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1 / 1)

穿成科举文男主的反派前妻 秦史 2738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第35章

  小木块笔架上面。

  一面被隐隐的刻了些不明图案, 另一面则是墨画的祥云。

  顾月明弯腰在桌前看了很久,最终大概确定那些不明图案是和墨画一样的祥云。

  说实话,有些丑。

  但顾月明看着看着, 脑中却又莫名浮现出了昨晚苏湛清深一刀浅一刀刻着的模样。

  想着, 顾月明定神再次看向桌上的笔架。

  她浅浅的唔了一声。

  “好像……也不是特别丑?”

  看久一会儿, 男主的手艺……似乎也还可以?

  *

  出了院子里的时候,苏湛清正在领着冬至夏至读书。

  依旧还是三字经,但由于这段时间苏湛清日日在家,进度不慢, 已经讲到了历朝历代的部分。

  “夏有禹,商有汤。周武王,称三王。”

  苏湛清领着两人念过一遍之后, 又给冬至夏至讲起了这句话的意思。

  顾月明出了院子里的时候, 难得的见冬至夏至听的认真。

  反倒是苏湛清, 稍有些走神。

  听着西屋门口有动静传来, 抬眼看了过来。

  见她眉眼轻松, 道了一声:“娘子早。”

  顾月明也笑着和他打招呼:“二郎早。”

  笔架就放在桌子上, 苏湛清猜想着她应当看见了,但却不太确定。

  动了动唇,想问一问她喜不喜欢,但又觉得好似有些刻意。

  又什么都没有说。

  *

  但当天的午饭时, 顾月明给他夹了好几次菜。

  苏湛清心底猜测——

  她应当是喜欢的。

  *

  今天天气不是很好,一直到中午都有些阴沉沉的。

  担心会下雨,所以顾月明三人也没有去镇上。

  外面冷。

  午饭过后, 顾月明便径直回了西屋。

  之前磨画本子开头的时候, 世界观、人物、主题还有剧情都要考虑, 所以进展缓慢。

  但开头做好之后, 画起后面便没有再像之前那般过于缓慢。

  从府城回来没多长时间,顾月明已经又每本备了一些。

  回了西屋之后,顾月明也没有继续画,而是翻看起了这几日画好的内容。

  但看着看着,目光就落在了桌子上的那个笔架上面。

  正对着她的方向,祥云是苏湛清用墨汁画上去的。

  和她手里的画稿比起来,简单了不止一倍。

  顾月明将搁置在上面的几支笔拿了起来,又翻转到了另外一边。

  坑坑洼洼,但看过另外一边,勉强能认出来刻的是祥云。

  想了想,顾月明干脆磨墨,从旁边取了笔,打算将另外半边的祥云添上去。

  正准备画,苏湛清从外面进来。

  照例在门口散了散身上的冷气之后,这才朝着桌子走了过来。

  顾月明提着笔,抬头看向苏湛清,解释道:“我看这半边二郎空着,想着替二郎画上去。”

  苏湛清看了她手里的笔一眼,点头:“好。”

  顾月明这便低头画了起来。

  苏湛清在她对面的位置坐了下来,安安静静的看着她画。

  只是祥云,顾月明画的快。

  画好之后,吹了吹墨汁,朝着苏湛清的方向转过去给他看:“如何,二郎看看这图案喜欢吗?”

  “喜欢。”苏湛清点头。

  顾月明也满意的点头。

  她也觉得画的不错,至少之前的坑坑洼洼被弱化了不少。

  苏湛清看着她将笔架重新放回桌面,默了默,还是道:“那这笔架……娘子喜欢吗?”

  问罢,自己先指尖动了动。

  顾月明将几支笔重新搭回去,点头:“嗯。”

  “二郎的手艺……”顿了顿:“……挺好。”

  苏湛清牵了牵唇:“那一会儿,我再为娘子寻一件镇纸。”

  停了停:“梅兰竹菊,娘子喜欢哪一个?”

  顾月明:“……”

  “嗯?”

  “……竹吧。”

  至少这个,不会过于复杂?

  *

  当晚,继笔架之后,顾月明的桌上又新添了一件木镇纸。

  怎么说呢——

  看久了不丑。

  *

  时间稳稳的向前。

  眨眼便已经到了十月底,十一月初。

  天气开始冷了起来。

  村里人家没那么多讲究,三伏天一床被子,三九寒天两床被子。

  眼下苏家众人都还只压着一床被子睡觉。

  连着好几日早上起来,顾月明都觉得手脚有些冰凉。

  更吓人的是,一连两个早晨,她醒过来的时候盖着的都是苏湛清的被子,而她自己的那一床,则是被压在上面。

  对此,顾月明不敢细想。

  晨起再一次降温,顾月明干脆便从柜子里去了冬衣套上。

  眼下,她只两套冬衣,一套是秦氏拿过来的,一套是前不久苏母给做的。

  说是冬衣,但穿着大抵只和前世穿着毛衣差不多。

  不过眼下只十一月,够用。

  穿上之后,顾月明立马觉得暖和了不少。

  苏家众人都还没有穿上冬衣,她穿的厚实,苏母多看了她一眼:“冷了吗?”

