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32 章(1 / 1)

红警大中华1985 白面黑厮 2000 汉字|23 英文 字 2个月前

星,而是一条能够看到曙光的路。毫无疑问在这个时代,不少搞科研工作的人都是无比迷惘的,动乱平息后人们重拾理智,重新进入发展轨道后,突然发现原本自己的对手距离拉得越来越大,大到原本一腔热情的他们都产生了恐惧。

如同当年某篡位林在苏区写的那文章《红旗还能打多久》,现在的科研工作者们面对巨大的技术差距鸿沟,忧心忡忡甚至极度悲观。也正如当年有位下巴上长着大志的先生以那斗天斗地斗你全家的气魄,为反驳革命失败主义,写下了几个大字——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齐一鸣正在放纵自己的思绪,而身旁那个工程师又不长眼神地打断了他,道:“老板,说实话北斗系统仍旧是有不少问题需要改进的,特别是高分辨率侦察、防干扰等科目上,我们现在还仅仅是拿来解决有无问题,只有在作战实验室完成,您解锁了红警间谍卫星系统,将其主要技术整合过来,才能够发挥更大的作用。”

齐一鸣摇着大脑袋,说道:“你以为我不想啊,可是升级的速度也忒慢了一些,都一年时间了,经验条才跑了一半都不够,这还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升到二级解锁作战实验室呢。”

工程师很自然地回答:“红警基地是为了战争而存在的东西,您掌握以来并没有主要用来作战,而像是仓鼠一样的储备物资,话说基地这么大的装备产量可不是为了让您造武器封存用的,而是为了能够快速补充所需的战争兵器用的。只有参与战争,您才能不断地升级,并解锁更高级的科技和装备。”

齐一鸣一愣,这么简单的道理他居然这么久都没有反应过来。他拍了拍自己的后脑勺,暗道自己自从有了红警基地之后,想得绝不是把天朝拖入什么战争中,而是想着如何把天朝建设得更好,pla打造得得更强,于是下意识地就回避了什么打仗的问题。这一年时间他长得这么一点经验值,基本上来自南疆战场、援助伊朗的飞行员、对付韩国叛乱的事件,而这些规模不太大的冲突,能够给他带来的经验值也就相当有限。

“难道真的要去打一场大战的么?”齐一鸣立马毙掉了这种念头,他也不是怕事,是客观条件绝对不允许他撺掇高层们去发动一场大规模的战争,而且冷战末期的这个时候也相对敏感一些,很难处理可能爆发的严重后果。更何况齐一鸣不是一个战争贩子,穿越者那种杀伐果断他很难拥有,因为毕竟当看到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就这样被带走,没有一个比较崇高或虚伪的借口,真的很难以下决断。

“这个该怎么处理呢?”齐一鸣头疼起来。

手机用户可访问wap.q i s u w a n g . c o m 观看小说,跟官网同步更新.

------------

094海军的核黑鱼

一秒记住,为您提供精彩小说阅读。

自去年到现在海军属于大丰收的阶段,八五年六个月的海军造舰计划完成,海军直接从落后国家舰队装备实力一跃成为中等强国海军水平,拥有主力战舰1艘两栖攻击舰,8艘大型驱逐舰、16艘大型护卫舰、50艘轻型护卫舰、30艘aip潜艇和2艘船坞登陆舰。为了能够有足够的人员操纵这么多的战舰,海军方面将所有的051和053级别的驱护舰部除役,除另一部分进行纪念性保留之外,全部交给葫芦岛基地的压碎起重机进行“以旧换新”。

半年时间,海军的小炮艇、小导弹艇有些送给了陆军在内河和近海使用,潜艇、驱逐舰和护卫舰全部回收,等进入1986年一看,海军居然成了四大军种中,达到了全现代化标准程度最高的军种。

这种事情齐一鸣也不奇怪,海军本身在天朝就是比较小编制的军种,正常国家海军人数要比空军多,而中国是反过来。另外海军的战力集中体现在舰艇上,一个大国最多也就是数百艘,所以对于红警基地来说相对容易替换。

只是换船容易,训练困难,所以海军方面也是借用齐一鸣的红警战士最多的部门,超过三千多名红警水手、海航飞行员、技术维护人员正在为海军服役。裁军中海军也清退了一批含金量较低的人员,铁了心要精兵简政,空余出来的资金一部分用于发给红警官兵人事费用,还有一部分不得不用在这么规模庞大的舰队的维护保养上。

葫芦岛基地在八六年的第一个月重新被安排了生产任务,因为这么多的舰艇已经造成了海军的消化不良,所以刘华青等海军高层决定悠着点,看情况再造,不着急多造。毕竟又不是打世界大战,造那么多舰艇扔在港湾里一是招人眼球,二是自然折旧很可惜,所以索性减缓。

压碎起重机已经不再为海军服务了,转而开始处理陆军和空军的废旧装备。海军在一月份安排的生产日程是继续造驱护舰,2艘052a和2艘054a占据一个船坞的产能,而另一个船坞则安排了两型之前没有造过的舰种——核潜艇。

从一开始的时候,齐一鸣没有建议海军造核潜艇,首先根据近海防御的战略,核潜艇不说是大而无当,但也算是利用效率不会很高。不过海军尝到了甜头之后,难免会产生一点让舰队更大一点的想法。海军造舰派系中除了常见的大舰和小舰之争,还有航母和潜艇之争。奈何齐一鸣的基地还造不了航母,所以能供选择的也只有更为强力的核潜艇一个选项了。

任葫芦岛基地海军装备技术总顾问的红警工程师孟青山正在跟海军主管接舰事务的参谋张九韶站在坞门边上,三艘巨大的核潜艇在导轨的辅助下慢慢滑入了水面。没有香槟、没有彩带,显得多少有些孤寂,甚至连准备上舰的海军水兵和军官们都不在——为了保持基地的绝对秘密,海军是在自己的军港接收舰艇的。

现在舰上其实已经有了正在工作的红警士兵,他们其实属于造舰出来的“附赠品”。

张九韶此时眼中闪着精光,对身旁的孟青山道:“一艘战略核潜艇两艘攻击核潜艇,已经能够实行常态化的战备巡航了,到时候我们可算是真的建立起了三位一体的核反击武力了。”

孟青山摇着脑袋否定道:“不说轰-6k能不能算是战略轰炸机,单是这条094核潜艇现在能战备巡航,但是不能核反击。”

张九韶一愣:“为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