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三更君~(1 / 1)

再生欢 八月薇妮 4143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第60章 三更君~

  ◎乱撮鸳鸯,招摇过市◎

  杨仪听见这样的“旨意”, 还并没有觉着如何。

  可薛放的反应就很直接了。

  “什么?”薛放站了起来:“叫小玉进京伴凤驾?哈哈……这不是商纣王叫冀州侯苏护献苏妲己吗?”

  杨仪脸色大变,想也不想就也跟着起立:“旅帅!”

  狄闻也喝道:“十七。”

  薛放看看两人:“看把你们急的,我又说错话了?”

  狄闻向着他摆了摆手, 然后望着杨仪道:“杨先生,这是十七玩笑, 不必放在心上。”

  杨仪刚才情急之下脱口而出, 完全是因为担心薛放这样肆意妄言, 惹祸上身。

  话刚出口就知道自己僭越了, 毕竟这是在狄将军面前, 而且……狄将军跟薛放的关系,显然比薛放跟她的关系更加亲近,很不必她出声。

  又听狄闻这话, 似有防备自己之意,她便站起身来:“在下明白,将军若是无事吩咐, 我须去配几副药……”

  没等她说完, 狄闻笑笑:“先生自去。需要什么只管跟符琪交代。”

  杨仪垂首, 并没有看薛放一眼直接退了出来。

  走出房门,杨仪止步细想。

  她原来对于这道旨意并没什么特别之感, 甚至被狄闻说的那声“好事”迷惑, 本能地觉着不是坏事就罢了。

  谁知薛放一句话,振聋发聩。

  商纣王让冀州侯苏护献苏妲己?

  这般大逆不道的话。

  杨仪突然发现, 事情居然能够这么去想。

  在她眼里觉着不是坏事的所谓“伴驾”, 对于薛放……或者说狄闻而言, 竟是堪比商纣王召苏妲己的行为。

  当然这并非说小玉是妲己, 而只是指这行为背后的目的罢了。

  她骇然, 抬手扶了扶额。

  本朝至帧皇帝, 少年登基,也算是个刚强能为之主,早年亦身披戎装,亲自上过阵的。

  只有一件,皇帝颇为贪色,若有看入眼的,莫论男女,皆可逞一时之兴而幸之。

  至帧皇帝原本有四位皇子,大皇子最得宠爱,也是群臣们公认的最有皇帝之风的人,怎奈在一次亲临北阵的时候,被北蛮放了一记冷箭,就此崩了。

  二皇子宣王自小体弱多病,据说皇帝曾得一梦,梦见药师佛向皇帝许诺,要他让皇子皈依才能保得性命无碍,梦醒后,皇帝索性就把宣王直接送去了护国寺,叫他在寺庙安心念经修行。

  三皇子便是端王殿下,也是最得民心的一个,十分的善慧,在皇帝懒于政事之时,多是叫端王辅佐处置朝政,端王也料理的妥妥帖帖。

  四皇子年纪尚小,还在宫内,不必多说。

  杨仪在门口站了半晌,阳光照的头晕。

  亏得符琪走来,问她为何在此,杨仪才想起,便说自己要配些药,最好再弄些药丸子。

  从治好了狄将军的痼疾后,符琪看她之时,简直眼中冒光。

  他立刻连声答应:“先生要什么都有。正好那些人也在,先生若要制药,叫他们帮手,是最快的。”

  大佛堂这里,原先就有个小药局,只是药材不多,只因狄闻这几日在这里,所需所用非同小可,符琪便命人就近调了好些药材,其中不乏珍稀罕见的。

  这些日子杨仪总疲于奔命,之前制的药丸,不管能用的不能用的,大部分都吃的精光,这让她有点惴惴空虚之感。

  何况以前制药,多半还得自己亲自去采草药,毕竟有的药材价格不菲。

  如今见有“大头”在此,药又前所未有的齐全,她自然是要发奋多制一些。

  一旦忙起这些事来,她的心里就装不下别的了,顿时之间,心里盘算的只是要这个丹,那个散,竟把什么俞星臣什么杨甯,什么朝廷的旨意都扔在了九霄云外。

  她这一忙,便又忘了时候,日色正中,还只管在药局里筹谋。

  身前一个药童拉长语调念着单子:“腊梅丸二十颗,需用腊梅花末,干姜末,甘草末,枇杷叶……”

