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13 章(1 / 1)

大宋八百年 落魄小书童 2000 汉字|2 英文 字 2个月前

已经可以上朝面圣的高级官员了。

但是在自治区,哪怕你是大宋皇帝来了也没有用,因为工业部的官员多数都是从八星城调来的,多数都是北伐军时代走过来的退役军人,自然牛气哄哄,不把农业部的官员看在眼中,气得农业部官员上下集体要告老还乡,尼玛啊,你萧古今年才三十岁而已,正值壮年,你告个屁老啊。

不过两个部门打起来了,林子善都断了不这个官司,孙阳也不得不亲自出手了。

说到这里,不得不说各部门的位置,长安有古代皇宫,但是那地方谁都没有进去,只是派人保护了起来,定期有人进去打扫,孙阳一直都住在一个蒙古王爷的府里,地方很大,也有足够的地方办公,其实孙阳看上的是府上那个檀木雕花大床,娘哩,长宽足有两丈,一床大被,和小*平平想怎么折腾就怎么折腾。

而其它的部门,各部都有自己的大楼,钢筋混凝土修建的大楼,各处办公集中到了一处,便于相互沟通,只是如此一来,打起架来自然也就方便了。

在自治区,没有什么上朝之类的,因为这地方没有皇帝,而且执行的还是四时辰工作制,到点上班,到点下班,各级官员处理好自己手头上的事情,没事别瞎跟别人掺和,完成自己手上那点活,你爱干嘛干嘛,只要你有钱,你乐意把ji院包下来都没人管,只要你的钱不是贪来的。

孙阳是名义上的区长,行政方面也是归他管的,不过行政院这个行政最高部门他平时还是懒得来的,这会刚刚才出现在行政院的大门口,就见到了门口堵着数百人,看模样都是农民,在行政院的外面怒吼着。

连一些书生都可以堵孙阳的大门口,一些农民堵行政院的门口也就不算希奇了,不过堵归堵,还是要把路让开的,这又不是造反,没什么可怕的。

孙阳的四轮马车一出现,登时那些农民们便舍了行政院的大门,把孙阳的马车给围了起来,七嘴八舌的吼叫着却又说不明白,不过有一点,没有任何人下跪,这才是让孙阳最为满意的。

孙阳推开了车门,站在车前方的踏板上,高高的举起了手臂,用力的向下压着,终于,让这几百人平静了下来。

“乡亲们,叔叔大爷们,你们这么吵,我也听不清啊,对你们的事情,我已经了解了一些,现在请你们派出两名有威望,担代的代表人物和我一起进行政院,我们有事好商量嘛”孙阳叫道,中国的农民一向都是如此的可爱善良,不到活不下去的时候,绝对不会找任何的麻烦,现在竟然出现了这么多人围堵行政院,看样子这事不小啊。

听了孙阳的话,那些围堵的农民们终于推推挤挤的,派出了两名中年男子,跟着孙阳一起进入了行政院。

行政院的大会议室里,孙阳让人弄了两把椅子给这两位农民代表,官呐,在中国老百姓眼中都是老爷级的,都是高高在上的,哪怕在自治区这种更加开明的地方,这种情况也仅仅是有一点改善而已,两名农民代表坐在孙阳的身后,不停的扭动着身子,一副手足无措的模样。

各级官员到得差不多了,林子善坐在孙阳的下首,其它官员按着会议室桌子上的名牌顺序而坐,微微有些不安的看着孙阳,孙阳很少出现在行政院,只要一出现,肯定是出了大事。

“农业部、工业部两个部门出什么问题了?现在详细说说……”

孙阳的话还没有落,工业部长,一位三十多岁的壮硕汉子就站了起来,右手缺了三根手指头。

“将军,农业部这不是无理取闹吗?没有我们工业部的各厂生产,我们自治区喝西北风啊”大汉叫道。

“噢,刘大树是吧,我记得你,好像是北伐的时候你就是营长了吧,后来调给卢峻去配合兵工厂生产,结果炸伤了右手不得不退役?然后一直跟着卢峻在做工业助手?”孙阳的手指头在桌子上敲了敲说道。

“是,我是刘大树”刘大树说着挺了挺胸膛,肩头代表着行政军衔,绕着麦穗,代表着上校的三条细细的金条肩章闪亮。

“嗯嗯,你是好样的,不错不错,不过我们还是先听听农业部的萧古怎么说吧”孙阳笑眯眯的说道。

孙阳并不是用命令的语气说话,但是刘大树是军人退役,现在又挂着军衔,固执的把孙阳的话当做军令,道了一声是,坐了回去,腰杆挺得笔直,就像是当年孙阳在草原深入给他们上课一样。

------------

193 环境

193环境

由于自治区的地盘不算大,只有后世的陕西一省,一部分蒙古地区,甘肃宁夏等地也略有延伸,再加上大量的战俘修建的完善的交通网络,使得各部门都可以在最短的时间里走到自治区的每一个角落,所以都很有发言权。

做为农业部长的萧古,一脸愤怒的痛斥着工业部门为了赚钱而伤了农业之本,孙阳又细问了问才明白是怎么回事,孙阳不由得叹了口气,还是后世的那种老问题,工业的发展产生的大量污染侵蚀了农业,特别是污水,污染了河流,使得农业灌溉受到了极大的影响。

“要我说,干脆咱们也不用种地了,全部建成工厂,咱们一家工厂所产生的利润足以买来几百亩地的粮食了”刘大树针锋相对的说道。

“扯他**的蛋”孙阳骂了一声,刘大树立刻闭嘴不敢再出声了。

孙阳揉着太阳穴,现在陕西的农业根本一在榆林一带,而另一处就是关内的八里面秦川之地了,榆林一带还好说,可是关中大平原受污染就比较重了,特别是长安以东一带,因为这里最靠近大宋,很多工厂都集中在这里。

现在孙阳也陷入了一个进退两难的境地,是先发展后治理呢?还是先治理后发展呢?还是两者一起来呢确实是一个让人头疼的问题。

“农业是根本,不能放”孙阳首先给萧古撑了撑腰,定下这个基调来,虽然大工业发展让自治区赚了个盆满钵满,也是支撑着自治区军事力量的重要来源,否则的话就凭护国军如此大的消耗战,早就把自己拖垮了。

但是如果一心盯着工业,而放弃了农业,那简直就是一件再蠢不过的事情了,自己不产粮食,那岂不就是要受制于人,所以这种事是绝对不能干的。

关中平原是农业产地,但是工业也不能完全都迁出去,现在就连大宋对他们也是暗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