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1 / 1)

穿成科举文男主的反派前妻 秦史 4929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第80章

  说罢, 顾月明干脆将自己最后知晓的一句也一并接了下去。

  “这再后面一句‘故植之而塞于天地,横之而弥于四海;施之无穷,而无所朝夕;舒之幎于六合, 卷之不盈于一握’。”

  顾月明看他:“如何?”

  苏湛清明显的顿了顿。

  家中并无《淮南子》的书册, 他才选了《淮南子》中的内容。

  谁曾想……

  但对上顾月明看过来的目光, 还是道:“娘子博学。”

  顾月明缩在他怀中。

  到底还是因为这凑巧没忍住笑了一声。

  笑罢,这才又道:“博学没有,运气有一些。”

  苏湛清:“嗯?”

  顾月明给他解释:“不瞒二郎,《淮南子》中, 我只知晓这三句。”

  四目相对。

  片刻。

  屋内两道笑声响了起来。

  苏湛清啄了啄她的唇角,缓声:“如此,亦是娘子博学。”

  顾月明眉眼弯弯:“那再给二郎一次机会?”

  苏湛清垂眸:“当真?”

  顾月明大方点头:“嗯, 二郎问吧。”

  她也的确好奇, 苏湛清要她答应什么事情。

  话落, 便见苏湛清牵着唇道:“那便问娘子, 这《淮南子》开篇第四句的内容。”

  顾月明面上神情一滞:“嗯?”

  苏湛清语带笑意重复:“《淮南子》开篇第四句的内容。”

  顾月明:“……”

  顾月明认认真真看了他半晌。

  苏湛清神色平静, 由着她打量。

  片刻后。

  顾月明还是没忍住。

  义正严词的谴责道:“万没有想到, 二郎竟是这样的人。”

  她才说了就知晓前三句,这人转手就问第四句。

  !

  苏湛清点头,跟着谴责道:“着实不该。”

  而后,又道:“那娘子可是不知?”

  顾月明:“……”

  顾月明愤愤:“不知!”

  愤愤完, 又有些好奇:“所以,二郎要我答应何事?”

  苏湛清摇头:“此事不急,等乡试过后再同娘子讲。”

  顾月明:“……?”

  要不是好奇, 方才怎么会有这第二个问题。

  现在又说不急。

  明显的看出了顾月明眼底的不赞成与谴责。

  苏湛清眸底情绪深了深, 又道:“娘子眼下想听?”

  顾月明点头:“嗯。”

  苏湛清再次垂眸:“当真?”

  顾月明片刻的迟疑。

  不过, 也只片刻:“想听。”

  她当真想不到同乡试有关的事情, 苏湛清有什么需要她答应的。

  苏湛清又看了她一眼。

  而后,徐声道:“想要娘子答应,等乡试结束,与我试一试画本中的东西。”

  顾月明片刻的迷茫。

  画本中的东西?

  画本中的什么东西?

  和苏湛清短暂的对视。

  苏湛清视线微微偏移,落在了她的枕头下面。

  顾月明:“……?”

  顾月明瞬间意识到了什么。

  眨眼的功夫,脸上便漫上了红意。

  看向苏湛清:“……二郎不是说,是同乡试有关的事情?”

  亏得她那么认真的想。

  “而且,我方才是在同二郎讲正事!”

  她认认真真聊着乡试的事情。

  他打岔到这种事情上面?

  顾月明红着脸瞪他。

  苏湛清抬手。

  轻轻捏了捏她同样开始泛红的耳尖。

  面上颇有些认真:“乡试结束,如何同乡试无关?”

  顾月明:“……”

  “而且,这又如何不是正事?”

  “……”

  *

  当晚“关于进考场要准备些什么”的聊天,最终以顾月明翻了个身背对着苏湛清睡结束。

  *

  虽说苏湛清说的是只带一些米面饼子就好。

  顾月明还是准备了起来。

  为了避免自己忘记,第二日先上街买了一些雄黄粉回来,同一床没有夹层的薄被一起收着。

  熟食不好带。

  而且就如苏湛清说的一般,查验过后大都成了碎块,反倒邋遢。

  米面饼子,还有苏母提起的肉干之外。

  顾月明干脆只给他备了些不怕天热的吃食。

  油不带,简单带了些她自己琢磨着搭配起来随便用的调料。

  等着都准备好了,时间也便慢慢的走到了八月中旬。

  贡院离苏家此处不远。

  上次只顾月明一人去送。

  这次,包括冬至在内,一大家子人都去送考。

  以往不论是县试、府试还是院试,苏家众人只送到村口。

  苏母也只宽慰他年岁尚小,宽心去考就成。

  然而这一次,苏母余光看了眼在旁边和夏至解释小叔叔为什么要带这么多东西的顾月明。

  到底还是压了压声音,郑重其事的交代:“若是可以,二郎此次定要取个功名回来。”

  苏湛清:“……”

  苏湛清看了眼认真的苏母,又跟着看了眼旁侧的顾月明。

  点头:“好。”

  苏母满意了。

  她也不懂要考什么,苏湛清点头之后,只有郑重其事的拍了拍苏湛清的手背。

  苏父和苏家大哥还有秦氏只跟着交代了一句:“好好考。”

  苏湛清点了点头。

  冬至夏至比大人们就直白了不少,哪怕周围都是人,稚嫩的童声也半点压不下:“小叔叔一定又是第一!”

