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二章 银术可
杨华同姚古也算是在开封的老相识了,北宋老将中,姚古是一个不太爱说话的人。(w w w . q i s u w a n g . c o m 奇 书 网)同成日打瞌睡的何灌、有些冲动的种师中不同,眼前这个老人精力旺盛,一双小眼睛不住转动,显得很有神彩。
其实,当他派出关群之后,杨华也留有后手。
在诛杀童贯之前,据军统司留守开封的人来报,童贯之前曾经派出过使者去联络种范琼、折可求和姚古。
具体使者去说什么,也没有人知道。但杨华就不信其中没有猫腻,既然姚古都逼上门来了,不妨拿这个把柄逼他一下。
于是,关群还没出发,杨华就派古松骑了两匹快马连夜赶去姚古大营送信。信上,杨华也没将其中厉害点明,只说,龙卫军在诛童贯时得了不少他找人绘制的河东道山河地形图。这次救援太原,姚帅是主将,没准能用得上。且,姚家军远来,龙卫军当尽地主之谊,军中若短缺钱粮,有多大缺口,尽管开口。若姚帅得闲,杨华明日将在长子同大帅商议。
古松前脚走,杨华后脚也带着侍卫连夜出发,终于在上午赶到了目的地。
如果姚古不来,就算关群捅出篓子,杨华也来得及收拾。如果姚古来,那就说明这个老将军心中有鬼。或许,可以从这方面着手,大家各退一步,互相妥协也是一个解决矛盾的好办法。
这也是他目前所能想到的最好对策。
可没想到,一到长子,关群已经将一切都办妥了。这让杨华不禁高看了这个俘虏一眼,看来,这家伙能口出狂言,也是有些本事的。
姚古也来了,老将军心中果然有鬼。
按说,现在杨华已经已经转为文职,兼龙卫军指挥使,不算是姚古的下属。只不过在场面上受他节制而已。但杨华还是很恭敬地行下属之礼。将姚古请到上座。
二人都是行伍出身。谈话也自然从解太原之围谈起。
杨华抱着一叠山西地图呈了上去:“姚帅。这是从童贯那里抄得地山河地形图。希望能够对大帅这次地军事行动有所助益。”
姚古接过地图。看也不看就轻轻放在身边。良久才叹息一声:“杨将军。你对朝廷诛杀童贯怎么看?”
听姚古问得如此直接。杨华倒是一楞。斟酌着语气说:“杨华军旅出身。对朝政一向不太关心。我只知道。军队是大宋地。是皇帝地。军人嘛。听命行事就是了。”
姚古摇着头:“杨华。我知道你对我姚古有戒心。上次你派人去折将军大帐求援地时候。我也在。可惜。当时我们已经得到朝廷将令。还请你谅解。要怪你就怪我吧。”
听姚古说地真诚。杨华心中有些感动:“姚帅说哪里话。后来我也知道这事。还是我刚才说地那句话。军人听命就是了。至于杀童贯。在我看来。有一利也有一弊。”
姚古眼睛一亮,“愿闻其详。”
杨华道:“童贯罪恶滔天,杀之,可振奋民心,廓清朝野局势。可在金人入寇这个关键时刻确实也不该杀,就算要杀也要先安排一个能取代他地位的人。因为他是西军的核心,保家卫国的希望显然应该在陕西军而不是内地其他部队。而这个时候贸然杀掉陕西军的核心首脑,西军互不统辖,正利于金人分而击之。个人认为,童贯可杀,但也要给他戴罪立功地机会。”
姚古拍了一下额头,“哎,可惜啊,朝中多是激进之士。能有你这般清醒头脑的人却是不多。喊打喊杀固然容易,可要解太原之围,还得靠我们这些军人。”
杨华心中冷笑,心道,刚才我这番话也不过是同你拉近关系。不杀童贯,我从哪里去找这么一个进身之阶?你们自己对打败金人没信心,反怪朝廷杀童贯,世界上哪里有这样的道理?
可他还是很恭敬地说:“大帅说得有理。”姚古话锋一转,说:“其实。杀童贯也是势在必行。那童贯掌军多年。军中势力盘根错节,不杀。恐有变故。到时候反趁了金人之心。那日,童贯就派信使到我军中送信。杨将军,你想知道他信你说什么吗?”
