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 我的意思是你最适合当皇帝了
第二天,李红玉就带着舞马,李靖,还有关中军的原班人马向着李轨的大凉进发了。
这一次舞马能和李红玉顺利地出征大凉,李世民起了很大作用。
因为最开始李渊是坚决反对的。
李渊认为李轨兵强马壮,据守险要,南连吐谷浑,北连东突厥,就算大唐全力以赴攻打都未必能顺利攻克,何况现在还要同时对付四个敌人。
李世民却表示,如果只是十五天的话,自己在东都可以顶得住。倘使姐姐真的可以灭掉李轨,对北面的刘武周也是个重大震慑。
对此,李建成丝毫不甘示弱,表示如果李世民顶得住李密,窦建德这边他也可以顶得住。
其实,两个人都是等着要看李红玉笑话的。
对于李建成而言,原本很想拉拢李红玉,但李红玉最近连打胜仗,风头很盛,他这个做长兄的和对方说话底气都有些不够。如果李红玉能吃一次败仗,李建成就有了一个很好的机会在李渊面前为李红玉和舞马说好话,也就可以拉进两个人的关系,共同对付李世民和李智云。
对于李世民而言,根本不相信李红玉可以在半个月内干掉李轨,半个月的时间,走到武威城都有些费劲儿。此外,李世民还掌握着一个旁人都不晓得的消息堂堂大凉皇帝李轨,近日很有可能拜入了大凉塔内,成了一位三阶觉醒徒。
不好说李轨有没有掌握禁咒觉术,但李世民估摸着八成得有,要不然也对不起他大凉皇帝的身份。
而对于这场战役来说,如果李红玉打输了,大唐的处境肯定会更糟糕,但李世民有信心自己可以处理这样被动的场面,于危难之中力挽狂澜。
如果李红玉在十五天内没打下来,那按照在李渊面前做好的约定,舞马必须无条件到东都战场报到,无条件执行李世民的指令。君子一言,驷马难追。
就算李红玉真的在十五天内打赢了,那么西边的战事结束,更应当全力以赴来支援东都的战事。
怎么算都不亏。
当然,第三种可能性微乎其微,基本上都不能作为一种可能性。
在前往大凉之前,舞马在长安城里找到了一个名叫安兴贵的朝臣,要他跟着自己一起讨伐李轨。
两个人聊了一个晚上,一拍即合。
安兴贵甚至觉得世界上怎么会有这样一个人,比安兴贵自己还了解安兴贵自己呢?这个人怎么能知道安兴贵老早就想去搞李轨呢?这个人怎么就知道安兴贵一定能搞得掉李轨呢?这个人简直就是安兴贵肚子里的蛔虫。
舞马当然知道。在正经的历史上,李轨的大凉就是被安兴贵干掉的,而且不费大唐一兵一卒。
因为安兴贵的家族世居凉州,几代人都很有声望,本地的汉人和夷人对安家人心存敬畏。
特别是安兴贵的弟弟安修仁,深受李轨信任,安家子弟在凉朝身居要职者得有十余人。历史上的安兴贵主动和李渊请缨,然后去游说李轨,最后事情没说成。
那时的安兴贵觉得就这么回去见李渊也挺没面子的,干脆就兵变干掉了李轨。
舞马打算让历史重演一次。
倒不是因为他人懒,也不是因为他没有创意,想不到别的办法来搞掉李轨。
而是因为李红玉当皇帝的道路很漫长、很艰难,能省些手脚的地方绝不应该多出一丝力气,舞马要养精蓄锐。
李红玉的大军出了长安城三十里地以后,就转朝北方前行,向着刘武周的马邑进发了。
这也是舞马的意思。
李靖当场懵逼了。
舞马告诉李靖:“李轨那里好说,我一个人办了,你去打刘武周罢,打输了没关系,因为李轨死定了。打赢了就是一炮双响。对了,刘武周这会儿不太老实,有可能先打过来。”
李靖两眼大瞪看向李红玉。
李红玉说:“我完全同意,另外补充一点,我要跟舞马一起去打李轨,咱家大军你自己一个带罢。”
“哦”
没等李渊从突如其来的变故中反应过来,继而提出反对的理由,舞马和李红玉就一溜烟儿跑了。
李靖追了老半天都没有追上。
说说李靖这个人。虽然李靖在政治眼光方面有些欠缺这一点可以从两件事看出来,第一,他专门从太原跑到长安城告李渊的状;第二,玄武门事变的时候他没有站到李世民这边。稍微有点政治头脑的人都不会这么干。当然,也有可能是舞马站在后来人的上帝视角上想当然了。
但李靖还有一个很大的优点弥补了他的缺点,那就是执行力很强,打仗的本领也很强。
如果领导告诉李靖今年必须把突厥灭了,那么他就是不吃不喝也得把这件事办到。就像正史上那个千里奔袭的夜晚,谁能想到李靖能在茫茫大漠之中找到颉利可汗的老巢呢?颉利那时候还光着身子裸睡呢。
李靖带着李红玉的大军走了以后,李红玉问舞马:“说罢,你打算怎么办?用一个禁咒觉术直接干掉李轨?”李红玉竖大拇指,“是个爷们儿。”
“最毒妇人心,”舞马说:“禁咒对身体的损害真的很大,你要是不想看见我当场死掉就别打这个主意了。”
“那怎么办?总不能真的靠我们两个人去刺杀李轨罢?”
