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84 章(1 / 1)

大宋八百年 落魄小书童 2000 汉字|13 英文 字 2个月前

拜虽然同样可以将人气聚集起来,但是却难以持久,相反,使得更大的目标,以华夏文明为思想中心进行武装头脑,反倒可以起到最好的效果。

别以为人人都自私,或许大部分都是看中了西北自治区对军人体系的地位提升,还有优厚的军饷补贴,但是只需要有一部分人能够明白这种为华夏文明延续而战就可以了,你不能指望每一个人都能做成为精英级的指挥人才,只要有引领导就可以了。

不得不说,当年红军那一套用在这个时代,真的是相当的强悍,孙阳现在大部分的时间都在军校进行政治类的讲解,而主要培训的目标,也是部队的基础营团级副官,中华大地上从来都不缺乏战斗力,真正缺乏,只是一种思想,一种可以悍然而战的勇气。q i s u w a n g . c o m [奇_书_网 _]

放到后世,一进起大宋,首先想到的是一个积弱王朝,然后想到的是才是以半壁江山占全世界产值的六成以上,但实际上,大宋的军力真的就那么差劲吗?不差,一点也不差。

无论是当年的岳飞,还是韩世忠,或是前些年的牛壮老将,或是现在的由文转武的文瑞文少庄,所带领的部队都堪称世界顶尖,孙阳所处的历史时空已经发生了扭曲,变得不成样子,但是在正史上,大宋在蒙元征服了全世界之后,仍然能够坚持数十年之久,就已经证明了大宋的军事力量有多么的强大。

之所以大宋难打胜仗,首先,就是把军事力量压得太低了,武将没什么地位,一个七八品的小文管就能把二三品的前线大将管得像孙子似的,这个在自治区是绝不会出现的,军政分离政策,从自治区草创的时候就订了下来,各干各的,由后勤军需部门对双方进行沟通,而且战时要以军事为主。

大宋方面一些部队当兵要在脸上刺字,防止逃兵出现,而当兵的也多数都是地痞无赖,虽然近些年来,战事频发,各地敢战之士从军抗敌,这种刺字的现象渐渐消失,变得少了起来,但是军人的地位仍然不高。

而在自治区,彻底的改变这种情况,士兵的军饷必须要比工商业发达的两星城、长安周边的工厂工人的收入相持平,这仅仅是在训练,若是战时,还能拿一份战时补贴,一名军人养活五口之家一点问题都没有,而且还有怃恤制度,人死了,家人会免税,提供优惠政策,还有一笔钱进行怃恤,保证战死军人的家属衣食无忧,免后顾之忧,才能让士兵舍生忘死而战,而不是仅仅是靠个人的道德思想。

而大宋方面军力不强最大的原因还都不上以上那些,最主要的还是后方文官的掣肘,文官系统是绝不愿意看到武将立下太大的战功,让武将地位提升,与他们平齐的,所以文官对武将的打压几乎已经成为渗到骨子里的一种本能,只要武将一冒头,立刻就要一巴掌拍下去,扯起后腿来恨不得尥蹶子才好。

而在自治区,由于军政分离的政策,后勤沟通,再加上孙阳这个最大的主战派在,这种掣肘就不存在了,行政官员根本就没有资格对军事指手划脚。

不过自治区有大量的宋朝低品阶的文官在主持着日常事务,而在宋朝,文人风骨未绝,不怕死的倒是有不少,各种各样的批判的折子送到孙阳的办公文案上,真要是放到一块,能把他压死。

“**的,他们倒底想干什么?拿我的话当放屁啊”孙阳怒了,拍着桌子怒吼着。

“那你就把他们都宰了只带着你的侍卫就够了”李平不远处的另一个文案处纠结着前线物资的调配,头也不抬的出了个馊主意。

孙阳尴尬的笑了起来,开玩笑,这事能干吗?自治区继承的就是大宋的开放风气,就因为人家说了几句话,就砍人家的脑袋?就要去堵人家的嘴?那岂不是跟伟大的党一样伟大了?或许可以用一大堆的星星符号来代替,到时候自己只要看一大堆的星星进行猜测就可以孙阳捏着下巴笑道,只是yy了一阵子,就不得不再次面对现实。

紧跟着,孙阳发布了公告,所有的官员,包括大宋方面的行政官员都可以对自治区的军事提出不同的意见来,但是还等这些大宋的官员们高兴呢,后头紧跟着的公告就兜头一阵冷水。

为了能够让不懂军事的行政官员做到有的放矢,所提意见的官员就必须要做到深入前线第一线,以一名普通士兵的眼光参与到战斗当中,然后才能提意见,否则的话空穴来风式的意见将被视为妄,且会整篇刊发到自治区最大的报纸,甚至是深入到大宋到的报纸《自治区时报》之上。

什么被视为妄言,那些官们当然不怕,可就怕他们的东西会被以批判的形式放到报纸,而且还是满天下的传播,一旦有一些意图求和的东西发表出来,说不定哪天就要被一些激进者打死,求和这种事,是不能拿到明面上来说的,总要讲究个面子。

至于深入前线,倒是有一些热血官员会这么做,但是大部分绝不会这干,或许他们有勇气投海殉国,却未必有勇气到前线抛头颅洒热血。

大宋方面想派兵前来拖后腿的行动才走到潼关,就被刘基挡了回去,钱拿来,人回去,我们压根就没指望大宋能够派兵帮忙解决蒙元,若是真想解决的话,请从南线发起攻击,给俺们减轻压力,不过大宋方面从来都没有要求文瑞发起反击,只要能够守成就好了。

武的不行就来文的,大宋方面的圣旨几乎是每隔十几天就有一道,无非就是赐些好处,然后安抚一下,封官许愿,现在刘基的官已经封到了二品,什么什么侍郎的,绝对算是高官了。

对于大宋方面的封官许愿,孙阳从来都没有拒绝过,但是针对于军事系统的封官,孙阳明言,要当官就去大宋当去,你自己跟着走没问题,但是如果想动军队的主意,就别怪我姓孙的手黑。

只要四大少将不动,就不会对北伐军伤筋动骨,而四大少将都是从大宋走出来的,他们自己也明白得很,若是投宋的话,一世富贵或许没问题,但是再想碰军队可是绝对不成的,战火中成长起来的将军,一向都是重视军队而轻享受,不像二代或是三代世袭接替的那种废物。

后方的折腾全部被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