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都沉默下来。
杨华提名的这四个人,在任职资格上应该是没有多大问题的,年富力强,均是担任县处级正职实职三年以上的部门一把手。
但是……众人一时间也拿不准,杨华的提名有没有得到安在涛的批准,事前是不是跟安在涛通过气……同时,安在涛此番是真的要放权还是故作姿态,众人都不敢确定,谁也不愿意主动开口乱说话乱表态。
会议室里沉默下来,气氛变得有些尴尬和沉闷。
杨华坐在那里,虽然脸上笑吟吟地,但心里其实不怎么舒服。
竟然没有一个人开口支持自己……自己这个市长的权威看来比自己想象中的还要低。
同时也充分可以看出,安在涛对房山权力的掌控力是如何之强。
杨华心里暗暗叹息了一声。
这个年轻的男人真是太可怕了……所幸自己一直坚定不移地站在他的身后,如果是自己稍有“不轨”之心,自己这个市长的下场恐怕……虽然跟安在涛的关系一直很融洽甚至可以说很亲密,但杨华想到这里还是忍不住出了一身冷汗,凛然起来。
安在涛皱了皱眉,暗暗向马晓燕使了一个眼色。
一开始,马晓燕装作没有看到,但后来见安在涛有些“发怒”,便清了清嗓子淡淡道,“我赞成杨市长的提名。
邹广平这个同志我很熟悉,是市里有名的业务型干部……财政局的薛烈和发改委的周云以及卫生局的张致恒,综合素质都很过硬,党性人品都靠得住,我认为市里应该把这些能力强作风硬的干部提拔到更高的领导岗位上来,为全市各项工作的有力推进贡献力量。”
马晓燕主动开口,杨华松了一口气。
她心里明白,马晓燕之所以肯主动开口,肯定是经过了安在涛的授意。
否则,马晓燕断然是不会当这个出头鸟的。
马德胜心里权衡了一下,又扫了一眼安在涛的脸色,觉得自己要开口表态支持杨华一下。
他马上接起了马晓燕的话茬去笑道,“嗯,杨市长的提名,马市长的意见,我都很赞同……我说诸位啊,敞开来谈谈嘛,有啥不好说的?还怕得罪人?嗯?”马德胜这样一插科打诨,会场上的气氛也顿时就活跃起来。
组织部长周济南,宣传部长孙广生,市委秘书长刘德奎是外来的干部,对这几个人不怎么熟悉,所以只是说了几句面子话,但政法委书记郑方和纪委书记邹同却对邹广平四人非常熟悉,其中薛烈还是郑方提拔起来的干部。
因此,郑方两人在确定安在涛并不反对的前提下,对杨华的提名开始大加“点评”。
既可以给杨华这个市长面子,又做了顺水人情,这样的事情谁不会干?普通人都会做,遑论是这些整日里以权谋为生的厅级干部了。
杨华的脸色渐渐红润起来。
安在涛笑吟吟地坐在那里,静静地听着众人表态,自己却没有说什么。
等最后一个人表态完毕,安在涛这才朗声一笑,“同志们,今天我们这次会议的气氛很好,大家畅所欲言没有遮遮掩掩……嗯,我们就是要提倡这种开放、民主、高效的会风……”环视了众人一眼,安在涛向杨华投去温和的一瞥,然后朗声又道,“少数服从多数,既然大多数同志都同意,意见都一致,杨市长的提名就算是通过了……来,大家鼓鼓掌。”
热烈的掌声响起,安在涛一边鼓掌一边与杨华交换了一个会心的眼神。
…………杨华关于市长助理人选的提名在市委常委会得到了通过,而旋即,杨华委托常务副市长马晓燕组织了小范围的公开选拔,四人经过了一系列组织程序和公开面试答辩,邹广平、薛烈、张致恒三人脱颖而出,发改委主任周云面试分数稍稍差一点遗憾落选。
三个新的市长助理走马上任了,但市里报到省里去的四个副市长提名人选却没有了下文。
安在涛虽然有心去省里探听一下消息,但转念一想又放弃了。
时光飞逝,转眼间,2005年的冬天就悄然过去,过了元旦,从2006年一月一日开始,房山市的全民免费医疗就正式推行了。
这个冬天对于安在涛来说,是一个非常紧张和忙碌的一年。
他不仅要维持市委的日常工作,还要巩固前一段时间推进的行政改革和车改成果,还要抓好以“市南棚户区改造工程”为代表的几个大的工程,同时还要主持全民免费医改工作的筹备组织,忙得是脚不沾地。
忙起来,他能有好几天都吃住在办公室里,连家都回不去。
经过了这么一段时间的事实检验,房山市委市政府机关干部终于知道了什么叫工作狂人。
作为房山市委书记,安在涛变成了工作狂人,这对下面的干部们无疑是一种巨大的压力。
领导一忙,下面的部门当然就会跟着更忙。
第684章【任凭风吹浪打,我自闲庭信步】上
2006年2月21日上午,安在涛坐在办公室里看报,从《东山晚报》上到了《东山晚报》记者来房山采访全民免费医疗的一篇重磅报道——《房山免费医疗该何去何从?》他是媒体人出身,曾经是业内知名的新闻记者,一看这篇报道的新闻标题,他马上就判断出这是一篇带有负面质疑色彩的报道,因而就皱了皱眉,认真看了下去。
“1月1日,在酝酿了半年之久后,《房山市全民免费医疗实施办法》如期推行。
这项被媒体称为‘开国内先河’的医疗保障制度推行近两个月以来,让全体房山人民真正体会到了‘看得起病’的前所未有的实惠,但是,公众道德风险却又把政府推上了一个尴尬的位置……”“与国家新医改数年仍难产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数月前房山医改政策带着‘免费医疗’的字眼横空出世,博得了万千期许和赞扬。
然而,如今这项被媒体称为‘开国内先河’医疗保障制度,却面临着‘有病的住不进去,治好了的不出院’实施俩月疲惫不堪、政府财政难以为继的尴尬处境。”
“据房山市卫生局的相关统计,全民免费医疗模式运行的首月,累计接收住院患者9070人,市内定点医疗机构总住院费为1200万元,住院费报销900多万元,人均报销1001元。
另外,转市境外医院治疗的患者共有260人,按估算,还有550万-700万元尚未报销,预计,3月份全民免费医疗报销总额在1960万元左右……长期推进下去,这将是一个天文数字,对于房山市财政的压力之大无法言表……”“受到免费医疗的诱惑,大量的求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