  苏湛清挨个摸了摸两小只的头顶。

  而后,又跟着如同上次一般,轻轻的碰了碰顾月明的头顶:“等我出来?”

  顾月明点头:“嗯。”

  苏湛清笑了笑。

  接过了苏家大哥手里的东西,朝着苏家众人道:“送到这里就好。”

  苏母点头:“成,快进去吧,这前头都排了不少人了,莫要耽搁了。”

  虽说时辰尚早。

  但因为每个人都带着不少的东西,一一查验起来慢的很。

  苏湛清朝着队伍里走去。

  顾月明同苏家众人一起,又在原处站了好一会儿。

  直到人进了贡院的大门,这才折返着往回走。

  苏家大哥先走,赶着送冬至去私塾。

  苏父和苏母走在前面。

  秦氏手里牵着小短腿夏至,和顾月明一起慢慢悠悠走在后面。

  秦氏想着方才贡院门口的模样,感慨了一句:“以往在向水村没觉得,这读书人竟也能有这么多。”

  顾月明解释:“乡试三年才一次,往年没有中榜,今年再考的也不少。”

  秦氏叹了一声:“要是二弟今年能中该多好。”

  说着,秦氏又看了眼愈发养眼的顾月明:“届时,弟妹便是举人老爷的娘子。再等二弟拜了官,弟妹便是官家夫人。”

  大尧举人便有了做官的资格。

  运气好一些等到了官缺口再入了上官的眼,便可以直接上任。

  雄阳县里过往有人便是这般做了官。

  秦氏记得。

  顾月明只笑了笑。

  反倒是秦氏手里牵着的夏至,听着声音抬头看向两人,无比的自信:“我小叔叔就是第一!”

  说着,熟练的寻求顾月明的认同:“小婶婶,对不对?”

  顾月明低头看她。

  夏至眨巴着大眼睛,歪了歪头看她。

  顾月明笑了一声:“对。”

  得到了认同,夏至也跟着笑了起来。

  笑着,干脆挣开了秦氏牵着的手,迈着小短腿跑了两步,跑到另一边牵起了顾月明的手:“我要和我小婶婶一起走!”

  顾月明由着她将小手塞进来。

  秦氏侧头,看了她两一眼。

  没理会得到了认同开心的夏至。

  压了压声音,朝着顾月明问起了旁的事情:“对了,你和嫂子说实话,你之前送冬至夏至的笔墨纸砚,花了多少银钱?”

  顾月明愣了愣:“……送冬至夏至的笔墨纸砚?”

  这都大半年前的事情了。

  她看向压低声音的秦氏:“大嫂怎么突然问这个?”

  苏母继续低着声音:“你大哥前两天抖着声和我说,单是你给冬至夏至的笔墨纸砚……”

  停了停,声音压得更低了一些继续道:“三十两银子?”

  冬至送去了私塾,苏家大哥这月去书局的时候便多看了两眼笔墨纸砚这些东西。

  凑巧便看到了和家里两套一样的。

  随口问了伙计价钱,十五两银子一套。

  回来后,便惊着和秦氏说了这件事情。

  两套三十两银子。

  秦氏乍然听到的时候,恨不能直接将东西供起来。

  眼下问罢,便目不转睛的看着顾月明。

  顾月明:“……”

  顾月明解释:“我在四方书局也有活计,吴掌柜当时只收了成本价,没有这般贵。”

  秦氏心跳的快了一些:“就是没有这般贵,又能便宜到哪里去。”

  家里这段时间攒了些银钱。

  秦氏也依旧觉得这过于贵重。

  语气中都带了些急切:“早些我看着就觉得贵重,冬至夏至两个还这么小,几十两银子的东西,留在他们手里都是糟践。”

  “二弟马上就是举人了,等回了家我就将东西拿给你,留着给二弟用!”

  顾月明:“……”

  顾月明摇头:“当真不用。”

  秦氏张嘴,便要继续说。

  顾月明忙道:“而且,是我送给冬至夏至的,又不是送给大嫂的。”

  秦氏:“……”

  顾月明:“再者,大嫂总想着退回来,可是瞧不上?”

