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六章 欲擒故纵(1 / 1)

明朝大公 红茶煮酒 5338 汉字|2 英文 字 2个月前

第三百六十六章 欲擒故纵

“咳咳,又到了本人讲故事的时间了。”李吏丝毫没有因为杨廷和搬了一个小板凳就严肃起来,反而更加自恋的将两位阁老给请进了屋子里,然后就这样颇为自我感觉良好的说了一句。

“咳咳……”

“啊?噗……”

正在喝茶的两位同时喷了……

李吏脸色隐隐有些绿,这群学究,难怪朱厚照不喜欢他们,一点也不顾及别人的感受……

李吏我自犹怜的自己心疼了自己半天,然后在两个人愣愣的目光中突然问了一句。

“你们听过诸葛亮七擒孟获的故事吗?”

诸葛亮七擒孟获?二位同时一怔,诸葛亮他们听说过,但是这个孟获到底是何许人也,他们还真就不知道!

“你们没有读过《三国演义》?”李吏莫名其妙的问了一句。

李东阳与杨廷和两个人同时摇头,他们没有听过。

李吏差异,不过同时脸上闪过一丝笑容,果然是只读圣贤书的好好先生,从来都不读话本一类的,没听过就好,没听过我才能让你们好好听下去呢。

“事情生在……”李吏立马进入了说书先生的角色,扇子一扇,有模有样。

……

…………

其实李吏给李东阳还有杨廷和讲的只不过是现代人眼中一个耳熟能详的故事而已……而且是儿童故事。

诸葛亮七擒孟获,就是军事史上一个“欲擒故纵”的绝妙战例。

蜀汉建立之后,定下北伐大计。当时西南夷酋长孟获率十万大军侵犯蜀国。诸葛亮为了解决北伐的后顾之忧,决定亲自率兵先平孟获。蜀军主力到达泸水附近,诱敌出战,事先在山谷中埋下伏兵,孟获被诱入伏击圈内,兵败被擒。

两晋末年,幽州都督王浚企图谋反篡位。晋朝名将石勒闻讯后,打算消灭王浚的部队。王浚势力强大,石勒恐一时难以取胜。他决定采用“欲擒故纵”之计,麻痹王浚,他派门客王子春带了大量珍珠宝物,敬献王浚。并写信向王浚表示拥戴他为天子。信中说,现在社稷衰败,中原无主,只有你威震天下,有资格称帝。王子春又在一旁添油加醋,说得王浚心里喜滋滋的,信以为真。正在这时,王浚有个部下名叫游统的,

伺机谋叛王浚。游统想找石勒做靠山,石勒却杀了游统,将游统级送给王浚。这一着,使王浚对石勒绝对放心了。

公元314年,石勒探听到幽州遭受水灾,老百姓没有粮食,王浚不顾百姓生死,苛捐杂税,有增无减,民怨沸腾,军心浮动。石勒亲自率领部队攻打幽州。这年4月,石勒的部队到了幽州城,王浚还蒙在鼓里,以为石勒来拥戴他称帝,根本没有准备应战。等到他突然被石勒将士捉拿时,才如梦初醒。王浚中了石勒“欲擒故纵”之计,身异处,美梦成了泡影。

擒拿敌军主帅的目的已经达到,敌军一时也不会有很强战斗力了,乘胜追击,自可大破敌军。但是诸葛亮考虑到孟获在西南夷中威望很高,影响很大,如果让他心悦诚服,主动请降,就能使南方真正稳定。不然的话,南方夷各个部落仍不会停止侵扰,后方难以安定。诸葛亮决定对孟获采取“攻心”战,断然释放孟获。孟获表示下次定能击败你,诸葛亮笑而不答。孟获回营,拖走所有船只,据守泸水南岸,阻止蜀军渡河。诸葛亮乘敌不备,从敌人不设防的下流偷渡过河,并袭击了孟获的粮仓。孟获暴怒,要严惩将士,激起将士的反抗,于是相约投降,趁孟获不备,将孟获绑赴蜀营。诸葛亮见孟获仍不服,再次释放。以后孟获又施了许多计策,都被诸葛亮识破,四次被擒,四次被释放。最后一次,诸葛亮火烧孟获的藤甲兵,第七次生擒孟获。终于感动了孟获,他真诚地感谢诸葛亮七次不杀之恩,誓不再反。从此,蜀国西南安定,诸葛亮才得以举兵北伐。

这就是一出非常经典的欲擒故纵的把戏,诸葛亮将这个把戏玩的很好,堪称天花乱坠,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现在李吏也想效仿一下古人,看看自己能不能像诸葛亮那样也来一出欲擒故纵,只不过李吏不想跟刘瑾玩上七次之多,一次就好。

……

…………

刘瑾现在得意极了,手下不仅拥有了东厂,还顺便来了个西厂,东西结合果然天下无敌。

刘公公现在很想站在大街上牛气哄哄的喊上一句:两厂我有,谁敢不从?

