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44 章(1 / 1)

天龙,九部 远走江湖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1个月前

们到底是什么人?要杀我们来动手就是,何必不放过一个孩子?’那白袍人又冷笑两声,那冷笑声可是冷得吓人,就好象天山上的百年冰雪般寒冷。他说道:‘你们急什么?据说你们夫妻曾去过青城‘卖刀大会’,想必你们对这‘碧玉七星宝刀’也是动心了,是不是?哈哈,那我姑苏慕容今日来给你们夫妇加把油,好不好?”他也不等我们说话,便抬手在我女儿面前一弹,我女儿身上立时就着了火似的,我们摸着都烫手,不大一会,她身上衣服都冒出烟来。”

三人都是一惊,也不知这白袍人使的是什么功夫。木婉兰望了他们一眼,又接着说道:“随后那白袍人对我夫妇二人说道:“这是我姑苏慕容的绝技神功‘天山烈焰掌’,中者每十天发作一次,一次比一次烧得厉害,直到烧得体无完肤,这种痛苦绝非常人可以忍受。如今你们的女儿中了我这‘天山烈焰掌’,除了我姑苏慕容,天下间无人可解。所以你们要救你的女儿,就当设法去夺得‘碧玉七星刀’,然后前往姑苏燕子坞来找我,以价值连城的宝刀来救你们的女儿,那是何等金贵?哈哈哈!’这人说着大笑三声,便带着手下飘然而去。

三人听到这里,无不惊愕。

姑苏慕容氏在江湖上虽说是一个世代相传的武林世家,但由于他们祖上并没有爆发出几个厉害的人物,是以其声名并不怎么响亮。到得这一代时,慕容家的主人慕容初不知为何却频频在江湖上活动,方使得平淡无奇的慕容世家逐渐为人们所注意。

武琼花和萧瑶惊奇的是,没想到慕容家竟然也因为宝刀而卷入了抢夺的大潮中来。他们在柳庄认识慕容家少爷慕容锦,这人看起来一副文弱之像,要说他们为了抢夺宝刀而如此不择手段,实在令人无法相信。而方天之所以惊愕,却是因为据他所知,在慕容世家的武学的历史中,似乎还从没有人使得什么“天山烈焰掌”这门武功。想来以木婉兰所描述,既然能在十来招就击败他们夫妇的武功,而且谈笑间就施以灼热的烈焰功,想来必然是非常的厉害。那么会不会是慕容家什么人近些年来在暗中参悟到了一门极霸道的武功呢?方天立时否定了自己的猜想。

萧瑶忽然道:“木女侠,这白袍人只怕并不是姑苏慕容家的人。”木婉兰一怔,不解道:“为什么?”萧瑶道:“你想,这白袍人既然口口声声自称是姑苏慕容家的人,他如此自昭身份,我看他并非是彰显本身的自负表现,而象是有意要让人知道他是姑苏慕容家的。既然是有意,那也就不必在乎别人看到他的面貌。可是他却藏身于白袍里,这非是他奇怪的习性,而是不让别人看到他的面目,所以这言之于行,不就十分矛盾了吗?”方天赞同道:“不错,萧姑娘说的极有道理。我看这白袍人便是有意要嫁祸给慕容家。”木婉兰想想也觉有理,不禁心中怵怵,道:“可是……可是他却又为什么要我们夺了宝刀送去姑苏慕容家呢?”

就在这时,阿难带着一个小沙弥送了膳食来,他走入屋内,目光落在木碗兰面上,不觉微微一诧,显得有些惊异,道:“这位女施主可以动弹了吗?那倒很好!”随即又寒暄几句便慈马木悲的退了出去。

到得傍晚,气温又转严寒,漆黑的寺院内显得极其幽深旷远,大殿里隐隐传来声声梵音,却是寺僧晚课修行的时候。

阿难来对众人说道:“青牛大师有请诸位施主。”众人休息得一个下午,这时精气体力早已复原,闻言青牛大师有请,知是要见分晓的时刻到了。想到方天须见之人,未免忐忑,却谁也无法猜出。

青牛大师端坐在露天大佛前,青砖席地,不畏严寒,这是他几十年来风雨无阻的习惯。众人大为敬佩,心道:“只有历受非常之苦,方得高端之道。”青牛大师看到武琼花到来的时候,方才停止手中的功课,站起身来问道:“凡夫之人,命运中都有定数,你们相不相信?”

众人相顾讶然,不知青牛大师怎么会有这么一问。青牛大师微微一叹,道:“人之历劫,天数使然。有好多事情,你明明知道,却根本无法改变。哪怕你竭尽全力想要改变结果,但事情往往到头来还是绕个圈子又回到了固有的结局。”他的语气陡然间变得无比的苍茫、萧瑟,无奈。

武琼花道:“大师,弟子愚钝,一切还需大师提点!”青牛大师苦笑道:“施主谦逊了。所谓愚者自明,钝锐锋芒,各得其撄而已。昨晚闻得施主一声‘魔音狮吼’,势必远而摧其魄,真乃青出于蓝了。”武琼花双掌合什,卑恭道:“当时实属迫不得已,还请大师见谅!”青牛大师道:“我师门并无‘魔音狮吼’,这可是我师弟霍东昔年在珠穆朗玛峰的一番巧遇,方得成这门神功。后来也因此威震契丹。再后来赵匡胤陈桥兵变自立为帝,我师弟身为绝地武士,才受命避走敦煌,化名霍怀周。”

武琼花念起师傅,感伤不已。但听到青牛大师说起师傅当年是受命避走敦煌,不觉略微惊异。是不是这中间还有什么隐情,这些话他可是从来都没有听师傅说过,但师傅既然从来不提,或许是因为时过境迁,一切都不再重要了。这种心思在武琼花心里也只是微微一念,便不作深想。

青牛大师道:“你们随我来吧!我带你们去见一个人!”

第五十三 大侠燕南飞

三人随着青牛大师前行,一路绕过前殿,来到寺中后院。只见漆黑之中,一间禅房亮着昏黄的灯光。窗纸上由于灯光映透,一个端坐的身影跃然纸上。三人也猜不出房中那人是谁,不免心中惴惴。

来到门前,青牛大师略微一顿,忽似自言自语的道:“历人一世,奈何诸无会所,变幻无常,有大起于漫步云端,有大落于风行谷底,一切起伏沉浮,善行恶报,尽应因缘业果。哪怕得成功就,悲无苦身,亦不喜无忧,尽皆如此而已!”言毕轻叹。房里头那人道:“大师所言极是。无喜无忧,一切如是。”

方天一听这人声音,不觉神色一动。

青牛大师念了声“阿弥陀佛”,便随即推门而入。

三人跟着入内,只见禅房中端坐着一人。这人在灯光下瞧来身材瘦小,面容苍老,神色慵迷,一副风烛残年油尽灯枯的模样。武琼花和萧瑶并不认得这老人,但方天一见,却是脸色大变,张口欲呼,却没能呼出来。呆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