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八章 改变(1 / 1)

明朝大公 红茶煮酒 5392 汉字|1 英文 字 2个月前

第三百七十八章 改变

“很简单!

……学校教育是由专职人员和专门机构承担的有目的、有系统、有组织的,以影响受教育学校教育者的身心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学校教育是与社会教育相对的概念。专指受教育者在各类学校内所接受的各种教育活动。是教育制度重要组成部分。一般说来,学校教育包括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

李东阳:“额……”

……

…………

李东阳尴尬了,很显然,李吏口中的术语他一个也没有听懂,作为一个资深的老学究,显然这种事情在李东阳看来是非常可耻的。

随着李吏现代化的专业名词越来越多,李东阳的脸色就越来越难看,到了最后,李东阳直接听都不听了,直接一拍桌子。

“废话少说,老夫听不懂,老夫就问你,学校到底是什么?”李东阳底气十足,其实李东阳平日说话是温文尔雅的,可能今天被李吏这一番话给噎了个够呛,这才语气有些不善。

闻言,李吏便不再言语,简洁明了。

“私塾,大私塾。。”

李吏解释一遍之后,可能觉得有些不太到位,又加了一句。

“私塾?”李东阳松了口气,没想到搞的京城满城风雨的东西居然就是一个小小的私塾?

李东阳有些奇怪,感觉某些人有些小题大做了。

私塾这个东西虽然听起来高大上,但是现在还是比较普遍的,因为京城已经几乎遍地都是了,只要是个读书人,不用学富五车,只要学富两车,就能开一家私塾。

但是李东阳显然低估了李吏的创造力了,下一刻,李东阳就笑不出来了……

“我的学校可是跟现在的私塾不一样。”

李吏淡淡的说了一句。

“怎么不一样?”有了刚才的想法,李东阳已经不再把李吏创立学校这件事情给放在心上了,随口问道。

“哼哼,我的学校男女都可以如上学。”李吏哼哼两声,然后看到李东阳的嘴里简直就能塞进去一个鸡蛋,李吏感觉自己真的有必要多哼哼两声。

“什么?男女都可以上学?这岂不是乱了礼法?”李东阳激动的手里的杯子都快要扔出去了。

……

…………

在中国古代,乃至明朝,新生入学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那个时候新生入学,不仅有隆重的拜师仪式,而且还要备受重视。

“入学礼”被古人视为人生的四大礼之一,与成人礼、婚礼、葬礼相提并论。古代的儿童一般四至七岁入私塾读书,称之为“开书”、“破学”或“破蒙”,根据《礼记》和《弟子规》而流传下来的“开学仪式”则历经千年未改。通常的“开学仪式”包括正衣冠、行拜师礼、净手净心、朱砂开智等内容。

《礼记》:“礼义之始,在于正容体,齐颜色,顺辞令。”

因此,古代入学的第一课即是“正衣冠”。古人认为:“先正衣冠,后明事理。”让学生注重自己的仪容整洁,是先要上的第一课。入学时,新生要一一站立,由先生依次帮学生整理好衣冠。然后,“衣冠整齐”地排着队到学堂前集合。恭立片刻后,才能在先生的带领下进入学堂。

步入学堂后,先要举行拜师礼。学生先要叩拜至圣先师孔子神位,双膝跪地,九叩;然后是拜先生,三叩。拜完先生,学生向先生赠送六礼束脩。所谓六礼束脩,亦即古代行拜师礼时弟子赠与师父的六种礼物,分别是,芹菜:寓意为勤奋好学,业精于勤;莲子:莲子心苦,寓意苦心教育;红豆:寓意红运高照;红枣:寓意早早高中;桂圆:寓意功德圆满;干瘦肉条:以表达弟子心意。

“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自古便重视礼法的古人准备的都是很齐全,就连寓意这种美好的东西,都是从不落下一项。

行过拜师礼后,学生要按先生的要求,将手放到水盆中“净手”。“净手”的洗法是正反各洗一次,然后擦干。洗手的寓意,在于净手净心,去杂存精,希望能在日后的学习中专心致志、心无旁骛。

朱砂开智也叫朱砂启智或朱砂点痣,是开学仪式中最后一道程序。具体做法是先生手持蘸着朱砂的毛笔,在学生眉心处点上一个像“痣”一样的红点。因为“痣”与“智”谐音,朱砂点痣,取的其实是“智”的意思,意为开启智慧,目明心亮,希望学生日后的学习能一点就通。

古代最早出现的学校叫做“校”和“庠”。后来也叫“蒙学”,承担蒙学的教育机构一般都是私塾。

私学从春秋时期就出现了,当时社会动荡,官学衰微,一些文化官员就携带着文化典籍和礼乐器走向下层,这便是私学的开端。但到了宋元时期,官方也开始注重启蒙教育,在各乡镇设立了“社学”这一机构。

