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校上课,我利用空余时间马不停蹄地四处奔波。我的书包里总是塞满了求职资料,我象发传单一样有时一条街挨着一条街找学校把它们发出去。有好几次我被当作搞传销的拒之门外。北京的四个城区,四个近郊区和三个远郊县都留下了我的足迹和我的求职材料。每天晚上,我都精心地准备第二天面试或试讲的材料,甚至挑灯夜战,在同学们的鼾声中完成课堂上一招一式的设计。三四月之交的那段日子里,我象上紧的发条崩紧的弦,不容自己有半点松懈。虽然一次次试讲都一次次失败了,但我还是咬紧牙关挺住了。我已经习惯了失败和被拒绝,心脏因此也曾被打击得日渐麻木,但也因此被锻炼得更加强健。我穿梭一样跑遍了大半个北京。不知试过多少家学校,只要那儿有一丝希望,我就绝不愿错过。但是,我在二十多所学校试讲都遭遇了尴尬,那段痛楚的经历虽然已经过去,它却永远激励和鞭策我不断进取,奋发向上。
眼看着同窗们都陆续鉴回了合同,我的那份心急如焚的感觉和羞愧真是一言难尽。虽然四十天下来,我的一双崭新的皮鞋被磨得差点洞穿,但却依然两手空空,一无所获。西方有句哲理诗说:"上帝关上一扇窗户,又会找开另一扇窗户"。当我正感到山穷水尽的时候,眼前却忽然柳暗花明,一所不错的学校向我敞开了大门。凭借自己扎实的功底,我赢得了校领导和其它教师的肯定和青睐,幸运的阳光终于照在我的身上,驱走了我心头的阴霾。四十余天的经历和生活使我真正懂得了生活永远是公证的,只要付出辛勤的汗水,就一定能收获丰硕的果实。求职路上需要的不仅仅是机遇,对大部分莘莘学子来说,更需要的是勇气、恒心、毅力和水滴石穿的那份执着。
当捧着沉甸甸的协议书时,我喜极而泣,那份感觉,一点儿并不亚于金榜题名时的那份喜悦。是啊,这岂止只是薄薄的一纸工作契约,它难道不就是对我自己的学识和价值被承认的最好证明吗!
就业法宝 6.找工作就像女孩子嫁人,趁早!
--我们认识的几位毕业生
杨柳枝首都师大
刚升入大三,北京科技大学的阿明就开始为前途而奔波了。大家都知道,这可是人生大事,怠慢不得。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单位都开始"捷足先登"在大三招人,先下手为强嘛。不过,这也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的事。对于招人单位来说,提前进军大学校园,就可以把目光盯在那些优秀学生身上,并且这些企业都是些较有名气的单位,可以理直气壮地向学校要"尖子",另外,企业也可以把专业培训融入到四年级的课程中,到时学生一毕业就能正式上岗。再则,提前下手,可以要求学生来单位实习,单位就可以在实习期间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考察,而不致于在人才招聘会上那样匆匆忙忙地看一下抽象的个人简历,这是不能完全看出一个人的素质来的,正因为有这种一箭三雕的妙处,许多有眼光的企业都采取这种提前进入状态的方式,学校一方自然是欢迎这一做法的。
对于学生来说,只要单位条件不错,早一点"尘埃落定"何乐而不为?更何况,提前要人的单位都有种种优厚的条件,也不一定委屈了自己。阿明早有此心,想想自己这个涉外经营管理专业虽说在外面找工作不算太困难,但近几年来,许多高校都增设了这个专业,人数一阵子猛涨,竞争也是相当激烈的。虽然自己的学习成绩也不错,但择业这种事是瞬息之间千变万化的,成绩也只是依靠,能早早地找到"婆家"自然是件万幸的事。
机会总是光顾那些有准备人。三年级上半学期快结束的时候,一家实力雄厚的高科技公司因为向学校赞助了一把,获得了提前招三年级学生的"准许证", "招贤榜"一出,阿明立刻报了名。当然,和许多只想看看热闹试一试的同学不同,阿明是有备而来,决定不放过这次机会的人。为了不打无准备之仗,她事先就多方收集信息,然后针对这个公司的经营特点着实准备了一番,而后,雄赳赳气昂昂地上了试场。
面试果然充满激烈竞争,公司只要20人,报名却达到150多,尽管其中有想来锻炼锻炼的。可明属于那种头脑聪敏、口齿伶俐的男孩,再加之准备充分,一路上过关斩将把自己三年中的所学和这家公司的特有营销特点结合起来,说得头头是道,侃得有板有眼,让一些负责面试的人刮目相看,连连点头。随之而来的便是面试通过,首战告捷,成为入围的20名选手之一,接着要进行为期两个月的实习。
实习是关键时期,阿明自然不敢大意。因为被分在营销部,与各种各样客户打交道的机会特别多,阿明就充分利用自己善于和人打交道的优势,和客户之间打得火热,客户将这些信息反馈给公司,阿明自然受到了公司领导的肯睐。另外,营销部是这个公司的窗口,不管是大道消息还是小道消息,都从这个窗口传进传出,阿明对这一切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不断地加强对这个公司的充分了解,经过两个月的实习,心里也就大概有了个底:这家公司的发展前景良好,所以实习一结束,当公司领导问他是否有留下来继续工作的意向时,阿明一锤定音,满口答应,并且速战速决式地把约给签了。
在绝大多数同学还未开始热身时,阿明就速战速决,一锤定音,真让许多还没进入状态的同学羡慕。不过,也有人替他惋惜:阿明各方面条件都不错,这么早就把自己给"卖"了,有点为时过早,要是将来万一有更好的机令呢?那岂不是后悔莫及?可阿明有自己的想法,找工作又不是搞拍卖,不就是找一个适合自己的位置吗?现在这份工作各方面都适合自己,为什么要放弃?再说比起前途渺茫,吉凶未卜的同学来说,那一份"敲定"后无忧无虑的好心情是实实在在的,有钱也没地方去买,可不是人人都有福气早早享受的哦。话再说回来,将来有没有好的机会,谁也说不准,这世界还不是一天三个变,万一过了那个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