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54 章(1 / 1)

眠月魔情录 confusa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然,用低沉的声音谢道:“多谢她的关心,她还好吧?”

叶歆顾左右而言他道:“还好、还好,我喝多了。”

“贤弟和冰姑娘情投意合,为何至今尚未成婚?”

叶歆早已想好,随即答道:“不瞒苏兄,小弟与冰姑娘已经拜过父母,只是尚未行拜堂之礼,只因小弟曾有誓言,要为妻子争一副诰命回来,方才正式成亲,如今小弟已入官场,希望能多为朝廷办事,早日为她争得一副诰命。”

苏剑豪是否真的对冰柔余情未了,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万一他要去见冰柔,就成了难题。

自己既然要投靠苏剑豪,他必会拜访自己的府第。不让他去,怕他有所误会;让他去,事情更大。万一他知道了冰柔被关在笼中,一定会大发雷霆,而自己却又无法说清楚。即使说出真相,他也未必会信,而且柔儿再三叮嘱,不能让外人知道。若苏剑豪因此参上一本,自己必定会被处斩。

想了很久,在无可奈何之下,他才决定以誓言为借口,一方面暂时摆脱窘境,毕竟要得到诰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即使得到了,也有时间再想其他的方法搪塞。

苏剑豪却为叶歆的话所感动,叹道:“老弟对冰小姐的情意,实在令我敬佩。苏某一定鼎力支援,希望你们早成眷属。”

“多谢苏兄!”叶歆也感慨不已,苏剑豪能有如此肚量,不愧为天下第一英才。

又坐了片刻,叶歆便告辞了。苏剑豪热情的将叶歆送出府,他很高兴,身边终于有了一个既可用又相善的官员,而且看上去前途无量。

※※※

出了苏府,叶歆坐在马车中细细地思量着下一步的行动。对于刚才的一番做作,不禁苦笑连连,自己所喜者乃自然的道家之学,而所用者却是阴险狡诈的权谋之术,相去甚远,不免心中感慨。

然而他却没有任何后悔之意,此时他早已将个人的一切荣辱置之度外,不在乎行事的手段,只在乎达到目的。

而他的目的只有一个——救出妻子。他的心中很清楚,只要一走上这条路,自己将来未必会有好下场。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如何避免因朝局的变幻而产生的危机。有苏剑豪撑腰,并不是绝对安全。

从刚才的谈话看来,苏剑豪在官场的时间太短,虽然有父辈提点,但仍不擅为官之道,应该需要很长的一段时间才能习惯。在现今他的地位还不够稳固之时,必须找到与各派系都交好的方法,这样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同时,叶歆觉得苏剑豪身上有王者之气,心中不禁有一种特异的想法——此人若是为帝,也许天下会更好。

如今自己和他没有利益上的冲突,正好互相扶持。只有帮他升官,自己的地位和势力才能得到提升,到时候狐假虎威,也能起到很大的效用。

怎么办呢……

叶歆一直在思考各种问题。

他并没有回家,而是直奔柳成风的府第。他并不打算今天去拜会其他相邀的官员,他还想等皇帝是否有其他的交待。

第八章

柳成风是平民出身,家里只是小康,因此在京并没有府第,今日知道高中榜眼,才临时在城西租了一处不大的宅子。

此时,柳宅热闹非凡,因为皇上已明言重用他,又是侍读,前来贺喜的人络绎不绝。很多在京城没有家的新科进士,以及后一辈的翰林都来了。

他升官的机会很大,此时已成了新科进士的象征,比状元还受到欢迎,此时不少翰林院的官员在座,因而就成了清流中后一辈的聚会。

众人听闻状元来了,都起身相迎。

柳成风一一介绍了几位在座的翰林,都是近两届的进士,年纪不大,最大也只是三十一岁,都在翰林院内苦熬资历,等着外放做知县,或者分发到六部九卿各衙间。

这种清流聚会的场面,叶歆自然不会出头,因为清流的领袖大多只有虚名虚衔,掌握实权者极少,又容易得罪人,因而他并不想成为这类人。

当然,柳成风是主角,又是在座官位最高者,因而在席上高谈阔论,讲述了许多自己的抱负,什么为百姓造福、什么匡正朝廷的得失、什么清平吏治,听得众人不断地拍掌称赞。

叶歆也附和着,只是心中明白,若夺嫡之争一日不明确,朝廷也不会有机会办其他事。正如昌州赈粮一事,以皇上如此精明的人,竟然没有派人去查,其中自有深意,言而妄动朝议,实乃不智之举。

坐了一阵,他便以身体不适为由离去,回到雪竹庄去看妻儿。

※※※

初入翰林院的叶歆实在没有什么事可做,终日碌碌无为,在翰林院中与人闲谈赋诗,一副悠然自得的样子,不像许多眼巴巴等着升官的人,终日想尽办法找机会向皇上进言,希望得到皇上的赏识。

叶歆的这种气度使众人对他颇有好感,自然是因为没有利益冲突,少了一个竞争的对手。

然而,叶歆的身影却频频出现在苏剑豪的府中,明眼人一看便知道叶歆即使现在不是四大家族的人,也将会投入所谓的“苏派”。

转眼已到四月,雪竹庄的地契上,名字已经换成黄雪竹。马怀仁父子以及原有的庄丁们都不再出现在庄上,取而代之的是另一批人。

叶歆在庄下建了一个小形地宫,将冰柔母子暂时安排在里面,由红緂主仆相伴。出口在“披云榭”的卧室,这是叶歆一开始就吩咐马怀仁去办的。

平静的聚贤池风景怡人,太阳射在水面上,银光返映,如一郊晴雪。湖中有小舟数艘,是池边私宅的少女们在池上泛舟戏玩。

然而,最特别的是池内出现了很多紫白相间的异种荷花,香气醉人。特别是池子的西部和北部,这种异种荷花特别多,香气随风一飘,连京城都能闻到,人们赞不绝口。有官员竟然上奏,说这是上天对皇上的赞赏,因而授此奇花。明宗自然大悦,封此花为御花,领着一大群官员亲临聚贤池赏花。

可刚过两天,怪事发生了。

京城突然有怪病作乱,上次去过聚贤池的人回到家中都上吐下泻,开始的时候都以为是吃了不干净的东西,便随便去药铺抓了些止泻的药。不吃还好,一吃病势就越来越沉重,整个京城因而人心惶惶,还传出死讯。

很多官员也病倒在家,不能理事,甚至连几个皇子也被波及而卧病不起,只有皇帝没事。而没病的人都吓得躲在家中,不敢上朝,弄得朝堂之上冷冷清清。

皇子们病势沉重,明宗十分担心,自然很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