元代时期,朝廷规定以5o家为一社,每社设立学校一所,农闲时就让子弟入学读书。到了明清时期,政府沿袭了这一制度,在各地建立社学,数目相当多。据统计,在明洪武年间,仅南京设置的小学数量就达2919所之多,其中南京上元、江宁两县,在每个坊厢都设有社学,而南京周边,溧水县有11所社学,句容县在洪武到永乐年间也有16所社学。

除了社学,还有义学、村塾、族塾、坐馆等启蒙教育场所。其中义学有官办也有民办,一般是地方官员或乡绅出资兴办,入学的都是贫困子弟,不用学费;村塾、族塾就是一个村或一个大家族举办的;坐馆、教馆则是有钱人家聘老师给自家孩子或亲友孩子上学,《红楼梦》里贾宝玉、薛蟠等人所上的学校就属于坐馆性质。

不过李吏这次的举动明显不同,现在的私塾再厉害也只不过是让男孩儿读书,撑死了是女儿家请到家里读书,而李吏,则是为了改变这一现状,让所有孩子都可以读书。

虽然李吏深知这一件事情可能会是自己有史以来最困难的一件事情,但是李吏必须去做,因为李吏不想让自己的孩子活在一个等级森严的社会,哪怕自己能够改变一点点。

(本章完)

------------

这章请假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先将一众老班底都转移到千户所,初来乍到,刚开始还没怎么样,但是时间长了,也出现了像在百户所时林百户那样的手下,七个不服八个不忿,一群五大三粗的汉子面对书生能有多大敬意?虽说李吏有不怕勋贵的风头,但在别人眼中仍然是个书生――――自己一只手就能拎起来,还是属小鸡仔的那种。

花了一段时间摸清了百户所所有人的性格后,李吏快刀斩乱麻,直接开除了几个赖汉的军籍,贬为平民,从此不在收录锦衣卫后,赵顺张涛正式成为了李吏所辖下百户与副百户,至于先前百户所剩余之人,也都提拔成了总旗副总期之类的。

总之,李吏以风云之势将千户所所有人心据为己有。

这一日,李吏拎着两壶上好的另带一只烧鸡找到唐伯虎,唐伯虎还在客栈里住着,有李吏的命令在,赵顺平日里也总来跟唐伯虎进行‘友好的交谈’,过程么,还是逛窑子……

不得不说,男人沟通感情的方式很简单,几次之后,赵顺就跟唐伯虎结下了深刻的友谊,很铁,属于一起闹革命的那种。

李吏来了,唐伯虎还在问李吏,怎么不见那个一起逛窑子的赵顺?

李吏嘴角一抽抽,第一次对眼前这个叫唐伯虎的家伙产生了怀疑,这家伙不会是假的吧,不然说话怎么这么粗鄙,连卫所里的弟兄都不如?

李吏鄙夷道:“唐兄也是读书人,怎么说起话来连我都不如?”

闻言,唐伯虎也同样鄙视道:“你个锦衣卫百户跟我讲斯文,殊不知圣人曾经曰过,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接着唐伯虎斜了一眼李吏,又道:“我成全了赵顺一起去逛窑子,我是君子!”

李吏撇了撇嘴,幽幽反驳道:“圣人还说过不准放屁……”

唐伯虎大惊。“哪个圣人?”

“我二姨!”

好吧,李吏也不知道自己到底有没有二姨,但是这句话还是有出处的。

“你二姨写过书?”

“我二姨写过词。”

“什么词?”

“鲲鹏展翅九万里,翻动扶摇羊角。背负青天朝下看,都是人间城郭。试问前面何方英雄?全都不准放屁!”

李吏开口答道。

唐伯虎一愣,紧接着面露大喜。

“好诗好诗,李兄你二姨吟得了一手好诗啊!”唐伯虎夸赞道。

唐伯虎表情很丰富。若不是知道唐伯虎不像自己一样是穿越过来的,不懂这些话的话,李吏一定会将鞋底放在唐伯虎脸上的。

李吏决定放过唐伯虎这一次。

“李兄,听赵顺说你进锦衣卫之前也是个读书人,不如你我切磋切磋如何?”