被姚古这一反问,杨华倒有些招架不住,不禁呆住了。
姚古嘿嘿一笑:“其实,我也不知道那封信中说些什么。接到信之后,我也懒得看,立即招集全军将领,当着众人的面一把火烧了。杨将军,事情就是这样。还是那句话,姚古深受三代大宋皇帝君恩,姚家世代将门,如何肯做那乱臣贼子。”
杨华大觉羞愧,本打算用秘信的事要挟姚古,没想到反被他将了一军,立即有些吃不消:“姚帅襟怀坦荡,杨华服了。”
姚古哈哈大笑,直接称呼杨华的表字:“茂先,这次北上解太原之围凶险异常。不管是西军还是禁军,你我都该放下门户之见,奋勇杀敌。太原十万百姓盼王师已久,你我都是军人,值此国难之时,当携手奋进。茂先,我说得可对?放心好了,姚古一心为公,决不为一己之私,置国家大事于不顾。”
姚古这话很明显地传达出一个信息,他不再打杨华龙卫军的主意。这让杨华大松了一口气,也不得不做出些表示,“大帅,龙卫军这次收复隆得,缴获颇丰。若大帅不嫌弃,我愿助饷一万贯,粮食五千石。”
姚古忙站起身来,很郑重地作揖,“如果就多谢茂先了。”
杨华慌忙拜下,“这是杨华的本分,身为地方官,自然要为我朝廷大军筹钱筹粮”
姚古苦笑,终于说出心里话来:“茂先,说句实在话,我军中已经没军饷了。这些子弟虽然跟随我多年,可没军饷,他们也不肯开拔。太原之战九死一生,我也不忍心用强。可叹啊。国家如此艰难。他们还这样……没钱就不肯打仗。有钱的时候我是他们地姚帅,没钱的时候,谁又认得我。”
杨华听他说得凄凉,心中也是难过,宋朝是一个经济大发展的时代,人也变得很贪财。国家也惯于利用经济杠杆办事,宋军士卒都不是役兵,而是领取高额薪水地国家雇员,每战必赏。这一套军制曾经最大限度调动了百姓参军的积极性,但一旦遇到赏赐不及时,士卒的士气立即下降。士卒们认为既然是苦战,就应该提高奖赏。而且要先发钱,否则到时候人都死了,还没看到钱。岂不冤枉?
二人相对无言。
心中那点芥蒂已然消泯。杨华问姚古这次出兵有何打算,什么时候起行?
姚古回答说,既然杨华你能拿出钱来。怎么明日开拔,军情如火,耽搁一日,太原那边还不知道要牺牲多少大宋勇士。并让杨华带军并随行。
杨华点头说,隆德刚光复,还需要派兵驻守,又要安置流民,只能抽掉五百人马。
听杨华说只有五百人马,姚古略微有些失望。据他所知道。龙卫军可有两千人。乡军也有一千多。怎么说也能抽一千人马。
杨华解释说这五百人马都是骑兵。
姚古这才欣慰地大笑起来,连声说:“好好好,五百骑兵,足够让北奴好好喝一壶的。真没想到龙卫军这么强大,先前听人说起龙卫军地战绩,我还认为其中有不少虚头。(w w w . q i s u w a n g . c o m 无弹窗广告)今日听你这么说来,还真是实打实的功劳啊!”
送走姚古之后,杨华让人把关群叫过来。
这事办得漂亮,关群脸上有掩饰不住的得色。
杨华一看他就来气。一脚踹过去,将他踢得在地上滚了一圈:“你这个无行酸儒!”
关群猛地从地上在起来:“有功不赏,言而无信,将军何不用刀?”他被杨华这一踢,心中也是窝火,仰着脖子直喘粗气。
杨华冷冷道:“我知道你心中不服。这事你虽然办得不错,但有两点你做错了。而且错得离谱。首先,你引蛮兵吓退焦安节固然是一条好计,可就此让焦安节军心涣散。畏敌如虎。今后还怎么打仗。还怎么去解太原之围?第二,你派死士。我也是同意的。可吞钥匙实在太残忍了些,简直就不是人干的事。”
关群叫道:“借五百人是你答应了地,再说,我是辽人,宋军地死活关我什么事?我只对将军一个人忠心,其他人,就算是天王老子、大宋皇帝,我关群正眼也不瞧一下。至于死士,那是他自愿的,又不是我强逼。而且,那人得了绝症,也活不了几天。与其病死,还不如为将军效死。将军,你在战场上不一样心狠手辣,现在又大谈慈悲,关群很不理解。”他心中这一急,说起话来也不那么讲究,心里想什么,口中便说什么。
杨华一呆,这个关群本来就是辽国旧民,对大宋也没忠诚的义务。至于那个死士,看他肚子肿得那么大,估计是肝腹水,这可是绝症啊!
