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65 章(1 / 1)

大宋八百年 落魄小书童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可不像唐朝的武风那么重,几乎都是手无缚鸡之力,这些书生小官几乎是被士兵们拎进了军帐当中。

休息了一晚,天色刚亮,一阵阵坚锐的哨声响了起来,将这十几个挤做一堆睡做一团的书生小官们惊醒了过来,刚刚跑出军营,却见一队队的士兵已经在校场上列队完毕,背着步枪,腰间挂着刺刀,还有四枚个头颇大的手炮。

一身绿色的军装,脚上是牛皮靴子,这是一支刚刚换装完成的部队,部队换装不仅仅是武器,还有被服,从原本的黑色,换装成了深绿的颜色,一个个顶着钢盔,喊着号子从军营当中一队队的开出,在校场的外面,停着一溜足足有三丈多长的大车,健马拉动,每车能装士兵三十人,人一上满,砰的一声关闭车门,马车便奔出了军营,只是片刻的功夫,数万大军就这么乘着车子开了出去,然后跟进的就是后勤转运部队健壮的重型挽马拖着一辆辆的大车随后跟前,前后也就半天的时间,数万大军呐,再加上后勤部队,几乎愉快有十万大军了,竟然奇迹般的消失了。

一行军事观察员已经有些傻眼了,一名中校参谋带着傻愣的观察员上了一辆车子,在车子上,这名中校冷着脸,却十分正式的向他们讲述着注意事项。

“不管你们曾经是什么身份,但是你们现在是军事观察员,你们只有观察权,没有任何参与的权利,有意见可以保留,但是绝不可以指手划脚,否则的话,军法之下,哪怕是孙将军出面都保不住你们”

“另外,你们不得擅自行动,所有的行动,都必须要在警卫营的保护之下,大军做战,危险性极大,若是你们擅自行动,所造成了一切后果,由你们自行负责,听明白了吗?”中校正色问道。

“我们……”白脸书生张口想说话,却不知该说什么才好。

中校见们没有再说什么,转身取过了一些军装递给他们,“换上衣服,你们身上的宽袍大袖不适合战场,如果没有一套合适的衣服,会严重的影响你们行动速度,甚至会让你们丧命,记着,自治区是一个军政高度分离的地方,大宋方面的文人特权最好不要用在这里,让你们干什么,最好还是听着点,这是在打仗,一切以军事为先”中校重重的说道。

中校说完使下了车,留下这些书生在车厢里换衣服,自治区的部队采用的是高腰的军靴,牛皮制造,软羊皮做内衬,穿起来很是舒服,裤角直接便放入靴筒里,不用再打绑腿了,不过如果是徒步行军的话,还是需要打绑腿的,否则的话,可有得受了。

从长安到太原,只用了五天就转运了大量物资,十余万人马开拔,前后还不过半天的时间,仅仅是见了个开头,就已经深深的震住了这十几个读书人,他们十分聪明的换上了绿色的军装,在他们军装的胸口处,还用墨迹写着硕大的宋字,而且肩头也没有任何的军衔,不过他们还领到了圆溜溜的墨绿色头盔。

------------

222 真正的实战演习

222真正的实战演习

大部队从太行山关口出口,一路上,还有陪同人员给这些军事观察员们讲叙着这个关口曾经发生的大战,九关递进,曾经消灭过三十万蒙元大军,其中俘虏的蒙元数万精锐,新附军、色目人更是不计其数,现在这些人还在自治区里服役。

看着那些关墙上还有斑斑的血迹,可想而知,曾经这里发生过什么样的大战,还未入战场,就已经让这些军事观察员们感到吃惊之极了。

在自治区的内部行军,速度是极快的,只需要轻骑兵拉开一溜直线在前面引导就可以了,沿途的兵站会提供必要的补给,比如热水热食之类的。

但是当大军离开了太行关口,水泥大路走到尽头的时候,速度一下子就慢了下来,大部队,以步兵为主的部队就要下车步行了,虽然从太行关到石门也有修路,但是数次在石门练兵之后,部队都退了回来,道路也被破坏得差不多了。

一支部队的行军速度有多快,并不是取决了士兵的行进速度,若是按此来算的,一天最起码也能出几十公里去,也就是上百里之遥,骑兵也不过才这个速度而已。

步兵的行进速度取决于轻骑兵的侦察速度,防止被敌人埋伏,而在这方面,护国军采用的是大批量的撒出轻骑,四散而出,足足五千余轻骑兵四散侦察,步兵只需要埋头赶路就行了。

在步兵和辎重兵的前面,还有工程兵,这些工程兵都是从老毛子、色目人、党项人当中挑选出来的精壮之辈,而且差不多都受了伤,这些人不必须携带武器,在一个团的士兵看押下,抢先而行,被破坏过的道路需要他们赶在前面进行整修,给后面的步兵打通一条平整的大道来。

这十几名书生出身的军事观察员,之前坐车的时候还不觉得什么,因为他们乘坐的都是更加平稳的四车大马车,还是加装了减震钢板的,可是这一走路,还不过半天的时间,就已经累得迈不动步了,这年头的书生可不像唐朝那样还有边塞诗人,什么典沙百战穿金甲之类的强人,个个体弱得要命。

负责他们安全的那名中校后勤官实在是忍不住皱起了眉头,让他们骑马?算了吧,马不骑他们就不错了,后面倒是还有大车骡马跟着,只不过那是辎重设备,而且还会落在最后面,军事观察员,一定要走在大军的前面,就算是再不济,也要走在中间吧。

中校摆了摆手,从前面的工兵部队借调了一个连队的工兵,个个都是精壮之辈,又在军医那里借来了十几张抢救伤员的担架,让这些工兵们抬着。

其中的书生郭义看着那些龙精虎猛,一脸冲劲的士兵,实在是忍不住心惊,他们倒底强到什么地步?还有他们竟然不再携刀带枪,而是背着带着长管子的武器,他们公底是一支什么样的部队?

郭义与其它的观察员们对视了一眼,都从对方的眼中看到了震憾的神色,虽然还没有开打,但是他们已经多少了解到了一点护国军的精锐程度。

正赶着路呢,突然从队伍的后面传来了一阵阵的马蹄声还有呼哨声,还有那些头盔和肩头都有不一样军衔的军官们的笑骂声,却并不严厉。

马蹄声起,扬起一阵阵的灰尘来,这破路,却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