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我不是收破烂的。还有我愿意收就收。”
苏媛媛最讨厌别人和自己喊了。所以脸色也不好看。
“孙二家的,你的东西,人家的钱,人家不买还有过错了?”
“就是,就是。你的不行你赶紧的让开,我们还有东西呢。”
“关你们什么事?狗拿耗子,多管闲事。
你们就说收不收吧?”
“不收。”
“那你们就别在我们村收东西了,我一件也让你们收不成。”
苏媛媛笑了,“你?你算什么东西?好吧,既然这样我就不收了。让其他人去外面卖吧。”
苏媛媛的话音落下,这时候围着的其他人不干了。
“孙二家的,你算什么东西,赶紧的滚,再耽误我们就揍你,给脸不要脸的东西。”
“你们。”
“我们怎么了?拿着你的破东西滚。”
其他人也都起哄,苏媛媛就抱着胳膊在一边看着就这样的人还和自己放狠话?分分钟就让她惹众怒。
明白人现在就应该走了,可是这孙二家的就是一个混不吝啬的人。她听说上午不少人都换了很多的钱,她在家里翻动了半天,也就找出这一对花瓶。还想着也能换一百块钱呢。谁承想,人家根本就不要。
她都已经想好了一百块钱干啥花了,觉得都不够。还想着多要点呢。
有一个妇女抱着两个胆瓶过来了,“赶紧的滚,别耽误我?你耽误的起吗?”
说着就把胆瓶放在了桌子上“姑娘,不用搭理她,就是一个红眼病,也不撒泡尿瞅瞅自己。”
曾红菱笑着拿着胆瓶“媛媛,这是前朝前期的。虽然也是普通的东西,但是年代,花色什么的都挺好的。这一对可以给五十块钱。”
曾红菱觉得现在自己在鉴定上得心应手。这样的日子过的才充实。
苏媛媛点头“大嫂,这物件的年代也不行。
不过呢也是有一百多年了。这样吧。这一对我们能出五十,要是大嫂愿意就卖给我们,要是不愿意就拿回去吧。”
“姑娘,我的这对胆瓶这么大?就只能给五十?”
“大嫂,我们收物件不是看个头大小,主要看的是什么年代的。
你看着胆瓶下面的字,我们就看这些的。”
“行吧,我相信姑娘,卖给你们了。”
也就是他们过来收的这些瓶子罐子的给钱,拿去外面根本就没有人要。
“换五十块钱能买不少的搪瓷盆呢。”
苏媛媛听了这话,突然间就想起来自己空间里还有很多的搪瓷品,放着也是放着,等到下次出来,多带一些,这样可以换,这是两全其美的事情了。
孙二家的还在一边看着,虽然她不满意,想要欺负外地人,但是她也不是真的傻。知道大家伙都想换钱。现在绝对没有人和自己一心的。
这时候还是过来一位妇女。“姑娘,这是我家传下来的书,你看看。我们也不识字,不知道这是啥。”
曾红菱接过来,苏媛媛看着她翻开第一页后就小心翼翼的。知道这东西一定有价值。
“媛媛,这本书可以给二十。另外的一本咱们收不了,这是人家的家谱。”
苏媛媛拿起那本家谱“大嫂,这是你们家的家谱,我们不收,不过第一本可以给你二十。你自己决定。”
“家谱?”
“是啊。”
“那可是真的不能卖了,将来以后还要传家的。那本就卖给你们了。”
看热闹的看着一本书都可以卖二十,这时候又离开了好几个人,她们也回家去找了。
孙二家的看着就一本当引柴的书,居然能换成钱,而且还是二十,这下她就更加的不满意了。
第三个人拿过来的是三串铜钱,还有二十块银元,还有一些民国的纸币。
698快乐
铜钱和银元都有收购价的。可是这一卷子纸币就不好作价了。
曾红菱数了数。“媛媛,这款纸币也就是能给五块钱。”
“这位老乡。纸币我们以前也没有收过,这一卷子也就是能给你五块钱,你自己决定。”
“嗯。都卖给你们了。”
这时候上工的钟声敲响了,还有最后两个还没有交易。
他们带过来的也是书,检查了一下,也就花五块钱收了一本。
李寡妇也想去上工,不过被苏媛媛叫住了。
“大嫂,我们马上就离开了,东西太多,怕拉不回去了,有人问起,你就说我们明后天还会过来的。
而且我们会带着搪瓷品过来,大家可以跟我们换。或者买。”
“好,两个姑娘小心点。”
中午的时候两人就把上午收的都装车了。现在就是下午收的,很快就开车离开了李寡妇家里。
开车找到了村长,也是刚才那么说的。
“村长,我能找到搪瓷品。也就是字迹印错了一些,还有很多没有出错的,有搪瓷盘,有茶缸子,各种型号的搪瓷盆。”
“那可是太好了。这些东西我们想买都买不到。
两位同志不要和农村妇女一般见识,还是明白人多。”
苏媛媛笑着点头,“我明白的。村长我们就先离开了。”
两人开车往回返,“媛媛,你能搞到搪瓷品?”
“可以,你回去整理这些东西,我出去看看。”
两人到了疗养院已经去天黑了。两人卸车,曾红菱负责规整。苏媛媛开车离开了。
她想着这样也不是办法,这东西放在这里将来没准会有麻烦。
马上就有老领导要过来修养了。再出去几天,还是找车拉回首都。
再外面兜了一圈,从空间里了放出了搪瓷品。这下可是真的把车都装满了。
回到疗养院,曾红菱已经规整好了。
“媛媛,库房都快满了。”
“没事的,咱们这两天出去转一圈,回来就找车拉回去吧。”
再说也确实该消停了,这马上就是五月份了。人多嘴杂,还是小心谨慎的好。
第二天天还没有亮,两人开车离开了疗养院。
“媛媛,怎么这么多的搪瓷品?”
“咱们都换出去,或者卖出去。”
上午八点,两人到了那个村子。
这时候一般都在上工。家里也就剩下老人孩子了。
看到那辆汽车又过来了。孩子们跟在后面跑。
苏媛媛还是开车到了李寡妇家门口。不过人家关着门,应该是去上工了。
两人从车里拿出来一部分搪瓷品。
孩子们哪里见过这么漂亮的东西?花色鲜艳,特别的吸引人。
孩子们就围在一边看着。
苏媛媛掏出一把糖给孩子们分了。
其实人都是心善的,就算是小孩子也是一样,得了人家的好处了,孩子们就跑了,一些人去地里告诉大人们,一些是去和老人家们说。
等到两个姑娘把所有种类的搪瓷品都数了一遍,知道数量后。就过来好几个年纪大的。
看着花花绿绿的搪瓷盘,老人家那简直是爱不释手。
“闺女,这搪瓷盘多少钱一个?”
“大娘,四块钱一个,这搪瓷盆大的三块,中号的两块,小号的一块五。茶缸子一块五一个。”
苏媛媛也不知道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