这几天投靠刘瑾的人实在是太多了,很多以前立场坚定的文官也都纷纷化作墙头草倒向了刘瑾这边,一个个阿谀奉承的模样让刘瑾受用极了,简直堪称大补,所以……刘公公现在又飘了。

“来人啊,将陛下新赐给杂家的黄马挂拿出来!”

“来人啊,将小六子给杂家从江南弄回来的茶叶给沏上!”

“来人啊!给杂家看看这几天都谁给杂家送礼了!”

“锦衣卫那边给杂家少分点,少点,再少点,哎对了,就这样!”

……

…………

刘瑾飘了,甚至连李吏的动向他都没有去查看,丝毫不知道李吏今晚正在京城最大的酒楼宴请了两个人,两个他很熟悉的人。

高凤,张永。

会宾楼,这个京城最近新兴起的酒楼,在短短一个月的时间里如暴风骤雨一般踩在了京城所有酒楼之上,成为京城第一家。

也有人愤愤不平,带人找过会宾搂的麻烦,会宾搂也不抵抗,但是第二天这些来找麻烦的人就都被锦衣卫列入了歹人的行列,被挂在了锦衣卫诏狱的墙头上,然后所有人就都知道了,这家酒楼背后的人物不一般。

……

…………

高凤跟张永愣愣的站在会宾搂下,看着眼前这个一见就知道是个销金窟的地方,都有些愕然,两个人各自对视了一眼,都是看出了对方眼中的惊愕,还有那么一丝……惊惧?

这个人宴请自己二人做什么?落魄的凤凰不如鸡,莫非是专程想要奚落自己的?

两个人心怀鬼胎,拿出请柬,胎步上楼。

(本章完)

记住手机版网址:m.

------------

这章请假

马文升,景泰二年进士,由新科进士晋七品御史而入朝堂,累官至按察使,右副都御史,兵部尚书,成化十一年就当上了兵部侍郎,此后一直在辽东守边界,曾经汪直招揽儿不受,汪直十分难堪,怀恨在心,就找了个机会整了马文升一下,降了他的官,直到汪直死后,马文升才回到辽东,依旧守他的边界。

弘治十五年入京改任兵部尚书。

弘治名臣,历经四朝,比李东阳资历还要老,是四朝元老。

多年的官场颠簸,马文升早就培养出了自己宠辱不惊,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的习性,如今遭遇刺杀马文升依然泰然自若,从轿子里出来风轻云淡的跟李吏打招呼。

平心而论,姓马这老头着实厉害,若是李吏坐在轿子里面被人刺杀,早就火烧屁股不知道该做些什么好了,可见马文升此人心性该有多古井无波。

当然,也不排除另外一个原因――马文升这老头没事儿就有人去刺杀,时间长了马文升也就不怎么当一回事儿了。

扪心自问,若是李吏刚刚被人搞完暗杀,李吏是绝对不会这么风轻云淡的……就算李吏风轻云淡,接下来的第一句话也应该是感谢李吏的救命之恩,而不是在这里一派世外高人的模样,背着手厚着脸皮说自己就是那个招人恨杀不死的马文升。

按理来说做官做到这种程度,不应该脸皮这么厚啊,这老头委实应该回家反思一下……孔圣人也一定会赞同自己的想法的。

没办法,谁让自己官阶没人家高呢,所以李吏不得不站在一个救命恩人的角度给被救的人行李。

“京城锦衣卫麾下千户李吏,见过兵部尚书马大人。”

李吏彬彬有礼。

“你就是李吏?”马文升点了点头,颇为好奇的道。

马文升今年已经年过耄耋,下了官轿站在李吏面前,虽然清瘦,但是却拔的笔直。

“正是在下。”

李吏揉了揉鼻子,虽然不知道马文升为什么会认识自己,但是毕竟是一个大官,李吏还是有些小小的得意的。

“恩,刚才是你指挥手下击退了刺客?”

马文升函问道。

“不才正是。”

马文升又点了点头,对李吏的回答颇为满意。

“只可惜了我的这些家仆,都是忠心耿耿为我挡下不少……可惜啊,出师未捷。”

马文升叹道。

李吏闻言,颇为诧异的看了看马文升,听这老头的话是经常遇到刺杀啊……

莫非是做了什么天怒人怨的事?这年头还真是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看起来文邹邹的一个人居然如此邪恶!!

