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152 章(1 / 1)

权驭大明 小黑醉酒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3个月前

妻子,这种夫妻皆为大学士的情形可谓破了大明的天荒,闻所未闻。

也正因为此,王鸿运暗中吩咐人让找来给李宏宇和赵欣暖床的清倌人打回去,以免令两人尴尬。

李宏宇和赵欣自然注意到了王鸿运等人怪异的眼神,不过两人既然已经是夫妻自然也就不在乎别人的眼光,等以后表明了身份他们自然就会理解。

毕竟,赵欣不可能一辈子女扮男装,总有一天她会换回红装正式成为李府的后宅之主。

岳阳楼位于岳州城西门城墙之上,下瞰洞庭,前望君山,自古有“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之美誉,与武昌黄鹤楼、南昌滕王阁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

李宏宇已经在江西游览了滕王阁和鄱阳湖,那么在岳州自然要看岳阳楼和洞庭湖了,年后回去时在武昌城再登黄鹤楼,之所以说“再”,是因为当年乡试时他就已经登上了黄鹤楼。

而说起岳阳楼,就不得不提起北宋范仲淹脍炙人口的《岳阳楼记》,使得岳阳楼著称于世。

说起来,江南三大名楼都与著名的诗词密不可分,黄鹤楼是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而滕王阁则是王勃的《滕王阁序》。

为此,江南三大名楼历来是文人墨客吟诗作对之地,留下了无数前人的墨宝,文化气息十分浓重。

雪中的岳阳楼有着一种朦胧之美,李宏宇和赵欣等人立在船头笑着谈论着岳阳楼的往事,除了诗词外岳阳楼自然也有诸多感人的传说。

很快,画舫靠岸,李宏宇一行人进了岳州城,登上了矗立在城墙上的岳阳楼,由于雪天岳阳楼的游人寥寥无几,倒也省去了很多麻烦。

就在李宏宇和赵欣等人在岳阳楼顶层登高望远,俯视着远处的雪花中的湖水和君山时,身穿便装的岳州府知府急匆匆地前来拜见。

虽说李宏宇和赵欣此次是秘密前来不希望惊扰地方,但王鸿运等人为了两人的安全还是知会了岳州府知府,毕竟知府大人是岳州府的父母官,岳州的那几名与李宏宇同科的生员也要与之搞好关系。

李宏宇和赵欣对此是心知肚明,自然要送给那几名岳州府同科生员这个人情了,对岳州府知府进行了一番勉励,然后带着其一同游览岳阳楼。

离开岳阳楼时,岳州知府恳请李宏宇留下墨宝,考虑到岳阳楼将要被再次重修,故而李宏宇就写下了《再修岳阳楼记》一文,被岳州知府刻在了石碑上以传世,着着实实地拍了李宏宇一个大大的马屁。

(本章完)

------------

第七百六十五章 未雨绸缪

? 正月十五的晚上,武昌城。八一??中文 ??.

由于今天是一年一度的元宵佳节,故而武昌城里彩灯高悬,街头挤满了看花灯的百姓,热闹非凡。

汉昌郡王府临街的三层阁楼的顶楼,三名衣着华贵的男子围坐在酒桌前一边喝酒谈笑,一边欣赏着街上的繁闹景致。

“少傅,虽说武昌比不上京城,可这里是大江沿线的重镇,想必元宵节的热闹也不比京城逊色多少。”

谈笑间,汉昌郡王朱盛昌望了一眼街上涌动的人潮,笑着向坐在对面的李宏宇说道,李宏宇既然来了武昌城肯定要和赵欣去楚王府拜见,自然少不了与朱盛昌相聚。

说起来的话,当年朱盛昌对李宏宇还有救命之恩,如果不是朱盛昌相助的话朱婉婷也无法如此快地冲进武昌卫的大牢里救人,那样的话李宏宇可就小命不保了。

时光冉冉,如今一晃好几年过去了,再次来到武昌城的李宏宇早已经不是当年那个任人宰割的小小生员,而是大明堂堂正正的少傅,真可谓是物是人非。

“王爷所言甚是,武昌市面之繁华仅逊于京城,与扬州等地不相伯仲。”李宏宇闻言笑着回道,举起酒杯敬向了朱盛昌,两人虚空一碰后一饮而尽。

“王爷,小弟这次从关外回来感慨良多,原本沈阳、辽阳和广宁这样的坚城竟然会被建奴轻而易举地攻克,倘若有朝一日那些建奴入关南下,那么将是一种灾难。”

放下手里的酒杯后,李宏宇望了一眼下面下面街市上涌动的人潮,不无担忧地向朱盛昌说道。

“少傅说笑了,有少傅在的话何惧于那些建奴!”朱盛昌闻言顿时笑了起来,一边给李宏宇倒酒一边不以为意地说道。

李宏宇已经两次在关外力挽狂澜击败后金军队,故而大明上至达官贵人,下至贩夫走卒莫不认为李宏宇是建奴的克星,只要有李宏宇在的话那么建奴就不足为惧。

“王爷,你有所不知,去年石门山一战小弟差一点就要把命留在那里,幸好彩霞郡主不管不顾地率军来救,否则小弟再也见不到王爷了。”

李宏宇闻言不由得苦笑了一声,心事重重地向朱盛昌说道,“虽然朝廷宣扬关外之战小弟大败建奴,打得建奴落荒而逃,但实际上他们是主动撤退,主力尚在,休养生息后极有可能卷土重来。”

朱盛昌现在大明除了赵欣等寥寥无几的人外没人相信李宏宇的这番话,毕竟他不久前刚刚在关外大败了后金军队,有谁能想到后金军队将来会趁着大明内乱入关南下,进而一统中原。

“少傅,你是说建奴还会进犯大明?”朱盛昌闻言不由得微微一怔,不无惊讶地望向了李宏宇,虽然这听起来有些匪夷所思但李宏宇肯定不会跟他开这种玩笑。

“想必王爷已经知道,孙大人已经前去关外修建关锦防线,而不是率军夺回辽东,之所以这样是因为建奴依然拥有不可小觑的实力。”

李宏宇沉吟了一下,神色严肃地向朱盛昌说道,“鉴于建奴羽翼已丰,要想灭掉它绝非易事,恐怕这是一场漫长的战事,王爷还是早做准备为好。”

“如何准备?”见李宏宇神情凝重,朱盛昌顿时感到事情有些不妙,于是开口沉声问道。

“整顿卫军,修筑城墙!”李宏宇闻言郑重其事地望着朱盛昌,缓缓开口说出了八个字。

“这好办。”朱盛昌闻言点了点头,一口就答应了下来。

楚王府有三个卫的兵力,虽然永乐皇帝和宣德皇帝都大力削藩,但削除的是藩王的在当地的军政和财务大权,并没有完全取消藩王的兵力。

故而,按照定制各地藩王有三个卫的兵力配置,只不过各地藩王为了避嫌都没有足额配置兵力罢了。

如今过去了两百多年,各地藩王早已经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