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488 章(1 / 1)

重装突击 金属裂纹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3个月前

舰队在传送门附近又等了几分钟。工程舰又一次拖曳着巨大的超级合金装甲从传送门里钻出来,迅速把各舰屁股上最后一块漏洞补全。

  许多守军立即发现,这块新装甲安装完毕之后,中方的战舰尾部与之前的有着明显的差异。

  如果说未进行拆解维修之前的舰艉是圆润饱满,那么现在的舰艉就像被一条被剁掉了一截尾巴的鱼。

  所有人都相信,如果有一张巨大的手拿起这些平尾战舰竖在平坦的地面上,那么这些战舰肯定会像镇压齐天大圣的五指山一样竖指向天。

  包括亚伯拉罕和加布里埃尔在内的大量闲散人员或光明正在或半遮半掩地关注着中方舰队的情况,叶飞也没让他们失望,传送门里很快又出现了一批工程船。但工程船这一次拖曳的即不是战舰模块也不是超级合金装甲,而是一艘艘长约七百米,宽二百米出头、厚度稍低于二百米,尾粗头细,仿佛一根粗针的黑色战舰!

  守军从上到下都没人认识这东西到底是什么,但中方的官兵却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第三代动力冲击舰!

  技术部门成功复制超级合金之后,动力冲击舰也借着这股东风进行了大幅度的改进,以往的阔绰体形进一步缩减。机动力却不减反增。

  熟悉动力冲击舰发展史的人都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那就是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动力冲击舰的体积是越来越小,威力却越来越强。

  由于各大军工厂的产能有限,三代动力冲击舰并没有全面装备部队,而是和其它武器一样设计成了可换装的战舰模块,全军只有对抗蟹族的舰队为了对抗强悍的巨星兽,才将动力冲击舰当作常规装备。

  此次派至欧盟方向的舰队主要对付小而灵活的微族。所以军方压根儿就没动过给参战部队配置动力冲击舰的念头,却没想到微族战斗方式恰好被动力冲击舰克制。

  运送动力冲击舰的工程船在每一艘战舰削平的尾部挂载四艘动力冲击舰,又在战舰的尾部两侧各挂载两艘,每艘战舰控制的动力冲击舰总数达到了八艘!

  这也是冲击舰体积缩减后带来的变化之一!

  不过也是战舰经过新一轮改装之后,取消了组合式的突击舰和制空火力舰。否则两舷挂载冲击舰的地方正好是突击舰的挂载点,携带数量立马切掉一半儿。

  首批二十四艘战舰完成“换装”之后,除新源号留在原地不动之外,其余二十三艘战舰迅速飞离佛巴塞行星,与主力汇合后,换另一批战舰接受改装。

  一个多小时后三轮改装完毕,第六军八十四艘战舰齐装满员,随时可以投入新的战斗。

  直到这个时候,叶飞才不紧不慢地收起传送舰。

  叶飞其实完全没有必要在佛巴塞人的面前展示传送门,之所以这样做,即是为了让立场还不明确的欧盟了解中方已经将传送门配置到舰队一级,随时可以通过传送门为舰队提供强大的支援;也是为了向盟友展示肌肉,彰显中方强大的后勤保障能力。

  至于战斗力根本就不必说,刚刚结束不久的战斗是最好的说明。

  亚伯拉罕和加布里埃尔确实被吓到了,中方舰队的维修还没完成,他们俩就分别从军政两个体系,将中方舰队的情况向上级做了详细汇报,又各自接到了上级的详细指示。

  他们俩凑到一起之后商量了一番,之后就是耐心地等待,直到第六军完成了所有的善后工作,才一齐要通了新源号的通讯,狠狠地将中方的强大夸赞一番之后,旁敲侧击地打探传送门和组合式战舰的情况。(未完待续。。)

1326 战后余波

  与此同时,欧方的外事部门也在主动联系基地星,希望就进一步深化双方的军事合作进行深入的探讨。

  明明就是看中了中方的战舰设计和传送门,话里却硬是一个字都没提,也就是搞政治的才能把话说得如此含蓄而又矜持,不是肠子拐八百个弯的同道中人,根本没法听懂话里到底是什么意思。

  亚伯拉罕和加布里埃尔虽然多方试探,可叶飞就是顾左右而言它一直装糊涂,两人轮番上阵也没能从叶飞嘴里掏到有用的东西。

  基地星方面就更不用说了,接通讯的人员全部隶属于总参二部,都接受过外交方面的专业训练,说起外交辞令来一个赛一个,说来说去好像都是围绕着欧方的议题,可话里的意思却空泛得半点实际内容都欠奉。

  欧方外事部门立即提高了接触的级别,再次进行同样内容的磋商,可是依旧无果。

  仅仅几个小时的时间,欧方就与中方进行了数次外交磋商,最后欧方干脆派组织了一支代表团,准备前往基地星同中方面对面地进某些问题进行交流。

  然而中方哪肯把这支来意不明的代表团往基地星带?随便找了个借口推托,将这支代表团带回了地球。

  这些年地球上虽然没有常住居民了,但地球一直在中方的监管之下,联军司令部正好安置在月球上,在这里进行外交方面的谈判,甭管谁也挑不出毛病。

  由于连续几次都没能取得任何成就,欧方这一次破釜沉舟,掀开了遮遮掩掩的外交辞令,直接向中方提出引进战舰图纸和购买传送门的要求。

  中方即不拒绝也不同意,仍旧以外交手法打太极。

  欧方为了达到目的。甚至把美方也拉进了谈判,共同向中方施压,几经波折,双方各退一步,美、欧两方放弃得到传送门技术的意图,中方则负责建立沟通各大星域的传送门体系。

  对中方来说。实质上就是将原本已经建立的传送体系公开化,点个头,几天之后就能完成整个传送网络的铺设。

  至于战舰技术的引进,中方则以美、欧两方的技术不过关为由绝不退让半步。

  美、欧两方对此毫不认同,继续死缠烂打。

  这场谈判最后甚至影响到了三方联盟的稳固,为了保证人类同盟的存续,中方迫不得已,向美欧两方提供了一部分先进技术,并签订了技术共享协议。

  技术不是白白提供的。美欧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最重要的就条件就是确定中方对盟军的指挥大权,从此三方联盟不再是各自为战,互相协调,而是由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