想到这里,他叹息一声,“罢了,我们去看看那个死士吧,最后送他一程。”
关群还是不依,“将军,有功必赏,将军答应我的事是不是应该兑现。”
杨华点点头:“行,你以后就跟在我身边,做我的记事参军。”
等见到那个死士时,那人已疼得奄奄依一息,一张脸白得吓人,额头上面全是汗水。
见杨华过来,他眼睛里满是泪水,挣扎着要爬起来。
“躺下,躺下。”杨华心中很是难过:“对不起,这事我不知道,否则也不会……”
微弱的声音传来,“大人,我知道我活不了几天了,这肚子也疼得厉害。活着也没意思。大人若可怜我,就……就……”
“你说,你说。”
“大人,听人说,你是禁军第一高手……人们都说,只要下手快,感觉不到疼的。求你、求你给我一个痛快。”
“好。我答应你,你还有什么要求。”
“我还有一个女儿,才两岁,我这一走,可怜她没人照顾了。关大人说,他要给我一百两银子。我想用这钱给她找个好人家养大。”
正在这个时候。一个小姑娘“咯咯”笑着从外面脚步蹒跚地走进来,奶声奶气地喊:“爹爹,爹爹。”
杨华心中一酸,将那个小女孩从地上抱起:“叫我爹,从现在开始我就是你爹。”
小女孩脸脏得不象话,她一撇嘴,“你才不是我爹爹呢,我爹爹是个大肚子。”杨华眼泪从眼角沁出:“傻孩子,我就是你爹啊。看,我肚子好大。”说着,就将肚子鼓了鼓。
小女孩拍手笑道:“大了。大了。”
床上那人满面惊喜,“谢谢大人,小人来世做牛做马报答大人。”说完这话,那人身体一软,晕了过去。
杨华转身抱着孩子出去,对杨志点了点头,“麻利点。”
“你叫什么名字?”
“我叫小陀螺。”
“哦,小陀螺啊,难怪你这么脏。原来成天在地上转啊转啊!有大名吗?”
“什么叫大名?”
“原来还没起啊,来,爹给你取一个。恩,叫什么好呢。杨越锦,这名字不错,你以后就叫这个了。”
将孩子抱回去,之后,梁红玉很是吃惊。等听到她的身世之后,梁红玉眼睛一红。一把将小陀螺抱起:“杨华你放心,我会拿她当亲生女儿看地。”
梁红玉微微一笑:“赵明堂家不是还有个四岁地小子,干脆把小陀螺许给他。”
杨华心情转好:“好好好,赵家人都是痨病鬼,赵家的孩子长大了估计同他爹一个德性,想娶我家越锦,美得他?”地太空时刻被阴霾笼罩,天上漂浮着大团黑气。也不知道是雨云还是阵地上升腾而起的浓烟。
太原攻防战正在激烈地进行着。一发炮石从对面黑黝黝地城墙上用投石机抛来。落到土堡的墙根,火光冲天而起。一个女真士兵惨叫着在地上乱滚。可被满满一罐火油淋中,那火一烧起来就再也灭不掉。转眼,他就不动了,只那具身体在烈火中不断改变形状,最后被烧成扭曲的一小块。
又一发炮石过来。
满世界都是随风飘荡地火星。
“保护将军。”侍卫们蜂拥而上,却没人敢逼近眼前这个高瘦地青年人。
他就是金人西路军围攻太原的主将完颜银术可。
此刻地他正趴在垛口仔细观察着前方地战况。所有人都知道,银术可喜欢跑到战场的最前沿指挥战斗,而且,他最讨厌别人打搅他的思路。
银术可是金国宗室,地位超然,自领军以来,未尝一败。如果是宗翰是西路军强悍有力的身体的话,完颜银术可就是西路军的头脑。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银术可终于转过身来,看了狼狈而回的完颜活女一眼,和气地说:“回来了,损失多大?”
完颜活女正同他父亲完颜娄室站在一起,还没等他开头,娄室就气呼呼地开口:“这个败家子,丢了近两千人马。银术可,我今天带他过来,就是想当着你的面抽他一百鞭子。也好让他长些记性。”
娄室长得五短身材,看起来壮实得像一头牛,发起怒来,鼻音很重。
银术可一笑:“何必呢,他也没想到龙卫军来得这么快,另外八千人马不是带回来了吗?其实,宗翰也没想到杨华军地战斗力会这么强悍,能以步兵破骑兵,也算是名将了,活女你输得不冤。”
娄室一呆:不敢相信地看了一眼这个长手长脚地年轻人:“你真的不责罚他?”
