们俩还是义无反顾的跟了上去,陪在母亲身边。
武珝有些意外的看着孩子像是受惊的兔子似的,可他们眼中的坚定不移让身为母亲的武珝十分感动,自己吃了那么多苦生下两个儿子,至少这一刻她觉得所有的罪都值得。
“你们俩去爹那里,娘亲有事……”
李熹、李暾一人站着一边,小手抓着武珝的衣裳,显得十分害怕的他们依旧坚定地摇摇头不同意,武珝见状也无奈的让两个孩子跟着自己,走到棺椁旁边探头认真的观察许久,所有生前陪葬的饰品乃至玉枕等物均有散乱的痕迹,也不知是刚才起棺时弄乱,还是之前就已经乱了;另外,武珝又去看了墓坑中的陪葬品同样丰富齐全。
武珝暗暗猜测此墓被盗了,而盗墓之人目的不是觊觎金银财宝等陪葬品,也就是说迁葬后不久就被人悄悄挖开过盗走尸骨,随后又悄无声息的重新填埋封土,眉头紧锁寻思道:“到底是什么人要盗取骸骨?”
同时,武珝又看了一眼正在被施救的李世民,她明白对方也不知道其中隐情。因为从未听说过太宗皇帝出宫独自前往禁苑,是不是担心被人知晓,还是其它原因不得而知,总之这件事透露着太多古怪。
性命岌岌可危的李世民因承受不住打击,以致于旧病复发,李宽从他脸色及动作就判断出潜藏在李世民体内的旧病爆发的节奏,经过把脉更加断定自己的猜测。
此时李世民的意识已经开始模糊,嘴里呢喃自语:“为何会是空棺?”
李宽闻言心里一动,抬头看了一眼心知有可能是自己误会了,收敛心神从怀中取出针套。自从钱武惨死在自己面前,李宽后悔不已,也因此金针随身携带从不离身。
第一针刺入太冲穴,以治其抽搐之症状;第二针再刺关元穴,疏通其淤堵的气血;第三针同时刺入气海俞、肩井穴;第四针刺入太渊穴;第五针刺入三阴交穴。
随着五针刺入,李世民意识渐渐清醒,呼吸稍稍平顺了许多,当他看见为自己施针的李宽,情绪波动,老泪纵横。李宽厉声道:“不想死的话,就放松下来。”
李世民乖乖听话照做,其他人见皇上病情已有好转,担心少了不少,又见到大唐皇帝的李世民就像是孩子似的听话照做,心情有些复杂,神色有些尴尬的悄悄地回避。
虽然五针暂时稳住病情,不过要想根治那是差之毫厘谬以千里,而且后面的三个穴位十分关键,容不得任何差池,稍有不慎就真的一命呜呼。既然李宽出手施救,就得负责到底。
如果李世民在中间死了,那他同样背负弑君的罪名,这也是为何在大多名医不愿入仕的原因,地位低下也就罢了,要是某位皇帝或是王妃等病故,他们就得背下罪名。
李世民猝不及防的倒下,其中枢神经已经受到创伤,李宽再次下针穴位便是风池穴,以此刺激中枢神经;再之后便是人迎穴,清除体内气滞血瘀,使其神清气爽,最后一针便是膻中穴,这也是最为关键的一针,对应的症状正是胸口疼痛、心悸、呼吸困难等。
李宽最后一针比以往都要下得深一点,当他收针以后,李世民已经能站起来。虽然脸色还是有些苍白,不过至少没有性命之忧,第一件事就是解释,空棺与自己无关。
“老公,真的不是皇上做的!”武珝适时接话,她将自己的发现一五一十的说了。李宽看了一眼无助的李世民,他已经相信这事与他无关,随即淡淡地说:“活着,比死更痛苦!”
李世民不明所以,武珝亦是满脸疑惑,其他人更加不懂李宽的话中意思了。突然间,李世民似乎明白了李宽意思,让他痛苦悔恨之中确实比死了更难受。
全本
------------
第七百八十章 难道会是他?
迁葬之事因诸多外在原因不得不取消,就算下敕命知晓者严守秘密,随后将空棺迁葬也不过是徒增笑话,这个世界上哪有什么不透风的墙,与其如此倒不如原封不动,哪怕是衣冠冢也是一种怀念。
李宽虽不懂墓葬风水,也看得出这里是一处好的墓穴,又无人打扰的清静也让李宽觉得这里适合生母,迁葬之事也就不了了之了。文武百官看见李世民等人下山还以为要跪迎文惠皇后棺椁,殊不知根本没看到棺椁,众人百思不得其解。
李世民下令回返,李宽也进入马车中,武珝便将自己的疑惑说出:“老公,你说会是谁盗走母亲的遗骨?”
李宽亦是沉思不语,他也想不通有谁会盗走生母遗骨,而且还知道迁葬于此,这事除了当日几人外几乎无人知晓。即便是参与其中也不可能知道这里就是杨婕抒的墓,哪怕是墓志铭也仅仅是姓氏,墓志铭也说的不多,除非是有人知道墓主人的身份,要不然谁会盗走遗骨,还是悄无声息的完成?
“难道是……”李宽寻思良久,心中已有猜测,武珝追问道:“是不是想到什么?”
李宽犹豫片刻,沉声道:“兴许是外公,也有可能是外公养子!”
武珝初时也是如此认为,仔细考虑又觉得不可能,道:“要真是外公他们做的,可是他们又如何知道这里?除非是他们是神仙差不多,要不然谁会知道?”
“有可能事后被他们知道了!”
李宽坚信自己的猜测,除了父母外还有谁会注意自己女儿安葬之地,而他从出生至今都不曾见过自己的外公,就连长得什么模样都不清楚,不过从杨师道年龄来看如今也不过六十余岁,与王槐等人年纪相仿。
“那他们又如何知道的?”武珝不相信的同时又有些相信,总之里面太多难以解释的问题。忽然,两人不约而同的对视一眼,异口同声道:“难道会是他?”
李宽、武珝两人又相视一笑,这事透露着诡异,所以他们必须得先回府问过王槐、赵谦两人才能断定自己的猜测是否正确。于是,李宽马不停蹄的往回赶,也不管李世民如何作想,总之想到就去做这才是李宽一直贯彻的原则。
半个时辰,李宽独自一人急匆匆的赶了回来,王槐等人十分意外,又看了看只有李宽一个人,更加诧异了。不等他们开口,李宽抢先一步道:“王老,您们两位有没有见过我的外祖父杨恭道?”
王槐、赵谦两人同时摇头,李宽又问:“那您老知道那位与吴公公是何时认识的吗?”
“你怀疑吴公公是你外祖父?”王槐、赵谦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