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缩编为3营、1500人统带,王錱不服,乃率军投湖南巡抚骆秉章而去。
水师的筹建稍晚于陆师。
1852年底,太平军进攻益阳、岳州,得到大批船只,遂建水师。
后由武汉攻南京,千船万舸,蔽江而下,控制了千里江面。
迫于应付太平军的水师攻击,咸丰三年(1853年),清政府饬令湖南、湖北、四川造船练兵。
湖南巡抚骆秉章自认建水师困难,没有进行。
而郭嵩焘亲见太平军的水上作战,往来迅捷,遂建议江忠源再度上书,要求清廷拨款、造船,实力编练水师。
咸丰准奏,命令广东购置洋炮,两湖、四川造战船,建立水师,对抗太平军。
咸丰三年(1853年)冬初,曾国藩奏请拨款4万两,在衡州建立造船厂,日夜赶造战船。
他请来广西同知褚汝航、岳州守备成名标督造船只,从广西速购大批木材。
到咸丰四年初(1854年),湘军水师成军,共有战船361号,有拖罟(ɡǔ,音古,大纲)大船1号、快蟹40号、长龙50号、舢板150号、改装渔船120号。
船上共装大炮470门,新式洋炮320门。
水师成军之初,人数与陆师相等,亦编为10营,营官由褚汝航、夏銮、胡嘉垣、胡作霖、成名标、彭玉麟、杨载福、龙献深、邹汉章、诸殿元10人担任。
水营的招募从时间上看虽不太迟,但招募过程却很曲折。
本来衡永郴桂道之衡州、郴州、桂阳、永州一带多有习水性之人,也乐于应募,但曾国藩却不愿在那里招募,其原因一是陆师多在湘乡一带招募,水师也想在那里招募;另一原因是湘南一带多次发生起义,会党势力很大,曾国藩也不敢在那里招募。
湘乡的壮丁多已参加了湘军和地方团练,又不习水性,所以不愿受招。
但曾国藩利用各种关系,日夜说服动员,正好湘乡一带发生旱灾,百姓受灾生活困难,湘军的待遇又好,所以才纷纷投军,使水营也较快成军。
水师的营官招募也很困难,幸赖彭玉麟出为营官,才使水师成军,终成湘军首领、一代名将。
彭玉麟仅在十几岁时中了秀才,以后再未赴考。
开始在衡阳绿营副将手下充掌书记,又为一富商看守仓库。
有空即读《公瑾水战法》,又最爱画梅,几案箱笼,所处皆满。
咸丰二年(1852年),耒阳地区发生武装暴动,急迫时,守城官募兵无以应,当时彭玉麟仍在耒阳富商家受雇,当机立断,发主人库存募勇守城。
事息,城官保为绿营把总,彭玉麟一笑置之,并不受赏,被传为士林中少见之英杰。
曾国藩打听到彭玉麟的为人处世,尤其是此人熟读《公瑾水战法》,生在蒸水之滨,水性好,跑马射箭、枪法、拳术也都有功底,曾临战之功而不受奖赏。
于是派人请他参加湘军,做水师将领。
几次派人去请,彭玉麟也不受命。
后曾国藩仿效刘备三顾诸葛的故事,亲往彭玉麟处相请,曾国藩见这位年近40的汉子,依然长身玉立,英迈娴雅,十分敬佩。
乃温言相劝,多方激励,方请得彭玉麟出山,做了水师统帅,并自领一营。
彭玉麟入水师,为湘军水师的建设大出其力,成为湘军水师统领。
彭玉麟率领水师营官每日抓紧指挥练习水战,至咸丰四年一月(1854年2月),湘军水师终于练成,出师衡州。
编辑本段中国近代海军的奠基人
彭玉麟对湘军所作出的贡献并不亚于曾国藩、左宗棠等人。
彭玉麟不仅是湘军水师的创建者,还是中国近代海军的奠基人。
秀才出身的他早年贫苦,当过学徒、帐房先生,但凭借过人的胆识和才智,彭玉麟加入曾国藩的阵营,统领湘军水师,并在镇压太平天国的几大战役中,靠着一股“不要命”的霸蛮狠劲成就非凡战功。
他一生与水师打交道,内乱平息后,又奉命创建长江水师,晚年更是抱病以钦差大臣身份坐镇广东海防最前线,并大胆启用老将冯子材,在中法之战中取得著名的“镇南关大捷”。
编辑本段史上最痴情高官
尽管彭玉麟在外是出了名的铁血将帅,但在感情生活上却令人唏嘘。《曾国藩日记》和《郭嵩焘日记》中,都不约而同地提到他“每谈家事为之叹息”,“无家事之欢”。
对于这个问题,历史学界普遍认为,彭玉麟有一段不为人知的爱情悲剧。
他从小在外婆家长大,与外婆一个名叫梅姑的养女青梅竹马,情投意合。
但迫于礼教的压力,彭玉麟不得不奉母命另娶他人。
后来,在彭母的主持下,梅姑嫁到别家,四年后死于难产,彭玉麟闻讯身心俱裂,哭吟“一生知己是梅花”,并发誓要用余生画十万梅花以纪念他心爱的梅姑!他每画成一幅,必盖一章曰“伤心人别有怀抱”、“一生知己是梅花”。
其画作虽称不上中国绘画史上的精品,却被称为“兵家梅花”,与郑板桥的“墨竹”合称为清代画坛的“两绝”。
雪琴(彭玉麟的字)三十六岁那年,他青梅竹马的初恋情人梅姑突然撒手人寰,雪琴当下就痛不欲生,无奈身为湘军水师主帅,责任重大,不能立刻殉情,随梅姑而去。
于是雪琴就立誓要在有生之年,画十万朵梅花来纪念他以故的梅姑。
在此后的四十年里,雪琴无论军务、政务多么繁忙,每个夜晚都会深情的挥笔,描绘梅花;并通过笔触在画布上的挥洒,倾吐他心中凄缓哀绝的情思。
直到他七十六岁临终前,仍强撑着病体,颤抖地拿着画笔,一丝不苟地画着梅花,此时他的双眸仍然同一池秋水那般忧郁痴情。
四十年里,雪琴的确说到做到,共画了十万多幅梅花。
虽然在此期间,他一直寡居,永绝了妻室之欢。
但能肯定他的内心并不孤寂,他每天都通过他的画笔在于梅姑交流,他每晚都透过他的梅花在于梅姑互诉衷肠。
太平天国事定后,清政府论功行赏,彭玉麟晋爵一等轻车都尉,并官升八省漕运总督。
但已经完成“道德”使命(那时湖湘将领的确将镇压太平天国视为道德使命)的彭玉麟此时已心灰意冷“生平最薄封侯愿,愿与梅花过一生”,就屡次上书辞官。
清政府依常人逻辑,认为彭玉麟是嫌官位太低,于是就先后六次的给他加官晋爵,加封他诸如“两江总督”、“南洋通商大臣”、“兵部尚书”等高官。
但梅姑的死,让彭玉麟去意已绝;所有官位,他都一概谢绝。
朝廷无奈之下,只得将这些官位先后转给李鸿章。
所以当时民谚“彭玉麟拼命辞官,李鸿章拼命做官”。
最后,清政府为了留住彭玉麟,为他发明了一个新官位“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