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81 章(1 / 1)

大发明 半埂草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官发财又哪里比得上从龙建功?

“少荃,这么些日子下来,你可看出城外那些影像从何而来?”曾国藩曾在电影放映时派湘军突袭,但是在神奇的影响和如雷的声响面前,湘军士兵本就畏缩,太平军又防卫得很仔细,火枪又密又急,数次突袭都不能成功,至今不知道其中奥秘。

李鸿章摇了摇头:“抓到地长毛也说不清楚,只是说火枪营中有一个小队专门负责做这件事,说是那些人影不是在空中,而是出现在一张白布上的。”

“白布?”曾国藩很纳闷:“难道是什么幻术?那些道士可知道?”

李鸿章摇了摇头:“恩师,现在下面的兵人心思动,都嚷嚷着要和长毛划江而治,这样下去恐怕不妙。”

曾国藩坐回椅子上:“少荃,你可有什么办法?”

“办法倒是有一个。”李鸿章顿了顿才道,说着眼神明亮地看着曾国藩,不再言语。

曾国藩看了他一眼:“少荃,你我之间有什么话就直说吧。”

“是,”李鸿章恭敬地低下了头,缓缓说道:“石逆很聪明,知道恩师乃国之柱石,方今大清不可一日无湘军,而湘军不可一日无恩师,恩师在,则大清安,长毛衰,所以石逆想尽一切办法要对付恩师。”

“石逆聪明的地方还在于从恩师被起复上看到满汉之分、看到朝廷对于汉人的防备,进而看到了湘军也是汉人,满汉不同,本朝由来已久,他们以此为突破口,不仅离间恩师与朝廷地关系,还要瓦解湘军的军心,湘军一乱则大清必危,”作为曾经的翰林,李鸿章的分析条理清楚,也隐隐表明了自己的立场。

曾国藩眼眸缩了缩,李鸿章说地他自然都想过,自他带兵以来,无时不受到来自朝廷地猜忌,只因为他是满人,想当初湖南巡抚、湖广总督张亮基击破太平军西征,随即被调任山东巡抚;而他曾国藩刚刚加官湖北巡抚,旋又被撤掉,借着丁忧想要求封疆,却被顺势放逐,算起来也算是几起几落。

李鸿章见曾国藩在沉思,顿了顿才接着道:“恩师要想解眼下格局,唯有两条路可走,其一是顺水推舟,湘军既有此心则军心可用,以数万精锐,挟湘、赣而逐鹿天下,则大清转眼分崩离析。”

曾国藩轻轻摇了摇头,所谓挟湘、赣而逐鹿天下完全是空话,他虽是湘军的首领,有着兵部侍郎衔,还是两广总督,然而两广现在是太平军和叶兴华地地盘,根本与他无关,至于湖南的骆秉章、左宗棠也不会支持他,更别说江西、安徽的抚司,没有地方上的支持,几万兵的粮饷都无法解决,何谈逐鹿天下?

李鸿章微微笑了笑,前面说出的这条道路显然不是他认可的,只听他话风一转:“然则我朝延续数百年,历代潜心经营,虽经太平军动乱却不伤根基,而人心更加思定,窃以为此路不足取。”

“少荃所说不错,我辈食皇粮,沐皇恩,当思报效,不知那第二条路又怎样?”曾国藩精研儒学,后学老庄,心里是不愿做无父无君、犯上作乱的乱臣贼子,三十年前,他还只是乡下一个农家子弟,卑微如草根,如今带兵数万,只要克复天京,剿灭太平军,咸丰帝曾亲口许诺封王,何必要走那艰险万分的逐鹿之路?

“进攻,”李鸿章大声道:“学生观湘军与长毛作战,谁主导攻势谁便掌握主动,石逆袭湖南则湘军不得不动,而今我困守赣州,石逆无时不在骚扰,当以一劲旅从旁出,袭广东或福建,则石逆不得不救,又可摆脱城外的骚扰。”

曾国藩想了想,李鸿章所说的他未尝不知,然而湘军和太平军毕竟不同,湘军需要发饷,所以规模还是有限,他将重点放在可以封王的天京附近。以石达开现在的实力,如果要对其展开进攻的话,就必须调动赣州以外地区的湘军,必然会动摇整个战略。

“恩师,让长毛在湘赣横行,长此以往则我湘军军心士气不在,唯有进攻方能摆脱眼前逆境。”李鸿章道。

曾国藩终于点了点头:“那就让曾国荃到广信,打一下浦城试试。”

------------

第六集 中国攻略 257 上海乱局

“大哥,我专门去余杭看了,福建军全都装备着火枪,着新式军服,远远看过去还以为是洋人的军队,队伍整齐肃然,就是不知道打起仗来实力如何,要不要让兄弟们去伸量伸量?”刚刚从海宁赶到苏州的李世贤将看到的情况告诉李秀成,虽然没有和华夏军交战,但是对方的军容、纪律和反应速度都给这个太平军的侍王留下了深刻印象。

“不要乱说话,当初我率军袭占杭州,也曾经攻打里面的满城,那是个非常牢固的城池,里面的八旗兵也知道投降没有好下场,作战很勇猛,福建军一到就将其缴械,战力不容小看,反正这一次杭州不是主要目的,你的兵都给我停下来,这次叫你来是别的事情,”李秀成凝视着眼前的地图,伸手在上面划了一个圈。

“忠王,干王来了,”门外通报道。

“有请,”李秀成连忙和李世贤一起出门,将洪仁迎进拙政园的忠王府中。

和洪秀全其他几个兄弟相比,李秀成对洪仁还是比较尊重的,他来天京以后,正是太平军最困难的一段时间,很是出了许多不错的主意,包括这一次偷袭杭州,攻破江南大营的策略,这一次两人聚在苏州,主要是讨论洋人的事情。

和历史上英法联军打进北京,然后逼迫清廷签订了新的卖国条约不同,这一次联军的军事行动半途而废,列强将贸易的重心投放到南方各省,因此就不存在支持清廷剿灭太平军的理由。

太平天国因为自身内部的需要,对外贸还是比较重视地。加上拜上帝教和基督教的渊源,太平军对洋人还算比较友好,特别是洪仁在天京发布资政新篇,更加重视和洋人的关系。天京就有很多洋人传教士。

对于中国的内战,洋人地态度比较复杂,一方面内战对于统一市场和贸易肯定是不利的。但是另外一方面由于清朝原本就不存在统一市场,内战反倒是打破了原有的社会秩序,带来新地商机,比如在太平军占领天京以后生丝的出口就大为增加。

洋人既希望社会安定以拓展市场,更希望在战争中获得更大利益,这是从宏观上来说的,但是上海的洋人在中国多年经营,必定要依靠本地的商人士绅。而这部分人对太平天国是比较仇视的,加上太平天国又禁烟,也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