  念完了这个,又拿了一张:“如神散,用当归,肉桂,玄胡索……”

  “一粒金……”

  “守宫丸……”

  “扶衰丸……”

  七八个青衣侍从来来往往,按照他所念的抓药炼药,忙的头都不能抬。

  杨仪搓搓手,内心乐不可支。

  这些都是她想了好久的需制的药,有的是临时看见此处有异样药材,所以就算未必能用得着,也非得造一份出来,免得过了这个村儿没了这个店。

  她不住地东看看,西瞧瞧,如入了宝山的财迷。

  望着侍从们忙着给自己制药,又闻着那些药的香,只觉心头难得清净,且竟并不觉着乏累。

  直到无意中一抬头,竟见门口外薛放正站在那里,左臂抱在胸前,右手臂支在上头,手捏着自己的下颌,正笑吟吟地望着她。

  杨仪便从内走了出来:“旅帅跟将军的话说完了?”

  薛放道:“你一直都在这儿?我那早就说完了,都出去逛了半天了。”

  杨仪应了声:“旅帅有事且请自便。”

  “你还没完?”薛放忙拉住她:“还是故意躲着,不想给我说那件事。”

  “哪件事?”杨仪倒是真忘了。

  薛放眯起眼睛:“你跟俞星臣背后嚼我舌头的事。”

  杨仪没想到俞星臣有生之年竟会出现在这样的句子里。

  她看看忙碌的众人,又想想自己今日制了多少药,算来也差不多够了。

  两人出了小药局,却见天蓝如洗,泸江似玉,鹭鸟们又恢复了昔日的欢快,或彼此嬉戏,或捉鱼虾。

  跟着雨过天晴般的景色不相衬的,是杨仪忽然凝重起来的脸色。

  薛放问:“怎么,很难解释么?”

  “我跟俞大人……有一点过节,只是他目下未必知道。”杨仪终于开了口。

  其实若是说谎,也应该能够搪塞过去。

  但杨仪觉着,该让薛放知道一点内情了。

  “早看出来了。”薛十七郎不以为然,“那日你瞪着他的眼神,跟要活撕了他一般,不是瞎子都能看出来。可我想不通的是,他到底干了什么,会让你那样……”

  杨仪苦笑:“旅帅,能不能不要问这个。我不知道该怎么回答你,毕竟有些事情,不是开口就能说清楚的。”

  那是血淋淋沉重的过往,她无法宣之于口的。

  “那……”薛放顿了顿:“先前刺杀你的那几个人,总不会也是俞家所派?”

  杨仪见他竟迅速联想到这个:“我想,应该不是他们家。”

  “那到底是谁。你知道?”

  杨仪摇了摇头,而后道:“我跟俞星臣说旅帅的亲事,是……无奈之举,确实不该,请旅帅见谅。”

  “你是想,跟他套近乎呢,还是……”薛放忖度着:“编排我这件事,对你有什么好处么?”

  杨仪知道他不好瞒,不晓得竟是这样机敏:“若我说有好处,旅帅会生气么?”

  薛放却摆了摆手:“你早说便是了。只要对你有利,随便你如何吧,反正我又不会真的回京去娶什么亲。”

  这件事到这里本来点到为止了。

  不过薛放的这句话,却又让杨仪不由触动了一下。

  “旅帅说的不会,是不会回京,还是不会去娶……”

  “都不会。”他笃定地歪着头看天色。

  杨仪张了张口,很想问他难道心里就不牵挂杨甯,是埋的太深不肯告诉人,还是……有别的缘故?