银术可微微一笑,“宋军三路而来,气势汹汹,与其抽活女地鞭子,还不如抓紧时间整顿军队,我马上就要用上你们手头的军队。活女。你可愿意戴罪立功。”
活女还在发愣,娄室已经欢喜地拍了儿子脑袋一记,“憨子,还不谢过将军。银术可,你真够意思,我不会忘记你的。”
银术可淡淡一笑。“我现在围攻太原的兵力不足,一共才两万人不到。宋人十多万大军三路前来,还真不好对付。还好活女这回带来了八千人马,这样,我手头的兵力也宽裕许多。其实,我还真要感谢活女的。”
完颜宗翰带主力回云中避暑之后,将围攻太原地任务交给了银术可。
太原城高墙厚,城中大宋军民战斗意志顽强。银术可手头兵力不足,要想靠这点人马拿下太原无疑是痴人说梦。因此。他就放缓了攻击速度,只在城外各交通要点修筑土垒、城堡、长沟,以防城中军队突围。这就是所谓地“锁城法”。
可就在这个时候。北宋救援太原地军队分三路前来。以他手头地兵力,要想锁城就已不足,更别说做其他动作了。若就这样眼睁睁看着宋军前来救援,无疑是坐以待毙。
还好,活女地殿后大军吃了个大败仗。因为担心被宗翰林责罚,也不敢去云中,径直跑到太原投奔他父亲完颜娄室。
因为银术可脾气很好,所以,这两父子就跑过来求情了。
听到这样得话。完颜活女父子二人都高兴起来。
银术可:“其实,不过是丢了两千人马而已。我这里损失也大,你们看,这仗打起来可不轻松。”他的手指向前方那座巨城。
天更黑,阵地上都点起了灯笼。
无数地投石车发出巨大的轰鸣,彼此用炮石对轰。
在牛角号和呐喊声中,一队对金人推着用巨大原木做成的撞车想城墙上撞去,巨大的声响传到十里之外。
蚂蚁一样的女真人抬着云梯呼啸着朝太原冲去,而就在这个时候。飞蝗一般的火箭密密麻麻地从城墙上射下来,不断有奔跑中地女真士兵被箭射中,然后一头扑在地上。
靠着一腔血勇,金军总算将云梯搭上太原城的雉堞。一声欢呼,所有人都都拼命朝上爬去。可就在这个时候,城墙上伸出一排铁叉,将云梯一一推倒。云梯上的士兵如石头一样滚落,虽然隔得老远,娄室和活女还是能听到那人体撞击大地地声音。
一盆又一盆融化的铅汁红来亮地从上倾泻而下。到处都是惨烈的叫声。恶臭随风飘荡,中人欲呕吐。
“好了。今天就这样,叫他们都撤回来。”银术可转头问活女:“感觉怎么样?”
活女脸色有些发白:“太原实在太坚固了,我们可没这么多人在这里消耗。”
“对。”银术可点点头:“兵法有云:十则围之。太原城中有军民十余万。而我军才两万多,用两万多人想攻下太原,根本就没任何可能。”
正说着话,一个伤兵被人从战场上抬下来,他被一盆铅汁淋中,半边脸已经看不见肉,只露出白森森地头骨。
活女吓得脖子一缩,心中全是寒气。
银术可还在有条有理的说着:“兵法上又说过,无援之城不可守。要拿下太原,还得在太原以外的战场上下工夫。我准备只用少量兵力围困太原,主力则用来对付三路援军,只要能打败宋人地援军,这太原也就破了。这叫围点打援。因此,这是还得请二位将军帮忙。活女只要在这里建立功勋,日后见了宗翰,也好将功补过。”
“是,请将军吩咐。”活女父子忙连声应允。
“好,我打算这么安排,我只带少量兵马于清源阻击张灏和姚古,伪装成主力拖延时间。而你们父子则带主力于寿阳、榆次一线寻种师中大部,节节抵抗,诱敌深入。”
说到这里,银术可吞了一口口水,喉结滚动中,他又斟酌语气说:“也许,刚开始地时候你们会输上一两阵。不过不要紧,种师中全是步兵,只要战线一拉长,他辎重跟不上,军心必涣散到不可收拾。到时候……”
他突然满面亢奋,重重一拳砸在土墙上:“到时候取种师中的人头来见我。”
ps:月票榜前有堵截,后有追兵,快坚持不住了。六军每天九千字,态度还是很端正地。
看在党国的份上,再拉兄弟一把吧。
太原之战马上开打,没有后勤补给,没办法杀敌啊!来些月票补充下给养。
谢谢!
------------
一百四十三章 侦察
“咻咻!”
不断有长箭射来,其中还有一箭射中杨华坐骑的胸脯。可那战马胸膘厚实,加上金人骑弓偏软,入肉不深,也不至于造成很大伤害。但吃痛不过的战马还是长嘶一声,高高扬起前蹄,险些把他掀下马来。
“将军小心。”
“观察大哥小心。”
“主公小心。”
身边的三人同时伸手去拉马缰。
喊将军的是杨志,喊观察大哥的是杨再兴,喊主公的是关群,三个人三种称呼,听起来倒也有趣。
对面是一支约莫五十人的女真侦骑。见杨华一身华丽的铠甲,坐骑又被射中,都大声欢呼起来,纷纷策马挥舞着长矛和狼牙棒追了上来。
“我没事,都让开,我要换马了。”杨华双脚从马镫里抽出,也不落地,就这样站在鞍子上,一脚跨上了备用的战马。
他一声沉重的铠甲,而身下的战马又一直在飞快奔驰,能够在高速行军中换马,这一手骑术端的是十分漂亮。
刚才,杨华正带着杨志、杨再兴和关群到前线打探道路,却不想半路遇到一支金人的斥候大队。
见杨华人少。而马上众人都是一身精美铠甲。金人知道碰到大人物了。都大声呼啸着追杀过来。
而四人也且战且走。一口气跑出去四里路。但那队金兵还是紧紧咬在后面。怎么也甩不掉。
