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一章 澎湖列岛
一秒记住,为您提供精彩小说阅读。
这次专门从成都军区调动了差不多三个坦克师的15改中型坦克,台湾的地形并不适合重型坦克的使用,尤其是这一时期的台湾基建设施并不是很好,所以像15式这样的30吨级的坦克才是最适合台湾的。
当然,在对澎湖的第一站是不太可能使用坦克了,毕竟那仅仅只是一座岛屿而已。
咳,你也可以将其称为列岛或群岛…
澎湖群岛,亦称澎湖列岛,位于台湾海峡上,东距台湾本岛1约50公里,西离欧亚大陆约140公里,由90个大小岛屿组成,总面积约为128平方公里。16世纪时葡萄牙人来到东方,发现澎湖海域鱼产丰富,岛上住着许多渔民,因此称呼澎湖为渔翁岛。
1622~1624年荷兰人占领此岛,1884~1885年被法国人占领,1894~1895年中日战争后与台湾一并被割与日本。
澎湖列岛地理位置优越,东隔澎湖水道,与台湾岛相对,最短距离约24海里,西面与大陆福建省厦门市隔海相望,最短距离约75海里。过去横渡台湾海峡,往来于大陆与台湾岛之间的船只,常常进入澎湖岛上的马公港停泊。从这里出发,往北可抵达马祖列岛、大陈岛和舟山群岛,往南可去东沙群岛、南沙群岛,并可通往菲律宾和东南亚各国。澎湖列岛居台湾海峡的中枢,扼亚洲东部的海运要冲。被称为“东南锁匙”。
在历史上澎湖群岛于1945年日本投降之后归还中国,该群岛扼台湾海峡交通要津,号称“台湾海峡之键”。
而现在,想要攻下台湾的话。不先攻下澎湖是不可能的…
“不管怎么说,大总统将这个任务交给我们第十三集团军,就是信任我们,我们绝对不能把这个任务给办砸了…”
在厦门的指挥部内,王耀武对着指挥部内的各军、师级的指挥官大声道。
“另外,战前准备的怎么样了?”
“已经全部准备好了。”
听到王耀武的话,参谋长站了出来道。
“现在只能上面的命令,我们就能直接对澎湖发起攻势。”
“很好。”
王耀武点了点头。
“不过这次的行动和以往不同。这次是登陆战,是在海上对岛屿进行登陆,所以在上面下达命令前的这段时间,一定要尽快的让下面的战士们适应登陆作战。尤其是军官们更是要起到带头作用…”
“明白。”
在座的指挥官全部都挺直了身子道。
虽然如今的国防军完全不需要像历史上的国民党部队一样,很多时候都要依靠指挥官个人来收买军心,但是像王耀武这么有能力的指挥官在军内依然是十分有威信的,所以在做的指挥官也都对其比较信服。
“既然大家已经明白了,那我也就不多说什么了。希望大家回去以后能尽量的将这次会议上的内容传达下去,要让下面的人明白,我们这次的作战和往常不同,是绝对不能掉以轻心的!”
在座的指挥官们。全部点头表示明白。
等到指挥官们都离开,返回各自的部队后。看着地图上的澎湖和台湾,王耀武的脸上露出了一丝忧色。
“怎么了?司令?”
看着王耀武的样子。参谋长有些奇怪的道。
王耀武叹了口气。
“没打过这样的仗,心里多少没谱啊…”
听到王耀武这么说,参谋长失笑的道。
“这有什么好担心的,空军和海军那边不是已经说过要全力配合我们了吗!!!”
