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51 章(1 / 1)

大宋八百年 落魄小书童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1个月前

雪纸送到了孙阳面前,上面用炭笔写着一串数字,数字化管理越来越精准了。

孙阳眨巴着眼睛,看着纸上的数字,费劲巴力的一个个数字的往上加着,从小数学学的就不好,卢峻忍不住翻了翻白眼,这些拐来拐去的数字真的是眼前这位孙将军发明出来的吗?怎么连他自己都算不明白。

刷刷刷……卢峻干脆利落的将足足上百个数字加到了一块,得到了九百八十九的数字。

“看到没有,造这支枪的成本足足近一千贯啊”卢峻吼道,“而且还没有算上人工费用,如果再加上工人的工薪的话,能达到一千两百贯”

“一千两百贯,也不高嘛”孙阳小声的嘀咕着,然后搬弄着手指头发计算着,一支枪一千两百贯,十支已经一万二,一百支就是十万二,一千支就是一百二十万,一万支就是一千二百万,若是十万支……呃……”

看着孙阳笨笨的搬手指嘀咕着,卢峻这个天才级的人物很有一种干脆一头撞死的冲动。

“如果再算上耗损的话,以一万支枪计算,那每年仅仅枪械的支出就要达到数千万贯啦?**的,就算是有钱的大宋也不能这么祸害吧,再算上别的,一年军费上亿了,我擦”孙阳终于跳起脚来,这枪能造得起,养不起啊,难道要像大明朝一样,造出来就锁军库里,临上阵再搬出来,那不是扯蛋吗?还是扯个王八蛋。

“怎么会这样……靠,算迷乎了,不是这么算的啊”孙阳好半天才回过神来,“我说卢少将,帐不能像你这么算啊,咱们这支枪是全手工制造,成本自然会要,等流水线一上,成本自然会降下来,至少也会降下一半甚至是一大半来,还好还好,在可以承受的范围之内,不管耗费多少,一定要养起来”孙阳恶狠狠的说道。

“好,只要你给拔足了款,我没意见”卢峻无所谓的说道。

------------

216 新装备

216新装备

孙阳一咬牙,反正连这种可以预见,耗资巨大的九五式步枪都要定型生产了,也不差再多一样了,索性直接将一种近距离的防御武器也一起弄出来算了,说白了,也就是手枪。

步枪都弄出来了,要弄出手枪来,似乎也并不困难,但是真正投入研究的时候才发现,想要做出后世那种小巧的手枪,似乎根本就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材料完全没有问题,可是在工艺上却达不到要求。

其实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击发,由于使用的是燧发击发方式,所以在击发装置这地方,就占据了不小的空间,不像后世使用的雷贡或是底火,只要一根细细的撞针就可以了。

孙阳跟着研究了一阵子,最终还是不耐烦了,把手上一大叠的图纸一扔,撂了挑子不干了,只提出了要求,要卢峻为首的研究人员必须要把这种小型枪研究出来,要求长度不得超过五十公分,重量不得超过二斤,将做为炮兵或是一些军官的近距离防御武器,只提出要求,剩下的爱咋办就咋办吧。

而孙阳将任务压给了卢峻,跑去布置关于五九式步枪的批量生产,至少也要弄出这种步枪批量生产后的成本问题。

而卢峻更加干脆,同样把这个任务压下给了下面的那些参与了五九步枪研制工作的研究员们,而他则去关心青铜炮的改进工作,在步枪的制做上,给了他不少的灵感。

由于青铜炮是直接铸造,真接铸造的青铜炮由于其内部有着许多小气泡,所以不得不加厚炮壁来得增加火炮的质量,或是直接在外面再紧箍十几道钢铁条来保证不炸膛。

青铜是无法锻造的,但是却可以趁着刚刚出炉时候进行小规模的锻造,在枪管的做制上,采用了锻造法,而且炮口更粗,完全可以用镗床再清理一下内膛,然后再打磨光滑,灵感爆发的卢峻着把这个工厂里的工人们折腾得不轻。

由于已经有了相当完美的青铜配方,剩下的只是改进工艺了,使用一吨重的锻锤,畜力都可以驱动,而在青铜炮的模具上,使用了精钢制成的中心柱,而且这根中心柱要不断的转动,保证钢铁与青铜不会粘连在一起。

青铜液倒出入模具当中,趁着刚刚凝实,还是火红的时候,送到锻锤上,狠狠的敲打一翻,将内部气炮全部锻打出来,由于还有后继处理,内部微微出现变形也没有关系。

刚刚制造出来的青铜炮还要再放到巨大的镗床上进行进一步的处理,这种标准的陆军炮内口径在150毫米,外口径则在200毫米,现在经过这样的处理,内口径不变,外口径可以减到180毫米,而且质量不差。

外径可以有一定的偏差,但是内径的要求却极为严格,这涉及炮弹装入之后是否会出现泄漏,是否会影响到了青铜炮的射程的问题。

由于镗床的精度问题,所以内口径再处理的时候一般都在149左右,然后将这内径稍小的青铜炮放到到细砂当中打磨,一般要打磨两天到三天左右,这样打磨出来的青铜炮呈金黄的颜色,无论是内壁还是外壁,都极为光滑。

第一批火炮反馈回来的问题很多,第一个就是击发,使用的是藏于带尖的铜或是竹筒中的火绳,用大号的打火机来点燃,不管打火机多好用,毕竟还是明火,很容易出现误燃发射火药的事情,这种事也发生过,造成了过人员的伤员,所以引燃方式在进行改变。

第二个问题就是关于清膛的问题,在击发十几次之后,就要清理炮膛之内的纸屑,在清理纸屑的时候,却要将炮口向下,笨重的青铜炮调转炮口,费时费力,所以需要另外一种可以快速清理炮膛的工具。

除了关于质量问题之外,最大的就是这两个问题了,第一个问题好解决,受到了火枪的启发,再加上本身手雷的拉弦引燃方式就忆经很成熟了,所以采用了另外一种拉线引燃的方式。

用铜皮卷成一个个的小细筒,前端切成斜尖状,手端呈四十五度的弧变角,内部装上加大了硫磺硝等特制的引燃药,后端是封死的,只留出了放入一根经过粗糙处理的细铁丝的小孔,前端用薄蜡纸蒙好,其实就是缩小版的手雷引信,这东西直接从后部的引爆口插入,然后斜向拉动,就可以将内部的火药包引燃,在爆炸推动的情况下,炮弹被推离炮膛,同时一部分剩用的火药气体会将铜管也向斜后方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