还好。杨华他们一人两骑。倒不怕马力不足。无论是打是跑。主动权都在他手里。
两天前。姚家军主力和龙卫军游奕骑终于从隆得出发。穿过威胜军。翻过太岳山。开到了太原前线。
一翻过太岳山。迎面吹来地风也凉爽了许多。正式初夏。满目都是苍翠地绿色。面前是平坦地太原盆地。
这里是山西太谷县。再过去就是清源县城。再过去就是太原城。
太原。又被人称之为龙城。位于黄河流域中部,西、北、东三面环山。山西最重要的水运河流绕城而过。在历史上,太原一直是中国最重要的军事重镇。无论是北面抵御游牧民族的进犯,还是南下席卷天下,都占地利之便。所谓:控山带河,踞天下之肩背。
山西人坚韧善战,自古就出强兵。因为这个地方在西汉时叫并州,也也汉武帝北击匈奴的前线,多慷慨剽勇之士。因此。曹丕的一首诗中就说过这么一句:“白马饰金羁,幽并游侠儿”。
而就在这个时候,太原人正固守在城中。给侵略者以沉重打击。围城半年,举国皆降,太原不降。金人因为要斩断大宋朝的龙脉,对此地也势在必得。因此,龙城实在太重要了。春秋时地晋,战国的赵,唐朝的李家,五代的李克用都是在这里起家,进而席卷天下。这就是一个出真龙天子的风水宝地。若能拿下。对宋人必将是一个沉重的打击。
姚古大军和龙卫军翻过太岳山后,因为山路崎岖,行军地速度也慢了下来。据斥候来报告,清源一带发现完颜银术可的打援大军,看数量还不少,估计是主力。
听到这个消息,姚古立即命令大军暂时停了下来。队伍从隆德出发已经五天,前锋焦安节和杨华的骑兵已经到太谷了,后卫还在武乡。大军迤俪而行。拖出去一百多里。
金人西路军战斗力强悍,基本都是由女真人组成。不像完颜宗望的东路军,大多是外族人拼凑而成。
现在若贸然同敌决战,只怕讨不到好。
而且,姚古和张灏、种师中约定,大家在榆次回合,集中优势兵力后再做打算。而此刻,种师中还在过井陉关,而张灏军却远远落在平遥。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赶到战场。q i s u w a n g . c o m [奇 书 网]
现在的太原有女真人两万。都是精锐强兵。而姚家军在上次夜袭大败之后,士气低落。以无当日之勇。想靠这支残军打败银术可,解太原之围基本没有可能。
与其仓促决战,还不如在这里等等看。等后卫更上,部队集合完毕。等种师中大军和张灏赶到战场,再找机会吧。
作为姚古作战序列的轻骑兵主力,杨华主动担任起游击部队。
他也是胆大,就这么带着杨再兴三人跑到太谷侦察敌情。他一直有个怀疑,敌人绝对不会将主力布置在清源、太谷一线,阻击姚古和张灏。毕竟这两只部队人数众多,而且又是在国境之内行军,补给也方便。不象种师中大军,不但要穿越井陉山区,而且,他们的后方又是被围困了半年的真定。大军的补给根本没办法就地征集,只能靠相、磁两州千里转运,还得分出大量兵力保护后勤道路地畅通,真正能够投如战斗的有效兵力十中余三就算不错了。如果他是完颜银术可,肯定会集中优势兵力先吃掉种师中一路。
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只要敲掉种师中,姚古、张灏两军还有胆子同金人苦战吗?
“一定是这样,不会有错的。”杨华越发地肯定这一点。
为了弄到第一手地情报,为慎重起见,他决定亲自去清源看看。
没想到半路就遇到了这支金人骑兵。因为敌人实在太多,以杨华区区四人,要想打败他们已没有可能,只能且战且走。
双方在山路上骑马追逐,时不时射上几箭,追的人固然声势浩大,逃的人也从容镇定。不知不觉就跑了小半个上午。
杨华等人都是箭术精妙之人,一边跑一边射箭,竟逼得金人不敢靠近。
女真人这还是第一次见识到蒙古人的骑射之法。学着杨华等人射击吧,在颠簸的马背上又取不到准头。而且,这四人身上的铠甲实在太坚固了,骑弓射上去只发出“叮!”的一声,就被那浑圆的表面弹开。
下马步射吧,敌人一溜烟跑了。上马追击,敌人又是一轮箭射来,然后,又有三个骑兵惨叫着摔下马去。
随着时间的推移,两队人马地距离虽然没有拉开,但金人越大越少,而杨华等人则安然无恙。
渐渐的,金军的马力不足了,速度也慢了下来。
“吁!”一声,杨华将战马拉停,立在路上,笑道:“歇歇。”
现在,敌人离他们已又一里远,可这样,金兵还是不肯放弃追击。
“这群人实在太可恶了,观察大哥,老这么跑也不是办法,让我回头去杀他一阵。”见杨华战马受伤,小杨再兴两只眼睛里有怒火熊熊燃起。
“对,将军,也是时候反击了,不杀他几人,这讨厌的尾巴就甩不掉。”杨志也同声说:“让我去吧!”与同为杨家子弟的杨再兴并肩作战,让杨志感觉很是尴尬。
“呵呵,真的要打?”杨华一笑,“也好,关群,我命你去取一个女真人头颅回来。否则,军法从事。”
关群吓了一大跳:“主公,我是文吏,这上阵厮杀的事情小生不擅长。”
“哧!”杨华一声冷笑:“在我军中,没有文武之别。今后就算是文人也一样要统军打仗,与其将来在战场上见了敌人尿裤子,还不如现在杀个人练胆。怎么,怂了?”