  “今天跟亲事有缘。”薛放却舒眉展眼地笑了:“先是我那子虚乌有的亲事,又是狄小玉的。”

  杨仪疑惑:“狄姑娘?狄姑娘的亲事……不是说旨意……”

  薛十七郎看向她:“你可知道为什么这两天没见着狄小玉?”

  杨仪又想起他的“苏妲己”论,心里发憷:“小玉姑娘总不会……被带到京内去了吧?”

  薛放摇头否认,脸上浮现一点奇异的笑:“我今日才服了狄将军。”

  杨仪讶异:“何意?”

  薛放看着那点点的白鹭起舞,若有所思地说道:“他多半在京内有眼线,竟知道了些内幕,在俞星臣来的那日,他就把狄小玉送走了。”

  “送到哪儿了?”杨仪忙问,可又想,既然朝廷要人,送到哪里也不管用。

  薛放微笑:“你绝对想不到是哪儿。”

  杨仪确实想不到。

  狄闻,把狄小玉送到了津口,就是原先韩青驻守、现在换了隋子云的那个津口。

  从薛放口中得到这个答案,杨仪呆了:“这是为什么?”

  “先前我在狄将军跟前的话你也听说了,朝廷要狄小玉进京,绝不止是伴驾那么简单,无非是为了牵制将军罢了。”

  杨仪屏住呼吸:“那该怎么做?”

  薛放长吁了一口气,他想起方才在精舍跟狄闻的谈话。

  杨仪离开后,狄闻开门见山:“我已经把小玉送到了津口,你知道我的意思么?”

  薛放的回答跟杨仪的回答差不多:“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这有什么用。”

  狄闻道:“十七,在我所见过的后起之秀中,不论出身,人品,武功,或者其他,你都是最顶尖的那个。你可知道当初小玉为什么能够顺利跑出将军府,还一路到了你的郦阳县?”

  薛放醒悟:“哦,原来是将军故意的纵她,许是还叫人暗中护送了吧。”

  狄闻一笑:“女大不由爷,小玉的母亲早逝,我自然多溺爱了她,以她的性子,若把她圈在府内,她迟早是要疯了。”

  圈在将军府都会疯了,那去了京城,若是被圈在那高墙之内呢。

  那就不止是疯。

  薛放隐约明白了狄闻的意思:“将军想说什么?直说就是了。”

  狄闻道:“十七,我不担心你会反叛我,所以跟你说这些,我不会允许小玉去京内,你我都清楚这是朝廷的制衡之策,可是,我不惧制衡,但不能让小玉去送死,以她的性格,只要踏入皇宫,只怕活不出一年去。”

  薛放觉着他说的对。

  狄闻又道:“所以,我想出了一个保全之策。在这之前你告诉我,你心里有没有小玉……换言之,你想不想娶她。十七,这是我最后一次问你,你可想好了回答。”

  薛放知道自己的回答会叫狄闻失望,但他别无选择。

  不喜欢就是不喜欢,他不会委屈自己。

  其实这个答案早在狄闻的意料之中。

  只不过他在做最后的一次试探而已。

  “早知道如此。”狄将军把头往椅背上一靠,长长地吁了口气:“落花有意,流水无情……”

  薛放不知该怎么回答。

  狄将军闭着双眼,慢慢道:“其实你放心,在俞星臣面前我早有应答了。”

  先前,在俞星臣入内相见,还未来得及宣旨之前,符琪入内。

  “将军,津口那里来人说,小姐不肯回来。”

  狄闻皱眉:“反了她了!这成何体统!叫人知道……我将军府的名头都败坏了!”

