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82 章(1 / 1)

唐赟 晋城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1个月前

为爆发点,以致于李宽深陷其中无法抽身而退。若是好的结果是那些人被否决,李宽自然没什么事,最坏的结果是李宽被牵连在内。

“放心,不会有事的!”李宽信誓旦旦的保证,众人均是诧异地看着李宽等待他的回答,除非是有极其特殊的原因,要不然根本无法说通,再说了他们几人要入官籍,这身份背景不清楚如何同意入籍?

王槐等三人见李宽丝毫不紧张,真不知说他胆大包天,还是无知无畏的好,总之这事要是不解决就像是点燃的炸药随时都有可能爆炸,杀伤力十足,绝对不是李宽能承担得起这份责任。

三人忧心忡忡,武珝急得如同热锅上蚂蚁,反倒是李宽这个正主像是没事人似的,怡然自得吃着饭,仿佛做这些事的人与他无关。但是,李宽也低着头沉思应对之策。

事情已经做了,话已经说出口,要是这个时候反悔伤害的可不仅仅是一人,连带着女囚的利益也会受损。因此,李宽决定寸步不让,与其被人弹劾,倒不如直接去找李世民向他当面说清楚,这样也不至于被动。

于是,李宽趁着夜晚还未降临之前急匆匆的骑马奔赴皇宫。

守城的门卫远远地看见李宽行色匆匆赶来,也不用等他开口,直接开门放他入城。进入皇城以后,李宽又迅速的前往太极殿,他知道这事早一天晚一天结果就会大大的不同。

“皇上,殿下来了,是否宣他入内?”吴公公已经麻木了,李宽每次前来都是棘手问题,这次李宽又突然前来,肯定是有事,要不然他不会轻易入宫面圣。

李世民见外面天色已暗,又见吴公公脸上露出哭笑不得的表情,李世民自然猜到来人是谁,除了李宽又有何人会在这个时辰入宫?若是没有事的情况下,李宽绝对不会踏进皇宫半步,而且皇宫也不是他王府,想进就进,想出就出。

“这次又是什么事要与我说?”李世民笑眯眯的看着站在面前的李宽,对他的行事风格了然于胸的李世民,开门见山的询问李宽入宫的原因,心里一阵感慨:“这小子又来了看样子这事不见得是好的”

“难道入宫非得有事吗?”李宽一本正经的说道,“我就是想念父皇了,这才进宫来!”

对于李宽得称呼,李世民还是忍不住暗自窃喜,在他看来任何事情都没有李宽对自己的承认重要,直奔主题的说道:“真的没什么事?给你一次机会,要是不愿意说出来,那就当成没有!不过我与你提前说一声,过了这个村就没有整个店了。”

李宽见李世民如此直白,干脆也不再隐瞒将自己招募罪犯当差事。李世民斜看着李宽,他就猜到李宽肯定有事,要不然也不会对自己如此尊敬。但是,听到李宽的话后让让李世民吓了一跳,他的反应与王槐等人如出一辙:“你说什么?”

全本

------------

第两百九十三章 大唐律疏

“你可知此行为乃是违背大唐律令?”李世民心理素质非常人能及,低沉着声音,皱着眉头盯着李宽,“开始不知道,后来王老他们与我说了才知道,我这不是前来认错了吗?”

李宽讨好的模样,让李世民满腔怒火无处发泄,何曾看过李宽如此模样?或许王老他们见过,李世民却不曾见过。看着眼前的次子,李世民真不知拿他是好。

仅仅是让他去做个大理寺狱丞,这才几天工夫就折腾的够呛,主要还是他这个皇帝忙着擦屁股。这边刚刚放权,又再次惹出天大的事来,李世民实在无可奈何了。

“宽儿,你能不能消停会?”李世民揉揉眉头,有气无力的说道:“你这样折腾,怕是不惹出天大的祸事就不消停了?”

“怎么会!”李宽连忙摇头,斩钉截铁的回答:“臣可是安分守己的好臣子,怎会有如此想法?再说了,臣是真的不知道有此规定,大唐律法哪有看到有此一条?”

李世民哭笑不得说道:“这么说大唐律法必须清清楚楚的记录才行?”

“当然!”李宽掷地有声地回道,“律法严明乃是一国稳定发展的有力武器,亦是捍卫各级权利的工具。若想人人奉公守法,安分守己,恪守本分不做违法之事,理应让全国上下人人皆知大唐律法各个条款与注释。”

“百姓知法、懂法才能守法,不知又不懂如何守法?那大唐律法岂不是成为摆设要之何用?既然不是摆设,我以为当以编撰成书,让其流传民间,就算是各郡县乃至穷乡僻壤都能遍及才是上上之策。”

吴公公感叹一声:“此事谈何容易?”

“说容易也容易,说难也难!”李世民顿时来了兴趣,李宽见状暗喜:“有戏!”

他知道自己不会受到责罚了,说白点他之所以侃侃而谈不过是转移李世民注意力,避免自己受罚。接着李宽又说道:“我大唐沿袭前朝科举考试选拔人才,再前人的基础上开拓出新,不拘一格降人才,每年破格升迁官员比比皆是,均是皇上治国有方。”

李世民听闻此话,有些沾沾自喜,脸上付出一丝笑容,眼里满是自豪。

“皇上治国有方,任人唯贤,何不在科举考试中添加法科呢?若是天下读书人皆知法,那私塾、学院等先生自然也得教授,如此一来岂不是人人皆知法?”

李宽故意停顿片刻,仔细的观察着李世民的一举一动,很快便确认自己这次不会受罚。顿时,洋洋得意的说了一些不同的方法,比如最普遍的方式便是编撰成书,由大理寺、刑部、六部尚书等主持,切合实际情况编写一部完整的法律书籍。

科举考试中的科目便以此书中所述出题,不论什么年龄阶段的人都知道了律法,自然明白律法的重要性。李宽提出来的建议倒是让李世民陷入沉思,从大唐王朝建立之初到现在,高祖皇帝李渊攻占隋朝都城长安后,便废除隋朝律法,与民约法十二条。

武德元年开始陆陆续续的颁布新的律法,史称“武德新律”,本质上还是沿袭前隋的律法。直到当今太宗皇帝,贞观十一年修定出律十二卷,五百条;令三十卷,一千五百九十条,最后又从武德新律中留下七百条编入格十八卷;又定式二十卷,三十三篇。

可以说,直到现在大唐律法才有了自己的本色。但是,今天李宽提出的建议倒是让李世民耳目一新。虽说大唐律法已经颁布数年,远不及李宽所说的人人皆知地步。

“此法可行?”

李世民不确定的追问,他心里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