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60 章(1 / 1)

大宋八百年 落魄小书童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训练,在枪管的消耗上一下子就变得大了起来。

后世的枪管都要镀上铬之类的渡层,来加强枪管的耐磨度,可是现在自治区还没有这个技术和本事,再加上黑火药的残渣比较大,更伤枪管,一般的步枪,两百发以后,精度就已经受到了影响,一千发以后就要换枪管了,不换也行,但是一百米之内都打不死人,瞄脑打脚跟,惨不忍睹。

一个月的适应训练之后,这支新换装的六万余人的主战部队全部更换了一次新

的枪管,然后开始领取单兵携带的做战物资。

弹药补充,轻甲装备,新的衣服和鞋子,还有涂胶处理后的防雨布、被子,单兵携带的七天口粮,负重三十余斤,这是单兵标准,剩下的大部分重装备都由后勤部队负责转运,为了配合做战,后勤部队几乎与主战部队的数量相同。

一切准备完毕,先头部队已经开始清扫关口了,自从自治区开始大量的调整集部队,关口处的蒙古军队也一再的调集,从最初的五千守军一直增加到两万,天然关口狭窄而又艰险,守军又多,不过幸好,蜀地的新附军数量并不多,集中在这里的几乎都是蒙古精锐,郭破虏也乐得这些蒙古人在这里越聚越多,最好能够一次把部队都聚集到这里才好。

一声令下,大军调动,一千人的火枪部队压前,踞枪而守,后面是炮兵部队,南方战区足足三百门炮被调来了二百余门,分成三波,对着关口就是一通狂轰,燃烧弹与开花弹打得关口处火光四起,甚至不时的有人形物体被打得从城头上飞起来。

蒙古人可以放那些抵抗军分散出入,但是自治区的大军一动,就让这些蒙古精锐重视了起来,拼死不退,若是以火炮火枪掩护的话,自治区的部队完全可以强行登上关口抢夺,但是如此一来,伤亡必然会增大,保守护计也要一千左右,自治区走的可是精兵路线,每一名加入到正规军当中的士兵都是精锐中的精锐,极其珍贵的,就这么消耗在刚刚起步的关口处?似乎有些不太合适。

在炮击轰城的这段时间,郭破虏以飞鸽传书将战事进度送到了孙阳的手上,孙阳只回了几个字,保持炮击轰关,静候新装备。

如果能用钱解决问题,孙阳并不介意让保存士兵,自治区的士兵是经历过万里大转进,大追杀走过来的,并不缺乏牺牲的勇气,但是明明能用其它方式去解决,孙阳并不愿意让精锐士兵丧生。

提起现代战争,不能不让人想到其中杀伤最大,也是最让人恐惧的一种武器,生化武器。

在这个时代弄生化武器不太现实,但是原始版的还是没有问题的,很早以前,甚至在唐朝做战之时,便已经有了这种武器的雏形,以巴豆、狼毒等加入到原始版的火药当中,点燃后抛出,毒烟使人双目失明,毒火使人皮开肉绽难以医治,但是效果一直都不是太好,做战半径有限,而且清理起来也容易,水一泼便熄灭了。

而长安兵工厂最新研究出来的毒火弹已经得到了极大的改进,在制造燃烧弹的时候,直接便将研得极细的毒物细末加入到燃烧弹当中,燃烧弹除了燃烧效果之外,还有毒气的效果,同时是攻击人的双目和五官。

毒气弹可不会因为是研发者而网开一面,所以必要的防护还是必须的,毒气弹做起来很简单,只要在燃烧弹制造上加一道工序就可以了,更多的时间都是用来制造护具的。

就算是没有毒气弹,孙阳也打算将防毒面具给弄出来了,在未来的战事当中,不排除蒙古人会抛腐尸引瘟疫之类的战法,所以提前做充足的准备是必须的。

自治区具有了很强的玻璃生产能力,但是工艺还不是很过关,生产出来的玻璃多带杂色,并不是像水晶般的透明,但是透视的效果已经不错了,广泛的应用于灯具,镇纸、如意、佛像等方面的制做,是产能大户,已经积累了足够的经验。

像过滤器之类的就好说了,直接使用碳片和碳粒以纱布包裹,置于硬牛皮和软牛皮制成的护具里,再用两根带子固定在脑袋上就可以了,简单有而有效,真正难的还是护镜。

弧形护镜倒是够拉风,但是处理起来太难了,最终还是要采用平面的护镜,融制玻璃镜的时候,内部加上细铜丝来增加其强度,有了雏形之后,再以平板的细油石打磨平整,以观看事物不变形为标准,宽三指,长二十公分,嵌于护罩当中,视野良好,就是看什么都有点发绿,不过无意当中产生了另外一个好处,除了防尘之外,还具有防光的效果,有点墨镜的意思了。

------------

220 南下长江口

220南下长江口

这种带着厚护镜的防毒面具一次做了两万余套分发了下去,虽然这东西厚重了一点,但是效果还是相当不错的,经过试验,放入毒烟当中的十几头羊全都被闷死了,只有戴了防毒面具的那一只还活得好好的,丁点没有受伤。

戴着像猪鼻子一样的防毒面具,炮兵部队启用了特种炮弹,估算好风好,嗵嗵的再一次发射了炮弹。

燃烧弹的燃烧效果被无限的降低了,但是打出去的炮弹却散发出浓浓的烟雾,接触到烟雾的蒙古人无不是捂着眼睛惨叫不已,或者是直接便窒息了。

在炮兵之后,步兵和军医队已经准备完毕了,步兵是用来争夺关口的,而军医,则是携带着特效药随时准备救治伤员,而且还是蒙古伤员,能少死几个是最好的事情了,随着自治区的扩大,公路交通网还指望着他们来修呢。

在攻城方面,已经修建了数千年城墙的汉人拥有着得天独厚的本领,什么云梯之类的全都不用,使用的是宽宽的木板,长达十余丈,由士兵在下面顶着,厚木析又可以抵挡箭雨,而且在木梯的前面,还装着一排轮子,只要向关墙上一搭,后面一推就可以将木梯顶到城头上去,木梯前面的勾子落下,勾住城墙,一次就可以让数十名士兵进行登城做战。

当戴着防毒面具的数千名士兵兵临城下的时候,就没蒙古人什么事了,直线距离不过百米,正是火枪的最佳射程,敢露头者必死无疑,枪械可比弓弩好控制多了,用弓弩都可以百步穿杨,何况是可控性更好的火枪呢,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