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61 章(1 / 1)

未来辅助仪 平步云霄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的全国各地的研究人员和技工们完成了设计资料的学习,开始使用你从日本带回来的高精度机床加工零件,然后进行手动组装。”

周易“恩恩。应声,忽然发现周宏光的声音停了下来,不由好奇道:“怎么不说了?挺好的啊,都开始建造了,国家之幸嘛。”

周宏光微微苦笑,“如果组装过程一帆风顺,那确实不错。但关键是现在有了点小问题

“怎么?出现问题和我有什么关系?。周易大咧咧道,接着回过神来:“难道你想让我来解决问题?。

他看着周宏光微微点头,不由苦笑道:“二伯,你也太看得起我了吧?那么多专业人士解决不了的问题。你交给我也不顶用啊”。

周宏光仿佛认准了他一样,“不找你找谁?那资料不是你给我的?据那些专职机械精密加工的同志们一致断定,这份精密机床设计图中提到的设计思路、工艺、方式”都是前所未见的,不同与市面上任何一款机床,甚至一点点继承或者联系都没有

“也就是说,这玩意是一款新的、和其他国家完全没有联系的东西。绝对是新近出自人手的设计。你说我不找你找谁?。

周易心中苦笑,没想到通过唐月拿到了未来机床设计资料还会有这种麻烦,面对着周宏光的殷殷目光,他也不好否认,更不能将唐月供出来。也只得点头认了下来。

夜月强迫他学习的时候,曾教授了他大量关于机械加工的知识,其中就包括了精密工程这一块,是以周易对他精挑细选出来的精密机床设计图一点也不陌生,特别是前两天他还统一复习过了之前学到的知识。倒也不虞穿帮。

至少在这款机床上,周易完全可以说没有人能够比自己更了解;要说帮助那些草草研究了一两个的博士院士和技师们解决一些问题,他绝对有资格。

这是一间大会议室,周宏光带领着周易到来的时候,这里已经坐了一百来号人。有的白发苍苍、有的文质彬彬,有的强壮、有的单薄,不一而足。

周宏光站在了会议室的讲台上,“各位。”他指了指一旁站着的周易。

“这位就是设计出了我国第一台超高精度数控机床的周易。

我应大家的要求将他请了过来,大家在前一段时间的工作中遇到的问题,碰到的不了解之处,现在可以统统拿出来问。周易将会和我们相处一个星期左右的时间,请大家抓紧时间,将心中的疑问问出来。”

他的话便如同台风过境,让台下一片“狼藉”。周易抬眼望去,台下坐着的百十号人顿时满脸诧异。望向自己的目光中流露着惊疑、不信,也顾不得维持知识分子的矜持与骄傲,纷纷交头接耳起来,话里无非便是对他周某人的议论。

周易倒没有不满,这是人之常情么。台下诸人中,有好些都是白发苍苍、一辈子都奉献给了科研的老学者,此时见到超过了自己一辈子的老行当的人现身,还是这么年轻。不相信周易是正常的。

他可不着急,自己的二伯周宏光就在一旁帮他压阵。周易倒不是想让周宏光出面将这些人压服,这些知识分子也不会就那么轻易服气;反正真金不怕火炼,只要有人开口提出问题,周易轻松解决,那时候这些人便能清楚认识到在这款机床上他们和他周某人的差距。

求点推荐票。

第壹佰柒拾伍章 传授

周易站在讲台上在他背后的墙上。悬挂着一张大大的农孙…荧幕。一台连接着会议室电脑的投影仪将一张大大的图纸投射在了荧幕上。那就是超高精度数控机床的总装配图。

周易扫视了一眼台下的众人,虽然他们对他是否是机床的设计师还心怀余虑,但自身良好的素质让他们在周易站上讲台后,立刻便安排了下来,是骡子是马总得拉出来溜溜嘛,一棒子打死可不是科研工作者的特点。

擎出一支教鞭,周易开始客串起了讲师的角色,尽可能详细的把这款超高精度数控机床的技术要点、制造难点等制造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地方坦诚的讲了出来。随着他不紧不慢、语调清晰的讲述,台下的众个研究员、技师、工程师们先是小小的骚动了一下,仿佛是惊讶于周易真的能够条理分明的为他们讲解这一款世界先进水平的机床的资料;事实胜于雄辩,他们又很快安静了下来。专心听着周易的讲解,时不时地下头在手边准备的一个小本子上认真的将周易讲解到的东西记录下来。

闰志国乃是华国工程院的资深院士。国内机械制造行业最顶尖的专家。这次超高精度数控机床的课题研究,上面将他和周宏光一起调来了地下基地负责研究工作。此时。他也像是一个求职欲旺盛的小学生一样认真做着笔记。

在科研上,人站的个置越高,其实越容易搞清楚自身的不足。就想某位著名的科学家说过的话一样。他只不过是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方才让自己看得更远。 了解得越多,才发现自己越是不足。

闰志国搞航天工程类机械研究的时间也不短了,这方面也取得了一些比较重要的突破,为了使国家的航天工程能够更进一步,他不知费了多少苦心。航天这种失之毫厘差以千里的专业,对机械、电子结构的精密程度要求很高,明怕一个焊点的失误,都有可能造成巨大的人员、财产损失。而长久以来,限于国内比较落后的精密制造能力,航天业的发展也受到了很大的制约。种种困境不知让闰志国愁白了多少头发。

现在,他坐在会议室里,是这里百十号人中的一员,他认真的记着笔记,内心处于一种很特别的状态。既激动而又在亢奋精神的压制下平静如潭水。月志国听着周易的讲解,仿佛看到这款填补了国内空白、不逊于老牌工业强国德国日本和美国的尖端产品的机床正在慢慢变成现实,由不得月志国不激动。

能够坐在这里的,无一不是在这个行当奋斗许久、将一腔热血都献给了祖国的同志,闰志国的想法,他们又何尝没有?此时他们对周易的种种怀疑早就不翼而飞,剩下的只是狂热,为自己能够有幸参与这款机床的研究、制造工作而狂热。

这些人中,不乏数控机床研究设计与制造方面的强人,凡乎都在数控机