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节 林彪要尝尝打胜仗的滋味(2)(1 / 1)

四野战事珍闻全记录 郭辉 1788 汉字|0 英文 字 3个月前

第14节 林彪要尝尝打胜仗的滋味(2)

东北的冬天是寒冷的。他听着窗外的风吼声默默地想。

几天来,杜聿明的肾病更加恶化了,必须到北平开刀手术才行。于是,他电告蒋介石:目前国民党在东北的兵力远远不够,必须再度增兵,同时由于自己重病在身,故举荐郑洞国担任东北保安司令部副司令,暂时代替自己的职务。

杜聿明抱病离开了东北。国民党军不敢轻举妄动。新6军停留在盘山、辽中一带,52军在新民和沈阳西郊,而13军则去了热河地区的凌源、平泉一带。蒋介石急急忙忙地利用美国军舰继续从上海、广州、越南等港口运送新1军、第71军、第60军和第93军到秦皇岛,以备向东北大举进攻。

在这个风雪交加的冬天里,东北出现了暂时的平静。民主联军在休整,国民党军也在休整,而苏联士兵却是忙碌的。

2月已经过半。苏联军队不是说要在1月底撤走吗?怎么还没走?

老百姓在问,美英政府也在问。蒋介石坐不住了。

本来,蒋介石害怕苏联红军突然撤走,自己兵力不足,共产党军队乘机而入,所以恳请苏军延缓撤走。可现在自己的部队已不断到位,而苏军即使延期也已超过了期限。他们为什么还是一点要走的意思也没有?

美英政府连续通电蒋介石:苏联正在利用延长驻军的时间,夜以继日地将东北的工业原材料和各种工业设备以及日满政府的银行储备运回国内。再不阻止,东北将变成一片废墟,谁都将没有利益可得。现在必须想办法把苏联人赶走。

1946年2月11日,恰逢雅尔塔会议一周年之际,雅尔塔秘密协议的全文得以公开发表。这份秘密协议当年是规范美英苏三国瓜分世界的约定,如今却立即成了点燃中国人愤怒的火种。直到此时,根本就没有代表参加会议的中国人才知道,协议中居然有“苏联应恢复以前俄罗斯帝国之权利”的条文!

抗议,抗议,还是抗议。中国各地有良知的国民纷纷举旗呐喊。

国民党趁热打铁,接着公布了“张莘夫事件”。张莘夫是国民党东北行辕经济委员会成员,1月7日在接收抚顺煤矿时因与苏联人发生矛盾,于16日返回沈阳途中在苏军的护送下遭到杀害。虽然凶手已成历史之谜,但当时许多人一致推测为苏联红军所为。所以各地要求苏军撤走的呼声再掀高潮。

2月22日,国民党官方出面,组织了有两万多人参加的反苏大游行。2月23日,西南联大的王力、朱自清、沈从文、余冠英、冯友兰、潘光旦等100多位知名教授发表了对东北问题的宣言,要求国民党政府“披露中苏签订条约以来一切有关东北问题的谈判经过,并拒绝再作妨害主权的任何协商”;同时强烈要求“苏联尽速撤退在我东北驻军,归还一切工厂设备与资源。不得有超出中苏条约范围以外之任何行动或措施”。

面对中国人的万民怒目、千夫共指,斯大林无言以对,他不想以不惜抛开中国共产党而竭力树起的“国际信誉”因此而倒掉。在一片强烈的抗议和反对声中,苏军无可立足,遂于1946年3月初收拾起行装,开始撤出。

苏军的撤出也是带着满腔的怒气撤出的。他们知道,这一撤出,就再也捞不着东北的便宜了。所以,他们不与国民党合作,一言不发,迅速远离。3月12日撤出沈阳,13日已撤出四平。初到沈阳的郑洞国指挥各部加紧接收,但由于苏军步伐太快,而且没有事先通知,国民党的接收与苏军的撤出之间留下了巨大的时间空白。

这是民主联军难得的好机会。

早在3月6日至8日,中共东北局为了解决在东北的下一步行动方针问题,在抚顺召开了一次领导人大会。彭真、林彪、林枫、罗荣桓、吕正操、肖劲光、伍修权等都出席了会议。患着严重肾病的罗荣桓语重心长地在会上提出:不要高估和平的可能性,东北战争要做较长时期的准备。

和平?为什么罗荣桓此时还要提到和平问题?因为美国特使马歇尔正在展开新一轮的督促国共停战的工作。

3月4日,马歇尔亲临延安,大吹和平之风。但回到重庆之后,蒋介石对他的主张却不予理睬,甚至不惜破坏刚达成不久的政协决议,加紧增兵东北。毛泽东一气之下,将周恩来召回延安,决定共产党拒绝继续出席政协会议,以示抗议。为此,马歇尔要求蒋介石必须采取行动缓解东北的战争危机,应迅速成立一个由三方组成的军事调停执行小组进入东北。

这就是罗荣桓提醒大家小心和平陷阱的原因。

事实亦是如此。蒋介石这一次连假笑都不给马歇尔了:东北已经是国民党的天下了,还跟共产党谈什么和平?

3月11日,马歇尔回天无力,“猪八戒摔耙子”,一甩手回国了。

“这个蒋介石,太嚣张!”毛泽东在延安背手而立,一支香烟正在他的指缝间咝咝地燃烧着,“告诉林彪,立即动员全军,在运动中及敌立足未稳时,坚决彻底歼灭国民党进攻部队。愈多愈好,不惜重大伤亡,例如一万至二万人,求得大胜,以利谈判与将来。”

此时,东北局正设在抚顺,林彪面壁三日,遂于3月26日向各部队下达了新的作战部署命令:西满军区主力先期开赴四平,届时将由自己亲自指挥;吉辽军区的罗华生、贺庆积、邓克明、曹里怀四个旅向长春集结,在周保中指挥下准备夺取长春;北满抽调杨国夫师南下到四平,359旅准备进攻哈尔滨;南满部队则重点配合沈阳以北的作战。望全党全军以最大决心,不惜任何牺牲,争取这次作战的决定性胜利。

随后,林彪离开抚顺,匆匆赶往四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