  秦氏一噎:“我这哪里是瞧不上,实在是过于贵重了些。”

  顾月明觑了秦氏一眼:“大嫂可莫要再说贵重了,我还指着冬至夏至长大了,送他小婶婶更贵重的。”

  妯娌之间总是推来阻去也怪异。

  她这般说,秦氏反倒不能说不成。

  只能叹了一声:“那让冬至夏至先收着。”

  “早知道这么多银钱,我哪里能让冬至带着去学堂。”

  “不妨事的。”顾月明和抬头看过来的夏至对视了一眼,“买来就是用的。”

  说着,朝着大眼睛眨巴眨巴的夏至问道:“夏至说,对不对?”

  对不对夏至不知道。

  但顾月明才认同了她,她也要认同顾月明。

  于是,夏至重重点了点头,道:“对!”

  顾月明看向秦氏:“夏至都觉得她小婶婶说的对。”

  秦氏:“……”

  秦氏再次侧头,看了她两一眼。

  虽说依旧觉得贵重,但也跟着岔开了话题:“总归你们两一唱一和,都是对的。”

  顾月明笑了一声。

  夏至眨了眨眼。

  *

  几人一路闲聊着回了家。

  时间还早,没什么事,顾月明便回了西屋。

  没再睡个回笼觉,将早起没有收拾的床铺收拾好后,顾月明干脆坐在了桌前。

  《鬓欢》四月的时候便已经完结。

  《科举之路》和《仙路》也已经在收尾的阶段。

  眼下无事,便画一会儿。

  不过画之前,顾月明又随手取了那本“家庭相册”。

  打算先将方才送苏湛清进考场的一幕画下来。

  “家庭相册”才移开,顾月明视线又跟着落在了突然露出来的不可说画稿上面。

  片刻的沉默:“……”

  沉默之后。

  顾月明飞快将“家庭相册”放在旁边,拿起了那些不可说画稿,折折叠叠之后起身压去了……褥子下面。

  险些把这些东西忘了。

  托苏湛清带回来那几本画册的福,顾月明是当真以为大尧不禁这些。

  《鬓欢》完结后,认认真真的画了不少。

  第二月,更是带着去了书局。

  好在拿出来之前多委婉的问了一嘴,不然,她怕是当真要因为这些不可说画稿在四方书局丢个大人。

  可毕竟是辛辛苦苦画了许久的东西。

  原路带回来之后,她也没舍得扔。

  便一直压在了“家庭相册”下面。

  苏湛清回来后,她也没动过那本“家庭相册”,更是不记得这些画稿。

  眼下意外看到了,必须得藏起来。

  已经被男主知道她看了这些了,不能再让男主知道她还画这些。

  想着。

  顾月明又多看了一眼自己的枕头下面。

  片刻后,将枕头下面压着的五本薄画册一并压在了褥子下面。

  转而换了两本寻常画册压回枕头下面。

  “画本里的东西?”

  “画本里只有正经东西。”

  等着各处都处理妥当,顾月明面上这才满意。

  重新坐回了桌前,翻开了那本“家庭相册”。

  *

  三天的时间一晃而过。

  贡院的大门在第三日午时才会打开。

  临近午时,顾月明同苏家众人一起出发去了贡院门口。

  午时一到,门准时被打了开来。

  不过收卷、收拾东西也得一些时候。

  等着开始有考生往外走时,已经又过去了许久。

  同上次院试结束后,一众学子只是面上难看一些不同。

  三天两夜的第一场考试结束后,不少人面上看着都开始苍白了起来。

  两日未曾收拾,身形亦有些狼狈。

  还没见到苏湛清出来,苏母便有些担忧:“怎么看着,这些人腿脚都在发软?”

  话未落,几人旁边一名考生脚下正巧一个踉跄。

  苏家众人:“……”

  苏母看着被扶着离开的那名考生,面上忧心更甚。

  不过好在,苏湛清出来时,只是面上看着疲累,并未向方才那人一样脚下发软。

  “怎么站在太阳下面?”

  苏湛清也看到了苏家众人,快步走了过来。

  稳稳的停在了顾月明跟前,挡掉她身前大半日光。

  苏家大哥顺手将他手里的东西接了一部分过去:“东西给我,我来拿着。”

  苏母也道:“有没有哪里不舒服的?”

  苏湛清摇头:“没有,都好。”

  苏母松了一口气:“没有就好。走走走,先回家,你自家娘子心疼你,今天早早就熬了绿豆汤备着,先回家。”

  人等到了,也没有在大太阳下继续守着。

  一行人一路回了家。

  苏母先盛了一碗递给了苏湛清:“降降暑。”

  苏湛清随手塞给了从外面往里面走、准备去收拾饭的顾月明:“娘子降降暑。”

  顾月明:“……?”