“话是这么说,但是登陆战毕竟是很血腥的,尤其是在对手已经做好准备的情况下,说真的,这场战役究竟会流多少血,我自己心里也不清楚…”
听王耀武这么说,参谋长也沉默了下来。
虽说眼下在台面上的实力,明显是国防军一方占据优势,尤其是各方面上都是如此,但是这次国防军毕竟是攻方,而且这次进行的还是登陆战,是一种完全比较陌生的战斗方式。
空军和海军那边虽然已经表明了态度,要全力支持陆军的登陆作战,尤其是空军一边,由于福建和台湾不过是隔海相望,整个台湾都处于空军的作战范围内,但是战斗毕竟不可能只靠一个兵种来取胜…
“算了,不管怎么说,现在也只能是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了,不管怎么说,也不能让戴安澜那小子看了笑话…”
凝视着地图上的澎湖群岛后,王耀武重新振作了士气道。
刚刚他口中的戴安澜,就是第十七集团军的司令,和王耀武一样,也是此次攻台作战的指挥官之一。
当然,这并不是说两人要一起并肩作战,事实上根据参谋部的想法,是让两个集团军兵分两路,分两个地点进行登陆作战,因此两者都是各分一方的…
顺带一提,王耀武主要是在厦门,而戴安澜则是在福州,两个将会分两个方向进行行动,出发点分开一下也比较好。
和王耀武一样,不,应该说和王耀武同样,戴安澜也是1904年生人。
也因此,当王耀武进入军事院校学习的时候,他其实和戴安澜是同期的,而同时由于两个人在院校里是同样的优秀,所以彼此间多少有那么一点劲敌的意思。
咳,这么说多少可能有些热血了,不过在他们成年的时候,恰好也是国内大发展的时候,当时由于在外面有一个苏俄替中国挡着,所以中国能够在外部没有明显威胁的情况下,进入一个比较和平平稳的发展时期。也正因为这个原因,所以当时国内的各大军事院校并没有什么特别的紧迫感。
怎么说呢,王耀武和戴安澜多少也算是生长在和平年代的人吧。
当然,这么说也不确切。至少在当时的中俄边境上,边境冲突什么还是比较普遍的,尤其是排连一级的冲突,一年至少能发生个十多次,毕竟中国的国境线多少有些太长了。
而王耀武和戴安澜这两个劲敌在毕业后,处于磨练自己——————也有可能是为了更好的晋升,所以选择了到中俄边境上的部队去服役,在那里服役的过程中。两人不但表现的同样优秀,最后两个人更是同样晋升为集团军司令。
等到对台展开军事行动的决定下达后,两个人更是被同时选为执行军事行动的最佳人选。
当然,想对台湾进行军事行动。首先给拿下澎湖才行,所以为了选出这个人选来,两个人还彼此进行了一番龙争虎斗,最后的结果就是王耀武获得了胜利。
至于同样优秀的两个人,究竟是如何选择的——————咳。王耀武才不会说,自己是因为和王耀武是本家,所以在选择的时候才多少偏心了一下…
不过这也没什么,毕竟王耀武和戴安澜同样优秀。选择任何一个人都是没有问题的。
————————————————————
王耀武在厦门所作的准备,日本人相当清楚。毕竟双方的距离实在是太近了,而且哪怕已经进入了战争状态。但是日本在中国国内还是有很多间谍存在的——————在开战前,由于严光的特殊命令,军情和军防两局联手行动,使得日本潜伏在中国国内的间谍暴露了很多出来,不过当时并没有动手,毕竟当时中国和日本还没有开战。
一直到开战后,军情局和军防局才突然动手,这也使得日本在中国的情报机关损失惨重。
不过说到底,日本人毕竟一直都很警惕中国,所以除了这些暴露的以外,依然有很多潜伏着,连军防局也未能挖出来的间谍存在,说到底日本人毕竟已经在中国经营了很多年。
当然,由于在华情报机关损失惨重的关系,所以日本人的情报能力也降低了许多,不过第十三集团军和第十七集团军的动作毕竟是太大了一些,距离也这么近,厦门也不是什么小城市…
其实在很久以前,日本就已经开始对台湾修筑工事了——————唔,大概就和朝鲜那边是同期吧。
