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71 章(1 / 1)

我的悠闲御史生涯 官笙 2000 汉字|4 英文 字 1个月前

以也不好冒然劝她回去,可傅家一家都对他很不错,如果自己不劝劝,心里似乎又有些过意不去。

“依韵,”卫樵想了想,开口道:“你最近有见过云崖吗?”

依韵的一只纤细玉手正在拨弄着清水,闻言转头轻笑道:“见过,还要多谢卫公子这个老师,如今云崖愈发的像个男人了。”她笑容绽放,毫无拘谨,显然是发自内心的高兴。

卫樵淡淡一笑,道:“不用那么见外,你跟清宁是好友,又是云崖的姐姐,直接叫我立远好了。”

依韵也觉得两人似乎太客气,笑着颌首,但余光瞥着专注逗弄鱼儿的武清宁,眼神里忽闪过一丝俏皮:“那,立远公子,请问你是怎么将我们清宁公主给骗出来的?”

卫樵微楞,倒是没想到依韵会忽然问出这样的话来,他手摸了摸下巴,这个问题还真不好回答。

依韵俏目里笑意一闪,想来能将金陵第一才子难住,她心里颇为得意。

“我们是一起出来的。”还没等依韵得意一会儿,武清宁轻轻抬起头,看向她一本正经的说道。

依韵俏脸微僵,详恼的俏目微瞪她。

但武清宁对她却没有多少反应,说完继续低头摆弄湖里的鱼儿,嘴角浅笑愈发的明显。

卫樵看着露出一丝孩子气的依韵,忽然想起两人在云佛寺的初遇,那个时候的她,端庄典雅,理性淑筠,或许,这个时候的她才是真实,自然的。

“少爷,好了。”三人正享受着,忽然间船内响起香菱的脆喊声。

卫樵连忙坐了起来,看向正在玩水玩的不亦乐乎的两人笑道:“两位小姐,走看看我给你准备的吃的是否满意?”

实际上他根本就没想到游船还要准备吃的,这些是婉儿一大早起来做好,让香菱带上的。

两女一听,俱是起身,秀儿递过毛巾,擦了擦手,跟着卫樵走到船中。

三人围着矮桌坐下,一阵沁鼻的香味都弥漫而来。

卫樵看着桌上的几道菜,笑着介绍道:“这道叫做醉蟹,这道是风鸡,这道叫做拆烩鲢鱼头,这个汤叫做文思豆腐汤,这个凉菜叫做御果园,这个点心叫做糯米烧麦。来,尝尝是否合口味?”

竒 書 蛧 W W ω . q í s ú W à N G . c o M

这些菜,这里自然是没有的,都是卫樵根据自己的记忆,大致推出来的东西,然后交给婉儿,婉儿自己再一琢磨,便做出了大齐式的各道菜。虽然口味不同,但一样可口香韵。

依韵闻言,拿起一块糯米烧麦,轻轻一咀嚼,当即俏脸露出惊讶之色,道:“入口松软,细腻耐嚼,满口清香。”

武清宁也拿起一块,轻轻咬了一口,俏目眨了眨,道:“很好吃呢。”

卫樵又给两人盛碗汤,笑着道:“尝尝豆腐汤。”

两人又各吃了一块,才拿起汤匙,小口的抿着卫樵盛好的豆腐汤。

“鲜嫩细腻,味道鲜美,我还是第一次喝到这样味道的汤。”依韵轻轻喝了一口,抬头有些诧异的看了眼卫樵。

她没想到卫樵一个才华横溢的书生,竟然会这么享受。

卫樵淡淡一笑,这里面加了几样作料,都是大齐做菜不用的,依韵自然尝不到。

接着三人便吃风鸡,然后是鱼头,接着是御果园,最后是醉虾。

武清宁与依韵吃到最后,俱是忍不住的舔了舔嘴唇,小肚子溜圆。

本来依韵是不会多吃,一来今天心情好,二来这里的两人也不用让她刻意的过于装扮,三来,卫樵这样菜的确好吃,合她口味,她从来没吃过,让她有些忍不住。

而武清宁的心思却不好猜,总之她也吃了不少,一直白皙清冷的俏脸露出点点红晕,分外动人。

三人吃完,便又坐到船头,一边看着美轮美奂的莫愁湖风光,一边安然的享受着初秋的太阳。

“立远,”忽然间,依韵看着卫樵又开口道:“你一定听我的劝,鲁湖如果挑战你,不要轻易答应,他背后站着的人你惹不起。”

依韵还是有些担心卫樵,她多少对卫樵的脾气有些了解。鲁湖挑战卫樵,不管胜负,其实对卫樵来说,坏处远大于好处。卫樵是武清宁的未婚夫,是傅炀的老师,依韵觉得自己必须慎重的提醒他。

卫樵睁开眼,淡笑道:“哦?”

依韵俏脸微带一丝凝重,蹙着黛眉道:“你不要认为你将王元会逼走晋王没有反应就当晋王真的不敢动你,实际上,在这之前,王元会已经是穷途末路,只不过你们,甚至他自己都不知道罢了。晋王的真正实力,连父亲单独面对都会力不从心,所以,能不得罪晋王,你今后最好不要去招惹他!”

卫樵听着她嘴里极其顺畅的喊出‘父亲’,心里若有所思,面上却疑惑道“之前王元会已经穷途末路?”

依韵颌首,轻声道:“王元会之前叛离,父亲应该没有生气,但之后他独霸吏部,几乎让内阁所有人都不满,这种情况下他还不知收敛,父亲甚至都放出风声了,他还是我行我素,这不是穷途末路是什么?”

卫樵心里有些恍然的点了点头,先前他也觉察到一些,却摸不着具体脉络,如今一听才明白,倒不是他的靠山多硬,晋王不能动他。而是他恰逢其会,根本是一个无关紧要的引子。

依韵已经说的很明白了,晋王实力很强,连傅阁老都要谨慎对待,而鲁湖背后的自然就是晋王。

卫樵想了想,忽然道“那你知不知道廷议大致会是什么结果?”

依韵一愣,没想到卫樵又忽然将话题跳到廷议上,她轻轻摇头,道:“现在还不知道,不过我可以肯定,内阁不会有大动静,不过六部,一台五监九寺,肯定会有大变动。”

“能有多大?”卫樵又问了一句。他对这种风暴猜测不少,但远比不上家学渊源的依韵。

依韵黛眉微蹙,道:“具体不清楚,不过六部主事人肯定会全部换掉,御史台,金陵府,大理寺估计也是,至于其他的没被卷进来的,就难说了。”

卫樵轻轻点头,他已经得到消息,说牛一郎与林丰正已经在交接了。待大考一结束,圣旨便会下来,到时候内阁就会任命六部官员,然后吏部任命其他,一步一步的,完成这次廷议的部署。

这一系列动作下来,不知道在金陵,甚至在大齐会掀起怎样的风波?

为什么皇帝会突然间掀起如此大的波涛,难道真的像传言那样,皇帝身体不好,要清洗朝堂,为太子登基铺路?

卫樵摇了摇头,对于这种说法,卫樵根本一点不信。朝堂上的人,都是过河小卒,只要老帅还在,换几波都是一样,影响不了其他三大巨头的根本。

卫樵想着想着,又摇了摇头,这种事想多无益,还是琢磨着如何顺利通过殿试来的实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