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92 章(1 / 1)

唐赟 晋城 2000 汉字|2 英文 字 1个月前

让李宽十分好奇。

“轩辕剑乃是剑之始祖,被所有用剑之人奉为圣物不为过。”赵谦抚摸着鸣鸿刀,继续说道:“同时又有记载,说是轩辕黄帝的宝剑出炉之时,原料尚有剩余,加上火炉中高温未散,原料便自发流向火炉底部冷却自成一种形状,有别于轩辕剑的形状,故称为刀。”

李宽等人目瞪口呆的看着眼前的鸣鸿刀,他们已经猜到赵谦说的就是这把刀,按照赵谦说的这把刀若真的是鸣鸿刀,那它可以算得上所有的刀中之祖,与轩辕剑在剑中地位一样。

“根据传说,这把刀最初没有任何名字,而且其形状大小都不知道,后来在各个典籍中有关记载也是屈指可数。”赵谦沉声道,“不过根据我的推算,此刀与轩辕剑同出一炉,必定刀身图案、材质等均是一模一样,唯一的区别在于刀尖部位。”

赵谦指了指鸣鸿刀的刀尖部位,的确有别于常见剑,不过这把刀的形状倒是与陌刀有些相似,刀尖处呈弯曲状,而且宽度与厚度也不是青铜剑那样大小,以材质来说唯有同为黄铜铸造而成的轩辕剑相差无几。

“原本形成的必定是与轩辕剑一模一样的形状,只是轩辕帝拿起剑时无意间使得原本的模型稍有改变,让原本剑尖平直变得弯曲且宽度要大,形成独特的形状,这才被命为刀。”

“至于为何被称之为鸣鸿刀,乃是因为轩辕帝觉得此刀的刀意太强,怕是使用之人会受到影响,故而想要以轩辕剑毁之,同样的材质根本无法毁掉,哪怕是轩辕剑先成型也不行,最后传说此刀化为化为一只红色云雀,变成一股赤色消失在云际之中,之后不知所踪!”

“因此这把刀才有这个名字,至于是何人所取也从得知,根据我的研究刀能自行化为云雀而遁去绝无可能,唯一说得通的是这把刀并未被毁去,而是被丢弃在不知名的地方,这刀鞘自然也是后世为其铸造而成的。”

钱武得意洋洋的说道:“我说这把刀是把宝刀,现在相信了么?”

赵谦沉默不语,就算是把宝刀,不过刀身的锈迹尚未祛除干净,而且露出一部分刀背,确实看得见一半的星辰图案,这才断定此刀就是传说中的鸣鸿刀。

虽然传说不可当真,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赵谦慎重的说道:“公子,这把刀我觉得您还是别用的好!”

李宽知道他担心什么,来自于后世的他不相信什么鬼神之说,全都是无稽之谈罢了。如果真的相信这个世界有命运,那么他的命运早在六岁时就已经终结,活到现在那是不可能了。

“公子,赵谦说得不错!”王槐也是赞同赵谦的提议,李宽却不以为然的拿起鸣鸿刀,微笑的说道:“王老、赵师傅,您们二人不必担心,兵器并无任何罪过,真正犯罪的是用的人。如果此刀真的有那么邪乎,徐师傅又怎么会送给我?”

钱武深以为然的点点头,老徐是什么人他是最清楚地,身为铁匠的他自然不会不相信兵器会有正邪之分。既然是难得的宝刀,徐铁匠轻易地将他送给李宽,自然是看得出他习武,而且继承了钱武的武功。

当初钱武被人陷害追杀,一方面是疏忽大意,还有一方面是他没有一把真正的宝刀在手,以致于处处被限制。身为好友的徐铁匠,自然记在心里,这才想尽办法好不容易寻来一件旷世宝刀,之所以一直没有给钱武是因为他用不到了。

正好李宽给了他武器制作图纸,投桃报李的徐铁匠自然不愿意白受人情,便将放置许久的鸣鸿刀送给李宽。如果他识货那便证明没有送错人,要是不识货那便是看错了人,送出去的东西徐铁匠不可能要回来,如何处置由李宽自行定夺,他不过是做个顺水人情,而且也相信老友钱武的眼光绝对能发现这把刀的不平凡之处。

钱武传授李宽武艺后,一直想要送他一把趁手的兵器,正好好友徐铁匠送了这把鸣鸿刀,钱武自然十分感激。有了这把刀加上自己所传授的武艺,李宽遇到任何高手都能有自保的能力,这才真正的放心让他独自闯荡。

李宽单手握着鸣鸿刀,试着挥舞了两下,的确是比较顺手,用起来也不觉得很重,更不会感觉很轻。至于刀身上面的锈迹,李宽倒是没在意太多,总之这把刀今后便是他的佩刀。

:。:m.x

全本

------------

第九十五章 鬼幽

李宽治好长孙皇后的赏赐,李世民派使者护送过来,除了一些钱财外,多是上等的布匹、绸缎。对此李宽欣然接受,又给了使者一些赏钱好让他回去复命,使者得到赏钱美滋滋的离开江陵。

如今的李宽已经不在乎皇上的赏赐,天下楼与飘香油坊两处产业的每月盈利已经达到千金,短短三个月便赚得万两金锭。现在的他不必为钱发愁,而他也开始进行谋划最后一步。

奴隶市场每年的寒冬腊月之时便会迎来淡季,原本的市场价格会出现大幅度的降低,也使得李宽再一次大手笔的购买大量奴隶,全都是十岁到十二岁左右的少年、少女。

此事,李宽亦是秘密进行,就连王槐、赵谦两人都隐瞒着没有说,唯有钱武一人知道。因为购买奴隶的事情李宽全权交托于钱武处理,钱武又暗中花钱找人代为购买。

如果一人购买成百上千的奴隶,势必会引起官府注意,为此钱武兜了一大圈子,找了十几二十人每人分批次购买。事成之后,钱武给了他们应得的钱,那些人自然守口如瓶。

钱武对江陵的地形十分熟悉,哪里比较隐蔽,哪里有足够的地方安置这些奴隶都比较清楚。这些买来的奴隶被安置在一处十分隐蔽的地方,位于卸甲山的西北侧一处山洞中。

由于江陵在乱世属于兵家必争之地,城中的山峰、丘陵等地方都有洞穴,就是为了以防万一城破时城中妇孺老幼有个藏身之所。在卸甲山的西北侧的角落处便有这样的洞穴,洞穴被茂密的树木遮挡住,加上大唐帝国建国以来国内并无战事,这里的洞穴渐渐地荒废,甚至被人遗忘。

于是,这里便成为一千名奴隶的容身之所。

李宽曾与钱武两人秘密勘察过这里的四周环境,除了茂密的树林外形成天然的屏障外,还有一些毒蛇猛兽出没,一般情况下是不会有人前来,寻常百姓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