关群气得面色发青,这个主公实在太乱来了,想一出是一出,根本就没有逻辑可言。
他负气地说:“那我就去取一个女真人头颅回来,大不了被金人杀死拉倒。”
说着话,就狠狠地给了战马一鞭子,挥舞着马刀朝女真人冲了过去。
杨华哈哈一笑:“这个关群还是有些脾气的,放心吧,在老子军队里再呆上一段日子,管保让你变成一个真正的男子汉。”手一挥:“杨志,去协助一下。若关群死了,也是可惜。对了,你们两个别傻呆呆地往人群里冲。先饶着女真人转圈,把他们地队型扰乱了,再挑落单的杀。”
“得令。”杨志一手执缰,一手提弓追了上去。
杨再兴吃惊地看着关群的背影,“观察大哥,关先生可是读书人呀,你让他去冲锋陷阵,是不是太过分了?”
杨华嘿嘿一笑:“读书人?古松不算读书人?人家现在满口粗话,一顿能吃一斤羊肉一斤酒,上得战场,能一口气砍十个北奴的脑袋。读书人,这天下读书人还少吗。但能上战场杀敌的勇士又有多少。强盗都闯进屋杀人放火了,难道你念两军书就能把敌人吓退?
不说这些了,再兴,你怎么想到来投军的。又怎么想到进骑兵部队的?呵呵,游奕骑人才济济,有李鹞子、梁云龙、孙重山、铁十一,现在又加上你。赵明堂可眼红着呢。要不,你去陌刀队做个副指挥?”
杨再兴摇头:“陌刀队军法实在太严酷,小弟我也是随意惯了的人,怕受不了那个管。还是骑兵好,自由许多。而且,依我看来,步兵固然能够依靠装备和纪律打败敌人,可因为速度慢,根本不能大量杀伤敌人。要想打退金人,还得靠骑兵。”
“也成,你先在李鹞子手上历练一段时间。”
正在这个时候,关群发出一声惨叫,二人忙看过去,却见关群的右小腿上已经中了一箭。骑兵身上只穿了一件胸甲。腿上却没有防护。这一箭竟然将他地脚肚子射穿了。奇怪地是,竟不见有血飚出。
------------
一百四十四章 正确的预感
其实,关群也并不觉得疼,当那一箭射穿他脚肚子时,他只是感觉右小腿一麻,低头一看到这骇人的情形,这才下意识地大叫起来。
在这一刹那,关群只想拨转马头逃回去,放弃这个可恶的任务。
身后的杨志也追了上来,见关群傻在那里,也急得大叫:“关先生,快回去,快回去。”杨志对关群的智谋很是佩服,他也知道杨华手上没几个人才。典型的武强文弱,论武艺他和杨再兴、梁红玉都是少有的高手,论统军作战,赵明堂、李鹞子一攻一守,稳如磐石,迅捷如风。
偏偏能够居中策划筹算的军师人才挑不出几个,看杨华的意思,这个关群是要大用的。如果就这么折在这里,却是可惜。
听杨志这么一喊,关群这才清醒过来。眼前全是女真骑兵,五十多骑呼啸而来,想来拣他便宜。
若是再往常,依关群的性格,只怕早吓得不知道该如何办才好。可一想起杨华的坏脾气,若自己现在不战而逃,只怕要受到他无情的嘲笑。而且,以后也别想再受到他的重用了。
作为一个俘虏,现在就算逃回燕京,也免不了给金人做奴隶的下场。而逃到大宋,老实说他不认为能比现在混得更好,要想一展胸中抱负,也只能依附在龙卫军这棵大树上。
而杨华好象很看不起读书人,据他所说,要找读书人,大宋一抓一大把,但能拿刀上阵和金人干的血勇之士却没有多少。多他一个关群不多,少他一个关群不少。
大丈夫富贵险中求,不就是一颗金兵头颅吗,妈的,拼了。
于是,在清醒之后。关群一声大喝:“北奴,可敢与我斗乎?”一挥马刀,满面躁红地向敌人密集的马阵冲去。
背后远处传来杨华肆无忌惮的轰笑:“对,就这样。不过,你喊得文绉绉的,金人也听不懂。要我说。应该是:北奴,速来送死!”
