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72 章(1 / 1)

洪荒之孔宣传 不死鸟卡恩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伯爵爵位的部落首领,统领改组后的方国可以占据最大为方圆一千五百里的领地。

目前人族的所有部落中,爵位最高的部落首领便是夏启自己

而人族共主之名,也被夏启更改为了王、由夏启自领、统领所有的诸侯方国

另外,所有在管理人族过程中做出贡献的官员们,也被夏启按照功绩等级给予了最大方圆五百里的采邑

所有的方国、采邑都必须按照夏禹制定下来的纳贡制度来向人族之王进行纳贡。

纳贡之外,所有的方国、采邑都可以拥有自己的军队,但必须要响应人族之王的号召来为人族进行征战。

而方国、采邑内的管理权力,都被夏启放权下去、由各自的首领全权掌握

312 人族发展为奇异之道读者更

在分封方国的时候,夏启也注意到:同为黄帝轩辕后裔的部落们,各自之间的部落文明差异很小,几乎都是严格按照祖先轩辕传承下来的文明来行事的。

而其他部落们,就和黄帝后裔部落们的文明差异较大了。

所以,夏启便将十几个黄帝后裔部落迁移到了夏族周边,将他们的方国封在了夏族附近。

而其他部落形成的方国,则被夏启按照其文明与夏族文明之间的差异程度,渐次分封。

文明差异程度越高的方国,便被夏启分封的距离夏族越远。

夏启在考虑解决人族问题的时候,也充分考虑了人族的文明传承问题。

有鉴于大洪水之灾后的人族分布情况以及各个部落间的文明差异,夏启感觉到:如果还是按照人族以前的传统来进行共主禅让的话,人族非常有可能因为历任共主带来的不同文明而陷入混乱

因为大水之灾过后,人族因为修炼体系的再次被打断、平均的寿命又降低到了百岁以下、甚至只有几十岁。

一旦每隔几十年甚至是几年的时间,人族就因为共主变更而施行不同文明的话,那么人族最终的结果就只有自身崩溃

思来想去,夏启只能想到爵位继承的办法来解决文明传承的问题。

毕竟现在人族的各个方国之主们,不是文武双全、凭借自身功绩担任领袖的,就是德高望重、被族人们推举成领袖的。

这些方国之主们的共同特点就是自身的文明素养都非常高、足以令族人们信服。

而这些方国之主们的自身文明一旦整理成册,也只会最大可能性地被他们的后人所传承下去。

所以夏启决定。将人族中进行了数千年的共主禅让制改变成爵位继承制

各个方国之主在不出特殊情况之下,由直系后人继承下去、不再进行禅让

而爵位继承制一出。各个方国、采地便成为了各个贵族、官员们的私有领地。

夏启,也因为创造出了分封方国、采地以及爵位继承制。而被那些众多的方国之主、采地之主们拥戴、顺理成章地被奉为了人族之王。

同时,夏启还规定:所有的部落族人,全部都转化为各个方国、采地中的平民。

平民们也可以通过为方国、采地做出贡献而被各自之主封爵授地。如果该平民做出的贡献极大、甚至对整个人族都有极大的贡献时,则会由人族之王亲自将其分封为方国之主、裂土封侯

人族于是便在各个方国、采地之主们以及众多平民们的奋力发展、传承文明之下,大力开拓领地、交易往来频繁、声势蒸蒸日上,从此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

由于人族地域广阔、而人数不多,所以各个方国之间的间隔也是比较遥远。而那些采地、则是由各个国主对属下的官员们封赏之地,在方国之内。

广阔的地理空间使得各个方国都有了足够大的发展空间。

方国之间的往来便通过道路来进行连接。

人族可以说是彻底的在九州区域内部稳定了下来。

而就在人族都不知道的情况下,有不少人阐截三教修士、以及一些洪荒散修也通过了天庭以及护荒灵府的准许。开始再次在人族之中走动、传播开各自的道义、道术来。

这些修士们所修的道义基本上都是对人族有益或者甚至是以人族为基础的,所以会被天庭以及护荒灵府准许在人族之中走动传教。

人族自身并不知道的是,夏禹当时鼎定九州的时候,天空之中出现的九条巨龙,便是被孔宣派出来呼应人族的九位龙子

九位龙子通过自己的龙息将九鼎重新熔炼之后,再各自用精血幻化出一条巨龙虚影印入了九鼎之中,再通过九鼎的分布位置构建成了一座九龙大阵、将人族的九州之地笼罩了起来。

也就是说,护荒灵府中的修士可以通过九州结界自由进出人族的九州领地。护荒灵府也可以随时将笼罩着人族领地的九龙大阵撤去

当然,为了不干扰人族的自身发展。进出九州结界、也就是九龙大阵是要经过护荒灵府的准许。

同时,作为整个洪荒世界主宰的天庭,自然也自动拥有了可以自由进出九州结界的权力。

还有人族圣地火云洞,也是自动拥有自由进出九州结界的权力。

行走于九州之中的修士们。不仅将自己的道义尽量传授给了人族之中适合的人选,而且还在人族之中挑选资质出众、属性相符的人收作徒弟,甚至还为人族留下了一些修行之法

修士们在各行其是的同时。也自然在人族之中留下了各种神仙修士的传说、带动了人族追求修行的热潮

虽然现在的人族,绝大部分族人由于体质限制而无法修行、但还是有不少资质出众的族人被各路神仙修士们看上带走。

而且。人族虽然可以修炼有成的人数稀少,但还是可以使用一些道术、法术来运用到开拓、争斗之中。

再加上夏启将自己父亲夏禹在治水过程使用的先天八卦定天气、后天八卦定地脉的方法整理出来。在人族之中推广以后,整个人族中的向道修道之心蔚然成风。

当然,这也导致了各个方国之间的文明差异越来越大同时,各个方国发展文明所需的物资也越来越多。

而由于文明差异的越来越大,方国之间的矛盾却也越来越大了。

实施了方国分封制以及爵位继承制的九年之后,夏启因病去世。

夏族整合而来而成的夏国之主由其子太康继任。

但是太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