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08 章(1 / 1)

唐赟 晋城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1个月前

已,眼中都快喷出火来,这让李世民目光一冷,李泰瞬间老实了。

李宽恭声回道:“意思是差不多,不过本质上是有区别的!”

“那你说来听听!”顿时,李世民倒是来了兴致,其他人也竖起耳朵听着。

李宽回道:“假话说白点就是违心的话,要是陛下有命就算不愿意也得愿意;真话不愿意是真实的想法,放着荣华富贵不享,为什么要去贫瘠寒冷的漠北受罪,那不是找罪受?”

“再说了薛延陀部是什么地方,两军交锋谁也无法保证一定能活下来,这份功绩说白点我真的不想要。现在的我已经足够了,不需要再建立更多功勋,还不如多留点时间陪着妻子儿子呢!”

“陛下,臣说的句句属实,还请陛下恕罪啊!”说完心里想法以后,李宽还不忘告罪。

众人闻声哭笑不得,更多的是鄙夷与嘲笑!

李泰刚才愤怒的心情瞬间舒展开来,他笑得很得意,其他人嘲讽的看着李宽。

男儿志在四方,岂能因女子、家庭而牵绊,耽误自己的前程。

说白点就是鸿鹄之志,在场的那个人会赞同李宽的想法,除了知道他想法的那几人外,其他人无一例外认为李宽没有志气,一个没有志气的男人还算男人吗?

自始至终李世民都没说过一个字,目不转睛的打量着李宽,猛地回想起程咬金转述的话,李世民眼中露出一丝赞许之色,脸上有些感慨。当权力、财富都有了,最想要的是其乐融融的家,李世民知道自己回不去了,可他不明白李宽才二十多岁正值热血沸腾的年纪,这个年纪的男人不都是追逐自己的梦想而奋斗吗?李世民着实想不通为何李宽会思考他这个年纪想的事情,可以说他更多的精力还是放在国事上。

此时此刻,李宽脑中突然浮现出一段话:“清风十里花香,碧水烟波浩渺。看尽人间繁华,三千浮生若水。半生仗剑天涯,归田携酒伴花。觅得良人相顾,共度夕阳西下。”

若非被逼无奈,他也不会入仕为官,更不会起起伏伏直至今天这个位置,对于官场之道李宽不懂,或者说他只做自己分内之事,至于官场上的门门道道他不在乎。

因为他早已不是原来的那个李宽,追求的理想也不是顺应潮流。正是上辈子经历过人世间的浮浮沉沉,权力、财富等皆可抛之,唯有在乎的人在身边足矣,所以他不愿意参与任何斗争之中,不是他怕而是觉得没必要,自己的追求与他们都不同本就没有冲突,何必浪费时间在无谓的斗争之中?

全本

------------

第六百三十二章 争帅旗

突然,李世民厉声道:“李赟听诏!”

李宽连忙躬身回道:“臣在!”

“朕敕命你为国效忠,此次挥师北上你身为皇子,又是镇国大将军责无旁贷!”李世民以不容拒绝的口吻,命令李宽参与此次对外战争之事,有些事情不逼逼他真的不行。

“臣遵命!”李宽无奈的答应下来,心想:“怎么与想的不一样?”

在李宽想来,他都把话说得很清楚了,不愿意就是不愿意,怎么转眼间就变了卦。说李世民没听进去,李宽不相信,要不然李世民怎么会直接下诏而不是询问之语?

“正如懋功所言,此时并非出兵良机,故朕决定明年正月挥师北上。”李世民没理会李宽的疑惑不解,接着说:“距离明年正月前后还有三个月时间,接下来的时间就是你们展现自己本事的时候。”

李宽、李恪等人均是抬头疑惑的看着李世民,“朕知道你们都是好儿郎,然此次事关重要,绝非儿戏。你们有效忠朝廷之心,朕深感欣慰;但,效忠之心也要看你们的能力。”

李世民语重心长的说,“既然你们都想立下功绩,那朕给你们这次机会,所有皇子每人统领千人,三个月后进行一场正式的比试,谁能夺得帅旗便是讨伐薛延陀部将帅。”

“陛下,这是?”李宽诧异的望着李世民。

李世民解释道:“简而言之,就是你们八人每人统领千人,不论你们用什么方法,三个月后朕要看到一支纪律严明、无所畏惧的千人军队,希望你们不要让朕失望。”

“若千人军队纪律不严明,直接剥夺参战机会;当然要是现在退出也没事,同样剥夺参战机会。现在给你们三个呼吸时间考虑,要是三个月后朕没看到的话,你们作为将领担负责任,必会受罚。”

李宽连忙追问:“敢问陛下,这千人军队是从各府军自行挑选,还是由兵部调拨?”

“兵部调拨,还有其它问题吗?”李世民望着李宽,就他的问题最多,不过李世民很喜欢,问题越多证明他越上心了。

“有!”李宽连忙点头,又问:“陛下,可不可以带上副将帮忙一起?”

“可以!”李世民看了一眼李宽,又看着其他人,道:“朕允许你们带人协助自己训练,不过要记住与你们一起的人同样签下军令状,要是在三个月后考察结果让朕不满意,那么他原有的职位一律削去贬为下等士兵,而你们自己同样受惩罚。”

朝中文武百官面面相觑,低头沉思,就连李勣、房玄龄、程咬金等人都觉得有些棘手。其实,他们虽然提议这个方法刺激李宽的争强好胜之心,不过李世民说的与他们商议的有些不同,或者说出入极大。

简单来说,帮忙可以,同样担负责任!比方说,某个军中将领协助李宽,帮忙一起训练,要是李宽在抢夺帅旗时输了,或是表现不佳的话,原本的将领职位就会被削,贬为普通的士兵。

试问有几人敢用自己前途去赌无法确定的事情?立下赫赫战功才有今时今日的地位,谁也不会贸然答应帮忙,与自己前程相比有些东西是可以忽略的,李世民的做法很无情,却又是最简单直接的,因为他希望自己的儿子们担负起这个责任,而不是借助他人之手。

“陛下,臣退出!”纪王李慎与李治同年出生,而他母亲则是韦贵妃,虽说母亲是四大妃嫔之一,可他在朝中并无任何支持的大臣,故而毫不犹豫的选择退出。

蒋王李恽、越王李贞、蜀王李愔三人也相继退出争斗,至于赵王李福、曹王李明因年纪尚幼直接淘汰出局,真正留下参与抢帅旗的只有吴王李恪、魏王李泰、晋王李治,他们三人坚定不移的目光让李世民甚是欣慰。

“陛下,臣也退出!”李宽见有人抢了先,心中暗自后悔,而且李世民都同意了他们四人请求,准许他们退出此次抢帅旗的比试,心想着自己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