毕竟当时朝鲜是和中国接壤的,至于台湾这边,日本人也没忘了台湾了日本从中国手里夺过来的。因此在中国强大了以后,日本一直都很担心中国会想办法将台湾从中国手中夺回来——————要知道,日本可一共就台湾、朝鲜两块殖民地,当然,太平洋上的那些原本属于德国的岛屿也算是殖民地,不过估计稀罕的也没几个…
虽然后期中国和日本的关系有了很大的进展,但是日本毕竟从未相信过中国,所以对台湾和朝鲜的工事修筑也一直都没停止过,而这里,作为台湾门户的澎湖列岛同样如此。
到了现在,由于中国和日本已经正式处于敌对关系,日本对台湾原有的工事更是进行了加固和增强…
而另一边的王耀武,也在趁着上面的命令还没有下来的这个时机,尽可能的让自己的部队进行更多的训练。毕竟第十三集团军虽然是主力部队,但是过去却并没有进行过登陆训练…
也就是在这时间一点一点的流逝中,上面的命令终于下达了。
得到了命令的王耀武多少有些百感交杂,不过最后他还是指挥着部队,依次登上了停靠在厦门港口的登陆舰只。
在厦门外的海域,一些轻、重型巡洋舰和一定数量的驱逐舰也在那里停泊着,他们就是这次军事行动的护航舰队了。
这次登陆作战,国社政府一边并没有动用作为绝对主力的大洋舰队,尤其是大洋舰队中的航母编队,所用的仅仅只是一些次级主力舰。
至于另一边的日本人,也没有想过出动联合舰队对国防军的登陆舰队进行劫杀。至于原因…
已经在厦门的野战机场集结的差不多的战斗机和轰炸机什么的,就是理由…
台湾海峡,说宽不宽,所窄也不窄。不过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也使得整个海峡都在国防空军的作战半径内,这个半径甚至包括了航程最短的路基战斗机…
日本人要是出动联合舰队半路截杀的话,毫无疑问的将会落入国防空军的打击当中。
虽然联合舰队在这个时代也称得上是最强舰队之列,但是舰载机始终无法和路基空军比数量,毕竟机场本身就限制着很多东西,在只有两百多米长甲板上起降的战斗机,也无法和路基战斗机比…
联合舰队要是真的敢跑到台湾海峡中间。做拦路人的话,不需要大洋舰队出面,单是在福建境内的空军,就可以将联合舰队沉入海峡峡底…
当然。日本人也没有坐等着王耀武对澎湖列岛进行登陆,既然国防军是用路基空军进行护航的,那日本人也用空军出面就好了,毕竟日本也有零式战斗机和九九式轰炸机什么的…
事实上,日本人也是这么做的。而且从某种角度上讲,日本人在这方面还比较有优势,嗯,航程上的优势…
虽说目前空军装备的战斗机。完全不缺这点航程…
————————————————————
日本人对自己的零式还是很有信心的,虽然零式是一种比较畸形的战斗机。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在对付美国人的早期战机的时候。零式还是有着很大优势的,而也正是因为在太平洋战场上的优势,所以使得日本人对零式有着某种程度上的盲目的信任。
然而事实上,和零战不同的是,国防空军显然对自己的zd20战斗机更加有信心一些…
原因无他,就和历史上的野马一样,和野马相近的zd20,已经接近活塞战斗机的极限了。
p51战斗机,绰号“野马”(mustang,美洲野马),是美国陆军航空队在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最有名的战斗机之一,也是美国海陆两军所使用的单引擎战斗机当中航程最长,对于欧洲与太平洋战区战略轰炸护航最重要的机种,并且一直使用到韩战为止。
野马在后世评价上被认为是二战主力战斗机中综合性能最出色的机种,有别于美军当时主力战斗机无论是液冷或气冷发动机都倾向采用涡轮增压器以强化高空性能的方针,p51由于非美军内定机种,设计初期无法取得涡轮增压器配额;故北美公司采用与p40相同、仅搭配一级增压器的国产亚利森液冷发动机作为动力来源。
