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执行马华分治。”
英国打算将马华分治压下,让中国撤军提前,但中国立即还击,想要撤军可以,但是马华分治的问题必须谈,而且是中国撤军的先决条件。
英国代表汤普森对此一点都不意外,之前他们就在做过各种沙盘推演,确信中国一定会将马华分治和撤军绑在一起的,但英国也绝不会退后和让步,他继续强调:“中国需要立即反省自己鲁莽而草率的出兵行为,如果中国想要承担积极的国际责任,就应该从反省自身错误,并从马来西亚撤军开始。”
李露晔直接抗议:“中国无需别的国家告诉自己怎么做是正确的。”
只是这场辩论注定不会太容易,英国还没对付完,另一边印度尼西亚的代表又向李露晔发出了诘问:“1954年,中国与印度、缅甸确立了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指导外交工作的先例,随后在影响第三世界国家深远的万隆会议上,中国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得到了世界上众多前殖民地国家和第三世界国家的认同和赞赏。然而时过境迁,中方似乎已经忘记了当初做出的承诺,对马来西亚的悍然入侵,对于他国内政的**裸的干涉,甚至企图分裂别国的行径,揭露了中国伪善的面目,国际社会应该对中国的丑恶用心有所察觉,坚决反对中国推动的这一根本没有意义的马华分治草案。还是说,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只是一个幌子,在中国还落后弱小的时候拿出来保护自己,但有了侵略欺负别人的实力后,只是一张没有价值的废纸。”
这几下打脸确实让代表团里的中国成员有些挂不住,事实上国内关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讨论也是持续进行,很多高层开始质疑现阶段这种外交政策对于中国恐怕只能带来更多的祸患,而中国也不需要埋起头来只顾自家的事情,走出去才能获得更多,并赢得领导力和声望。
但人家说的也没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确实是中国提出来的,如果今日中国将其主动推翻,场面会很不好看。从现实主义的角度看,抛弃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必然的,弃之若履本身没有问题,但被人家说出来就显得有些尴尬了。
李露晔深知,印尼方面这么说,其实多少也是色厉内荏的。中国出兵马来西亚,印尼举国震动,不仅全国武装力量动员,而且对于本国的华人也进行了更严密的监视,生怕闹出什么乱子来。因为排华这种事不仅马来西亚干,印尼也干,如果中国用同样借口再攻打印尼,印尼可拦不住。于是印尼唯恐步马来西亚后尘,当然现在跳出来让全世界帮着阻止中国。
“印尼代表忽略了一个基本事实,而且是我方反复强调的事实,那就是这次出兵完全是基于人道主义的立场,出于保护我国无辜侨民和同情华人同胞的考虑,而我国所做并不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而是坚持守护联合国宪章的精神,保护华裔同胞的权利与安全,是对世界民主和人权进步做出的积极贡献,是负责任的大国的表现。印尼代表曲解我国的立场,并不能改变马来西亚糟糕的种族状况的事实,断章取义而忽略本源,并不是解决问题的途径!”
五项原则国内尚无定论,李露晔也不能直说。而被印尼绕在五项原则上也不是聪明之举,李露晔直击要害,强调马来西亚的华人需要一个交代,并且隐隐带出了潜台词——看好自家后院,如果你们也搞出了类似的丑事,我们不介意再搞一次分治。
会员特权抢先体验
手机用户可访问wap.q i s u w a n g . c o m 观看小说,跟官网同步更新.
------------
第200章 200 南解志愿者
一秒记住,为您提供精彩小说阅读。
中国提出的马华分治方案不仅在国际上引起了轩然大波,而且在国内也引发了一系列的影响。
原本的时间线中,在这一年的年底,因为不满越来越猖獗的**问题,以及天朝代议制的失败,一场不清楚如何串联起来的****还是动摇了p,并被一部分人拿来对付异己。
而在本位面,在齐一鸣的强烈干预下,反官倒、反**的大潮在纪委乔轼的带领下弄得举国皆知,而且申明搞任何活动不在于做的是否深入,而在于做了是否被人知道。于是很多个典型被祭出来,供全民唾骂,更竖起了标靶,表明了p正在坚定决心反腐。
另一方面,齐一鸣以自己中顾委委员的身份在党内外的刊物上,发表了大量关于改革的内容,涉及有关人大的方面,引发了社会的广泛讨论。这件事当然没有改变现行代议制还是摆设的问题,但因为齐一鸣着墨之深,使得知识界和学界对于政治改革问题不再看得那么容易,而被引导向了一条“先讨论、再上马”的道路。
知识分子们一时间无法决定如何对现行制度进行改革,而齐一鸣做的就是分而化之,抛出了一片片的不同理论,瞬间将原本在要民主要自由的学界分割成了不同的团体,对于改革方法、改革过程和改革路线等等不同细节,知识界进行了真刀真枪的一次大讨论,而显然在这些云里雾里、五指不沾阳春露的书生们确定他们到底要什么之前,不可能形成一股坚定的大潮,再搞出什么事端来。
最关键的一方面自然是国民经济的高歌猛进,人民生活水平发生了看得见的变化,年中的时候粮票提前数年被扫入了历史堆,市场上出现大量商品,大多数的企业上涨薪资,使得原本疲敝的国民经济大为振奋。在这样的基调中,对于时局不满的气氛自然被压抑到了最低点。
齐一鸣是有些多疑的,爱惜羽毛的他不愿意见到任何污点的出现,被抹黑就够头疼了,自己制造麻烦实在不划算。于是他又为那些理想高大却办坏事能力更高大的学子们,选择了一个新的宣泄方向。
国内事务转国际事务,传统的视线转移——什么比对外战争更能转移国民的视线?齐一鸣不是因为转移视线而建议出兵马来西亚的,但如果可以做到一举多得,他也绝对不会推拒。
铺天盖地关于马来西亚华人同胞悲惨遭遇和艰苦移民奋斗史,在短时间内就感动了很多热血赤诚的青年。正当他们在心忧未来那里的同胞该怎么办的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