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节 下一步怎么办?(1 / 1)

四野战事珍闻全记录 郭辉 2005 汉字|0 英文 字 3个月前

第8节 下一步怎么办?

所以,在熊式辉东北碰壁后,蒋介石决定任命杜聿明为东北保安司令部司令长官,前往东北继续与苏军商谈接收事宜。

杜聿明一到重庆,蒋介石立即指示:“这次你到长春去,直接与苏军总部接洽,要他们根据中苏条约,掩护我军在东北各港口登陆,接收领土主权。”

杜聿明早已风闻共产党部队秘密进入东北,于是向蒋介石提出:“假如共军确已进入东北,苏军又不肯承担掩护我军接收的任务,那么,下一步怎么办?”

蒋介石若有所思地停了一下,然后说:“你先到长春去会见马林诺夫斯基,其他事情以后再说。根据条约规定,他们必须要承担起掩护我们接收的责任。”

10月28日,杜聿明乘飞机抵达长春。当天就去拜访了马林诺夫斯基元帅。鉴于熊式辉和蒋经国所受的冷遇,杜聿明作好了应付各种刁难的准备。没想到这次马林诺夫斯基元帅的态度却是十分友好。初一相见就满面笑容地说:“杜将军带领中国军队接收东北的领土主权,苏军很欢迎。你们从海路来,从陆路来,我们都欢迎。”

经过双方具体协商,马林诺夫斯基同意国民党军队从营口登陆,并向杜聿明提供了营口苏军位置图。

杜聿明喜出望外,急速飞回重庆,向蒋介石报功。

蒋介石更是喜形于色。他告诉杜聿明:国民政府已经与美方商量好,用美军舰只先将国民党第13军和52军海运到营口登陆。现在13军已陆续到达秦皇岛,52军正由越南海防市启程北上。你应迅速去秦皇岛,乘美国军舰到营口指挥登陆。

杜聿明马上动身,直飞天津,拜访了美军第3陆战队司令洛克将军。请求美军协助维持天津至秦皇岛铁路的畅通和安全,洛克一口答应。

11月3日,杜聿明在秦皇岛登上了美国军舰“脱罗尔”号,在第7舰队司令巴布尔中将的亲自陪同下开往营口。

下午15时,“脱罗尔”号抵达营口港外海域。由于舰身过大,无法入港,杜聿明只好改乘一条小艇开向码头。

码头上有一名苏军中尉正等待在那里。杜聿明带一名翻译紧跟其后,登上了苏军吉普车,心中不禁有点紧张。

“我们现在是去哪里?”他通过翻译问那名苏军中尉。

那苏军中尉却淡淡地答道:“旅馆。”

“旅馆?为什么去旅馆?我们应该去司令部!”杜聿明有些吃惊了。

“这里早已没有了司令部。”中尉坦然地回答。

“那你是干什么的?”杜聿明着急地问。

“我是奉命到码头上来迎接你的。”中尉答。

“我问的是你的身份。”

“我是这里的留守司令。”

“那你有权力办理交涉事务吗?”

“那要看什么交涉。”

“比如中国军队在这里登陆的事。”杜聿明只好明说了。

“那要问这里的中国军队。”苏军中尉回答。

“这儿哪来的中国军队?我们还没有登陆。”杜聿明紧张地问。

“18集团军已经接管这里了,不过别人都习惯叫他们八路军。”苏军中尉不紧不慢地说。

“啊?他们已经接管了?可他们不是合法的军队,他们没有权利到东北。我要求立即去你们的司令部!”杜聿明真的急了。

“我刚才已说过了,这里早已没有苏军司令部了,只有一个留守司令,那就是我。”苏军中尉道。

杜聿明几乎气得说不出话。在旅馆停车后,杜聿明强压住怒火质问那名苏军中尉:“贵军为何不按条约办事?未等我军登陆就撤出?”

“我们是按条约规定的撤兵期限撤走的!”苏军中尉并不示弱,“是你们未按条约规定日期到达。这不是我们的责任。”

“那你们也不应该让共产党的军队进城。”杜聿明又紧逼一步。

“我们只负责把这里交给你们的军队,经核查,他们确实是你们的第18集团军。”苏军中尉回答。

杜聿明无言以对。那中尉紧接着说:“在这里,我只是负责迎送你进出码头,如有其他问题,你尽可以与当地驻守的中国军队联系,因为这里已经交接结束,我们无权再予以干涉!”

杜聿明气得绷紧了脸,没有进旅馆,掉头返回了码头。乘小艇登上了“脱罗尔”号美舰,打道回府。

在军舰上,杜聿明望着海面上翻腾的巨浪,心中苦涩。他想起马林诺夫斯基在长春的表演,不禁怒火中烧:“俄国人真敢开国际玩笑!”

巴布尔也跟着摇了摇头,转而安慰杜聿明道:“俄国人从来就不讲信用,杜将军不必生气,有强大的美国作后盾,你可以指挥军队打进去!”

“看来只能使用武力了。”杜聿明握起拳头,咬牙切齿地说。

原来,苏军之所以那么痛快地答应了杜聿明的要求,是因为他们早已暗中将营口、葫芦岛移交给了东北人民自治军。除了辽东半岛南部港口,苏军也把锦州以南至山海关的辽西通道地区转交给了共产党的军队。

11月5日,杜聿明满怀惆怅地飞回重庆,向蒋介石报告接收营口的遭遇。蒋介石再一次气得脸色铁青,他先是大骂一通俄国人,然后对杜聿明说:“我们一定要打进东北!你有把握率国军武力接收东北主权吗?”

“给我10个军。我一定将东北共军全部消灭,恢复东北主权。”

“10个军?现在调动10个军还是有困难的。这样,你先带两个军从山海关打进去。”蒋介石道,“这是一件大事,你最好还是先去军令部,同他们研究一个方案。”

杜聿明当即去了军令部。听说杜聿明要用两个军进攻山海关,军令部的人纷纷摇头:根据情报判断,山海关附近共有共军将近10万人,两个军怎么能够奏效?

杜聿明立刻责问道:“哪来的情报?我刚从秦皇岛回来,据我亲自侦察,共军最多只有5万人。”

其实,当时山海关附近只驻有八路军李运昌部约3万人。

“我看用两个军进攻山海关也并不是什么难事。”杜聿明说,“不过,必须增加后续部队,否则无法向东北腹地挺进。”

军令部不敢明确对杜聿明的意见作出答复,只好让他再去请示蒋介石。

“先将天津以东划归东北行辕。”蒋介石权衡再三,的确抽不出更多的兵力,于是说:“你先指挥第13、第52和第94军首先攻下山海关。”

杜聿明领令,直飞北平,刚下飞机便接到何应钦的电报,令其率第13、第52、第92及第94军进攻热河,收复承德。

“胡来,我有要命在身!”杜聿明对何应钦的电令高声吼道,“委员长有令,拿下山海关!”

杜聿明调集部队,立志强攻山海关,一洗营口之耻,收回全东北。山海关,这个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如今再一次笼罩在烽烟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