唐伯虎显然被李吏勾出了兴致,非要跟李吏比试切磋一下。

李吏脸色一黑,在决定了回去之后再踹赵顺一脚后,李吏爽快的答应了唐伯虎,不过有一个要求,自己出上一句,唐伯虎对下一句。

唐伯虎眼带蔑视的看了李吏一眼,意思很明显,我跟别人比试还没怕过谁……

李吏很想告诫一下唐伯虎,做人不要太嚣张,我锦衣卫专治天下各种不服三十年。

“我出上联!”李吏开口道。“珠联璧合璧联珠。”

“舟随浪潮浪随舟。”唐伯虎不以为然,随即对道。

“龙怒卷风风卷浪。”

“月光射水水射天。”

……

“山羊上山,山碰山羊足,咩咩咩。”见唐伯虎随口应答。李吏心下一狠,在脑海里搜索上辈子的词汇量。

“水牛下水,水淹水牛角,哞哞哞。”唐伯虎嘴里叼着鸡腿,含糊不清的回答道。

“我说李兄,你出的对子一点挑战性都没有,无趣无趣……”

李吏勃然大怒,一条腿踩在凳子上,端起一杯酒,朝唐伯虎吼道:“接下来,我出对子,你若对不上来,你喝两杯酒,我喝一杯酒!”

唐伯虎大惊失色。“为什么我要喝两杯?”

李吏嘲讽。“莫非你认为你对不上?”

唐伯虎虎躯一震,面红耳赤。“贤弟莫要小看于我,喝就喝!我先打个样儿!你一会儿莫要赖账!”

唐伯虎端起杯子,仰脖咕咚咕咚直接喝了两杯酒。

“哼!”李吏不甘示弱。

“一乡二里共三夫子,不识四书五经竟敢教七八九子,十分大胆。”

“十室九贫,凑得八两七钱六分五毫四厘,尚且三心二意,一等下流。”

“李兄你喝!”

“图画里,龙不吟虎不叫,小小书童可笑可笑。”

唐伯虎:“贤弟容我想一想……”

李吏:“想什么想!你喝酒!”

“棋盘里,车无轮马无缰,叫声将军提防提防!”

唐伯虎大惊:“贤弟这是你刚才的下联!”

“废什么话,对不上进你再喝!”

……

“风在刮,雨在下,我在等你回电话!唐兄对不上来了吧?你喝!”

……

…………

看着唐伯虎摇摇晃晃的样子,李吏冷笑,若不是上辈子看的东西多点,还真镇不住他!

江南才子唐伯虎,果然名不虚传。

唐伯虎快要疯了,李吏口中的词语他听都没听过,就更别提对了,几番下来,自己输的惨不忍睹。光是酒就喝了大半坛子了……

“贤弟,你不……厚道!”眼珠一转,唐伯虎谈吐不清的说道。“每次都是你出上句,这次我出上句,你可敢接下一句?”

李吏笑了,笑得更某小公爷一样荡漾,唐大才子合成这副德行,随便一个小孩子都能对赢他。

自己稳赢不输!

“对就对!谁怕谁!”

“好,听我上句!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

唐伯虎说完,李吏笑得更荡漾了。“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

“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唐伯虎激动了。

“哈哈!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

李吏一拍大腿。“唐兄你喝!”

喝完最后一杯酒,唐伯虎痛苦的捂着自己的脑袋,重重的砸着桌子,口中喃喃自语:“完了完了,我一定是疯了……这是我前几日才打出的腹稿,怎么会有人对出来!”

“我在做梦,对!我肯定在做梦!我要醒过来!”

“砰!”唐伯虎痛苦的在桌子又砸了一下,整个人很扭曲着昏了过去。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这章请假,大家节日快乐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升官发财当上百户,赵顺跟张涛二人第一个前来拜喝。

“嘿嘿,恭祝大人荣升百户,我又给大人送牌匾来了……”赵顺嘿嘿笑道,随手从身后拿出一个牌匾。

“大人,那店家好不识相,我说我家大人说了必须要给银子,那店家还偏偏不肯要,都气死老赵我了……”一边看着李吏赵顺自言自语道,一脸痛心疾首怒气不争。

看着赵顺小人得志的模样,李吏都能想象出赵顺踹门而入的场景,不用说,这憨货付钱的时候肯定鼻孔对着店家,至于店家为什么不要钱,李吏用脚趾头都能想出来……吓的。

李吏幽幽叹气,又赏了赵顺一脚,让管家把牌匾挂上,李吏随口道。

“如今我升任锦衣卫,你二人可愿意随我而去?虽然只是南京,我安排你们两个做个百户。”

闻言,赵顺张涛二人齐声跪下:“我等愿随大人左右!”

看着跪拜在地的二人,李吏欣慰的笑了,双手背后,一副高手寂寞的模样。

“哈哈,跟爷走,有肉吃,有女人……”

见老上司正在得意,赵顺正要拍马屁,突然看见一道人影从外面走了进来,顿时脸色苍白,剧烈的咳嗽起来。

“咳咳咳……”赵顺一张老脸咳成了猪肝颜色。

“赵顺你这个狗奴才,咳嗽什么,让你家李千户继续说下去!”孙滢不满的骂道。

“我作证,这……全都是大人自己说的!”赵顺眼珠一转,有些犹豫,但是还是很快的出卖了自己的老上司。

一脸堆笑,屁股冲着李吏,讨好孙滢。

李吏欲哭无泪,这两个不讲究的家伙,自己刚才简直就是对牛弹琴,有事情直接把自己先摘了……

“咳咳……本千户还有公务在身,就不……”

李吏话没说完,只见孙滢一脸不善的朝自己走过来,李吏脸色顿时一白。

“你要干什么……?我告诉你,我可是朝廷命官……八婆,莫要动手!”