“等着吧,不到十天,李轨就要完蛋了。”
李红玉无条件信任舞马,就跟着舞马潜伏在李轨大军附近的深山里待了几天。
那段时间正是春夏交际,天气暖合起来,又不算太热,山里的风景很美,偌大的山林里到处开着鲜花,小溪在流淌,不时有羽毛很好看的鸟儿飞过,有各种各样的野兽跑过去,美极了。
这么美好的山里面却只有舞马和李红玉两个人,气氛就显得很浪漫。
在浪漫气氛的烘托下,李红玉好几次很想问问舞马,为什么不肯和自己如实交代,明明说好了要用那三颗痣来相认的。
最后她忍住了没问。
倒不是因为李红玉的忍耐力足够强大,而是因为舞马教会了李红玉如何在山间的湖水中打水漂。
这真的是一门技术活,一开始李红玉只能打一下,石头落在水面上就沉下去了。舞马却能打一百多下,小石子像是学会了轻功似得,在水面上踩下一百多个圆圈。
舞马手把手地教她,就像爱吃学生豆腐的健身教练。
等到李红玉沉迷于打水漂,并且也能用一个石子在湖面上打出三十多个水花的时候,被舞马派到李轨身边做间谍的安兴贵来找舞马了。
安兴贵表示,李轨因为经营不善,诛杀功臣,早就在大凉国失了民心,所以安兴贵几乎没有花费多大功夫,就将李轨身边的谋士、武将十有七八收买了。
现在最大的问题是,这些谋士武将听说李轨已经成了三阶觉醒徒,担心兵变把李轨逼急了,李轨使出禁咒来个两败俱伤玉石俱焚就不好玩了。
“那好办啊,我去。”
舞马淡淡说道。
当天晚上,舞马毫无阻碍地溜达到李轨的营帐里,手中的刀子像切豆腐一样将李轨的脑袋割了下来。
直到李轨脑袋搬家的这一刻,也没有人知道李轨究竟有没有加入他亲手创立的大凉塔,究竟有没有成为一个三阶觉醒徒,究竟有没有掌握禁咒觉术。
这将永远成迷了。
时间回到一个多月前,李渊曾经遣使联络李轨,任命李轨为凉州总管,封凉王,企图以册封的方式将李轨纳入大唐的阵营。
李轨听从了手下左仆射曹珍的意见隋亡天下,英雄竞起,称王称帝,瓜分鼎峙。唐国自保关中、雍州,大凉自处河右,何况已为天子,怎能接受旁人官爵?
称了称手中脑袋的分量,舞马告诉和自己一起走进李轨帐篷里的李红玉:李轨带给我们的教训就是一个人的野心一定要和他的能力相匹配,否则,连自己怎么死的都搞不清。
李红玉面色不善:“你想说什么?”
“没有,我的意思是,你最适合当皇帝了。”
追更的道友,给舞马和李红玉点个赞吧。
全书完结章(上)
一
等到李红玉和舞马收拾了李轨,准备转头去支援李靖的时候,李靖那边有了很意外,又不太意外的状况北方邻居刘武周一路南下,把李渊的老巢晋阳城给端了。
端就端吧,刘武周把自个儿家也搬到了晋阳,打算常住下来。
刘武周来的时候,镇守晋阳城的还是李渊的三儿子李元吉。
这位仁兄将百分之八十的时间用来吃喝玩乐、郊游田,弄丢晋阳城并不意外。
意外的是李元吉跑路的姿势太过奇葩没等刘武周杀到晋阳城下,李元吉就抛弃了城中将领百姓,带着一众夫人南逃去了。走得时候嘴里还嚼着几块儿奶酪,表示自己并不是很慌张。
随后赶来驰援的裴寂指挥了几场失败的战役,连一场胜仗都没打就被李渊召了回去裴寂其实不太愿意回去,但李渊写信告诉他:现在回去还能抢救一下,再输下去虽然咱们两个关系好,但众怒难平,恐怕也得将你砍头才能交待了。
刘武周自此据守晋阳,派遣麾下大将宋金刚一路南下攻城掠地,杀的风生水起,一度距离长安城只剩几百里地,皇宫之中惶恐不安,劝李渊迁都南下的声音此起彼伏,蛙声一片。
时值危难之际,李靖同志充分展现了自己大唐未来军神的风采。他借着神鬼不觉的奇兵之势,佯装围攻晋阳城,引得宋金刚回身驰援,又趁着对方赶路匆忙,打了一场漂亮的伏击战。
乱军之中,宋金刚一度被逼的使出自家的禁咒觉术地动山摇。
只可惜先前攻打晋阳城的时候这觉术已被他用了一次,这次再用就有些匆忙,元气尚未恢复,导致前面施咒的起势过长,没等觉术引动,宋金刚就被李靖一枪给扎了个透心凉。
没有想到的是,宋金刚死后,地动山摇居然还是被成功召唤出来了。