马文升不知道,此刻他在李吏的心里已经变成了偷鸡摸狗的象征,若是知道了李吏的真实想法,肯定会跳起脚来大骂李吏是个竖子的……

不过心中虽是这样想,李吏却是没有问马文升为什么会遭到这么多次刺杀,做官也有这么长时间了,李吏深知有些东西不该问的道理。

更何况李吏不喜欢麻烦,而且马文升这老头看起来比麻烦都麻烦。

“这次还真是感谢李千户退敌了。”

李吏突然有些感动,见到这老头之后总算说了一句人话了。

闻言,李吏立刻拱了拱手,谦虚的道。“大人不必客气,维护京城治安是每一个锦衣卫人的责任,更何况本千户深理大义,自然不会让贼人害了大人性命……”

李吏还没说完,马文升就一句话给李吏噎了回去。

“无妨……李千户不要自责,虽然没有将贼人全部缉拿,但是……”马文升顿了顿,目中闪出一丝精芒,看着刚才自尽的那几个刺客,朗声喝到。“本官为官多年,养了一辈子的浩然正气,些许宵小岂能伤的了老夫耶?”

李吏突然有了一种为什么马文升这老头刚才没有被射死的冲动……

真是后悔自己刚才为什么要救他了,咋没就在一旁看看他那浩然正气是怎么驱敌避退的,顺便还可以叫张涛买点花子糖水什么的,给街头人员创造一些非日常收入,说不定还能催生一种后现代常见的场所……电影院。

――――――――――――――――――

李吏终究还是不知道马文升到底是怎么知道自己的,但是这些已经无所谓了,因为处理完大街上的骚动之后,李吏就告别马文升回到了百户所。

刚坐下没多大一会儿,张涛风尘仆仆的赶了回来。

刺客没有追到。

李吏眉头皱了皱,自己这群老班底也算是锦衣卫之中的好手,不会连一群刺客都追不上吧。

见李吏不悦,张涛连忙替自己辩解。

“大人,不是属下无能,若是换成别人属下也就追得上了,可是这些刺客明显训练有素,说是刺客,倒更像是一些军伍中久经沙场的军士,他们出招凌利,都是一击毙命,全部都是朝着要害部位去的……只有军伍里才有这样的人,大人,属下怀疑,他们不是普通的刺客,马文升马大人是不是招惹谁了……”

张涛没有继续说下去,但是李吏已经听懂了。

“你是说他们可能是军伍里的?”

“正是,按照当时的情形来看,只有军伍里的人才能做到。”

李吏沉默,如此说来,这件事情又变得复杂了许多。

牵扯到军队,军队的那群厮杀汉子才不会管什么王法不王法的,看你不顺眼,砍是一刀再说。

“可还打听到什么消息?”

李吏又问道。

“还有一件事情,就是今日正阳门上被人射了……”

“啥?射了?是谁这么厉害,大庭广众之下居然能做出如此惊世骇俗的事情?啧啧,果然是艺高人胆大啊!”还没等张涛说完,李吏啧啧赞叹,兴致立马提了上来。

张涛脸色一黑。

“大人,不是那个射……”

说完,张涛顿了顿,看了看四周,趴在李吏耳朵边儿上,悄声说道。

“据锦衣卫的校尉来报,就是马大人遇刺的时候,正阳门那边被一伙狂徒执弓一箭射在了上面……”

(本章完)

------------

这章请假

第二天,宁王入京了。

自从泓治皇帝驾崩后,这还是宁王第一次入京,作为一名资深的经常性入京人员,宁王这次除了带上那些见不得人的钱财外,还带上了几只大老虎!

钱财是送给大臣的,老虎是送给朱厚照的。

不得不说,宁王现在委实有些看不起朱厚照这个小昏君了,居然拿几只老虎过来抵事,而且还美其名曰献宝……

不得不说,老朱家的人脸皮实在太厚了,朱厚照就是如此,宁王朱宸濠也没好到哪去。

宁王入京的第一天,就进了朝。

“今日皇叔来朝,可是给朕送来了两只大老虎。”朱厚照坐在龙椅上朝群臣说道,说话时,脸上呆着得意之色。

朱厚照老毛病又犯了……坐在龙椅上情不自禁的翘起二郎腿,很没形象的直抽抽。

所有大臣都看着朱厚照,脸色都是不太好看,显然是被朱厚照气的不轻。

“陛下,您应该以身作则,切莫玩物丧志才好。”杨廷和沉声提醒。

闻言,朱厚照脑袋一歪,将头扭过去,不看杨廷和,在另外一边接着抽抽……

见状,李东阳眉毛挑了挑。

“陛下,注意形象。”

朱厚照依旧不理会,将脑袋低下来……接着抽抽。

李东阳杨廷和这个气啊,你这小昏君,还真是油盐不进,李吏颇为怜悯的看着二位大臣,可以肯定,若是朱厚照不是皇帝的话,肯定会被他们打的很惨。

想到这里,李吏上前一步。“陛下,您抽抽的实在是太好了!”

闻言,所有大臣顿时嗤之以鼻,看见过拍马屁的,还没看见这样拍马屁的,还要脸不了?