  俞星臣自然要问发生了何事。狄闻有些许气急败坏:“家门不幸罢了,休要再说,免得竟在俞主事面前也丢了脸面。”

  符琪面露苦色:“要不要叫隋旅帅把小姐送回来了,隋旅帅的话,小姐自然是听得……”

  “啪!”是狄闻捞起一个茶盅扔在了地上,“混账东西,什么旅帅,该革了他的职,治他的罪!隋子云竟敢干出这种伤风败俗的混账事,我也是白抬举了他!真真是引狼入室!”

  俞星臣只得再问何事,这次,狄闻没有避而不答,反而露出一副无能为力的颓然老父之态。

  “女大不由爷,小玉的性子被我从小溺爱坏了,很不像是个高门大户的小姐,之前……俞主事没来之前的那些日子,她便偷偷地从将军府跑出来去了郦阳县!”他诉说苦楚一般。

  “这是为何?”俞星臣问。

  “还能为什么?还不是隋子云那个畜生!引逗了小玉!咳咳……”狄闻怒斥。

  符琪赶忙上来安抚老将军:“您的身体才稍微有点起色,杨先生说过不能如此大喜大悲的……还请以身子为要。至于……小姐跟隋旅帅,所谓儿孙自有儿孙福,既然如今木已成舟,索性……便成全了他们,小姐那性子烈,万一拗不过……怕闹出事来。”

  “这、这是什么胡话。”狄闻似在垂死挣扎:“给我住嘴!”

  俞星臣听到这里,总算明白了。他看看狄将军,轻轻地叹了口气:“将军,我看……将军有必要先听听皇上的旨意了。”

  事到如今,皇上的旨意又怎么样?

  皇帝召狄小玉进京伴驾,因为她是个没出阁的女孩儿,多半会顺手收入后宫。

  如今狄小玉已经跟人厮混到一块儿去了,损了名节甚至还有其他……皇帝还想怎样。

  妙就妙在,狄小玉跟隋子云已成事实的这件事,发生在俞星臣宣旨之前。

  这自然就排除了他们故意为之的嫌疑。

  而在听了旨意后,狄闻下跪拜倒,捶胸落泪,只说自己养而不教,玷辱门楣,辜负圣恩,简直死罪。

  俞星臣当然只能安抚。

  至于如何回去跟皇帝交代,那便是俞星臣的问题了。

  故而薛十七郎说自己“服了”狄将军。

  在快刀斩乱麻“挥泪斩马谡”这件事上,没有人比得过狄将军。

  为了留下狄小玉,他不惜自毁名声,甚至果断地给狄小玉弄了个临时女婿。

  当然,假如韩青在,那事情会更容易些。

  如今韩青不在,放眼出去,戚峰未必能靠,薛十七郎不许他靠……只有隋子云最是妥帖。

  想想是他领了津口的职位,也算是阴差阳错,合该是他。

  就在狄闻破口大骂之时,远在津口的“马谡”隋子云摸了摸自己发烫的耳朵,背负了这突如其来的无妄之灾。

  而在他面前,狄小玉鼓着腮,一脸不逊。

  狄小玉其实不是甘愿来的,当时狄将军身体大不好,韩青又才出事,她只想留在父亲身旁。

  但狄闻不由分说,叫人把她绑了塞上马车,连夜送到了津口。

  一起送到的还有一封言简意赅、外人看了未必会懂,聪明人一看便会懂的信。

  隋子云显然属于后者。

  就算之前在郦阳县,他对于这位大小姐都是敬而远之,远远地笑看着她去纠缠薛放。

  没想到有朝一日,角色互换,他居然成了要去主动“纠缠”狄小玉的人。

  不过,隋子云对于这件事,并不抵触。

  从领了津口旅帅职位的那一刻,他就清楚自己要走的路。

  而如今狄闻把狄小玉送来,对于隋子云而言,这简直像是一阵最好不过的“东风”。

  他有心,也有能耐有手腕去做好这件事。

  一步步去得到自己想得到的东西。

  杨仪听完了薛放所说,久久不能回神。

  当然,薛放只讲述了狄闻对于狄小玉的安排,而半点没提狄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