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7 章(1 / 1)

重生年代不做贤妻 自由向上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行。七分太少了。”

  “别人卖的都是八分钱一个。再说,我们还买这么多。这一百个你得卖多长时间,多卖点,一样挣钱。”

  “七分五厘。”

  “就是七分,我真的没少给你。”

  旁边的几个挑袋子的也都停下来了。

  这卖主一看这样不行。“行七分就七分,不过最少得买一百个。”一个集也就是卖一百多条,这样一家就买一百个的少,怎么也是挣钱,这样还省心。

  胡海华也没挑,就是直接的拿了两捆子麻袋,一捆子的蛇皮袋子。

  苏媛媛给了七块钱。这下娘俩的框里,手里又都满了。

  “我说卖袋子的。我买十个,你也七分钱一个卖给我吧?”

  “不行,必须一百个。少了这个数这个价钱肯定不行,还是一毛钱一个。

  七分钱一个我就挣二厘。”

  结果几个人围在一起,他要十个,他要二十个。最后还是差了二十个,刚才讲价的那个妇女又找来一个妇女,最后七个人凑了一百个袋子。

  等到他们都走了以后,这卖主笑了,这样好啊,要不讲价也是八分钱一个。虽然知道袋子差了一分钱,不过二百个袋子,平时也买不了这么多。这样比每次出摊还多挣了呢。

  “丫头,大妈一会儿给你钱。”

  “我不着急。”

  “咱们先去找培林,东西都让他看着。”

  苏媛媛又看到了卖木盆木桶的。不过现在也买不了,手里都满了。

  在中间的位置终于找到了杨培林。

  “培林,这是我买的东西,太多了,放你这里,你看着,我再去转转。回来来拿。”

  “没事的,我推车过来的我推回去就行了。”

  “到时候再说,对了你卖出去多少了?”

  “还有十多斤就买完了。”

  “行,我早上在你家买了七斤多的棉花,我三婶说你姨兄也过来卖布了,你知道在哪里不?”

  “就在前面。嫂子你要买布?”

  “嗯,这丫头啥也没有,这也该下雪了,怎么也得做棉被的。行了,我过去找你姨兄。”

  苏媛媛这才叫了一声大伯。

  杨培林看着这小丫头,知道是得了钱了,其实准备这些是最应该的。

  “去吧,你就说我的名字就行,今天我姨兄可是带过来不少的布。我还看到染色的了。”

  苏媛媛想着自己一定不要染色的布,就是白棉布就行了,这样盖着舒服。

  “大妈,那是谷篦子吗?”

  “对,你还没有枕头,回来买一斤就够用了。”

  苏媛媛前世的时候就爱枕谷篦子的枕头,就是有钱以后,也是谷篦子的。感觉那样舒服。

  又走了几米就看到了卖布的。

  胡海华过去“老乡,你是培林姨兄不?”

  “是啊,你是?”

  “我是培林村里的嫂子,过来找你买布来了。”

  “行,一定给嫂子优惠点。”

  胡海华听了这话反而不好讲价了。

  “他姨兄,这白棉布多少钱一尺?”

  “大嫂子,这卖三毛钱,染色的三毛五一尺,卖给大嫂子就是两毛,两毛五。”

  “行,给我扯一套行礼的。都要这种白棉布。”

  “行,面子宽都是三尺的,棉被七尺长就够了,不过这宽都用五尺。就得两幅。褥子六尺,宽一幅就够了,还能扯出一尺多当被头。

  这既然不要染色的被面子,都是白棉布,那就需要四十尺。”

  “行,你就给我扯吧,剩下的布,枕头和被头都有了。”

  在他们说话的时候,苏媛媛就在一边翻看,看到一种老粗布。就是那种前世当凉席的那种纯棉的布料。

  “大伯,这个料子多少钱?”

  “这个便宜,给你们一毛钱一尺,这个也是三尺的幅面的。”

  “大妈我想做一个被罩,都是白棉布的太不禁脏了,用这个罩在外面还干净。也用这个做褥单子。”

  “也行,这样不用总拆洗被褥了。”

  四十尺布也要扯一段时间呢,娘俩接着翻。

  “大妈,你说这种染色会掉色吗?你看这是粗布的,要是不掉色,我就想用这个做棉衣,再做一身罩衣。”

  “掉色肯定是掉的。肯定是比不了纺织厂出来的布,不过泡一晚上也就不掉了,那样看着也不好看。”

  “大妈我只要结实就行。”

  “行,就要这个。一会儿问问他哪个掉色了也不难看。”

  苏媛媛看着也就是那个姜黄色的好看。

  这边其实四十尺也量完了,“大嫂子,这棉布都缩水,我给你留出来两尺的量。”

  “太谢谢大兄弟了。”真是实在人。

  这边老粗布又量出四十二尺。

  “大兄弟,这孩子想做棉衣,这染色的哪种掉色了也不难看?”

  “大嫂子,我跟你说我家染色是有秘方的,掉色都不严重,不过这小丫头就选这种姜黄色的,不过不禁脏。”

  “给我六尺姜黄色的,七尺蓝色的。”

  “这留你们一毛五一尺。”

  最后人家两样一样多给了一尺,可是真的没少给。

  “大嫂子,这两毛一尺的是八块钱,一毛一尺的说七块钱。这两种染色的泥一共给我一块九就行了,一共是十三块九。”

  “行,还少要钱了。”

  “是我老姨村的嫂子,这都不是事。”

  苏媛媛掏出十四块钱,人家找给一毛钱。

  “大兄弟,这布先放在你这里,我们娘俩去转转。回来拿。”

  “行,放心吧。我这有一块布头,给包上。”

  胡海华又谢过人家了。娘俩又空着手去赶集了。

21赶集

  娘俩继续往里面走。苏媛媛最需要的锯还没有买到。

  看到别的东西也没有看,就想着赶紧的买下锯。

  终于快到了集的另一头,才发现了卖工具的。

  “大爷,有没有那种手锯,就是那种锯树的手锯。”

  “有。”

  “对,就是这个。大爷这个多少钱?”

  “三块钱,这可是钢口的。非常的锋利,用上你就知道了。这里有木头,你自己试试。”

  苏媛媛接过手锯。在一边试了一下。感觉还行。不费劲。

  “大爷,能不能便宜点,这小丫头家里就剩下她一人了。”

  “两块八吧,我两块五进货,还是坐火车去取货的。”

  苏媛媛也没有停顿,掏出三块钱递给人家。

  同样是买东西。如果是老人家卖东西,苏媛媛一定会选择老人家的,而且也不会讲价,而且从来就不弄什么支付,都是用现金,知道他们不容易。

  看到他们,就想到奶奶总是去乡里买菜。虽然每次只卖回来几块钱。但是老人家就是这样勤俭攒的过日子。

  “还有什么需要的吗?”

  “大妈,家里还缺大缸。”

  “集头一定有卖的。问问人家给不给送,要是不给今天还买不了,咱们娘俩可是弄不回去。打了可是糟改了。”

  “嗯。”

  娘俩先看到的是卖小推车的。两人还是过去打听了。

  铁管的三十还带着一个小车斗,而且还是铁的。三十真的值了。木头的也带着小车斗,二十块钱。

  “大妈,咱们还是买铁的吧,结实。木头的坏了我也不会修。”

  “这东西轻易不会坏的,也就是车带,或者轴承坏了。

  到时候你可以去乡里找我,我家里在那里有铺子。”

  “大哥,我们两个女的,也不懂这些,你给我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