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05 章(1 / 1)

我的悠闲御史生涯 官笙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1个月前

释,不禁神色微凝的看向卫樵。

但卫樵却始终嘴角挂着淡笑,从容不迫,甚至是无动于衷。而其他人又受了卫樵的嘱托,这个时候也纷纷没有插言,一时间大堂里安静了下来。

周彦昭的神色露出威压冷漠之色,目光看向卫樵道:“卫爱卿,你出自卫家,可有什么需要向朕解释的?”

卫樵站了出来,躬身抱拳道:“启奏皇上,臣先前就说过,臣从未参与卫家的生意,所以对卫家是否有偷税漏税并不知情。如果刑部有了证据,不妨联合金陵府直接查验便是,臣绝无二话。”

众人一愣,‘未参与’这话卫樵还真说过。可众人心里还是一阵疑惑,卫家偷税漏税朝堂上几乎所有人都可以肯定,为什么卫樵就不怕刑部真的来硬的呢?难不成他还敢在这里这个时候故作高尚不成?

“皇上,臣请求皇上下旨查抄卫家,以警示天下偷税漏税的商户。”袁哲抬起头,抱拳沉声道。

他倒也聪明,如果真的将所列出的所有偷税漏税商户一齐查抄,那简直是天下大乱。只能一个一个来,而卫家,很明显的就是头一个!

周彦昭点了点头,道:“既然如此,那刑部会同金陵府一……”

“皇上且慢。”周彦昭话还没说完,卫樵忽然又大声打断道。

周彦昭目光转向卫樵,淡笑道:“卫爱卿有话要说?”

而其他人也纷纷将目光转向他,眼神各异。

颜仪冷笑:哼,果然忍不住了。

崔琛淡然从容,高深莫测。

常志神色淡漠,脸上肃然。

而叶康等人却神色带着好奇,他们也都知道这些不过是开胃菜根本无关大局,真正的大餐还在后面,不过他们还是想看看,这道开胃菜卫樵会怎么吃?

至于其他人,也都表情不同。或审视,或同情,或微笑,或冷漠,或紧张,或嘲讽。

卫樵抱拳躬身,道:“是,回禀皇上,虽然臣一向不参与卫家生意,但臣也知道卫家与众多皇商有联系。礼王府,郑家,李家,方家等等。臣是担心刑部与金陵府查办金陵商户偷税漏税的过程中会受到阻力,是以臣建议至少要让一阁老领头,否则此案必然不了了之,任凭偷税漏税的商户逍遥法外,损及朝廷颜面皇上威严!”

卫樵话音一落,众人脸色悚然一变。

袁哲身体一颤,脸色僵硬,嘴角忍不住的抽搐,似哭似笑,整张脸比哭还难看。

礼王妃跟皇后关系密切,傅沥见了都得喊姨。礼王早逝,皇室念及礼王妃不易对礼王府经商不仅睁一眼闭一眼,而且还处处关照。

郑家,皇后郑桐出自郑家,现在郑家的家主是皇后的亲侄子!

李家,现任李家家主是李元芳李阁老的哥哥,李元芳如今在内阁排名第三,是皇帝不可或缺的左膀右臂。

方家,现任方家家主是吏部尚书方仓的叔叔,方仓是傅沥的得意门生,不然也轮不到他坐上吏部尚书的显赫位置。

这四个,随便哪个都不是刑部与金陵府能够处置,即便是阁老,哪怕是傅沥处理起来都极其棘手。

卫樵话音一落,朝堂上一片寂静,即便是上面的文正皇帝周彦昭也有些张口结舌,不知道如何表态。

牛一郎脸上带着古怪笑意,忍不住的抽了抽嘴角,看向袁哲,心里忍不住的一阵同情。

叶康看向袁哲的目光也充满怜悯,得罪谁不好,偏偏去招惹卫樵。这回袁哲是倒了大霉了,即便这次卫樵放过他,刚刚卫家提及的那四家也不会轻易饶过他。

朝堂上许久没有人出声,所有人的目光都看向一脸如丧考妣的袁哲,这个时候该他说话了。

袁哲双腿打颤,嘴角哆嗦,满脸苦涩。

他在大理寺混了多年,哪里不知道这四家代表的是什么。他的仕途,从今天开始——完了。

在众人的沉默中,前排的汤延忽然站了出来,抱拳对着皇帝道“皇上,老臣认为,关于商户偷税漏税之事牵连甚广,还是由内阁先拿出个条陈来,改日再议为好。”

周彦昭神色淡然的点了点头,道:“汤阁老老成谋国所言甚是,这件事改日再议。”

“臣有本奏。”也许是明白乘胜追击,不,是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的道理,周彦昭话音一落,崔琛便站了出来。

周彦昭看向崔琛,神色二十年不变的淡淡道:“说。”

崔琛拿着折子,沉声道“启禀皇上,臣接到举报有商户在走私一些朝廷明禁的工料偷偷运往北方,臣心里警觉命人查探,最后发现这些商人都是来自金陵的卫家,而这些工料都是运往塞外交给匈奴的,臣恳请圣裁。”

周彦昭面色当即冷了三分,面无表情的对着内侍抬了抬手,那内侍立即下去,将崔琛的折子给接了上来。

皇帝打开扫了一眼,然后缓缓抬头,目光看向卫樵。

------------

第两百十七章 可以将卫家下狱彻查

一秒记住,为您提供精彩小说阅读。

第两百十七章 可以将卫家下狱彻查

第两百十七章 可以将卫家下狱彻查

皇帝的动作让崔琛暗喜,不动声色的站在那里,什么也不再说。

——他这只不过是给常志打个铺垫,给在座的一个心里准备而已,说多了反而不美。

而下面的众人一见皇帝那眼神冷厉,含怒未发的神色,纷纷屏气息声,小心翼翼。

许久,周彦昭神色冷漠的抬起头,冷冷的向下扫了一眼,随后拿起那折子对着前面的躬身而立的一个内侍摆了摆手。那内侍一见,连忙接过折子,快速跑下来,递给了坐在朝臣最前面的傅沥。

傅沥接过折子,仰着头眯着眼睛打开看了一会儿,一边合上一边淡淡道:“老臣听说离龙城不远有一处规模不小的城池,匈奴人称做哈勃泰。据龙城回报,那座城池是仿作龙城,城高墙厚,易守难攻。”说着,他便将那折子递给身边的高崎。

龙城是大齐防卫匈奴的北方要塞,依山而建,高大宏伟,多次抵挡匈奴入侵。

傅沥的话音一落,众人神色大变!匈奴乃是马上民族,每年都骚扰大齐北方,可万万没想到匈奴竟然学会建造城池了,而且就在龙城的不远处,这预示着什么?——难道匈奴打算与大齐长期对峙,而不是‘打草谷’?

聪明人紧皱眉头,一脸忧虑;而笨的却将目光看向卫樵,满脸愤懑,如果不是皇帝怒目自威,这些人说不得就要愤起弹劾了。

高崎看了一眼便递给了身边的常颂,看了眼崔琛与卫樵,点头默然道:“匈奴与我朝对峙百年,能够建城虽然意料之外但也在情理之中,并不一定是我大齐人助其建筑,但材料应该是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