……

…………

一身青肿的来到千户所。

千户所杨天授正在书房里纠结,拿着一张圣旨哆哆嗦嗦。

“他娘的,我这就调走了?”

自从杨天授因为练字被李吏刺激之后,精神一直不太好,据说奉命围剿锦衣卫的时候还直接俘虏了一个鞑靼。

那鞑靼也是倒霉催的,被杨天授给俘虏了,杨天授大手一挥,非要给这个鞑靼上一堂政治课,告诉倭鞑靼扰大明东北是不道德滴,当面写了一个大大的蒙字,那鞑靼见字直接就给跪了,当场咬舌自杀……

可怜杨千户三尺的汉子直接单手把那死去的鞑靼给抬了出去,用鞭子好一顿抽,若是那个倒霉催的鞑靼知道自己死后还会被鞭尸,泉下有知的话肯定会请求孟婆转生到别的地方,恐怕下辈子见到杨天授都会绕道走。

一字杀一鞑靼,杨天授也是头一个,能把字写到这个份上,李吏也是服了……

“原南京锦衣卫麾下百户李吏,拜见杨千户。”李吏进门直接行礼道。

“唉,李老弟,啥也别说了,你是立了功,我这要调走了,可怜我回春楼的翠花……我昨天还往她身上扔了二百两银子……”

杨天授哭丧着脸,痛不欲生。

好吧,锦衣卫都喜欢逛窑子,不过杨天授的素质果然不是赵顺那憨货可以比的,逛窑子不仅给钱,还给了二百两小费……

“杨千户……慷慨大方,真是令在下佩服。”李吏眨巴眨巴眼睛,冲着杨天授夸道。

杨天授的脸一下子垮了下来,哭丧着脸道。“李老弟,不如你去帮我把银子要回来如何?”

李吏大惊失色。“哈,开什么玩笑?杨千户你是知道的,我可是洁身自好!”

杨天授鄙夷道:“前几天我还听说你去了回春楼,还是找男人……”

李吏脸色直接黑了,打定主意回去问问是哪个混蛋手下把消息传了出去,还他娘的找男人,找你妹的男人……明明是才子。

“咳咳……听说杨千户要去大宁赴任?”李吏赶紧转移正题。

闻言,杨天授这才高兴不少,一口的粗话直接朝李吏说来:“他娘的,总算能离开南京这个破地方了,这里公候人物着实是多,在这里呆了这么多年,他娘的老子都差一点忘记银子长什么样了,到了大宁肯定要好好捞他一笔……咳咳,那个,催促他们交平安银子。”

李吏闻言,点了点头,也是一脸痛惜。“唉,南京的公候真如杨千户所言,没一个好东西!”

“对,尤其是那个姓徐的!”

李吏双眼一亮。“可是徐鹏举徐小公爷?”

“除了他还能有谁?听说前几日不知道在哪里输了钱,来我这里还敲诈了不少……”杨天授一脸肉痛。

“咳咳咳咳……他确实不是什么好东西。”李吏有些羞愧,若是杨天授知道是自己赢的徐小公爷,不知道会不会二话不说,提起毛笔直接写杀自己。

……

…………

二人交接千户所的公务后,杨天授简单的介绍了一下千户所的人员,收拾好自己的东西就要离开。

千户所编制比百户所多不少,但是所有人看向李吏的目光,都带着些许忌惮。

李吏努力做出平易近人的模样,但是这些人还是唯唯诺诺。

李吏有些无奈,他还不知道自己的大名如今在南京城各个卫所里闻名遐迩。

南京镇抚司下各个百户一直都不到钱,只有李吏负责的那片范围能收上平安银子。不仅如此,李吏还跟南京的各个勋贵打的火热,前几日甚至有人看见李吏当街把徐鹏举徐小公爷给一顿胖揍,现在还跟没事人似的整天出来乱逛。

这样的人,谁不害怕?不怕才怪,连恶名远扬压在锦衣卫锦衣卫头上,仿若一座大山的徐鹏举都给揍了,谁敢招惹?

有过百户所上任的经历,李吏已经不太吃那一套了,如今自己也有自己的班底,不听话的大不了都撤了呗,也不是啥大事儿……

跟诸位手下见过面,李吏看见还没走远的杨天授,下意识喊道:“杨千户,以后还练字吗?”

整个千户所的人都瞪大了眼睛,正在走路的杨天授脚下突然一个踉跄,自己绊了自己一个跟头……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