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意地笑了笑,有了青霉素他以后可以挽救很多人的性命。
“这个青霉素真的有那么厉害?”见李宏宇好像对青霉素颇为推崇,赵欣不由得好奇地问道,她还从没有听说过西域有这种奇药。
“嗯。”李宏宇闻言点了点头,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只是他不知道如何向赵欣解释这种药为何会那么神奇。
“那就好。”赵欣自然相信李宏宇,她并没有打破砂锅问到底,而是语峰一转神色严肃地提及了另外一件事情,“李兄,你如何看待此次两京京察?”
“隔山观火。”李宏宇闻言略一沉吟,口中缓缓吐出了四个字。
“李兄,你要坐视东林的人掌控朝政?”赵欣怔了怔,不无疑惑地问道,这好像对楚党出身的李宏宇有些不利,以后在官场上肯定会受到东林党人的掣肘。
“赵兄,你说皇上喜不喜欢东林的人?”李宏宇闻言微微一笑,他并没有回答赵欣的问题,而是不动声色地问道。
“东林的人在朝堂上一直跟皇上作对,皇上岂会喜欢他们?”
赵欣闻言摇了摇头,然后有些诧异地望着李宏宇,“李兄,你说这是皇上有意而为之?”
京察的人选由皇帝来确定,无论是东林党还是齐楚浙三党都无法在这件事情上插嘴,因为此事事关皇权的威严,谁要是多嘴的话无疑会适得其反,令天启帝感到厌恶认为是对其的挑衅。
虽然天启帝平常并没有表现出来,可作为天启帝身边的近臣赵欣很清楚这位年轻的天子是在隐忍,暗中等待着强化君权的机会。
自天启年以来,东林党在朝中的势力越来越大,使得齐楚浙三党苦苦支撑,赵欣原本以为天启帝会像万历皇帝一样,借着这次京察来打击东林党,这也是朝中大部分官员的看法。
然而天启帝却做出了令人意想不到的决定,竟然把京察大权交给了东林党,这岂不是让齐楚浙三党有灭顶之灾?
因此,赵欣无法猜到天启帝这样做的意图,如此一来东林党的势力将更加强大,朝堂之上将没有派系能制约他们,这可对皇权极为不利。
“有一句话说的好,要想使得敌人灭亡,先使得其疯狂。”
李宏宇已经意识到了天启皇帝把京察大权交给东林党的用意,于是苦笑了一声后颇为无奈地向赵欣说道,“皇上不是万历爷,年轻气盛,再加上东林的人咄咄近逼,因此要出手收拾东林。”
“李兄,你的意思是皇上要对东林的人下重手了?”
听闻此言赵欣吃了一惊,她并不认为李宏宇这是在危言耸听,而是天启帝的行为实在是有些反常,对东林党的态度近乎是纵容,这完全不合常理。
只是,赵欣并不认为天启皇帝会对东林党下狠手,顶多像万历皇帝一样予以打压,以维持朝中势力的平衡。
“店大压客,客大欺店,皇上少年登基,这些年来一直受到东林的人掣肘,心中原本就有怨气,东林的人又想要限制皇权,皇上岂能容得下他们?”
李宏宇闻言点了点头,一脸无奈地说道,“先前的党争只是围绕着争夺朝堂上的政权而已,而现在东林却要削弱皇权,这种事可是大忌呀!”
“对了,我昨天已经向皇上请旨,过几天准备去一趟朝鲜,既是敲打一下朝鲜,同时也是修建鸭绿江防线,使得建奴后方不得安稳。”说着,李宏宇想起了一件事情,沉声告诉了赵欣。
“看来皇上确实是要向东林的人下重手了。”
赵欣闻言顿时面露惊讶的神色,口中喃喃说道,她没想到天启帝会同意李宏宇去朝鲜,这摆明了就是要让李宏宇离开京城这个是非之地,避免与东林党也有交情的李宏宇牵涉其中。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都来读手机版阅读网址:m.
------------
第六百三十九章 商议时局
? “是不是有些太匆忙了,你刚回来怎么也要休息一段时间再去朝鲜。”赵欣很快就从震惊中回过神来,神色关切地望着李宏宇说道,她担心李宏宇太过劳累的话身子吃不消。
“我也想过几天悠闲的日子,可现在京城局势紧迫,东林的人和齐楚浙三派斗得你死我活,一旦楚派向我求援,你说我该如何是好?”
李宏宇闻言苦笑了一声,神色显得非常无奈,再怎么说他也是楚党的人,总不能对楚党的求援见死不救,否则的话会受到外界非议,令人感到心寒。
可话又说回来了,东林党此次执掌京察是天启帝的安排,李宏宇如果帮了楚党的话就违背了天启帝的圣意,他可不希望破坏了天启帝的计划。
因此,对李宏宇而言现在最好的选择就是离开京城这个是非之地,天启帝也不希望李宏宇牵涉进这次朝堂之上的党争中,他需要李宏宇将来收拾残局。
实际上,李宏宇提出去朝鲜也是对天启帝的一种试探,如果天启帝在京城政局如此紧张的时候放他去朝鲜,那么就意味着天启帝要对东林党下重手。
在李宏宇看来,东林党中的激进派已经触动了天启帝的底线,他们想要分享一部分皇权的言行已经激怒了年轻的天启帝。
对于东林党而言,治理国政是士大夫们的事情,皇帝只需要执掌政务的大方向即可,颇有些君主立宪制的味道。
东林党所认为的治理国政的士大夫自然指的是东林党的官员,认为东林书院的学术才是治世良方,其他的学说都不入流。
这也是为何齐楚浙三党要与东林党斗得不可开交的重要原因,尤其是跟东林党一样都代表江南士绅商贾利益的浙党,更是与东林党争斗的主力,除了经济利益之外更重要的是学术以及执政理念的分歧。
与以往明朝官场的党争不同,随着宰相的废除以及内阁的成立,文官集团形成了内阁和六部两大相互制约的行政体系,这使得东林党之前的朝廷党争都是争夺臣权,很少能触动君权。
即便是后来统领了内阁和六部,并且与司礼监关系密切的张居正,其一些凌驾于皇权之上的行为也只不过是擅权而已,并没有想到限制皇权,在封建社会中央集权是确保稳定的重要基础,张居正之所以干出了一番业绩也正是因为他集权。
等东林党踏上了历史舞台,其激进派却想要限制君权,只不过万历皇帝时期朝政被万历帝牢牢地掌控,这使得东林党不得不忙着跟齐楚浙三党争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