  苏母又一碗盛好,重新递给苏湛清的同时,看向顾月明:“对,刚才太阳下面晒了那么长时间,你也喝上一碗降降暑气。”

  八月中,依旧是热气弥漫的时节。

  苏母说着,又打了好几碗给苏父几人:“先喝两口,喝罢了准备吃饭。”

  乡试三场连考。

  每场结束之后,考生只回家待一个晚上。

  第二天,便继续去参加下一场的考试。

  饭后,苏母也没耽搁苏湛清的时间,就打发着他回了西屋休息。

  贡院里各种气味混杂。

  苏湛清也觉着有些疲累,但还是先换洗了一番。

  他换洗好,顾月明正巧回了西屋。

  顾月明手里提着给他准备的后面三日的吃食。

  苏湛清起身接了过去。

  顾月明看着他眼底的青黑:“我来就好,二郎先去歇息。”

  苏湛清将之前还剩下的那些和顾月明新取过来的并在了一起:“不急,眼下还未到申时,歇了晚间该晚睡了,反倒耽误了明天的事情。”

  他心底有数,顾月明也没坚持。

  点了点头,和他一起准备第二场考试要带的东西。

  顾月明面上暑热已经消了下去,苏湛清道:“今秋参加乡试的人不少,后面两场,娘子和爹娘一样,就不去贡院那边了。”

  “免得晒到。”

  顾月明摇头:“二郎只管考试就好,莫要忧心我们。”

  明天要带的东西收拾好后,顾月明又同苏母一起,去了一趟街上。

  晚间,苏湛清收拾好的东西旁边又多了几个月饼。

  顾月明:“后日正好中秋,到时二郎不在家中,这月饼也得带着。”

  “虽然进去的时候会被掰碎,但也不妨碍二郎中秋节有月饼吃。”

  “好。”

  第二天,一大家子人照旧一大早送了苏湛清去贡院门口。

  和上次一般,等着他人进了贡院之后,便折返回了家。

  中秋当天,飘了一会儿小雨。

  毕竟是团圆节,苏湛清没在家,家里也买了不少吃食回来。

  苏母站在厨房门口,瞅了眼突然来的小雨:“这一下雨,明显就凉快了不少。”

  顾月明正在照常教秦氏处理鱼。

  听着苏母的话,应了一声:“是能凉快不少,二郎那边应当也能好一些。”

  今天的鱼莫名腥味有些重,她呼了呼气,有些不适的皱着鼻子站远了一些。

  中秋同端午、春节一样。

  家里饭桌上会备一些酒。

  苏父苏母还有苏家大哥和秦氏各自倒了一碗。

  顾月明一碗倒,没有备给她。

  她吃菜。

  旁的都好。

  就是这鱼,腥味当真重。

  顾月明只尝了一小口,就有些不舒服的移开了筷子。

  “怎么了?”苏母关切的看了过来:“是不是不舒服,早些娘看着你面色就不好。”

  顾月明摇头:“没事,就是尝着这鱼好像有些腥。”

  秦氏忙跟着夹了一块:“是吗,我尝尝。”

  尝过后,皱眉:“是有一些。”

  但也不严重。

  说着,看了眼不太舒服的顾月明:“应该是我哪里没有处理干净。离得近弟妹闻着腥了,我给换远一些。”

  说罢,起身端着和苏家大哥面前的一道鸡肉换了位置:“你吃旁的。”

  顾月明朝着秦氏笑道:“多谢大嫂。”

  *

  第二场考试结束。

  出了考场瘫倒的人数又多了一些。

  苏湛清的状态看着也明显不如上一场。

  简单回家中修整了一晚之后,便又重新回了贡院。

  乡试第一场三道四书题,四道经义题。

  第二场五经一道,诏、判、表、诰一道。

  第三场又同前两场有所不同,五道时务策论题。结合经学理论对一些时事政务发表议论或是自己的看法。

  不同于院试是由本处学政主持。

  各处乡试正副主考官皆是朝廷选派的翰林、内阁学士。

  这些主考官或许各有自己的偏颇喜好。

  但近年来,各处乡试能挂在榜首之人,不论前两场的考卷如何,这第三场都一定是相当出彩漂亮有见解的。

  也就是说,三场考试,这第三场才是重中之重。

  没等到苏家众人开始操心第三场考试中的苏湛清。

  家中又发生了另外一件事情。

  顾月明开始干呕了起来。

  她自己没有经验,苏母和秦氏不是。

  苏母拍着她的后背,秦氏去倒水。

  没等水倒好,两人就同时反应过来,看向顾月明:“……我怎么瞧着,你这像是怀了?”

  顾月明一惊:“呕——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