没有了宋金刚这位主人的控制,地动山摇展现的是众生平等的无差别攻击,甚至阴错阳差之下,攻击己方的军队比攻击大唐的军队还要猛烈,还要无情。
几乎一半的宋金刚队伍掉进了地动山摇造出的地缝摔死,剩下一半则是地缝合起来的时候被夹死的。
总而言之,李靖硬是将宋金刚打了个全军覆没,转回头又拿下了防备空虚的晋阳城。
舞马拿给李红玉的名单里,有一个叫做尉迟恭的将领在这场战役之中被活捉了。李红玉晓得以后,甚为满意。
二
刘武周带着几百名亲卫北逃突厥,突厥人一开始收留了他,后来嫌他饭量太大,一个冬天能吃掉两百头羊,实在供不起了,就趁着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把刘武周灌醉,推进羊圈后面的粪堆里溺死了。
等刘武周死去的消息传出去,突厥人又说,刘武周是自己喝多掉进去的,绝非是我们突厥人卸磨杀驴。
舞马听到消息以后,便寻思刘武周掉进的那个粪坑里会不会也有自己屙过的屎呢。
毕竟他在突厥待了蛮长的时间,也去了不少地方,突厥人又比较懒,十分脏,大粪什么的清理也不算勤快,所以溺死刘武周的大粪里面很可能有舞马屙的,也是说对于刘武周的死,舞马是贡献了力量的。
杀死刘武周,舞郎君当记一功。后来,舞马在自己的日记上这样写道。
和刘武周这一仗没打几个回合,追击刘武周又被突厥人截胡了,李靖实在不够过瘾。
等他返回晋阳的路上,跟正在往来赶路的李红玉、舞马会合一起,三个人合计一番,都觉得虽然打了两场胜仗,但总觉得差点意思,干脆稍微绕了一下,到朔方顺便把一旁看热闹的大度毗伽可汗梁师都给端了。
梁师都站在城楼上看着士气高昂的大唐军队,腿脚有些发颤。
他跟李红玉讲:大唐的贵客,刘武周不自量力攻打贵唐,跟我老梁可半点干系都没有,我老梁一向十分尊敬大唐,始毕可汗几次要南下征讨,都是老梁从中斡旋才劝的可汗罢手。还望李将军看在老梁对大唐北方稳定大大有功的份儿上,高抬贵手。
李红玉说好,收了兵。当天晚上发起总攻,拿下了朔方。
后来李红玉才晓得,梁师都不久前也成了三阶觉醒徒,但还没来得及熟练掌握刚到手的禁咒觉术,脑袋就被自家手下砍掉了。
总而言之,李红玉的军队连打了三场漂亮的大胜仗,时间极短,战果极丰,战损极小,北方三个大威胁一锅烩掉。
三
捷报接二连三传回长安城,李渊看傻眼了,把信纸翻来覆去看了十多遍,又一个字一个字地读了几遍遍,反复确认这的确是自家女儿的笔迹,又开始猜测自己的女儿没跟自己开玩笑吧。
不久之后,李轨和梁师都的脑袋也被李红玉邮寄回来,李渊才算踏实下来。
李渊便庆幸自己这位战神福将是个女儿身,要不然大唐太子的位置恐怕得掀起一场腥风血雨。
也正因为李红玉是个女儿身,他想自己以后可以放心把军队交给李红玉去统领,去不断地打出那些漂亮的仗,没有损失的仗。他老李真能干,生出这么个懂事又有本事的好闺女。
李世民也略微有些发懵。
他之前的算盘白打了,李红玉现今被战斗女神的光环笼罩,倘若继续硬和她讨要舞马,李红玉没准儿大手一挥,跟李渊提请自己来东都和李密决战,让李世民一边儿歇去。
李渊八成也一定会同意李红玉的请求,让李密也感受一下战斗女神的恐怖光环,这么一来李世民就成了彻头彻尾的局外人了。
天下逐鹿至此,可以供李世民证明自己的对手已经不多了,东都这个机会他绝不能放弃。
于是,当李红玉率着大军回到长安城以后,不必说夹道欢迎的长安民众,也不必说满街写着的红玉红玉,千年一遇红玉红玉,全部逃去红玉红玉,敌军脸绿之类的欢迎标语,只说老对头兼亲弟弟李世民专程从东都赶回来,代表李渊老早站在城门口热烈欢迎。
两人并肩骑马,李红玉问李世民:东都战况如何,可需姐姐驰援?
李世民连连摆手:“刘静就够用了。五弟不日也将突破三阶,得到那时大破李密不在话下。”
下半章一万九千多字写出来了,不是很满意,正在完善吧,希望能早点发出来。
【全书完结章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