“北奴。速来送死!”说来也奇怪。当关群用尽全力喊出这一句话之后。心中地畏惧突然消失不见。热风呼呼从耳边刮过。有一种说不出地痛快。
“关先生。不要和北奴对冲!”跟在后面地杨志大惊。对面可是五十个女真骑兵。散乱起连成一片。纵深极厚。关群这一冲进去。陷入重围。立即就会被那些精锐地骑兵剁成肉酱。找死也不是这么找地。
一个女真骑兵对面向他撞击来。手中地连枷“呼!”一声劈来。关群能够清晰地判断出连枷地去势。也在第一时间将头埋下。
在这一瞬间他也想好了回击地招式。只要右劈。就能将敌人斩落马下。这一招。他看李鹞子训练骑兵时反复教过。
可想归想。当他刚砍出这一刀时。却发觉劈了个空。
原来。两人都在骑马对冲。速度实在太快。这一刀也劈在空气当中。
头上有风声掠过。连枷的劈空声令人毛骨悚然。关群大叫可惜的同时,突然领悟到一点:这骑兵肉搏还真不能闪,一闪,你就没机会了。
杨志见关群还在不要命地向前冲,心中大骂“傻瓜”,口中大叫:“向右跑,别冲进去!”手中弓也没闲着,提起来,将弓头向那个连枷武士脸上一刺。正中那女真人地鼻子。
这下很事凶狠,虽然不至于致命,也让他疼不可忍。那家伙大叫一声扔掉手中的,痛苦地捂着面孔。一时间恢复不了战斗力。
杨志一边喊,一边抽出一支长箭,搭在弓脊上,紧张地跟在关群身后。
关群听杨志这么一喊,也清醒过来,一夹马腹。在同金人马阵接触的一瞬间拐了一个弯。斜斜地从右翼飘过。
一个女真骑兵从密集的阵中冲出,试图拦截关群。
杨志也不客气。“咻!”一声,一箭射中他的咽喉。
说是迟,那是快,关群已经一刀将那人劈下马去。
“关先生,任务已经完成,回去吧!”至始至终,双方都在高速地追逐,速度快得让人眼花。
“要你管!”关群突然扭过头来,面目扭曲地对杨志一声怒吼。领悟到骑战要诀的关群还没来得及在实战中实践,敌人就被杨志一箭射死,这让他有些恼羞成怒了。
“呵呵,可以了。”在远处观战的杨华见关群愤怒得面目狰狞,知道锻炼干部效果已经达到,再让关群打下去就是送死。那样就没什么意义了。
“是。”杨再兴从腰上抽出牛角号“呜呜”地吹了起来。
听到号声,杨志大叫:“关先生,可以回去了。”忙伸手从箭壶里抓了一大把箭,连环射出,直射得前方金人一片大乱。因为金人身上都穿有厚实铠甲,这一片箭雨也不足以致命,却也疼得女真人大声惨叫。
“再等等,再等等。”关群还在朝前面冲。
“这个混蛋!”好脾气的杨志也有些发怒,他还弓入囊,一提速冲上去,拉住关群的马缰,就往后拖。
关群地战马吃疼不住,长嘶一声,跟着杨志转头就跑。
后面,金人的骑兵还在不离不弃地追赶,眼见着就要追上来了。
转眼,二人身上头上又中了几箭,但还是没能射进他们身上的胸甲。但头上一连被狠狠地射几下,也被敲得耳朵里“嗡嗡”乱响,像是开了水陆道场。
“放开!”关群一鞭子抽在杨志手背上,突然策马停了下来,回身一刀,将一个追来的女真骑斩下马来。
不过关群的手腕也被这股巨力扯得几乎脱臼。
“好!”三人都同时喝彩。
“走了走了!”杨华和杨再兴将箭不断射出,压住阵脚。
关群右手疼得汗水都出来了。他这下才从狂乱中清醒过来,既然任务已经完成,哪里还有再上前杀敌的勇气。立即发出一声怪叫,疯狂地逃到杨华身边。
杨华大笑:“关群小子,你今天总算像个男人了!”
关群气得几乎要吐血,闷哼一声:“关群以真心侍奉主公。主公却呼来喝去,待之如娼优,岂不冷了士人之心。”
“喝,你这酸丁倒也有几分脾气。”杨华一声怒喝,突然提起刀来朝关群砍去。
“大人不可!”杨志大惊。
关群见杨华突然翻脸,这一刀疾如闪电。又如何躲得过去。心中顿时一凉,暗叫一声:“完了!”
这一刀还没落下,却突然拐了个弯,直接劈到先前射中他小腿的箭杆子上,将那一箭砍着两截。
“现在来不及给你治箭伤,带着这么长一件东西也是麻烦。走吧!”杨华冷着脸骑马离去。
“哪里有你这么做主公的!”关群气得鼻子都歪了,不服气地追了上去,一边跑马一边不依不饶地在杨华耳边大叫:“士可杀而不可辱,丈夫一怒。血溅三步!”
杨华置若罔闻,冷淡地说,“省点力气快跑吧。找个清净的地方裹伤,今天晚上你可能会发烧,我找军中的郎中给你开剂方子。”
关群还在怒叫:“为什么不直接拔,用得着这样吗?”
“箭头后有倒钩,你想被**二两肉来?”