  顾月明点头。

  苏母推了她一把:“先去灶台前歇歇火。”

  顾月明:“套上冬衣之后,就暖和多了。”

  一旁秦氏正在备菜,跟着闲聊:“弟妹眼下这时节就开始穿了冬衣,数九寒天怕是难熬。”

  顾月明默了默,没说话。

  ——眼下才过了冬至,二九还没有到。

  午饭的时候,苏湛清也多看了几眼已经开始穿冬衣的顾月明。

  但也没多说什么。

  只是在吃的差不多的时候,和苏母道:“娘,这几日我需得再去一趟县里。”

  苏母盛了一勺汤坐下:“书院那边今年不是不用去了,这天寒地冻的,去县里做什么?”

  苏湛清:“去书局一趟。”

  苏母不多问了,点头:“成,那我一会儿出去看看这几日有没有驴车去县里,有的话你顺道跟着。”

  “好。”

  提到书局,一旁安静吃饭的顾月明也思绪远了远。

  上个月从府城离开的时候,因为书局那边每月底都要和所有的画本先生对一次账并且双方签字核账交钱,所以顾月明给书局留了向水村的地址。

  吴掌柜只说届时会托人将东西带回来。

  眼下已经十一月初,想来顺利的话,这几日也该有消息来了。

  也不知道她在大尧初步试水的三个画本子究竟如何。

  *

  苏湛清去县里那天,顾月明和苏家大哥大嫂去了镇上。

  明天就到了十一月中旬,四方书局那边还没有消息回来,她也无从得知具体的情况。

  得再来镇上赚点钱,她要赶在天更冷之前买多点棉花回来,给自己整一套厚实一点的过冬衣物。

  惠州偏北,但本地人过冬,富裕一些的靠冬衣炭盆,不富裕一些的只能靠自己。

  顾月明自觉靠不了自己,那就只能琢磨着备冬衣炭盆。

  冬衣的话,本地只有去籽弹熟的棉花还有羊毛。

  去籽弹熟的棉花五百文钱一斤。

  洗干净的羊毛二两银子一斤,没有处理过的一两,但味道极大,且自己在家很难洗。

  再加上要备着的炭盆。

  花销不小。

  若是只她一个人的眼下倒是勉强可以供着,但她吃住都在苏家,她想新添,不管旁人,冬至夏至总该要一起添的。

  又是一整天的不停手。

  傍晚回家的时候,苏家大哥在前面驾车,顾月明和秦氏坐在后面。

  秦氏看了眼顾月明有些泛红的手,叹了口气:“等晚上,你将上次我拿给你的那身冬衣再拿给我。”

  顾月明看她:“嗯?”

  秦氏琢磨着:“我家里还有两身冬衣,我看着拆一拆,再取些棉絮出来,给你往厚实壮一壮,这才几月天你就手冻得通红,天再冷一些怕是真的熬不住。”

  顾月明顿住。

  前面驾车的苏家大哥微微转了转头看了一眼,笑呵呵的道:“哪里用的着拆你那两身,我去年那身厚实,你看着拆一拆就成了。”

  秦氏胳膊肘轻轻的碰了碰他:“就那么一身我再拆了,那我看你今年也别要冬衣了。”

  苏家大哥才张嘴要反驳,秦氏又用胳膊肘撞了撞他:“好好驾你的车,颠到了我和弟妹,我和你没完。”

  苏家大哥:“……行行行。”

  两人斗了两句嘴,顾月明回神,朝着秦氏摆手:“不用不用,哪里那么精贵。”

  拆别人的冬衣给自己往厚了缝。

  她可没有那么大的脸。

  秦氏和苏家大哥背靠着背坐着:“这可不是精不精贵,你年岁也还小,眼下和二郎也还没有个一儿半女,和我跟你大哥可不一样。”

  她说的认真。

  顾月明囧了囧。

  但秦氏当真是好意,顾月明便只能摇着头道:“当真不用,大哥大嫂自己都冻,哪里还能从你们的衣服里拆。”

  秦氏还要开口,顾月明干脆道:“这段时间我攒了不少钱,等我们来镇子上再画一段时间,就去多买一些棉花回去,大家都添一添。”

  算了算了,也别冬至夏至了。

  一大家子人一起吧。

  等一会儿回去了,她就写信询问四方书局那边的情况,明天去县里托人带过去!

  心底定了主意,顾月明看向秦氏:“这女工活我是当真不行,届时怕是才得麻烦大嫂。”

  秦氏皱了皱眉:“二郎明年去府城书院,估摸着也得要钱……”

  还要说什么,前面驾车的苏家大哥已经笑着道:“嗐,弟妹的心意你领了就是,二郎明年去府城,我们再把我们的心意拿出来就是了。”

  秦氏动了动唇,想说什么。

  但最后也还是点了点头:“也是。”

  她攒钱很大程度是想等着冬至长大了将冬至也送去书院。

  但冬至如今年岁小不说,还可以自己在家跟着苏湛清学习。

  想着,秦氏看向了顾月明:“那等再来镇上一段时间,嫂子和你一起去买些棉花回来。”

  说着,琢磨起家里众人:“爹娘那边,也得给往厚实了壮一壮。”

  “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