但相较于p40,该机以更先进的进气配置与总体布局使冷却和空气动力效率大为提高,并纳入层流翼设计进一步强化高速性能。之后改装搭配有二级二速的机械增压器的英国梅林发动机,使其高空性能突飞猛进,北美公司亦针对新发动机带来的问题逐一修改,因此成就其罕见的历史评价。
早在四川时期,严光就十分重视空军的建设,也因此,从德国引进和福克飞机作为当时的空军的标准战斗机。
而在那之后,严光更是投入巨资在战斗机的发展上,也因此,中国空军战机的性能一直是走在最前列的。而作为最新锐单翼活塞战斗机的zd20,更是有着堪比野马一样的强悍性能。
当然,严光也没有忘记真正作为飞机主力的喷气式飞机,只不过那个东西实在是太难搞了,虽然现在验证机什么的都已经试飞很久了,但是真正的定型量产型还是需要一段时间才能出来…
————————————————————
正是由于zd20堪比野马一样的强悍性能,所以当王耀武的第十三集团军在渡海作战中遭到日军航空兵拦截时,从高空中呼啸而下的zd20几乎将日本人的零式什么的杀的片甲不留。
至于什么九七式俯冲轰炸机,九八式俯冲轰炸机,九九式俯冲轰炸机和九九式双发轻轰炸机什么的,更是在截杀渡海部队的时候,被护航的zd20战斗机杀的一架不剩。
到最后,渡海部队仅仅只是损失了几百人和几条船,就轻松的渡过和几百里宽的台湾海峡,至于护航的国防空军同样损失很轻,最重要的是经过此役后,估计国防空军也能诞生几个王牌驾驶员了。
反倒是日本人,虽然此次是他们出动出击进行截杀,但是引以为傲的零式战机却惨遭重创,当然,还有九七式战斗机什么的…
咳,不得不说,日本人的确发展了不少型号的飞机,像是轰炸机什么的,就有刚刚说的九七式、九八式和九九式什么的,而在九九式当中更是连着分了好几个型号。
不过可惜的是,这些轰炸机的性能都是十分的渣,至少在zd20或h3这样的战斗机和轰炸机面前是不行的,至于更强的h40就更不用说了…
另一边,在击溃了前来截杀的日本航空兵后,渡海部队也即将对澎湖列岛展开攻势…未完待续。。
------------
第四百六十二 登陆澎湖
一秒记住,为您提供精彩小说阅读。
“怎么可能…”
驾驶着零式战机往在新竹的机场飞去时,三岛依然难以置信的道。
就在不久前,在侦察机部队得到了中**队正在渡海的情报后,早有准备的日军出动了航空兵部队进行截击。
和中国不同,这一时期的日本就和美国一样是没有空军的,所谓的航空兵部队也是分属陆军和海军。
同时也因为台湾的重要性,再加上陆军的战斗机数量多少有些不足,其中相当一部分的数量还要分给朝鲜方面,因此这次守护台湾的任务陆军和海军都有承担,也因此在台湾海峡的上空同时出现了日本陆军和海军的航空兵。
这次负责保护台湾和澎湖列岛的主要有日本陆军的一式战斗机、三式战斗机、九七式战斗机、还有少量的四式战斗机和部分本来应该已经退役了的九五式双翼战斗机,至于海军那边则主要是零式等…
这其中除了双翼的九五式外,其他的战斗机在同时代而言基本上都属于比较不错的战斗机,而九五式战斗机是日本陆军最后的双翼战斗机。
1934年,中岛和川崎争夺作为日本陆军新式战斗机,虽然中岛的ki11单翼战斗机比川崎的ki10双翼战斗机速度更快,但ki10有着更佳的格斗和爬升性能而中标,日本陆军把ki10命名为九五式战斗机,因为1935年是日本皇纪2595年。九五式战斗机可说是九二式战斗机的改良型,大幅减轻其重量和风阻以及采用金属制三叶螺旋桨而成。
至于九七式战斗机则是日本陆军在1930年代末期所开发的一种单发单座轻型战斗机,也是日本陆军装备的第一种下单翼结构战斗机。
九七式战斗机由日本中岛飞机公司设计生产,其它制造厂家还包括立川飞机制造厂和满洲飞机制造厂。历史上的总产量约3386架。由于该机拥有极好的水平机动性,因此也被称为“终极的轻型战斗机”。
