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越国往事(上)
第二卷成长第十七章越国往事(上) 这一片大陆原是一个整体国家后经战乱一分为七国割据。因七国力相当虽有吞并他国之心却无此一举吞并实力倒也相安无事有点类似于我国古代战国七雄的格局。
而离越两国互为邻邦几百年来的磕磕绊绊私心里恨不能一口吞并对方但明面上甚至两国互换质子互为姻亲以取信对方。
所谓天下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在暂时的安定之后大陆的格局的悄然生着变化其余几国暂且不论但越国却因前越帝皇甫健的暴毙而陷入一片混乱中。
近在帝都的皇五子皇甫玉锦称其挟遗命以登大宝而此刻远在江南代天子赈灾的皇太子皇甫玉衡则在皇二子皇甫玄应的支持下亦称帝并以声讨拭君逆贼之名召天下共讨之。原本一统之越国一分为二双方角力拉开八年内乱的序章其后皇五子伏诛太子暴毙。最后登上帝位的却是皇二子皇甫玉玄也就是越国最后一任君主越帝玉玄。
历经八年内乱后的越国正疲惫不堪国力空虚初登帝位的未越帝甚至对国内仍无法全权掌控人心不安裂缝犹在朝堂之上之上几方势力割据皆想以拥立之功而大权在手。幸越国军队仍控制在支持越帝的原锦城城主现任的骠骑将军苏惊尘手中才使大局初定。
然而一旁虎视眈眈的离国则在八年休养生息之后趁越国刚一统人心之定之际借口离越边境一些小摩擦以离国大将军云尘为帅号称百万精兵实为大军三十万趁机挥师南侵。
刚开始时离军遭遇边关守军的强烈抵抗但终于双方力量悬殊一方是久经战乱之疲惫之军一方里备战精良蓄谋以久那样战惨烈的抵抗仍以越军失败尸横遍野告终。
其后的进军步伐竟是出乎离军意料的顺利。一路之上越国军队或是受前面惨烈的血战影响士气低落又或是真是这八年内战消耗太多的战力离军所这处其军队多闻风而逃而在内无军队人心惶惶之下留于城池内的文官则选择了自缚请降。
这样的顺利大大出乎离军的意料原本对此情形有所怀疑的大将军云尘却会面对同样的哭诉离国内乱民不聊生官仓无存粮军民无守土之心无力守之只愿降以求活路。
在遭遇第一个这样投诚的安郡郡守时大将军云尘是派人把请降官员暂押在一旁派出小股军队进城探查之后才敢让大军进入。
毕竟虽说越国经历了战乱然而这些经历了乱世洪炉生死考验的军队本该大多是百战余生淡漠生死之辈怎么这样轻易的望风而逃何况先前初进越国时的抵抗仍让他记忆的犹新。所以对于这位主动投诚者他的疑多于信。
虽说这兵不血刃拿下城池应属奇功但大将军仍是小心冀冀的在确认了万全后才敢挥军入城。
在怎样对待这第一个主动投诚的一城百姓的问题时云尘不但从三十万人马中抽出一万人马驻守本郡也得从军粮中抽出一部分分给一城百姓以示离帝仁爱之心。软硬兼施恩威并用。
对于那个率众投诚一脸卑微的主动投诚的郡守以自己军人性格而言本是对这贰臣鄙视万分但口头上仍得温言安抚先挂上个无足轻重的闲职以图其为其后更多的贰臣作为表率还口头承诺上报离帝以示嘉许。这一番举措也与当初全歼越国边境守军形成险明对比。表明投降有理硬抗死路。
或是这样的战术真的有效或许是八年内战后早成惊弓之鸟的越国百姓也对军队都显得麻木了一路行来其余诸城皆闻风而降。
这简直比离帝定的战策略还要顺利。
但原本定制的兵贵神的行程计划也就不得不延缓下来。从和煦的春天拖到了微热的夏季。
每收降一城总要花点时间搜查城里还有没有抵抗的军人混在百姓中虽然这样的搜查大多是装装样子但看见惶恐的越民低眉顺眼的俯身下拜哪怕一个小小兵卒也会自信高涨获得得高人一等的快感。
那些请降的贰臣也会竭尽所能奉上本地最好的特产最美的舞妓并自觉的在大将军尚未开口之前自请离军派军驻此以保本地安全。当然也会同时以一城百姓生计为由请求离国的实物支援……
而这一切都要花上时间来安排的。尤其是关系人事调动的守城名额又引三十万大军中多少派系明争暗夺毕竟守在城内坐拥温柔乡享受贵宾级的待遇……比面对前面生死之知的未来强上不知多少倍……
那是让无数军队争破头的美差啊……
这一路的顺利也让所有士气如虹的离国军队心里开始产了悄然的变化骄气渐生。
在这一路的走走停停之后原本三十万大军已分了近十万余留守在投降诸城内而剩下的二十万大军终于来到越国帝都的最后一个屏障锦城。
锦城不但是越国甚至是这个大陆都闻名的所在因为他的富饶与繁华。
与离国齐名的离江穿城而过环饶而行。而陆路则是离国都城的门户水陆两路的交通便利的要塞所在引来无数商贾云集富饶不低于八年内乱前的帝都。
而越境的八年内战帝位纷扰那些个有意问鼎大位的皇子凤孙们对此城也只是此采用怀柔政策。因为内战刚起锦城上代城主苏惊鸿便宣布中立称愿效忠帝室。
而这些有意为帝的皇子凤孙心知一个破烂的锦城只会给将来的君主增加无穷的负担而非支持越境五分之一的财政的所在。
何况如此繁荣的所在本引人眼红所以这里的城防附属设施亦是精良在二方势力相当下谁也不敢贸然分兵攻锦城既怕把锦城推到对手那边也怕自己在攻锦城时会受另一方势力夹击两面受敌。
而所有的越国臣民都清楚如果不是老城主宾天后少城主宣誓忠于二皇子玉玄这一场八年的内乱还不知什么时候是个头也因此在其后皇太子暴毖身亡二皇子登基朝野上下无一反对之声。
这一路行来早听闻锦城富饶的离军早就在暗地里流传着“一入锦城、富贵一生”的传言。
何况根据这一路来闻风而降的前兆对于这锦城二十万离军都持着十分乐观的态度等待城门自开城主请降的美妙时刻。
而大将军云尘虽然不如众将领那般乐观但也很有信心。
因为他怀中还有一封信。那是在离开离国出征之前离君亲自召见自己一共交代了二两件事其中一件便是离君亲写的对于锦城城主风惊尘的招降信在信中离帝在高官厚禄之外甚至允诺可以允许锦城城主世袭等同于离国亲王的待遇。
这样丰富的恩赐在降声一遍的越国越显得光彩诱人。离帝亲自叮嘱其他城池如何惨烈无所谓这锦城的富裕务必全数拿下。
也因此这一支虽然比预定计划行军略有些迟缓、比出征前那样杀气腾腾而略显松懈的二十军离国军队怎么也没有想到会在这以富裕重利轻义而名闻天下的锦城城主越国的骠骑将军苏惊尘面前踢到铁板。
这一块的铁板让所有人离国人在很长一段时间对苏惊尘这个名字恨之入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