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357 章(1 / 1)

权驭大明 小黑醉酒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3个月前

马士英以及江北的官员达成了协议,这种协议使得他无形中在马士英等人面前矮了一头,谈何驾驭百官?

然而,李宏宇来后南京的形势立刻焕然一新,文武官员莫不忌惮李宏宇的权威,自然不敢对朱由崧不敬了。

再者说了,海关司的根基就在江南,李宏宇这些年不是在海外就是江南,有着非常高的威信,官员们都愿意跟随他。

有了李宏宇统帅后,南京各部院衙门的运转也很快步入了正轨,毕竟李宏宇当年在天启皇帝病重的时候就执掌过大明的军政大权,对处理朝政是轻车熟路。

尤为重要的是,有了李宏宇坐镇后南方明军统辖的各州府军民莫不臣服南京朝廷,这使得南明的政权终于得以稳定。

虽然表面上看起来南明政权的官员同仇敌忾,团结一致,但私下里暗流凶猛,既有原先拥立新帝时的门户之争,也有李宏宇从北京城带来的官员与南京官员的权力之斗。

这些事情虽然因为李宏宇而暂时没有闹到明面上来,但私下里各派官员可是明争暗斗,都想获得最大的好处。

李宏宇对此是心知肚明,这种利益之争根本就没有办法调和,而且现在以他的地位实在是不宜干涉其中,再怎么说朱由崧是大明的天子,他要是涉入此事的话难免给外界留下擅权的印象,使得朱由崧对其忌惮。

此时此刻,李宏宇所想的就是把那些从北方逃难来的百姓安置到海关司的势力范围内,这样的话才能确保那些人的安全,至于南京城的争斗他确实没有兴趣。

可是,即便是李宏宇表现得对权势十分淡然,但他的存在无疑成为了南京城那些官员们捞取好处的绊脚石。

因此朱由崧的耳边多出了很多不利于李宏宇的言论,例如“天下军民只知李太师而不知弘光皇帝”,“李太师是大明的太上皇,天子不过是傀儡”,“李太师功勋卓越,朱家王朝气数已尽,该有李太师一承大统”等等。

俗话说的好,众口铄金积毁销骨,刚开始时弘光皇帝对这种传言一笑了之,不屑一顾,他深知李宏宇的为人,认为李宏宇这个“五朝元老”对皇权忠心耿耿。

不知不觉间李宏宇已经侍奉了大明五位天子,当然了,弘光皇帝的皇位有些名不正言不顺,但他毕竟在南京登基为帝,所以也算是大明的一位天子。

可当在朱由崧的耳边说李宏宇功高震主和尾大不掉的人多了,朱由崧不由得开始怀疑起李宏宇的忠心。

现在的情形与以前不同,大明现在全线龟缩在黄河以南,可以说已经失去了半壁江山,而且不仅有大顺和满清两个敌人,四川的张献忠更是虎视眈眈,至于其他小股农民军势力更是数不胜数。

如果换做民间常用的一句话,丢失了北京城的大明王朝气数已尽,这个时候如果有人拥戴李宏宇的话,难不保大权在握的李宏宇会像宋太祖一样黄袍加身,摇身一变坐拥天下。

随着那些心怀叵测的官员在朱由崧耳旁煽风点火,考虑到李宏宇的巨大影响力,朱由崧不仅有些寝食难安。

如果说朝中的各派势力只是权势之争不会影响到朱由崧的统治的话,那么李宏宇已经威胁到了朱由崧的皇权,使得朱由崧心中感到越来越惶恐。

当李宏宇在南京城里处理手头纷繁忙碌的公务时,清军与大顺军在西北进行了连番的激战,多尔衮是打定主意要趁着南明政权未稳之际击败大顺军,以消除北方的威胁,一统大明北方疆土。

在多尔衮的命令下,清军先后攻下了大顺军占据的保定和定州,然后马不停蹄向山西进攻。

令大顺军感到郁闷的是,与他们东伐时的情形一样,军事重镇大同的守将姜瓖没有丝毫抵抗的意志,清军来后就打开城门投降。

虽然李自成留在太远的原明军将领陈永福率军抵抗,但不行兵败被俘,丢失了太原和大同两个军事重镇的山西彻底落进了清军的手里。

与此同时,北直隶和山东黄河以北地区也逐步被清军占领,面对着来势汹汹的清军当地的军队战意全无,纷纷选择投降。

李自成的根基在西北,故而其将大顺军的主力收缩于陕西,利用潼关之险拒敌。

崇祯十七年年底时,清军已经顺利平定了北直隶以及及附近地区,事态进展之顺利完全出乎了多尔衮的意料,当清军出现时沿途的城池大多不战而降。

由此一来,多尔衮就把目标指向了大顺军盘踞的西北,只要攻下了西北那么大明北方地区就成为了满清的囊中之物。

值得一提的是,大顺军在撤退途中发生了一件怪事,李自成身边的谋士李岩和宋献策在大顺军定州战败后忽然率领两万手下赶往了河南,以平定河南的局势。

对于李岩和宋献策的忽然出走,李自成只是加封两人为将军,并没有做过多的说明。

外界不会知道,李岩和宋献策之所以出走是因为李自成对李岩动了杀心,而宋献策与李岩交好,得知此事后对李自成心灰意冷,跟着李岩一块跑去了河南。

原来,大顺在定州战败后,有传言说被大顺军占据的河南已经向湖广的明军投降,李自成对此大惊失色,召集部下商议对策。

议事时李岩主动请缨,愿意亲率两万兵力赶到中州进行威慑,这样附近的州府一定不敢轻举妄动,就是有反叛者也能及早处置。

牛金星和宋献策等人都觉得李岩的提议恰到好处,是个稳妥的法子,故而对此表示支持,可李自成却没有答应只是让再议此事,表现出一副若有所思的模样。

原来,自从在山海关被清军和关辽明军击败后,李自成的心理就发生了变化,担心李岩此次领兵前去河南另有所图。

身为李自成的心腹,牛金星自然看出了李自成的心事,所谓同行是冤家,牛金星心中暗自嫉妒李岩的才华,故而抓住机会向李自成进言,表示李岩有二心要及早除之,以儆效尤,以绝后患。

李自成权衡了一番后就答应了此事,他可不想看见李岩投降明军,那样的话对大顺将是一个沉重的打击。

于是,牛金星第二天以李自成的名义派人到李岩的军营召他前来饮酒,商议南下河南的事情,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