这种战机主要是在1938年开始配发前线部队,并参与了历史上的诺门罕战役,在和苏联空军的伊15以及伊16战斗机交战中日本宣称击落了苏联1252架飞机(苏联资料中被击落的飞机仅有200架),而日本陆军承认损失是遭击落与重损共157架(未归还机与被击落机64架,其中九七战51架,53名驾驶战死)。比起苏联,日本的飞行机耗损达到参战机的6成。
至于一式战机则主要是中岛飞机公司于1937年12月在日本陆军的指示下开发的单发单座战斗机。用于取代九七式战斗机。
需要说明的是,零式战斗机在当年的知名度,正确的说应当是‘在海外最出名‘。当时日本国内因为战意宣扬电影‘加藤隼战斗队‘的上映,反倒是陆军的‘一式战?隼‘较为日本百姓所熟知。
至于三式和四式…
三式战斗机土井武夫设计。是日本陆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唯一量产的倒置v型汽缸、液冷式活塞引擎战机。最初作战遭遇时,被认为是bf109,后续报告声称是意大利设计,所以美军给它起了绰号tony。
此机设计开发时,日本自德国购买bf109、he110及he112型飞机。并进行了密集测试,此机设计深受he110的影响。此机的弱点,与he110相同,引擎冷却系统的问题始终没有解决。到了太平洋战争末期,许多有经验的工匠被征召服役。也影响了此机的品质。
在历史上太平洋战争初期日本陆军航空队虽靠着九七式与一式战斗机在东南亚取得短暂的制空权,但1942年后盟军的新型战机逐渐代替1930年代的旧机种。日军在飞机性能上开始落入劣势,故急需新战机扳回一成,在此之下1942年开始量产的飞燕成为首选。1942年日本成立了使用飞燕的飞行68战队与78战队,并投入新几内亚战场,不过因为引擎问题因此用飞行转场的2个战队在尚未到达驻地前就损失了3成的飞燕。
而四式战斗机,盟军代号‘frank’,被公认是日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最优秀的战斗机。
在历史上四式的研发最早可追溯至1941年12月,中岛飞机公司开始着手为日本陆军设计刚投入实战中的二式单座战斗机‘钟馗’的衍生型,军方要求性能为最高时速680公里小时,装有20公厘与公厘机炮各两门,并可兼顾防空、对地攻击的万能战斗机,相关开发由小山悌团队进行,原先设计为ki44机体安装输出动力2000匹马力等级的引擎,扩大主翼面积减低降落难度,并增加油箱提升航程。
然而在这个时代,由于日军迫切需要一种能够全面压倒国防空军的新式战斗机,所以日本在通过各种途径和中国交流着有关飞机方面的技术的同时,也比历史上更加提前的发展了四式这种最新式的战斗机。
需要说明的是,四式也是唯一一种能够和中国的zd20抗衡的战斗机。
只可惜四式的数量实在是太少了,所以日本主要还是靠零战来撑场面。
由于太平洋战争初期的顺利,再加上美国几乎没有一种战机能够抗衡零战,日本人的信心开始像爆炸一般的增长。也因此,虽然明知道中国已经服役了最新式的活塞战斗机,但也认为零战完全能像在太平洋战场上和中国最新式的战斗机进行压倒性的战斗——————最起码也是势均力敌。
事实上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的太平洋战场,零式也的确算是一种不错的战斗机了。毕竟其装备的不过是一个1000马力上下的渣发动机。
非常低的翼负荷、失速特性良好、低速下的操控反应极端灵敏,这些都是零式的优点。
当然这也是由于航舰的起降安全所需,并基于当时日本极端重视水平回旋能力的思想所致。以上诸多特性成就零式战斗机极为优异的水平面回旋能力,无论回旋半径或是回旋率。都超越盟军当时参战的主力机种。该机优异的水平面回转能力,令盟国飞行员很难从后紧贴零式的航道从而获得开火机会。反之,零式战斗机出众的回旋能力令零式战斗机在初期的近距离空战中经常处于优势。
