到府衙领取。
这次的公审大会很成功,为程武赢得了一个爱民的好名声,也让百姓更加相信医师的重要。
我坐在一家酒楼的窗户边,看着公审大会的进行。效果很好,程武的表现也很不错。有他协助我守卫宛城,我的担子也就轻多了。
看来这次我没有参加公审大会是对的,程武有控制局势的能力。并且,一个将军若太得驻地的民心,是很危险的事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