二人一边斗嘴,一边飞快地向前逃跑。
而杨志和杨再兴则在后面不住射箭,给杨华断后。
那群女真骑兵也是倒霉,要打吧,杨华他们直接开溜。只用箭不住乱射;要追吧,这四人一人双马,根本就追不上;不追吧,他们却有停下来一个反冲锋。
这一仗,打得金人痛苦至极,到最后,居然被杨华他们干掉了八个。打到最后,众女真人俱是胆寒,一声令下。垂头丧气的骑兵们齐齐拨转马头,走了。
“这样就走了?”关群有些发愣。敌人占据兵力地优势,居然被杨华用这个战术拖得没了脾气。
“哈哈。”杨再兴笑了起来:“今天这仗打得有趣,若不是关先生受了伤,可谓大胜。”
关群又要发怒。
杨华淡淡地说:“这就是骑兵地威力,想打就打,想走就在,主动权尽握我手。”
杨志,“那边有家人户。我们去那里为关先生疗吧!”
“好。伤口也该处理一下了。”
杨华点点头。
这户人家只剩一个烂眼圈的老头和一个身上脏得发亮的六岁小孩,见杨华得人骑马冲来。早吓得躲到草堆里去了。
杨华也是喊了好几声,解释说自己是大宋的官兵,这爷孙俩才战战兢兢地走了出来。
这个时候,关群脚上才开始流血,一阵剧烈的疼痛袭来,让他禁不住低低地哼了一身:“主公视天下有德之士如草芥,我等也视主公如蔽履。”
杨华一皱眉,对小杨再兴说:“如果古松或者赵明堂在这里,一定会说,这读过书的就是不一样,说话带拐弯。自己先弄成一个道德之士,反对他地就是不道德。”
杨再兴想了想,说:“一定会是这样。”
老头子已经打了一盆清水过来。
杨华让他剪刀把关群的裤脚剪开,看了看伤口,伸手捏住箭头,扯了扯,关群疼得大叫。
“有些紧,看来没一把子力气弄不出来。”
关群有些奇怪地问:“为什么一下子拔不出来呢?”
杨华道:“正常地肌肉在被兵器刺入后,立即会剧烈收缩将刺进去的武器紧紧夹住。因此,一般的长枪和腰刀上就有个血槽,并不是用来放血,而是用来通空气的,以防兵器卡在敌人身上扯不出来。”
关群一呆:“原来是这个道理,啊!”
杨华突然低下头去,一口叼出箭头,头一甩,就将那一小截箭头起了出来。
关群心中大为激动,但口中还是不肯服输:“主公要收关群之心,先前为何如此作践?”
杨华不理睬他,自顾自同那个烂眼圈老人拉起家常来:“老人家,今年地里收成可好?”
老人见杨华态度和蔼,也不害怕了,恭敬地回答说:“回军爷的话,今天天气不错。雨水也好,看样子会是个丰年。不过……”
“不过什么?”杨华仔细地听着。
见到眼前这个大官鼓励的眼神,老人胆子大了起来,说:“不过,今年热得实在太早。如果我没猜错,冬天一定很冷。哎……明年的收成可就不好说了,没准是个荒年。这又到处在打仗,老百姓快没活路了。”
“你确定明年有大灾?”杨华有些震动。如果这老人说得没错,今年冬天若有大灾,粮食歉收。而明年又是靖康年地天下大乱。那么说来,龙卫军得提早一步准备些粮食。否则,到时候可就有大麻烦了。
“怎么不确定。”一说起庄稼,那个老人气呼呼地叫了起来:“我种了一辈子地,什么样的气候没见过?我说明年有大灾就要大灾。”
杨再兴见老人气势汹汹,心中大为不快:“老头,你怎么同我家观察大哥说话地?你说有大灾就有大灾了,你是神仙啊?”
“又不是我一个人在说!”老人还在生气,“但凡种过地地人都知道,不信你去市面上看看,哪里还有人卖粮,都藏在家里备荒呢!我前日还想去清源买些种子粮回来呢,结果还不是白跑一趟。”
听老人说到清源县,杨华脸色一变,连在一旁裹伤的关群也竖起了耳朵。
杨华问:“老人家,清源都是女真人,粮食都被抢光了,自然没有种子卖。再说,你去哪里不怕遇到金人吗?”
“怕,当然怕他们。可人活着是要吃饭地,就算再危险也得去啊!”老人叹息一声,道:“至于说那里有女真人倒是不假。不过,却不是很多,他们自己也带着粮食的。我看他们也没心思出来抢粮。”
“不多,究竟有多少?”关群瘸着一只脚走过来。
老人想了想:“我也不清楚,反正不多。”
杨华冷哼一声,将一串钱塞到老人手中,对关群等人说:“看来金人的主攻方向是小种。我们马上去回去。”
“观察大哥,要不,我去清源再打探打探。”杨再兴说。
“也好。”杨华点点头,“杨志,你随他去。”
看来,他的预感完全正确。朦胧之中,他觉得好象抓住太原之战的要点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