另外与同时期战机相比,零式还有着远到不可思议的航程。
中高度以下良好的爬升率,瞬间爬升率几乎媲美特技机。即使被咬尾,一两个翻飞后就可能将情势逆转从而反咬敌机。
作为舰载机而言,相当良好的全向视野。
以同时期的战机而言算是比较早搭载20mm机炮的机种。对早期防弹相关设备不完备、结构也并不强韧的各国战机而言,该口径等级的火力非常具有威吓性。而且将单发轻型战斗机击落四发重型轰炸机的可能性大大提高。这等火力是同一时期较零式战斗机更为机敏。但武装只有两挺机枪的一式战?隼所难以迄及的——————只不过零式搭载的20mm机炮据说是二战时期最渣的一种20mm机炮…
零式装备的20mm机炮是九九式机炮,九九式机炮的制造技术为第一代大口径空用机炮设计,即反冲式进弹结构。反冲式虽然设计简单,但是以后座力作为机枪连发射击的力量来源使得枪身与装载设施需要一定强度才不会被后座力给震坏。而1920年代采用钢管甚至是木制骨架的战斗机无法承担过大的后座力。
为了将机炮安装在1920年代的战斗机上,因此机炮除了减轻重量以外,还必须使用减装药的子弹来降低后座力对机体结构以及枪身的影响。如此一来虽然成功安装在战斗机上,但是子弹的低初速以及短射程成为了1920年代大口径空用机炮的原罪。但对原本机炮的设定目标:轰炸机仍然有效,不过面对1940年代的战斗机机炮的低初速盟军战斗机用俯冲的速度甚至已经可以超越。但是短射程以及弹道急坠问题依旧存在,如此火力自然被大多数老练飞行员所诟病,当时飞行员甚至鄙称九九式射出去的炮弹为小便弹(弹道快速下坠如同小便路径)。
早期零式战斗机的99式20mm机炮的炮口初速低导致有效射程短、贯穿力不足,弹道弯曲又散射。连射性也差,实际上有效射程比美国的英吋重机枪还短得多。
加上弹药基数少早期型的九九式一号炮每门只有60发。对经验较少的飞行员来说只够一到两个长点射,还在摸索前置量时弹药已然耗尽。实战效果极低。
而一旦20mm炮耗尽,飞行员就只能依靠机首的机枪,偏偏此枪口径与威力太小,无法穿透许多战机的装甲板,甚至难以伤及结构,需要非常高密度与长时间的命中方能生效。而机枪与20mm机炮两者的弹道与初速亦相差甚远,除非抵近至百米以内距离开火,否则枪炮齐发时两者只有其一能命中。
除了机炮上的问题外,因为设计上要求低翼负荷,飞机重量必须刻意降低,导致结构强度不足以适应高速下大幅度动作产生的应力,原型2号机便遭遇俯冲超限翼梁与主翼外板无法承受负荷导致结构解体的情形,这问题在量产机上仍有类似状况。虽然日军很早就知道问题,也试图对机体结构进行强化修改,然而零式战斗机与西方国家战机相比高速俯冲下强度与操控性弱于对手的问题自始至终就没有获得实质上的解决过。另外,结构强度不足同时也就意味着飞机承受战损的能力不高。
另外日本的发动机技术不如其他航空先进国。使得零式战斗机的飞行性能必须靠近乎偏执地削减机体重量来达到,恶化前一点提到的结构强度问题。
简而言之,就和自身的优点一样,零式的缺点同样大的惊人。
当然。在对付美国人的战斗机的时候,零式的这些缺点还是能够容忍的,毕竟和美国人早期的战斗机相比,零式还是有着相当的优势的。
不过哪怕是日本人自己也明白,自己军中性能最优秀的并不是零式这种另类到了极点的战斗机,而是像四式,也就是疾风这样的战斗机…
当然,即便是这样日本人对零式还是很有信心的。毕竟有在太平洋上的战绩摆在那里。
只可惜,在台湾海峡的上空,这种自信被zd20战斗机一扫而空…
————————————————————
在得知了中方渡海部队已经出动后,位于台湾境内的日本陆军和海军航空兵很快也出动。而零式和疾风都战斗机。则是承担着掩护轰炸机和鱼雷机的任务。
