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45 章(1 / 1)

红警大中华1985 白面黑厮 2000 汉字|1 英文 字 2个月前

次飞行取得圆满成功,我们等待着你胜利归来!”

很快,首席航天员一身宇航服来到了指挥中心之外,向总指挥敬礼,大声道:“总指挥同志,我奉命执行首次载人飞船飞行任务,准备完毕,待命出征,请指示。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航天员哔哔哔(信号又不好啦)。”

“出发!”

8时许,一切准备就绪,航天员也进入了飞船,各种临行动前检查也完成了。总指挥开始倒计时,当10秒数完,总指挥喊道点火,长征5号重型运载火箭喷射出浓烈的火光,火箭挣脱地球的引力,缓缓升入空中。与另一位面中使用长征2号运载火箭不同,这一次的发射直接使用的就是长征5号这个大家伙。而且实际神舟五号飞船的技术含量和空间大小,也比另一位面中同名的飞船强不少。

“遥测信号正常,程序转弯。”

“雷达跟踪正常,光学跟踪正常。”

……

也许是看多了另一个位面中太多的火箭发射,所以齐一鸣对此并没有特别激动。但是从电视转播中看到各地等待观看发射的人群,那种欢呼雀跃和热泪盈眶,一时间让齐一鸣感受到了普通国人的激动。即便是本位面中国做了不少的大事,取得了更多的成就,但历经太久苦难,吃过太多苦头的中国人,从来不会嫌弃扬眉吐气的机会太多。载人航天,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和科技水平的最好体现,只有真正的大国才有实力独立完成这一艰巨的挑战,至今为止全世界只有苏联和美国完成了这项任务。虽然中国晚起步了几十年,但是却满怀信心,正在大步向美苏的成就追赶。

正是一件件如同载人航天、主办奥运和世博会、航母入列的事情累积起来,中国人才逐渐确立起来了自己大国国民的情怀,并更有斗志地为实现民族复兴和国家富强的目标努力。一个强大的国家,只有做事,并让人记住自己,才有希望在国土上生长壮大。

相比中国,另一位面的俄罗斯同样也是大国,甚至总体而言生活水平和科技实力还比中国强不少,但是俄罗斯却不断地在沉沦。因为那个时代的俄罗斯已经无法找回苏联时代的那种自豪感,并不断地在负面的情绪中挣扎,享受着资源带来的钱财,却失去了为找回荣耀而战的心情。即便是当俄罗斯为了自己的利益再度强硬直面西方的时候,很多西方人其实并不担忧他们,因为这个俄罗斯不值得他们的畏惧。

第一次的载人航天飞行,时间非常短暂,还不到一天。之后神舟五号的返回舱降落在了内蒙古的草原上,航天员从返回舱中走出来,总指挥宣布了中国第一次载人航天飞行顺利圆满地完成。

这件事自然在世界上引起了广泛的反响,老外们也一样,被一件件中国完成的大事加强着关于中国国力和国际地位的印象。不过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用质疑地口气对中国说话。

一位美国共和党参议员在n的节目中称,中国已经在各方面开始取代苏联的身份,已经发展成了美国全球领导权的挑战者,美国政府和人民一定要格外警惕。另外应该想办法限制中国太空计划的开战,如果爆发新一轮的天空军备竞赛,虽然美国拥有绝对的优势,但也绝不可能是一件好事。

当然也有那些见不得人好的家伙们,一些媒体舆论认为中国之所以可以取得载人航天的成功,跟其在苏联大肆搜刮航天技术有关系。他们也丝毫没有考虑到,神舟五号之前中国已经进行了四次神舟飞船的发射,全部都是按部就班进行的,说中国借力苏联遗产才能成功,是无稽之谈。

------------

第518章 518 经济的肇因

国际关系和政治上的裂痕,往往能够溯源找到其经济上的根源。中美渐行渐远不仅仅是因为苏联没有了,闲的没事儿干的美国把中国立起来当靶子。美国的那些议员政客们,可不是真的民意代表,他们往往代表的是自己金主的意见。出现那些对华不够友好的声音,不仅仅是个人反`共`产情结作怪等原因,还有中国的崛起破坏了美国诸多资本家、财团的商业利益。

齐一鸣同志刚穿越那会儿,选定了拉美国抗苏联的策略。为了争取中美关系的前进发展,齐一鸣用经济链条锁住了相当一批的美国财团、富商。他用的方法不外乎就是开放中国的市场和投资环境,给美国财团和资本家们更多赚钱的机会。为了谈“雄猫案”,他甚至还向农业协会下了大批的订单。

事实上直到现在还有大量的美国企业在分享中国高速发展的红利,在美国出现了“中国富豪”这样的字眼,指的并不是来自中国的或者华人的富豪,而是借着中国发展红利而一夜暴富的美国人。这些人要么之前被美国和欧洲日渐高企的人工成本弄到将近破产,将生产线外包到中国后,仅仅几年时间获得了数十倍的利润。要么是类似麦当劳之类的国际品牌,依托中国逐渐增长的消费力,拿下了一个个惊人数字的营业额。甚至更直接一些的,就是搞国际贸易的中间商,他们从中国购买廉价的商品,然后在美国市场大肆倾销,其中暴利不言而喻。

但也不是所有人都是获利的人,另一个位面中的美中贸易已经很不平衡了,但最起码美国在一些比较优势的产业,如科技含量较高的前沿产业,再比如优势的机电产业、生物制药、汽车、航空、文化娱乐产业等等,美国人在中国这里赚了不少钱。

可现在中国的情况不太一样了,七年的发展足够让中国吸收齐一鸣带过来的诸多先进技术,使得中国的工业水平突飞猛进的发展。除了文化产业这个仍旧有点弱势之外,如汽车、航空、医药、机电等已经全面在世界范围内成为了美国厂商的主要竞争对手。

以汽车产业为例,中国人进入美国家用车市场的时间并不算是太长,也就几年的时间,但是就这么几年的时间,中国汽车凭借着新颖的外形和过硬的质量、良好的性价比,已经形成了对日系车的驱逐潮流,开始横扫美国市场。1991年中国汽车在美国市场销量超过200万台,已经彻底地站稳了脚跟。

特别是如美国优势的机电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