只不过碍于李吏行事强硬,没有人敢说什么。

不过朱厚照听到李吏这句话可是乐的不得了。

“对!还是李吏懂我,李吏,你说说朕哪里抽抽的好?”朱厚照兴冲冲的朝李吏说道。

……这个小昏君,李吏脸色顿时凝住了。

……

…………

大臣们可以不找李吏的麻烦,是碍于李吏的权威,毕竟李吏的凶名已经传遍了大江南北,诛杀东厂几千番子都没有眨一下眼睛,其后更是为了锦衣卫一名千户的生死直接屠了鞑靼一座城池,这样的杀星,谁敢惹他?

不过不敢惹李吏,可不代表不敢惹你宁王。

你宁王带着两只老虎来这里,不仅不嫌寒酸,还有模有样的站在这里,你当我们京城没人了是不是?

群臣注视下,宁王有些尴尬,看着诸位大臣,又看了看朱厚照,然后脸上的神情一阵变化之后,最后一跺脚,朝着朱厚照拱了拱手。

“陛下,其实臣这次来是有事情求陛下的。”宁王神色悲戚。

“哦?皇叔请讲。”朱厚照也不抽抽了,直接一屁股坐直。

“陛下,臣想要向陛下借一个卫的兵马。”

宁王说道。

“此事万万不行!”还没等朱厚照答话,杨廷和就直接拒绝了。

“为什么不行?”这次是朱厚照提出的疑问。

“陛下,”杨廷和神色凛然。“祖制如此,藩王所拥兵马不可出范围,如今宁王想借用朝廷一个卫的兵马,此数早就过了祖制。”

“宁王,你拥兵如此之大,难道是想要造反吗?”

杨廷和神色激动,眼睛里毫不掩饰自己的杀机。

“我要兵咋啦?”宁王也不甘示弱。

“咋了?就是不行!”杨廷和脖子一拧。

“你说不行就不行?”宁王也挺倔!

“哎呦,老夫这暴脾气!”

说着,杨廷和一撸袖子,冲了上去……

……

…………

可以肯定,在大殿里跟文官动手肯定不是一个什么好想法……估计宁王也是动手之后才明白这个道理。

只见杨廷和一招手,顿时黑压压的人群便朝着宁王拥了过来。

这群人都是杨廷和的门生,老师都动手了,他们还矜持个屁?

除了他们,兵部的大臣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然后神色一凛,脸上呆着英勇就义的神色,也冲了上去。

宁王也不是吃素的,虽然此人喜欢舞文弄墨,但是平日里手下的功夫也没有落下,只不过宁王显然还是低估了大明朝文官们的战斗力。

……刚开始宁王还能招架几分,兵部的家伙冲上去之后,他就彻底淹没在人群之中了。

“兵部的,你们上来干嘛?”宁王都快要哭了,你说我好好的打个架,咋还有外援呢!

“干嘛?你抢我们的兵了!”听见宁王的委屈,兵部的大臣打的更起劲儿了。

……

…………

议事的大殿变成了演武场?打的还是当今升上的叔叔?

所有围观者都感觉有些头大……

李吏看着眼前的一幕,吧唧吧唧嘴,还是忍住了动手的心思。

“陛下!不能让他们再打了!”李吏一副震惊的模样朝着朱厚照说道。

“你说的对!”朱厚照急忙从龙椅上跑下来,冲着扭打在一起的大臣就是一阵扒拉。

见状,李吏也跑过去开始拉架。

朱厚照有些委屈,我堂堂一国之君,居然叫我给你们拉架?

朱厚照神色阴郁的拉开一个大臣,朱厚照从小锦衣玉食,打架这方面显然没有什么心得,要知道人正打在兴头上是拉不住的!

只见朱厚照一只手当搭在一个大臣身上,那大臣头也不回,回手一下子直接一拳头打在朱厚照的脸上!

“哎呦!痛死朕了!”朱厚照一阵痛呼,揉了揉疼的小脸,不甘心又冲了过去!

这次没有意外,朱厚照又被踹了回来。

“大爷的!还敢打朕?”朱厚照一张小脸儿气的煞白,架也不拉了,撸了撸袖子,一脸凶神恶煞的也冲了进去……

“陛下!”

“小心啊,陛下!”

人群之外,刘瑾也顾不得看热闹了,赶忙从台阶上跑了下来,冲着李吏大声嚷嚷道。

“李大人,快叫陛下出来啊!”

闻言,李吏斜了一眼刘瑾,神色破为不善。

“你要干什么?”刘瑾往后退了两步,谨慎的看着李吏。

“嘿嘿……刘公公,要救陛下出来,就要委屈了!”说完,李吏脚下一松,一脚将刘瑾踹进了人群里。

“李吏!你敢祸害杂家!啊……!陛下!不要打我!”

(本章完)

记住手机版网址: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