然而当他们即将抵达渡海部队上空的时候,zd20却在占尽速度优势的情况下从高空俯冲而下,其因高性能发动机带来的超强性能,再加上机翼上的4门20mm机炮和机鼻下方两挺大口径机枪带来的强悍火力,使得这场空战很快就演变成了一场单方面的屠杀。
在这场屠杀当中。无论是零式,还是那些以九七和九九命名的轰炸机,几乎都被zd20的20mm机炮和机枪打的支离破碎,唯一能够和zd20抗衡的战斗机。只有数量几乎和九五式双翼飞机一样少的四式“疾风”战斗机了…
只可惜,数量仅有一个一个大队的四式战斗机。根本就无法挽回整个局面…
即便是有几架轰炸机在其他护航飞机的掩护下冒死突入渡海部队的上空,也只是造成了相当有限的伤害——————而且这些冒死的轰炸机最后也是真的死了。
毕竟当时还是有那么一些轻、重巡洋舰和驱逐舰护航的。而且哪怕是登陆舰,其本身也是有着一定数量的武装来保护自己的,尤其是口径的多管加特林机枪,更是大量的装备登陆舰和其他舰艇上…
就火力而言,这种口径的多管机枪,甚至可能比zd20装备的20mm机枪更猛…
————————————————————
就在侥幸逃过一劫的三岛和其他的战斗机一起往位于新竹的空军基地返航时,渡海部队也在继续朝着澎湖列岛的方向急速航行着。虽说刚刚的空袭多少也带来了一些麻烦,但是由于护航部队的出色表现,所以很快渡海部队就重新整理好队形,继续朝着澎湖列岛的方向航行。
而这个时候,在得到一艘重巡洋舰传来的,截击部队已经被杀退的讯息后,在厦门附近空军基地内的轰炸机群也很快出动…
台湾海峡那较窄的宽度的确带来了很多便利,也正是由于这种便利,使得即便不是h3或者是h40这样的重型轰炸机,哪怕只是fh7这样的俯冲轰炸机依然可以执行轰炸任务,而且完全不需要担心航程上的问题…
其实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眼下h3轰炸机几乎全部在昆明基地,用来对曼谷进行轰炸,事实上这些天来h3机群几乎已经快要将曼谷夷为平地了。
至于h40什么的,数量太少了,虽然在性能上h3和fh7拍马不及,但毕竟还是无法形成较大的破坏力。
反倒是fh7俯冲轰炸机,虽然也有相当一部分在泰国那边,但是这种轰炸机的数量较多,在开战后国内的几家飞机制造厂都在开足马力,因此完全不需要担心数量上的问题。
而现在,在渡海部队距离澎湖列岛还有几十海里的情况下,轰炸机部队已经在zd20战斗机的护航下,对日军在澎湖列岛上的工事进行了成规模的轰炸行动。
和泰国人相比,日本人明显要更棘手一些。好在澎湖列岛有限的空间限制了日本人的部署。不过就算这样,拥有相当数量高性能防空武器的日本人,还是击落了不少执行轰炸任务的fh7轰炸机,反倒是担当护航任务的zd20并没有多少损失。
这也难怪。毕竟无需执行地面攻击任务的zd20,只需要在高空负责防范日军航空兵的袭击,完全没必要到低空去,自然也就无法成为日本人的攻击目标。
就算日本人想要对付这些哪怕是零式也不是对手的战斗机,也给先对付了头顶上的那些俯冲轰炸机后才行。
在日本人的防空火力面前,来袭的俯冲轰炸机至少损失了几十架,不过同样的,日军的阵地和工事也一样被fh7轰炸机炸的一片狼藉。
也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渡海部队抵达了…
——————————————————
“总算是到了…”
看着已经进入视野范围内的澎湖列岛,朱德全在将望远镜放下后,对着一旁的大副道。
“告诉陆军的那帮家伙,他们可以出发了…”
就在朱德全这么说的时候。同样已经发现渡海部队的日军,也开始使用岸防炮对渡海部队的船只进行轰击。
另一边的渡海部队,外围的护航舰队也开始停泊了下来,然后将舰炮的炮口转向澎湖列岛。
“轰!!!”
