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节 和平的大门砰然关闭(2)
6月6日,梁兴初带着山东1师渡过松花江,撤到胶河一带,远远地看到拉法地区有一支队伍正在构建工事,忙跑了过去。未到近前,大吃一惊,城头上插着的竟是国民党的军旗。
梁兴初立即向林彪报告。
杜聿明居然派兵渡过了松花江!林彪在屋子里踱来踱去。他一会看看梁兴初的这份电文,一会又看看中央军委刚刚发来的通知:国共双方协议在东北休战15天,6月7日起生效。
蒋介石占据松花江南岸后,谈判资本已牢牢在手,两个月来各军不断征战,急需休整。毛泽东获知林彪一路艰苦北行,撤退近千里,必定疲惫不堪,应该停战。国共双方代表借谈判之机一碰头,立即达成了停战协议。
林彪很清楚:此时自己处于劣势,如在停战协议生效之刻主动进攻,恐怕会引起国民党的继续追击,同时更担心进驻拉法的263团会有接应。
当晚,林彪回电梁兴初:绕开敌军,准备乘车去敦化。
电报发出了,林彪却没有停止继续思索此事。想自己一路被围阻追击,奔波近千里,一腔怒气难已发泄,杜聿明居然派兵渡江,这口气也要咽下吗?不能,一让再让,让到何时为止?林彪拍案而起,于6月7日清晨,再令梁兴初:原地不动,如探明敌方确是孤军深入,伺机将其歼灭。
梁兴初立即带人侦察,刚出发不久,正遇到从长春东北局机关里撤过来的陈光。陈光原是梁兴初在山东时的老上级,两人重逢,互问寒暖。真是不问不知道,陈光也是为了这263团而来的。
此前,陈光已令东满的周保中做了进一步的探明核实,这支国民党队伍的确是孤军深入。
“那还等什么?总司令已经指示,如探明敌方确是孤军深入,则伺机将其歼灭。”梁陈二人一拍即合,于7日黄昏向拉法发起进攻,4个小时即消灭守敌。9日凌晨,民主联军乘胜进攻新站,至10日拂晓大获全胜。
拉法、新站两次战斗中,民主联军共毙伤敌军1,000人,俘获263团团长韦耀东等900人,缴获火炮10门,轻重机枪70余挺,枪支1,200余。
虽然此战令林彪小小地解了一次气,但仍然无法让他打起精神。当他带着前指机关走到五常时,离哈尔滨只有100公里了,林彪拒绝再往前走。
林彪病倒了!
林彪要在五常养病。已迁到哈尔滨的东北局机关焦急万分,一次又一次地派人迎接林彪前往。可林彪自称重病在身,不愿前往。
过了许久,大家才明白,林彪不是有病在身,而是有病在心。
毛泽东为保证与国民党和谈成功,一再令林彪守住四平、公主岭和长春,林彪却无力回天,一路北撤,败走千里,部队伤损15,000余人。不仅民主联军元气大伤,而且共产党在和谈中已失去了实力支撑。林彪自觉无颜见到别人的鄙视脸色,而且中央究竟接下来会如何处理自己,也尚且不知。所以,林彪宁愿自己先留在五常。
实际上,林彪实在是过于低估毛泽东的魄力和眼光了。毛泽东早就看穿了蒋介石不想真正和谈的实质了,只是想通过征战催醒蒋介石共创和平,但自四平失守后,蒋介石马上表现出不可一世的气焰,毛泽东已彻底对和平不抱希望了。
5月30日,蒋介石在巡视长春的当晚,即召开了高级将领会议,共同评估共产党的实力,众将一致认为:无论在四平还是本溪的战役中,共军战术与当年江西时代一样,没有多大增进。
蒋介石由此推论:“林彪部乃江西残匪骨干,战力最强,经此次四平会战已十损七八,其他匪部实力远逊于彼,可见不难解决。由此可断定共党并无多大实力。”
会后,蒋介石转告马歇尔:“只要东北之共军主力溃败,则关内之军事必易处理,不必顾虑共方之刁难与叛乱也。”
蒋介石“武力解决中共”的决心已定。
6月6日,蒋介石借发表东北休战协议之机,公然调运两个军,准备送入东北,一举消灭林彪余部。
闻知此情,毛泽东拍案而起:“岂容蒋介石如此猖狂?令山东陈毅部狠狠咬住国民党,使其无力北上!”
6月7日,陈毅率山东主力向国民党发起大规模攻势,连克胶县、张店、周村、泰安、枣庄、德州、高密、即墨等城,歼敌3万。蒋介石惊恐万状,慌忙将准备调往东北的两个军投入关内战场。
“现在的蒋介石是连和平的面具都不想戴了!”毛泽东说,他再也不想看蒋介石演任何和平戏了。“虽然共产党的军队确实在实力装备上,与国民党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但和平已经无望。我们必须与广大人民群众团结起来,靠自己的奋斗去换取真正的和平。”
6月16日,中共中央致电东北局:任命林彪为东北局书记、东北民主联军总司令兼政治委员。
得到这个消息,林彪的气色终于好转了,跟着亲自来到五常接请的高岗和谭政回到了哈尔滨。
6月17日,蒋介石在国共和谈中提出新的条件:“中共必须退出热河、察哈尔两省,山东的烟台和威海,东北的哈尔滨、安东、通化、牡丹江和白城子……”周恩来当即愤怒地回答:“国方提出的条件如此苛刻,我方无考虑的可能!”
国共谈判彻底破裂。
6月26日,蒋介石向中原地区发起主动进攻,中国内战全面爆发。
和平的火光闪烁了几下,最终归于黑暗。任何想通过谈判重觅和平的愿望皆成泡影,只有枪和血才是换取和平的唯一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