在密集的炮声中,登陆舰打开了大门。将一艘艘的登陆艇投放了出来。
“都注意了,呆会上岸后…”
在登陆艇内,军官们正大声的重复着过往训练中的注意事项,而另一边登陆艇的驾驶员们也开足马力。朝着澎湖的方向飞驰而去。
“轰!!!”
也不知道究竟是炮手实在是太厉害了,还是登陆艇上的官兵实在是太倒霉了。一艘登陆艇在朝着岛屿的海滩上登陆的过程中,居然直接被一枚炮弹命中。结果整艘登陆艇很快就在爆炸中燃烧了起来,至于登陆艇上究竟有多少人还活着…
这实在是件谁也不清楚的事情…
由于海面上由登陆艇组成的登陆部队十分密集,所以这样的事情虽然不算多,但是也绝对称不上少,只不过是几分钟的时间,就已经至少有六艘登陆艇被日军的小口径岸防炮命中。
虽然并不是每艘登陆艇都像刚刚的那艘一样全军覆没,但是被击中的登陆艇依然损伤惨重,不少登陆艇距离全艇死光也不是很远了。
而这个时候,由登陆艇组成的登陆部队,不过才航行了三分之一的距离而已。
“该死,让海军的人的火力在猛点,现在日本人都已经将炮弹往我们头上砸了!!!”
在一艘登陆舰的舰桥上,看到朝着澎湖航去的登陆艇中不时就会有那么一两艘被击中,一个看上去像是师长的军官大声的对参谋长道。
其实他着急,海军那边一样着急,就在陆军不断有登陆艇被击沉击毁的时候,或许是受到了某种刺激,海军的炮火也比刚刚猛烈了不少。
只可惜,无论在什么时候,至少是双方的技术水平还没有出现过于明显的代差,那么岸防炮始终是要比舰炮猛的,这点哪怕是战列舰也没办法。
毕竟在飘浮不定的海面上,舰炮实在是没法较好的瞄准,而另一边的岸防炮不但脚踏实地,在防护水平上明显也要高于舰炮…
虽说海军方面一直都想压制住澎湖岛上的岸防炮,可惜一直都没有成功,而且在不断有军舰被岸防炮击中的情况下,海军这边反而有种渐渐被压制住的感觉。
好在就在这个时候,刚刚返航的轰炸机群在重新填装好弹药和燃料后终于返航了。
当岸防炮群遭到轰炸时,日本人的炮火明显降低了许多,也就是在这种情况下,登陆部队开始加速朝着澎湖方向航去,在付出了较大的损失后,第一艘登陆艇终于停靠在了澎湖的海滩上——————虽然就在这艘登陆艇打开舱门没多久,一发75mm炮弹就已经顺着舱门飞了进去…未完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